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网继电保护基建工程验收规范

合集下载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1 变电站二次设备验收1.1 微机保护屏的验收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下简称《反措要点》)的要求,珠海局新投运的变电站在施工设计中的通常做法是:在电缆层用截面大于100 mm2的铜排做一环形接地铜网,将所有控制屏、保护屏的接地铜排用4 mm2的导线与此接地铜网连接,再将此铜网一点接地。

在验收时要注意:接地铜网要有一个牢固、可靠的接地点,最好选在电缆层,在其地网的引出处连接,以保证接地铜网的接地电阻最小。

1.2 电压互感器(PT)二次回路的验收根据《反措要点》规定,将电压互感器二次的4根开关场引入线和三次的2根开关场引入线分开,避免YMA、YMB、YMC三条带交流电压的引入线在YML引入线中产生感应电压而影响YML的数值。

而N600的接地问题,以前的一贯设计均在开关场接地。

在验收工作中,要严格按《反措要点》的要求执行,重点查验电压互感器二次的4根开关场引入线和互感器三次的2根开关场引入线是否分别用2根电缆引到控制室,再将二次和三次绕组的N600并联后,在控制室一点接地;同时,要保证在开关场无接地点,严禁2点接地。

1.3 交直流回路验收在历次验收工作中,都发现施工中存在交、直流回路共用1条电缆的问题,违反了《反措要点》中的规定:“严禁交、直流回路共用一条电缆”。

这是因为交、直流系统都是独立系统,直流回路是绝缘系统,而交流系统是接地系统。

若共用1条电缆,两者之间一旦发生短路就会造成直流接地,同时影响交、直流2个系统。

平时也容易互相干扰,还有可能降低直流回路的绝缘电阻。

在验收工作中,对这一问题一定要严格把关。

根据以往的经验,从主变保护屏到主变本体端子箱的电缆,最容易出现此问题,因为在交流控制回路中,主变有载调压控制回路和风冷控制回路里,开关过载闭锁调压接点和过负荷启动风冷接点由保护屏引出,极易和其它直流回路共用1条电缆。

因此,在验收中,要重点抽查,既要审核设计图纸,又要在现场检查核对。

继电保护标准化验收细则

继电保护标准化验收细则

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投运前验收细则一、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验收委员会人员标准化生产技术部副主任、生产技术部二次专工、调度自动化专工、检修部二次副经理、检修部二次专工、继电保护班长、继电保护工程负责人二、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验收内容标准化1、二次设备安装完毕1)保护屏安装完毕2)开关端子箱安装完毕A、端子箱外壳接地安装B、端子箱接地反措安装3)二次电缆敷设完毕A、第一层为动力电缆B、第二层以下为控制电缆C、通讯电缆、光线电缆必须套保护管且安装在控制电缆层2、二次回路接线完毕。

1)保护屏二次接线完毕A、严格按照图纸接线B、电流回路接地严格按照反措要求执行(公共回路在保护屏一点接地、接地线用直径不小于4平方毫米的多股黄绿线)C、电压回路接地严格按照反措要求执行(开口三角电压与保护、计量绕组不能同根电缆其N应在保护屏分别一点接地、各电压等级的PT二次接地回路汇总到保护屏一点接地、接地线用直径不小于4平方毫米的多股黄绿线)2)端子箱接线完毕A、严格按照图纸接线B、电流回路接地严格按照反措要求执行(单独回路在端子箱分别一点接地、接地线用直径不小于4平方毫米的多股黄绿线)C、电压回路接地严格按照反措要求执行(端子箱不允许接地、接地线用直径不小于4平方毫米的多股黄绿线)3)电压互感器接线完毕4)电流互感器接线完毕5)开关机构接线完毕6)刀闸机构接线完毕3、保护装置调试完毕1)保护装置单机调试完毕(根据定值调试)A、保护试验验收卡(见表1)B、保护压板说明(见表2)2)保护装置通讯连接正常3)保护装置整组传动完毕(即带开关传动)4)保护装置SOE数据核对正确5)电流互感器一次升流点极性工作完毕A、按照定值要求变比进行一次升流。

B、按照以母线为正,正引出接入保护。

C、二次升流试验。

6)电压互感器二次升压核对接线正确性工作完毕A、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处加单相电压检测。

B、端子箱处加三项电压检测C、实际模拟电压并列回路。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前言电力建设工程施工验收是电力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完好的关键步骤,也是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归档的必要手续。

为了确保电力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可靠性,特制定本施工验收规范。

二、验收程序1. 阶段性验收在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分阶段进行验收是必要的。

每个施工阶段的验收都应有相应的验收标准和程序,包括初步验收、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等。

