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3.3领会思维具体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课后练习题及单元测验 含解析

新教材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课后练习题及单元测验 含解析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 - 1 - 第一框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 1 -第二框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 6 - 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 - 11 - 第一框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 11 -第二框把握适度原则........................................................................................ - 17 - 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 - 22 - 第一框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 22 -第二框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 29 - 第三单元综合测验........................................................................................................ - 33 -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第一框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一、选择题1.“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绘运动。

高中政治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第3框领会思维具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政治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第3框领会思维具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政治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第3框领会思维具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情景导入]从抽象到具体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认识到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是其本质属性,进而分析货币,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写出了《资本论》一书,从而建立起一个再现资本主义社会的严密的科学体系。

[请您思考] 上述材料对我们实现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有什么启发?[温馨提示] 实现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要选择正确的环节。

(1)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

这样的起点是这类事物中最基本的概念,它包含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过程的一切矛盾。

(2)确定逻辑中介。

这一中介能把最抽象的起点和作为思维具体的逻辑终点连接起来。

(3)运用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方法,达到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逻辑终点,把握客观对象的整体及其发展规律。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1.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对象总是具体的。

这种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2.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其共性的思维活动。

3.科学的思维抽象具有几个重要环节,它们分别是分离、提纯、简略化、理想化。

二、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1.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以感性具体为起点,经过抽象的中间环节,又回复到思维中的具体。

3.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教材P65“探究问题”提示初次印象是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现在进入到了思维抽象阶段。

教材P66“探究问题”提示戏曲、小说中为突出某人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取代真实姓名的绰号,如《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的绰号就代表着他(她)的某一显著特点。

高中政治解题四大思想方法(政治)

高中政治解题四大思想方法(政治)

高中政治解题四大思想方法(政治)
在高中政治解题中,采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了四大思想方法,帮助你更好地解决政治问题。

1. 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考方式。

它强调整体与矛盾的关系,寻找事物发展中的矛盾点和变化趋势。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采用辩证思维方法来分析社会政治问题的各种矛盾关系,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2. 逻辑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方法是一种基于推理和论证的思考方式。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梳理问题之间的逻辑结构,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回答与政治相关的问题。

3. 比较思维方法
比较思维方法是一种通过对比分析来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


解题过程中,可以采用比较思维方法来比较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政
治理论等的异同之处。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加深对政治问题的理解,找出问题的优劣势,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

4. 实证思维方法
实证思维方法是一种基于实际观察和数据分析的思考方式。


解题过程中,可以采用实证思维方法来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的政治
数据、案例等来验证假设和观点。

通过实证思维,可以得出基于客
观事实的结论,并对政治问题进行科学分析。

通过使用以上这些思想方法,你可以更好地解答高中政治问题。

记住,在解题过程中,要保持独立思考,避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以简单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为主。

高中政治第3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综合探究领悟辩证精髓处理复杂问题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高中政治第3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综合探究领悟辩证精髓处理复杂问题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2)适度原则: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 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 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 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 态。
体系构建•巧梳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核心要点•再归纳
1.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 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有整 体性、动态性特征。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 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2.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 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 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3.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1)肯定方面: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 身的方面。 (2)否定方面: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 面。 (3)关系: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中包含 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辩证的否定观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4.认识发展的历程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 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感性具体是起点。思维抽象是桥梁,思 维具体是终点。 5.质量互变规律 (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 必然结果。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 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 关系。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拓展思考•挖潜能 体系构建•巧梳理 核心要点•再归纳
拓展思考•挖潜能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四专题3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四专题3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练习题

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表现辩证思维方式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2.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

咱们在熟悉和解决问题时必需用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的依据是( ) A.任何熟悉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类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B.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C.辩证思维的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D.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熟悉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3.“南水北调”工程的动工建设,需要综合考察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从思维角度看表现了( ) A.整体性思维B.动态性思维C.形而上学思维D.辩证思维在西部大开发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长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分析和把握形势,认真研究并尽力回答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咱们的思想观点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据此回答4~5题。

4.“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分析和把握形势”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来熟悉事物。

