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模板
文献综述格式模板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联合国际学院
中国社会思潮
文献综述
综述标题(宋体三号字)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思潮班级思潮()班
学号
授课教师
标题(居中,宋体三号,加粗)
(空一行)
正文部分。
开头空两格。
宋体小四,1.5倍行距。
注释:注意用脚注(在每一页下面用圈码①②③标识,与正文一一对应)或尾注(在文章末尾标识),引用不得少于3个。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年版, 第16页。
②
参考文献(仿宋,四号,黑体,在文末空两行直接输入)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本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2】
……
(宋体小四号)
注意: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具体参照课件上的要求。
文献综述格式模板

(空1目 录摘 要................................................................................................................. 1 1 引 言 .. (2)1.1 系统分析 (2)1.1.1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 2 1.1.2 系统功能 .. (2)2 系统设计 (3)2.1 传统模式研究的现状分析 (3)2.1.1 传统模式 (3)2.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2.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3 2.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3)3 系统方案介绍及比较 (4)3.1 系统方案论证 (4)3.1.1 设计 ............................................................................................................................... 4 3.1.2 设计方案 .. (4)3.2 方案比较 (4)4 硬件设计 (5)4.1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5)4.1.1 DS18B20简介 (5)4.2 触摸屏控制模块设计 (5)4.2.1 触摸屏简介 ................................................................................................................... 5 4.2.2 电阻式触摸屏基本原理 .. (5)结 论 ................................................................................................................. 6 参考文献 .. (7)(空1行)摘要介绍一种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芯片DS18B20的高精度、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触摸屏控制的液晶显示器为显示器件的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单总线数原…………………………………………………………………………………………………………………………………………………………………………………………………………………………………………………………………………………………………………………………………………………………………………………………关键词:温度传感器;触摸屏;触摸屏控制器;液晶显示屏;测温(空1行)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highly-accura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 which is based on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chip DS18B20 accuracy, taking AT89C51 as the core and with Touch-screen-controlled display. It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Key Words:Temperature sensor;Touch-screen;Touch-screen controller;Liquid crystal display;Temperature measurement1 引体系伴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完善。
【最新】论文综述格式范例-word范文模板 (1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论文综述格式范例篇一:论文综述格式范例[1]综述一、综述概述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
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
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
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
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
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
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
管理系统文献综述万能模板

管理系统文献综述万能模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Management systems are essential in today's fast-paced and complex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y help organizations streamline their operations, improve efficiency, and make better decision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management system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latest trends and best practices in this field.第二篇示例: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高效地组织资源、协调各项工作,并实现目标的规划和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系统也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企业管理带来了更多便利和效益。
