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题《光与声》

合集下载

声与光-选择题

声与光-选择题

声与光-选择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两个透镜L1和L2组成的透镜组(两透镜主光轴重合),将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的宽度缩小为原来的1/2,若其中的一个透镜是焦距为f的凸透镜,则两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可能为()A. f/2B. 3f/2C. 2fD. 3f2.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I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abcdB. acdC. abD. cd3.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

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

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和S点重合B.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4.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A. 仍然平行B. 会聚C. 发散D. 无法确定5.如图,平面XOY上,平面镜M两端坐标分别为(-1,3)和(0,3),人眼位于坐标(2,0)点处,当一发光点S从坐标原点沿-x方向运动过程中,经过以下哪个区域,人眼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S的像()A. 0到-1区域B. -1到-2区域C. 0到-∞区域D. -2到-4区域6.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 放大、倒立的实像B. 放大、正立的虚像C. 缩小、倒立的实像D. 缩小、正立的实像7.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A. 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B. 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C. 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 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8.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体距依次为6厘米、18厘米和24厘米,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A. f<6厘米B. 6厘米<f<18厘米C. 9厘米<f<12厘米D. 18厘米<f<24厘米9.小明在学习中发现,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从水滴上方看到的像如图甲、乙所示,则水滴变凸( )A. 焦距变大,放大功能变大B. 焦距变大,放大功能变小C. 焦距变小,放大功能变大D. 焦距变小,放大功能变小10.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A. f甲>f乙>f丙B. f乙>f丙>f甲C. f乙>f甲>f丙D. f丙>f乙>f甲11.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

声光热中考题精选(一)

声光热中考题精选(一)

α M《声、光、热》中考题精选(一)一、1.探究实验回顾:⑴小红在探究光反射的定律时,得到下列几组数据:请你仔细观察这个表格,有一组数据有错误。

请你将错误之处圈出来,并改正在表格内。

⑵小组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如上图所示, 当把蜡烛放在 点时,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回答问题:⑴ 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够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 ,如右图所示。

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直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α=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α应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

⑵一条光线与凸透镜主光轴夹角为60°,斜向上入射到放在主光轴上方的平面镜上,如右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请完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并标明光射向平面镜时的反射角的度数。

3.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图那样,让一束光沿着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回玻璃砖内。

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 ,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越来越强。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 光线。

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了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折射角变成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⑴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 ( )⑵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学过的知识,请你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① ;② 。

4.小强一组的同学类比着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凹面镜的成像做了如下的研究。

青岛市2012年中考复习物理模块声和光检测试题

青岛市2012年中考复习物理模块声和光检测试题

青岛市2012年中考复习物理模块声和光检测试题卷(I)现象·概念·结构·方法(本卷满分3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些物理现象,其中属于文明的现象是A.无人的教室内开着灯B.中考期间,在深夜燃放鞭炮C.音乐课上同学们按老师要求放声歌唱D.实验中用激光手电照射同学的眼睛2.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快,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B.百米赛跑时,听枪声计时比看白烟计时还要准C.超音速飞机到现在也无法研制出来D.轻声说话也会产生“震耳欲聋”的效果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影子的成因B.平静湖面上山的倒影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似弯折D.透过玻璃窗看到户外的景物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液体中比在固体中传播的慢B.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C.声音的三个特性是指音调、响度和频率D.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下列作图完全正确的是6.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皮影戏一——平面镜成像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7.以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止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我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D.看远处的人敲鼓时,总是先看到敲鼓的动作后听到声音8..以下是叶子姐姐做的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不会发生的现象是A.研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时,用激光手电照射黑色墨水,发现光束是直的B.甲通过平面镜能看到乙的眼睛,乙一定能通过该平面镜看到甲的眼睛,说明光路可逆C.研究凸透镜对光线作用时,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经过透镜折射后会获得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D.研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时,钢尺被拨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大9.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为研究光现象,引入“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是模型法B.噪声对人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危害,科学家却能利用噪声来除草,这是缺点利用法C.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来越小,由此推理,若把真空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我们会听不到声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声与光.docx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声与光.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1-2012学年度中考复习物理系列训练题(一)(声与光)一、选择题1、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A.频率高B.音色好C.速度快D.响度大2、如图1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