辩证思维的方式就是( )A.承认规律客观性的世界观B.一切从实际起身看问题的方式论C.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D.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式5.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来分析和把握形势,就必需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因为( ) A.唯物辩证法是唯一科学的方式B.客观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普遍联系、转变发展和充满矛盾的世界C.唯物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式论D.唯物辩证法为咱们指明了当前形势发展的方向6.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具体感觉与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对过去、此刻和未来的熟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3.1 思维应该辩证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3.1 思维应该辩证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1 思维应该辩证一、选择题1.下列体现辩证思维方法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A解析:③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强调关键部分的作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①②④属于辩证思维方法,应选A项。

2.“盲人摸象”“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B.从实际出发,接受实践的检验C.要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个别属性以及各个阶段D.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这一知识点,回答本题关键要理解题干中三个成语的寓意。

三个成语反映的都是只看到了事物的局部,没从整体上认识事物,没有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为了培植该山北坡的松树,砍光了南坡上的森林,结果无意中摧毁了当地畜牧业的基础,并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

从科学思维角度看,这种错误思维( )①完全切断事物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②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③认为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④忽视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种种可能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顾此失彼,没有坚持用整体性、动态性思维看问题,②④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项。

①不符合题意,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完全切断的是事物间的联系,孤立地看问题。

认为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是一种辩证思维的观点,③不符合题意。

4.辩证思维的实质与核心是( )A.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B.既要着眼于事物的各个局部、层次,又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C.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D.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答案:C解析:A项是对辩证思维的解释,B、D两项说明的是整体性思维的特点,均没有揭示辩证思维的实质与核心,应舍去。

2020高中政治 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3.2 学会分析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2020高中政治 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3.2 学会分析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2 学会分析综合一、选择题1.为尽快完成房屋装修,某业主让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同时进场,各显神通。

结果不是电线弄湿了,就是家具被污损了……不但麻烦不断,也达不到业主想要的整体效果。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该业主在决策上犯的错误是( )A.没有分析B.没有综合C.只按部就班,没有创新D.把综合理解为部分的简单相加答案:D解析:对房屋进行装修要求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在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有机配合,协调行动。

而该业主让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工人同时进场,各显神通,这就忽视了有机配合,即把综合理解为部分的简单相加,故答案选D 项。

2.细胞究竟是怎样分裂的?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细胞核内散布着微粒状的特殊物质,可以用某种红染料将之染色。

他对染色的物质进行观察,成功地看到了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弗莱明把处在不同分裂期的各种细胞(一个个静止的画面)串在一起,便构成了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电影”。

由此,他发现了细胞有丝分裂的整个演化过程。

弗莱明发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的思维方式是( )A.整体性的辩证思维B.分析的方法C.观察法D.综合的方法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分析法的含义和特点。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地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弗莱明把细胞的分裂过程分解为一个个静止的画面,从而把握了细胞分裂过程的特点。

3.“小时候自己的心灵里是对国破家亡的恐惧,高中毕业后亡国奴的阴影变得更加现实更加剧烈,接踵而来的七七事变使沦陷区一天天逼近。

最终是中国共产党使一个原来以为漂泊在动荡不定时局中的求学游子,找到自己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生命力的基石。

”著名科学家康振黄感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成就中国飞天梦。

”康振黄的人生感悟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是( )A.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B.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C.矛盾分析的方法D.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答案:A解析:康振黄的人生感悟是他在对个人人生历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故答案选A项。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3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单元核心素养整合 (2)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3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单元核心素养整合 (2)

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
信息 知识链接
2.分析与综合 (1)对立统一:从辩证思维角度看,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 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 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①②⑤ (2)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 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辩证地理解和运 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 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 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3.2023年是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十年来,自贸试验区解放 思想、守正创新,在贸易、投资、金融、航运、人才等方面 推出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 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 台作用。
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 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 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要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 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 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让自贸试 验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待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上,缺乏历史分析与辩证眼光。它通 常有两种表现形式:绝对肯定一切,或者绝对否定一切。评价 党的历史人物,必须反对这种简单的绝对化,辩证分析历史人 物的功与过,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⑥
信息解读
信息 知识链接
1.辩证思维
(1)含义: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
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领会思维具体
一、选择题
1.事物是多样性的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对象总是具体的。