本文将综述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管理系统的定义与分类管理系统是指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设计的一套逻辑和计划。
根据其功能和应用范围的不同,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企业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多种类型。
企业管理系统是最为综合和普遍的一种管理系统,它包括企业的整体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
二、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系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由于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题,因此研究方法和技术也日趋多样化和综合化。
目前,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管理与分析:数据管理是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
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参考,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文献综述总结万能模板

文献综述总结万能模板
本文旨在综述____(描述研究课题)领域的研究现状。
本综述将
系统地分析研究主题前期的重点研究领域,对主题和促进或阻碍这一
领域发展的因素进行解释,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的建议。
以系统报道
有关研究的文献被广泛搜索,数据库包括_____(研究资料来源),以
确保本综述全面性和最新性。
综合分析了_____篇文献,其中有_____
篇来自____期以来的文献,其余来自_____期以来的文献,领域存在着
大量的研究工作,可以大致划分为____(分析各研究之间的关系)。
综述结果表明,____(研究结果),尽管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距离实
现理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差距,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建议在于____(进
一步的研究方向)。
总之,本文综述了____课题(领域)的研究现状,收集、综合分析和综述了相关领域的文献,将研究工作与未来研究建
议相结合,以深入挖掘____(描述研究课题)领域的发展趋势和趋势。
文献综述年度总结模板范文

摘要:本文旨在对XX年度(年份)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与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更好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本文对XX年度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二、研究现状1. 研究重点XX年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研究:学者们对(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理论。
(2)实证研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学者们对(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为理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跨学科研究:学者们开始关注(学科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拓宽了研究视野。
2. 研究方法XX年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2)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验证理论假设。
(3)比较研究法: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和共性。
三、研究成果1. 理论成果XX年度在理论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1)提出了(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对(学科领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 实证成果XX年度在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1)验证了(学科领域)的理论假设。
(2)揭示了(学科领域)的问题和规律。
3. 跨学科成果XX年度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1)将(学科领域)与其他学科进行了交叉研究。
(2)拓展了(学科领域)的研究视角。
四、存在问题与展望1. 存在问题(1)理论基础薄弱,部分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支撑。
(2)实证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
(3)跨学科研究深度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
2. 展望(1)加强理论研究,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创新实证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
文献综述评述万能模板

文献综述评述万能模板
本文综述了处理XXXXX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这些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思想发展趋势,以期为学者深入研究XXXXX问题提供参考。
1. 研究现状
已有学者把XXXXX问题归入研究范畴,并应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探索建立解决此问题的研究方法。
例如,学者X提出的XXXXX方法应用于XXXX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者Y提出的XXXXX方法,又在XXXXX领域产生了新的应用;另外,学者Z还运用了XXXXX的思想来解决此б问题,并获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2. 研究局限
尽管已有学者开展了XXXXX问题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XX研究只是从XXXXX角度提出,缺乏深入理论分析;另外,YY研究以XXXXX法为基础,缺乏实验证据的支持;而ZZ研究的数据量及范围都有限,结果的准确性并不高。