每个阶段的验收都要由专门的验收人员进行,确保验收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竣工验收电力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是整个工程的最终验收阶段,也是决定工程是否合格的最后一道关。

竣工验收包括技术验收和质量验收两个方面,验收内容包括设计文件、工程实施方案、工程质量、设备安装等方面。

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要认真核查验收资料,检查工程现场,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全面评估。

三、验收标准1. 工程质量标准工程质量是电力建设工程验收的重点。

工程质量标准包括工程结构强度、设备安装质量、电气线路布置等方面。

工程质量验收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来确定,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 安全管理标准电力建设工程的安全是施工过程中的首要考虑因素。

验收过程中要重点检查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到位,防护设施是否完整,施工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标准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执行,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3. 材料设备标准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验收过程中要对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必须予以更换或修理,确保工程质量。

四、验收结果处理1. 合格处理对于经过验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工程,应当予以合格认定。

验收结果应当在验收报告中明确记录,并由相关单位签字确认。

验收合格的工程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使用和运行阶段。

2. 不合格处理对于经过验收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工程,应当予以不合格处理。

电网继电保护工程验收规范

电网继电保护工程验收规范
c)操作回路:最大负荷下,电源引出端到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的电压降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0%。
二次电缆应具有必要的屏蔽措施并妥善接地。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在开关场和控制室内两端接地。在控制室内屏蔽层宜在保护屏上接于屏柜内的接地铜排;在开关场屏蔽层应在与高压设备有一定距离的端子箱接地。
在开关场
电力载波用同轴电缆屏蔽层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紧靠同轴电缆敷设截面不小于
保护室与通信室之间
传送数字信号的保护与通信设备间的距离大于
对于双层屏蔽电缆,内屏蔽应一端接地,外屏蔽应两端接地。
严格执行《关于印发继电保护高频通道工作改进措施的通知》的有关要求,高频通道必须敷设
根据开关场和一次设备安装的实际情况
应在主控室、保护室、敷设二次电缆的沟道、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及保护用结合滤波器等处,使用
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995-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478—92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87—199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屏、柜和屏、柜上设备的前面和后面,应有必要的标志,标明其所属安装单位及用途。屏、柜上的设备,在布置上应使各安装单位分开,不应互相交叉。
15
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定及反措,防止二次寄生回路的形成。
二次回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屏柜内两导体间,导电体与裸露的不带电导体间,应符合表
表 2允许最小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mm)
合理规划二次电缆的路径,尽可能离开高压母线、避雷器和避雷针的接地点、并联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结合电容及电容式套管等设备,避免和减少迂回,缩短二次电缆的长度,与运行设备无关的电缆应予拆除。

继电保护基建工程验收规范-ok版

继电保护基建工程验收规范-ok版

继电保护基建工程验收报告范本1.总则1.1.为适应地区电网发展的需要,切实保证公司新建及改扩建工程中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不留隐患的投入运行,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订本基建验收报告。

1.2.本验收报告适用于6~220kV电力设备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

1.3.所有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基建调试工程,都必须按本验收报告项目逐一进行验收,并对每一项工作验收结果进行签字,最后将验收报告存档。

1.4.凡存在验收项目不合格且危及系统安全运行的,一律不允许投入运行。

1.5.本规范中的接地线均应使用黄绿两色专用接地线。

1.6.使用时请在每个表格的检查结果部分编写详细的设备情况2.公共部分验收2.1.直流部分验收2.2.接地铜网验收2.3.交流电压回路验收3.间隔设备检查3.1.220kV变压器保护3.1.1.外观及工艺检查3.1.2.电流回路检查3.1.3.装置一般检查保护回路传动(回路传动,请按照下列项目编制传动报告作为附件附于验收报告后)3.1.4.3.2.220kV线路保护3.2.1.外观及工艺检查3.2.2.电流回路检查3.2.3.装置一般检查3.2.4.保护回路传动3.3.110kV线路保护3.3.1.外观及工艺检查3.3.2.电流回路检查3.3.3.装置一般检查3.3.4.保护回路传动3.4.110kV变压器保护3.4.1.外观及工艺检查3.4.2.电流回路检查3.4.3.装置一般检查3.4.4.保护回路传动(回路传动,请按照下列项目编制传动报告作为附件附于验收报告后)3.5.220kV母线失灵保护3.5.1.外观及工艺检查3.5.2.电流回路检查3.5.3.装置一般检查3.5.4.保护回路传动(回路传动,请按照下列项目编制传动报告作为附件附于验收报告后)3.6.110kV母线保护3.6.1.外观及工艺检查3.6.2.电流回路检查3.6.3.装置一般检查3.6.4.保护回路传动(回路传动,请按照下列项目编制传动报告作为附件附于验收报告后)3.7. 35、10kV 线路保护 3.7.1. 外观及工艺检查3.7.2.电流回路检查3.7.3.装置一般检查3.7.4.保护回路传动4.相关资料验收。