感性具体是( )
①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②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③通过抽象思维形成的认识④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③不属于感性具体,而属于抽象思维,故排除包含③的选项。

2.“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从思维发展阶段意义上看,其中的“热闹”与“门道”分别是指( )
A.思维抽象与感性具体
B.感性具体与思维抽象或思维具体
C.规律与本质
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
答案:B
解析:“热闹”表明看到的是事物的外部表象,属于感性具体的认识;“门道”则是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

因此,B项正确,A、D两项的顺序错误,C项是从抽象思维的角度说的,没有体现“热闹”这一要求。

3.思维抽象的具体过程千差万别,科学的思维抽象具有几个重要环节。

其中,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是( )
A.分离
B.提纯
C.简略化
D.理想化
答案:B
解析:事物的现象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没有合理的纯粹化,就难以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

因此,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

4.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应该是( )
①某一认识领域里最复杂、最高级的概念②它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整个世界的一切矛盾
③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④认识深化的环节,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②错误,因为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

它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

把这个“胚芽”扩展开来,就能展现出一个完整的对象。

马克思曾说:“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据此完成第5~6题。

5.马克思所说的“第一条道路”是指( )
A.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B.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C.完整的认识过程
D.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
答案:A
解析: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是指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A项符合题意。

6.在第二条道路上,既是认识深化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是( )
A.某一认识领域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
B.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
C.思维飞跃的终点
D.随着认识的深化,起点中所包含的会逐一展现出来的种种矛盾
答案:D
解析:A、B两项是走向思维具体的起点,C项是终点,均不符合题意。

7.吴锋同学学习很用功,可在历次考试中得分总是不高,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原因:审题不准确。

在以后的练习和测试中,吴锋重抓审题关。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吴锋的成绩有了起色。

吴锋重抓审题关,属于思维抽象环节中的( )
A.分离
B.提纯
C.简略化
D.理想化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各环节的内涵,并将之区别开来。

“重抓审题关”,而其他环节相对忽略了,属分离的环节,故选A项。

★8直觉思维使阿基米德在坐进浴盆的瞬间突然领悟(顿悟):浴盆中水面升高的体积很可能等于身体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

“水面升高部分的体积”和“身体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这两件事,从表面上看互不相干,但是阿基米德通过整体把握与直观透视方法,却在瞬间发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称“内隐关系”)——体积相等。

牛顿从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也与直觉思维分不开:“苹果落地”和“月亮绕地球旋转”,在一般人看来,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是牛顿却从中领悟到苹果之所以掉到地上而不朝天上飞,月亮始终绕着地球转而没有脱离地球和太阳系飞向宇宙深处,都是由于有地心引力作用,即看到了两个表面互不相关的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内隐关系),这就是一种高度发展的直觉思维能力。

要想能看出一般人所看不到的内隐关系,就要依靠这种能力。

(1)这里的“直觉思维”指的是什么?
(2)从“直觉思维”到“形成灵感或顿悟”体现了科学思维的什么道理?
答案:(1)这里的“直觉思维”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即感性具体的认识阶段。

它是人们通过感官对认识对象的感知,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它是一种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

(2)从“直觉思维”到“形成灵感或顿悟”体现了科学思维的以下道理:①感性思维是认识的起点和必经阶段,是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的必要前提。

正是通过直觉思维才使人们“形成灵感或顿悟”。

②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只是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认识要向前发展,就必须运用思维抽象,并且要从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

③从“直觉思维”到“形成灵感或顿悟”的过程,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想象,离不开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离不开思维的整体性,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

★9有一天,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一个苹果从树上落到了地上,引起了牛顿的思索:苹果在树上,哪个方向都可以飞去,为什么偏偏坠向地面,一定是地面和苹果相互吸引。

由此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后来,牛顿借助万有引力定律又描绘了宇宙万物的运动景象。

(1)从苹果落地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思维的什么阶段?从万有引力定律到描绘宇宙万物的运动景象又是思维的什么阶段?
(2)这两个阶段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关系怎样?
答案:(1)前者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阶段,后者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阶段。

(2)思维过程中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基础,但是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是零散的、片面的,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认识还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要在思维中再现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

掌握抽象和具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正确地运用这种辩证思维方法,对我们获得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