3. 研究进展
在改进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最近几年出现了较多关于XXXXX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策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学者A提出了XX算法来解决此问题,实验数据表明结果效果较好;学者B提
出了XXX算法,依据XX理论对XXX进行了分析并解决了此问题;
另外,学者C又提出了XX算法,依据XX原则将XXX技术完美结合,解决了XXXX问题。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系统地分析了XXXXX问题的研究现状、存在的局限
性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已有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其仍存在
许多开放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拓展。
未来,可期待有更多研
究将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并将之应用到更多实际领域。
简历综述报告模板

简历综述报告模板一、个人信息姓名:(填写自己的姓名)性别:(填写自己的性别)出生年月:(填写自己的出生年月)邮箱:(填写自己的邮箱)联系电话:(填写自己的联系电话)二、教育背景1. 学校名称(填写自己就读的学校名称)、所在城市、教育背景、学位、专业、学习年限、毕业时间(填写月份和年份)。
2. 学校名称(填写自己就读的学校名称)、所在城市、教育背景、学位、专业、学习年限、毕业时间(填写月份和年份)。
三、工作实习经历1. 公司名称(填写自己所在公司名称)、所在城市、部门、职位、任职时间(填写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工作内容/职责。
2. 公司名称(填写自己所在公司名称)、所在城市、部门、职位、任职时间(填写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工作内容/职责。
四、个人技能1. 语言能力(填写自己的语言能力)2. 计算机技能(填写自己的计算机技能)3. 其他技能(填写自己的其他技能)五、自我评价在这一部分,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点、缺点等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性格特点2. 优点3. 缺点六、获奖经历和社会实践1. 获奖经历(填写自己的获奖经历)2. 社会实践(填写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七、自我拓展1. 读书笔记(填写自己读过的书籍,及对这些书籍的评价和读书笔记)2. 文章分享(填写自己写过的或者重点阅读过的文章,及对这些文章的分析和评价)3. 未来规划(填写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和计划)以上就是一份简单的个人简历综述报告模板,希望对大家编写个人简历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朱兆华吴沛容化学化工学院摘要: 1、圆二色光谱对研究蛋白质二级结构、构象变化以及其他手性化合物结构是很重要的。
介绍了圆二色光谱技术在蛋白质和药物分子结构分析上的应用和实验方法。
2、荧光分析法在生物技术的分析,免疫技术的分析,如DNA、抗体、抗原等。
痕量元素的分析,如70多种无机元素,间接测定众多的有机物,包括药物等方面的应用。
3、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也称光子相关光谱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PCS) ,准弹性光散射quasi-elastic scattering,测量光强的波动随时间的变化。
DLS技术测量粒子粒径,具有准确、快速、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纳米科技中比较常规的一种表征方法。
随着仪器的更新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动态光散射仪器不仅具备测量粒径的功能,还具有测量Zeta 电位、大分子的分子量等的能力。
4、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关键词:圆二色测量,荧光分析法,动态光散射分析法纳米材料1 圆二色测量圆二色光谱是一种差光谱,是样品在左旋偏振光照射下的吸收光谱与其在右旋吸收光谱照射下的偏振光之差。
物质的吸收光谱决定物质的颜色。
如果一个物质对左旋偏振光和对右旋偏振光的吸收不同, 那么称该物质具有圆二色性( circular di2chroism, 简称CD)。
同样, 如果一个物质对于不同方向的线偏振光的吸收不同, 那么该物质具有线二色性。
很多各向异性的晶体具有线二色性; 而很多生物大分子和有机分子具有圆二色性。
历史上,圆二色性又称为光学活性, 巴斯德在19世纪就发现并研究了柠檬酸的光学活性。
圆二色光谱是研究手性分子结构的重要工具。
因为左旋光和右旋光互为镜面对称, 所以镜面对称的结构对于左、右旋光的吸收不表现差异性。
只有镜面不对称的结构, 即手性结构才有可能对左、右旋光的吸收表现出差异性。
由于生物大分子基本都含有手性的基团和结构, 圆二色光谱可以帮助测量和观察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构象变化, 因此圆二色光谱技术成为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除了生物大分子之外, 还有很多有机分子, 特别是药物分子, 也有手性的结构, 圆二色光谱技术也是研究这些分子结构的重要工具。
圆二色光谱仪是一个差吸收光谱仪。
圆二色光谱仪的设计和制作则远比吸收光谱仪的设计和制作复杂。
首先, 圆二色光谱仪的光谱范围宽。
很多生物大分子, 如蛋白质是无色的。
也就是说, 这些蛋白质在可见光波段没有吸收, 在可见光波段也没有圆二色性。
蛋白质分子的手性结构所引起的圆二色性主要在远紫外波段, 最小波长到190 nm, 因此圆二色光谱仪的光谱范围也要能够覆盖这个波段。
同样, 有些色素分子的圆二色性在近红外波段, 因此圆二色光谱仪的波长范围要覆盖190~ 900 nm。
为满足这个指标, 圆二色光谱仪的光源、光学器件和探测器的技术要求都要比吸收光谱仪高。
其次,圆二色光谱仪需要设计专门的起偏器件, 这个起偏器件要能够生成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
第三, 由于圆二色光谱是差吸收光谱, 其信号要比吸收光谱弱很多, 这对仪器的检测器和放大器都提出很高的要求。
吸收光谱仪一般用光电管作检测器,而在圆二色光谱仪中均用光电倍增管。
由于光谱范围的要求, 在近红外段, 还需要更换对红外光敏感的光电倍增管。
在放大器部分, 需要采用一定的调制技术来提高信噪比。
总之, 圆二色光谱仪的设计和制作都远比吸收光谱仪复杂, 其仪器的价格也比较昂贵, 这也相对限制了圆二色光谱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2 仪器原理图1是本实验室的JASCOJ- 715型偏振光谱仪的原理图。
仪器主要由光源、单色仪、起偏器、调制器、光探测器等单元组成。
光源采用氙灯。