电气规程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施工及验收技术要求

电气规程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施工及验收技术要求

电气规程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施工及验收技术要求11.1 一般要求11.1.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符合可靠性(信赖性和安全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11.1.2用电单位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根据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结构特点和运行要求,与供电主管部门统筹考虑,合理安排。

11.1.3用电单位电气系统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根据一次设备主接线方式及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与电力系统直接连接的受电点的断路器和主要设备的继电保护设计图纸,需经供电主管部门审核后方可施工。

电源受电点的主进断路器的保护方案和整定值,应由供电部门根据电力系统运行要求确定,竣工后经供电主管部门试验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选用的产品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有生产合格证,经主管部门确认。

未经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和程序鉴定的产品和淘汰产品,不得使用。

11.1.4变(配)电所的继电器安装位置应装设在成套装置的仪表箱、继电器箱或专用的保护柜上。

其它元件不应装在继电器箱或专用的保护柜内。

继电器与高压设备的距离应满足安全要求。

11.1.5用电单位电气系统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都应符合国家标准GBl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有关要求。

11.1.6用电单位变(配)电所采用微机继电保护时,应参照地区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及选型原则,确定保护装置的配置及保护方式;11.2用电单位变(配)电所的继电保护11.2.1 35kV及以上电压的用电单位变(配)电所应按国家标准GBl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有关要求,根据主接线方式设置进线端、变压器、馈线及其它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并满足11.1的各项要求。

11.2.2 10kV电压的用电单位变(配)电所的继电保护应包括进线保护、变压器保护及馈线保护。

11.2.3 10kV电压的用电单位变(配)电所的进线保护为过流保护,一般情况下过流保护采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以满足继电保护选择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验收规范要求Word文档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验收规范要求Word文档

目次1 范围 (1)2引用标准 (1)3验收项目及内容 (2)3.1 通用检查项目 (2)3.2 500kV线路保护验收项目 (9)3.3断路器保护验收项目 (17)3.4辅助保护验收项目 (20)3.5短引线保护验收项目 (22)3.6 200kV线路保护验收项目 (25)3.7 110 kV线路保护验收项目 (34)3.8变压器保护验收项目 (39)3.9发电机保护验收项目 (44)3.10 母线保护验收项目 (49)3.11 故障录波器验收项目 (52)1范围本规范规了继电器保护设备验收时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具备投入电网运行的条件,预防设备损坏及接线错误,保证继电保护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本规范适用于在南方电网内从事二次设备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各单位,是继电保护及二次设备验收或定检后投入运行前检验的标准。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定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文件(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171—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7261—1987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实验方法GB50172—1992 电气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T15145—1994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428—19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DL478—1992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497—19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定DL/T524—1993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息机技术条件DL/T553—1994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DL/T559—1994 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4—1995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7—19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623—199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667—1999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五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DL/T781—200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DL400—19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NDGJ8—1989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82)水电生字第11号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87)水电生字第108号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87)电生供字第254号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3验收项目及内容设备安装试验报告要求记录所使用的试验仪器、仪表的型号和编号;所有的设备安装试验报告要求有试验人员、审核人员、负责人员及监理工程师签字,并作出试验结论。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验收文档总的部分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验收文档总的部分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验收文档总的部分都匀供电局规范化验收文档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验收文档总的部分批准:生技部审核:审核:初审:编写:站名:设备名:验收负责人:工作成员:工作时间:校对:审核: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3)第二部分验收依据 (3)第三部分验收要求及安排 (4)第四部分验收技术要求细则 (5)第一章验收的主要项目 (5)第二章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 (5)第三章直流系统 (7)第四章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8)第五章二次回路 (9)第六章互感器 (12)第七章纵联保护通道 (13)第八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16)第九章图纸审核 (18)第一部分总则第1.1条为保证对变电站的基本建设工程和生产准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促进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设备运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细则。

第1.2条本细则适用于新建及扩建的500KV变电站500KV线路保护、断路器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施工及验收。

第1.3条一次设备及二次装置、回路结线的安装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4条变电站验收检验的主要内容是全部电气设备(一次设备及二次回路)在安装过程中及安装结束后的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转和带负荷的调整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它在正常工况下和过渡工况下都能正常工作;核对继电保护整定值;审核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及装置的调试方案、重要设备的试验方案以及整套起动时的电气试验方案等。

