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解析
作者:王瑜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4期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形态学特点进行研究探讨。

方法本组研究收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43例,采取了常规病理检查,同时借助光镜观察了本组43例癌标本的形态学结构。

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主要形态学特征为乳头状、毛玻璃样核,其他的形态学特征有核沟、核重叠、砂粒体,核内假包涵等。

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乳头状结构,伴有毛玻璃样核的异常增生,是一种常见的肿瘤。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形态;毛玻璃样核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组研究的4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男8例,女35例,男女患者的比例约为1∶438,本组患者的最低年龄为16岁,最高年龄为52岁,平均年龄为366岁。

12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对本组4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标准进行肉眼检查,再做切片处理,从每例标准中取材5~10块,然后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将所有标本固定,常规脱水处理,在进行石蜡包埋,4~5 μm的切片厚度,HE染色,之后在光镜下观察处理过的切片,同时将各种形态的例数记录下来,计算发生率。

2结果
肉眼观察。

甲状腺乳头状癌很少呈现出多结节状、多为实性、孤立性结节。

多数包膜不完整或者无包膜。

较大的直径可能将整个甲状腺腺叶占据,而直径较小的则几乎不能用肉眼察觉,可见直径存在很大的差别。

切面粗糙、实性、为灰白色,边缘和周围组织有明显的分界线,肿瘤内常常因为纤维化的程度不同,导致切面呈现分叶状或放射状,可能还存在囊性变、骨化、钙化[3]。

本组研究的病理标本中有3例包膜完整,肿块的直径平均为15~3 cm,有3例标本的肿块直径小于1 cm,7例肿块直径超过了3 cm。

囊性变的标本有5例,有咖啡色的稀薄液体存在与囊性腔内;还有20例标本出现钙化。

如表1所示。

3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会受到激素、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其发病率和外界因有很大的联系,如放线线、致甲状腺肿物质、碘缺乏等,此外,不及时医治的甲状腺炎也可能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症的出现。

由于甲状腺乳头癌的发展速度缓慢、病程长,往往是在几年或者十
几年以后才开始发病。

甲状腺乳头癌的病理诊断特性为毛玻璃样核、核沟、核重叠、核体积增大、砂粒体,核内假包涵等[4]。

甲状腺乳头状癌在临床诊断中,还要和一些甲状腺疾病进行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上皮良性乳头状增生的相互鉴别,其中,后者包括的有滤泡性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等因上皮的增生而出现的乳头。

在良性乳头状增生中,乳头分支少,钝而短,乳头粗大,纤维血管性轴心不明显,常见有轴干呈间质水肿,残留的滤泡,乳头表面被覆盖的滤泡上皮细胞核未出现特征性改变,如核沟、核内假包涵体、毛玻璃样核等。

然而癌性乳头有被覆上皮的乳头和纤维血管轴心,同时乳头存在2~3级的分支,没有甲状腺滤泡财残留在轴干中,具有多而密集的分支,常见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无间质水肿。

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和甲状腺滤泡癌之间的相互鉴别。

患有乳头状癌的患者一般都比较年轻,很少有包膜存在,虽然滤泡亚型是以形状、大小各异的癌性滤泡组成,然而病变的细胞形态具备乳头状癌的变化特性,细胞呈现出毛玻璃样核、重叠、核大、核内假包涵体、核沟等。

在部分较少情况下,虽然滤泡细胞组成的甲状腺肿瘤有脉管侵犯、明显的包膜,然而具备乳头状癌细胞核特性时,在诊断时也被称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虽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程长、发病慢,然而乳头状微小癌具有最佳的预后效果,在临床治疗时,仅仅切除局部则可愈合。

从肿瘤数目上来讲,多灶性的预后效果不如单发性效果好。

甲状腺乳头状癌在发展过程中会侵犯腺体的其他部位或者转移到区域淋巴结,也可能转移至远处的器官,远处转移的预后效果相对较差,尤其是转移至骨、肺时。

参考文献
[1]张少波,何谦,杜振双,等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检查方法的价值分析. 临床军医杂志,2012,(1):1315.
[2]饶南燕,谢敏,胡小云,等甲状腺乳头状癌136例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3): 192193.
[3]袁菊甲状腺8例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23): 151152.
[4]贺慧杰,宋晓燕,汪锋,等 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诊断分析.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10): 12001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