调制器则受一个50 kHz的电压信号控制, 其光学介质的光学特性也以相同频率变化, 输出50 kHz交替变化的左、右旋单色圆偏振光。
调制器输出的光作为入射光照射在样品上, 如果样品在此波长下有圆二色性, 那么透射光的光强也随着左、右旋圆偏振光的交替变化而变化。
光电倍增管把光强转换为电流, 也将变化的光强信号转换为交流信号。
这个交流信号的强度就反应了样品在这个波长下的圆二色性的数值大小, 用H表示, 圆二色数值的单位是椭圆度, 在J- 715上经常用毫度来表示。
改变波长K, 测量不同波长处样品的H, 就得到样品的圆二色光谱。
3圆二色光谱研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与构象变化圆二色光谱是研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分子构成的链状生物大分子。
但天然的蛋白质分子并不是以长链分子的状态存在, 而是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的是其主链的构象, 有A螺旋, B折叠, B转角和无规卷曲等4种常见的空间形态。
蛋白质的圆二色性是其酰胺键(肽键) 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酰胺键的吸收范围在190~ 250 nm, 所以常用这波长范围来测量蛋白质的圆二色谱。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不同, 使得其相邻酰胺键的相互作用不同, 表现为不同的圆二色光谱特征。
A螺旋形态, 由于其手性特征明显, 其圆二色信号最强。
图2显示了蛋白质的4种二级结构对应的圆二色光谱图。
图24圆二色光谱研究有机分子的结构与相互作用4. 1色素蛋白中的色素分子相互作用植物中光合作用的蛋白很多是含有叶绿素分子的蛋白, 这些叶绿素分子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有效的传递光能的网络。
色素分子之间的这种激子相互作用, 可以诱发出很强的圆二色信号, 因此圆二色光谱也成为检测和观察叶绿素分子相互作用的一个有力工具。
图3显示的是高等植物光系统II( PSII) 的圆二色光谱图以及其随温度的变化。
和蛋白质不同, 叶绿素分子的吸收在可见光段( 400~ 720 nm), 所以其圆二色光谱也在可见光段。
从图3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光系统II的叶绿素激子相互作用网络, 随着温度升高而被破坏,通过观察其圆二色信号随温度衰减的过程, 可以分辨出两个阶段, 分别对应与光系统II外周天线的解体和反应中心的解体。
实验用光系统II蛋白的叶绿素浓度为0. 1 mg/mL, 光径为 2 mm, 温度范围25~80 e[9, 10]。
4. 2圆二色光谱技术用于药物分析研究近年随着药物开发研究工作的发展, CD逐渐成为药物开发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测试手段之一。
例如, 青蒿素是我国特有的抗虐药, 具有扭曲的过氢键结构, 运用CD技术可以定量测定它的含量。
用CD谱作定量分析时的精度与定量峰的选择有关。
同时具有相似生色团的混合物, 只要其中一个化合物是非手性的, 就可以不必分离、直接进行定量分析, 但样品浓度应在线性范围之内。
青蒿素在杂质氢化青蒿素和失碳倍半萜内酯存在下测量青蒿素的百分含量时, 总浓度控制在2~ 8 mg/mL,溶剂为甲醇, 扫描范围:350~ 200 nm, 在定波长229 nm和260 nm下记录CD值。
胰岛素的非注射给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舌下给药有很多好处, 但渗透系数小。
研究者考察了各种渗透促进剂经正常大鼠舌下给药后降血糖的效果, 结果显示渗透促进剂影响膜脂的流动性, 使蛋白构象趋于松散从而提高黏膜的通透性, 促进胰岛素的舌下吸收。
CD用样品取舌下黏膜细胞膜团块0. 5 mg溶于pH 值为7. 4的PBS 0. 5 mL重新分散, 使细胞膜终浓度为0. 5 mg/mL, 扫描范围250~ 190 nm,1mm光径。
2 荧光分析法1、简介1.1.和UV异同点1)构造与UV很相似.属于分光光度法,光源.单色器等2)组件的布置稍有不同荧光采用激发光和发射光成直角的直角光路.,3)原理也不一样.1.2.荧光分析法主要应用范围与常用方法应用范围:1)生物技术的分析,免疫技术的分析,如DNA、抗体、抗原等;2)痕量元素的分析,如70多种无机元素;3)间接测定众多的有机物,包括药物。
常用方法:1.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2.原子荧光分析(激光)3.分子荧光分析(汞弧灯)1.3.优势1)灵敏度高:比UV高2~~3个数量级.2)信息多: 激发分光光谱(信息同于UV)、发射光光谱的发光强度、发光寿命、量子效率、荧光偏振等多种信息,定性更好;3)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宽(定量更准)应用范围也广微量元素的分析、医药、环境,石油工业等能直接或间接分析众多的有机物4)专一性强:许多物质的测定采用间接法.2、荧光发光的原理激发和发射过程1.激发过程:①基态:能量最低状态S0②激发态:电子处于反键轨道上为激发态最有意义的为π π*和n π*过程电子激发过程很快,10-15 S,不稳定。
2.发射过程当激发态在返回基态时,伴有光子的辐射称为发光过程,又称发射过程。
荧光和磷光均为此种光致发光过程。
(又称冷光)实际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过程充满竞争。
(jablonskii)杰不朗斯基的图解S: 基态S*激发态S0、基态 F :荧光P:磷光S1:为单一态的低能级T: 三重态ThreeVR:振动驰豫Vibratory Relaxation内转换:Inter Crossing系内转换:Inter System Crossing1)单一态激发过程中,当S=0时为单一态.①S原子光谱谱项符号量子数S 的2S+1表示谱项的多重性,②自旋量子数ms(电子)可取值只有±1/2(即顺旋或反旋)③自旋的两种状态:当自旋配对时.S=0,不配对则S=12)三重态. S=1则2S+1=3A.跃迁时通常自旋不变,即单一态 单一态;B.激发过程中自旋方向被倒转或改变了,则为三重态;C.三重态的能量比相应的单一态高,但能量差要低.应该到三重态.D.单一态向三重态的跃迁属于跃迁禁戒,跃迁几率为单重态向单一态的10-6。
3)振动驰豫Vibratory Relaxation溶质分子向溶剂转移过剩的振动能吸收跃迁所需的时间很短(10-15S),分子具有的几何形状及所处的环境还来不及改变,可能发生两种变化①直接从激发回到基态(发射光子)10-9~10-7S②发射辐射前改变振动能级.10-11~10-13S溶质分子向溶剂转移过剩的振动能而发生的分子驰豫是相当快的,在10-11~10-13S就能无辐射而降落到受激态最低振动能级,因为快,所以溶液中分子快速振动驰豫后,光子发射总是由受激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发生的。
4)荧光Fluorescence分子处于受激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后,变化之一发射光子回到基态---荧光波长:荧光光谱>吸收光谱量子效率φ: 受激单一态的寿命在10-9~10-7 ,若无其他竞争,则全部受激分子发射荧光,φ=1;实际有竞争,0---1之间5)内转换:(IC)Inter CrossingA.全部激发能转变为热.而本身回到基态,即受激单一态与基态间转换,为低效率过程;B.受激单一态间(能量不同的单一态)的内转换则为多得多的几率过程.(主要)6)系内转换(ISC)ISC:单一态与三重态间的转换对三重态布居粒子的高效途径是与回到基态发生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