第1.5条工程保护装置的验收应按设计图纸,设备合同和技术说明书,各验收规范和规程的有关规定为依据,按《继电保护检验条例》及有关规程进行调试,按中调和地调定值通知单进行整定。

第1.6条所有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均应在检验和整定完毕,经建设方进行验收后,才能正式投入运行。

第1.7条继保安全自动装置及其二次回路的验收要求全面、细致、科学、合理、准确,不得有遗漏和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电网继电保护基建工程验收规范(2008-05-22 17:59:09)标签:杂谈1 适用范围1.1 本规范适用于华北电网调度范围及京津唐电网范围内各变电站6~500kV电力设备的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

各运行单位验收设备的范围及与其它专业分管设备的分界点,按各单位运行检修分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1.2 本规范适用于基建、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和验收。

1.3 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的设计施工调试和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要求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4 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本细则要求,不满足本验收规范及反措要求,影响到保护安全运行的项目,不允许投入运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7261-2001《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5145-200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NDGJ8-89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DL/T587-19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 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559-94 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 624-1997《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国家电网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国家电网公司保护与控制系统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3 直流的配置及验收3.1 控制室直流电源配置3.1.1 220kV电压及以上等级的控制室,应按电压等级设置直流分电屏。

分电屏上设置两组直流控制母线(KMI、KMII)和两组保护母线(BMI、BMII),以满足不同控制、保护安装单位分别取自不同直流母线的要求。

分电屏上两组控制、保护母线分别从直流屏上两段直流母线上接取。

3.1.2 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控制室,可设一组控制、一组保护和一组信号母线。

分别从直流屏的两段母线或同一直流母线引出两回直流馈线供电。

在运行中,两组直流母线不宜合环运行。

3.1.3 当采用直流分电屏供电方式而不设直流小母线时,亦应符合本细则第3.1.1~3.1.2条文中所规定的原则。

3.1.4 当任一组蓄电池有异常时,保护和控制直流小母线均应能够实现合环运行。

3.2 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的配置原则3.2.1 变电站直流系统的馈出网络应采用辐射状供电方式,不应采用环状供电方式。

3.2.2 信号回路由专用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用。

3.2.3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和断路器控制回路的直流电源,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供电。

3.2.3.1 当继电保护配置有两套独立的保护装置时,两套保护装置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供电,且应接于不同的直流小母线。

当断路器只有一组跳闸线圈时,其控制电源和断路器失灵起动电源应接于不同的直流小母线。

3.2.3.2 当每套保护配置独立的电压切换时,电压切换电源应和保护装置电源合用。

3.2.3.3 当继电保护配置有第三套独立的保护装置时,该套保护装置应由专用的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供电。

3.2.3.4 当有断路器两组跳闸线圈时,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供电,且应接于不同的直流小母线。

3.2.4 110kV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和断路器控制回路的直流电源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供电。

当继电保护配置有两套独立的保护装置时,其中一套和断路器控制回路的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共用。

3.2.5 110kV以下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和断路器控制回路的直流电源宜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供电。

当继电保护配置有两套独立的保护装置时,其中一套和断路器控制回路的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共用。

3.2.6 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和3/2断路器接线方式等:3.2.6.1 每一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供电。

3.2.6.2 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供电。

3.2.7 当控制、保护和信号直流电源失电时,应自动告警。

3.2.8 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配置必须满足选择性要求,其级差为3~4级。

3.2.9 为了便于把保护和控制电源分开,要求在回路标识上也应有明显的区别。

3.2.10 如设有辅助保护屏,则起动失灵、非全相保护及电压切换电源接于保护电源二。

3.2.11 非电量保护电源应单独设置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

3.2.12 主变保护高、中、低三侧闪光电源接入直流母线应分别与各侧控制电源一致。

3.3 直流回路验收规范3.3.1 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配置应满足以上原则。

3.3.2 保护和控制电源应可靠分开。

3.3.3 直流空气开关应采用直流特性的空气开关,不能用交流特性的空气开关代替。

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的动作电流应满足上下级选择性配合,且能躲过正常负荷电流。

现场验收应核实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参数及接线方式。

3.3.4 在其它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均合上时,任一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断开后,其下口正、负极对地和正、负极之间不应再有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

3.3.5 当任一直流空气开关(熔断器)断开造成控制、保护和信号直流电源失电时,都必须有直流断电或装置异常告警。

3.3.6 用1000V摇表摇测直流正、负极对地绝缘应大于1MΩ。

4 保护屏、箱体(含户外端子箱)、接地铜排施工工艺及验收4.1 在主控室、保护室柜屏下层的电缆层内,应敷设100 mm2的专用铜排,将该专用铜排首末端连接,然后按柜屏布置的方向敷设成“目”字型结构,形成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