原因是()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B.声源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声源;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

3、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如图2),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A.光射到像上,所以比原来更亮了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比原来亮了D.有光照更便于观察,所以像比原来亮4、如右图3所示,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C.声波具有能量 D.声波能传递信息5、“浴霸”是家庭淋浴间的常用装置,下列关于“浴霸”说法正确的是()A.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B.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C.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D.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图2图1 图36、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A .速度太快B .响度太小C .频率太高D .频率太低7、有一个晚上小明同学在未开灯的房间里看电视时,拿着一个凸透镜在电视机与对面的墙壁移动,忽然他看到墙壁上出现了电视机屏幕的放大画面,那么关于这个像的性质和这一成像原理的应用判断正确的是( )A .倒立的像;投影仪B .倒立的像;照相机C .正立的像;望远镜D .正立的像;放大镜 8、右图4所示是某同学画的关于水面上空一发光点(m )发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的情况,则正确的光路应是( )A .m-a-nB .m-b-nC .m-c-nD .m-d-n 9、小光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中考物理第1讲声和光经典精讲试题

中考物理第1讲声和光经典精讲试题

第1讲声和光题一:如下图,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那么透镜的焦距是( )A. B. C. D.题二:如下图,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C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入射于平面镜上的N 点(平面镜与主光轴平行),经平面镜反射后与主光轴CC’相交于B点,过N点作平面镜的法线与主光轴CC’相交于A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

⑴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前和折射后的光路图。

⑵假设OA=4cm,AB=,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 = cm。

题三: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下图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题四:物理小组的同学利用三个焦距都是10cm的凸透镜和其它材料,分别制作成一个简易照相机、一台投影仪和一只放大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时,放大镜到昆虫的间隔可以是5cmB.用照相机拍摄花朵时,照相机镜头到花朵的间隔可以是20cmC.用投影仪展示幻灯片时,投影仪镜头到幻灯片的间隔可以是15cmD.上述三种光学器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题五:图甲是城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者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__相似。

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______________。

题六:图1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

在图中所标的a、b、c三点中,点表示凸透镜的焦点。

吴力在家里的阳台上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天元大桥美丽的夜景,如图2甲、乙所示。

结合图1分析可知,拍摄照片 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

声光(含答案)综合卷0220

声光(含答案)综合卷0220

夏湾中学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卷一:《声、光综合》(出卷人:谢吉春 审题人:黄国保 刘香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小沈阳在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

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 .音速B .音调C .响度D .音色2.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蝙蝠能发生超声波B .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C .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D .可以利用B 型超声仪检查身体3.如图1所示,某台灯有一个灯罩,它的内表面做得很光滑,其作用是将光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它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 )A .光的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 .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大于入射角C .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小于入射角D .光的反射且光路是不可逆的4.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 )A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红布在绿光下呈黑色B .日食C .在看黑板上的字时,出现的“晃眼”D.海市蜃楼6.如图3所示,OA 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一条反射光线,若OA 与水面夹角60º,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 A.α=60º,β<60º B.α=60º,β>60º C.α=30º,β<30º D .α=30º,β>30º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 ,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 )A .10mm 之外B .略小于50mmC .略大于50mmD .等于50m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8.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通过一个透镜观察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 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缩小的、倒立的 像.纸到透镜的距离是_ .(选填“大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焦距”或“小于焦距”).此透镜对光线起_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中考物理考点――声和光 2

中考物理考点――声和光 2

【解析】音调和响度由不同的因素所决定。

由生活经验知:牛叫的声音低沉,其频率低,音调低,但其响度大。

而蚊子叫的声音尖细,其频率高(即翅膀扇的快),音调高。

但牛叫比蚊子响度大些。

【拓展】对于声音这部分知识强调应用:例如:吹笛子音调的变化、向水壶中灌热水音调的变化,以及如和防治噪声等。

中考中常以填空、选择和问答的题型出现。

经常出现的变形试题有:1.关于声音,某人有以下论断,其中正确的是〔B〕A.某一人的嗓门大,所以声调高B.女高音歌唱家的频率比一般人的都大,所以她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C.声音强度大,响度一定大D.人耳能辨别出是谁的声音,是因为各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2.男低音独唱是有女高音轻声伴唱。