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必须用至少4根以上、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排(缆)与厂、站的主接地网在电缆竖井处可靠连接。

4.2 沿二次电缆的沟道敷设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裸铜排(缆),构建室外的等电位接地网。

4.3 保护室、通信室与控制室之间,应使用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紧密与主接地网相连接的铜排(缆)将保护室、通信室与控制室的等电位接地网可靠连接。

4.4 静态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

屏柜上装置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相连。

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导线与地面下的等电位接地网相连。

不允许用保护屏槽钢接地代替铜排接地。

4.5 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内应设置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裸铜排,并使用截面不少于100 mm2 的铜导线与电缆沟道内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

4.6 所有保护屏安装应整齐,底座安装应牢固,屏面喷漆不应有划痕。

有前后门,开门、关门不犯卡,上锁方便。

保护屏的两个边门不允许拆除。

前后门及边门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与屏体可靠连接。

4.7 保护屏各保护装置箱体必须可靠接地,对地实测电阻不大于0.5Ω。

4.8 保护屏上各压板、把手、按钮安装端正、牢固,其名称标签应符合华北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压板统一命名规范的要求。

4.9 保护压板安装应符合反措要求,即跳闸压板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压板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压板有足够的距离,保证在操作压板时不会碰到相邻的压板;检查并确证压板在拧紧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过保护屏的压板导电杆必须有绝缘套,并距屏孔有明显距离;检查压板在拧紧后不会接地。

压板紧固螺丝和紧线螺丝应紧固。

4.10 运行前应将保护屏上与运行无关的所有压板连片全部摘除。

4.11 各保护装置(含户外端子箱)的横排背板端子螺丝和竖排端子排螺丝应紧固可靠,端子无生锈。

4.12 电缆芯线应压接牢固,禁止一个端子压两根及以上芯线。

4.13 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应至少隔开1—2个端子,无连通的端子之间应有隔板。

4.14 接入交流电源(220V或380V)的端子应与其他回路(如:直流、TA、TV等回路)端子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并有明显标识。

4.15 户外端子箱、接线盒应有防止进水和受潮的措施以及防小动物进入和防止风吹开箱门的措施。

4.16 户外端子箱应有良好可靠的接地,箱内应有100 mm2接地铜排且与电缆沟道内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

4.17 瓦斯继电器必须安装防雨罩,安装必须结实牢固且必须保证罩住电缆穿线孔。

5 二次电缆施工工艺及验收5.1 用于继电保护的二次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铜屏蔽层应在两端接地。

接地线截面不应小于1.5 mm2,并可靠连接在接地铜排上。

二次电缆端头应可靠封装。

5.2 所有二次电缆及端子排二次接线的连接应准确可靠,芯线标识齐全、正确、清晰,应与图纸设计一致。

芯线标识应用线号机打印,不能手写。

芯线标识应包括回路编号及所在位置端子号。

如K101-4D53,表示回路编号为K101,所接位置为4D53。

屏上配线标识写位置端子号及对侧位置号,如1D33-1n56,表示线头所在位置为1D33,对侧为1n56。

5.3 所有控制电缆固定后应在同一水平位置剥齐,每根电缆的芯线应分别打把,接线按从里到外,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电缆芯线接线端应制作缓冲环。

电缆标签应使用电缆专用标签机打印。

电缆标签的内容应包括电缆号,电缆规格,本地位置,对侧位置。

电缆标签悬挂应美观一致、以利于查线。

电缆在电缆夹层应留有一定的裕度。

5.4 所有室外电缆的电缆头,如瓦斯、TA、TV、断路器机构箱等应将电缆头封装处置于接线盒内,不能外露,以利于防雨、防油和防冻。

电缆应留有一定的裕度。

5.5 电缆护管应可靠接地,端头应可靠封堵(或电缆护管直接与控制箱、接线盒相对接),地下部分应有防积水措施。

5.6 所有电缆必须固定良好,主变本体电缆必须用变压器上的线夹固定好,要防止电缆脱落拉坏接线端子排造成事故。

5.7 每组电流(电压)线与其中性线应置于同一电缆内。

5.8 交、直流回路不能合用同一根电缆。

强电和弱电回路不应合用同一根电缆。

在同一根电缆中不宜有不同安装单位的电缆芯。

对双重化保护的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直流电源回路、双跳闸绕组的控制回路等,两套系统不应合用一根多芯电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