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3.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正确的是 [ D ]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小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超量装载货物D.市政府通知: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4.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C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视器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预测3】光的直线传播及光速。

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例题2】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D.日食、月食的形成【分析】因为阳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才沿直线传播,而大气层并不均匀,靠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密度较大,越往高空越稀薄,因此光的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弯折,像天上星星会眨眼;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夏日的晴天,站在马路边看到路上行驶的汽车飘忽不定等现象,都是由于空气密度在不断地变化,而引起光的传播方向不断变化而造成的,所以选项B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012年各地中考真题按章节汇编--光的传播 颜色

2012年各地中考真题按章节汇编--光的传播 颜色

2012年各地中考真题按章节汇编--光的传播颜色一、填空1.(2012泸州)远在千里之外的泸州听众能收听到中央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广播信号是通过(选填“声波”或“电磁波”)传送过来的,其信号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速。

电磁波等于2.(2012大连)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小,波长越。

3×108大二、选择1.(2012黄冈)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C2. (2012兰州)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A3.(2012襄阳)下列形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B4.(2012山西)2012年5月21日,美丽的日环食像一个金环挂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上空,如图所示,下列所述现象中与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A.拱桥倒影B.海市蜃楼幻影C.立竿见影D.毕业合影C5. (2012广安)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光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海市蜃楼B.镜花水月C.立竿见影D.油光可鉴C6. (2012广州)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A 红光透过苹果B 苹果只吸收红光C 苹果只反射红光 D.红光折射进苹果C7. (2012上海)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 红光B. 橙光C. 黄光D. 紫光A8.(2012宁波)在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D9.(2012哈尔滨)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它们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针孔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景物的像B .潜望镜——在水面下观察到水面上物体的像C .昆虫观察箱——可同时观察到昆虫的背面和下面的像D .自制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远处树木的像A10.(2012株洲)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 .雨后彩虹B .水中“月亮”C .墙上手影D .海市蜃楼C11.(2012呼和浩特)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平面镜成像B .阳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C .光的色散D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B12.(2012德州)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桥在水中的倒影B .笔在水中偏折C .用放大镜看字D .鸽子的影子D13.(2012泉州)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立竿见影 B.水中倒影 C.杯弓蛇影 D.海市蜃楼A14.(2012天津)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A B C DA三、作图1.(2012玉林)“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中考题《光与声》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2.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3.如图3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角,则:A.入射角是30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C.反射角是600 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04.如图7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D.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6.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光学器件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符合成像规律的是A.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投影仪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C.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D.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7.伦敦奥运会圣火于5月11日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点燃,如图所示。

利用凹面镜采集圣火的过程属于下列哪种光现象?()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D.光的折射8.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45º,反射角为()A. 0ºB. 30ºC. 45ºD. 90º9.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10.如图4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得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11.2012年5月21日,美丽的日环食像一个金环挂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上空,如图所示,下列所述现象中与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A.拱桥倒影 B.海市蜃楼幻影 C.立竿见影 D.毕业合影12.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13.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平面镜成像B .阳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C .光的色散D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1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 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 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绕ON 前后转动板EB.绕ON 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AO 与ON 之间的夹角 D .改变光线OB 与ON 之间的夹角15.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16. 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 )A. 红光透过苹果B. 苹果只吸收红光C. 苹果只反射红光D. 红光折射进苹果17.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1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 )1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B C D图119.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夜视仪B.遥控器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2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50°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012湖南益阳,第3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22(2012湖南株洲,第7题)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23.(2012贵州铜仁,第15题)如右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C.小于50mm D.等于50mm24.(2012江苏南京,第4题)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25(2012山东泰安,第15题)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26.(2012四川绵阳,第17题)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7.(2012四川凉山,第12题)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 <f<20cmB.f>10cmC.f<10cmD.f>20cm28.(2012湖北黄石,第37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29.(2012福建福州,第3题)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30.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 音调B. 频率C. 响度D. 音调及响度31.(2012湖南益阳,第1题)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 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2(2012江西,第9题)如图6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33.(2012江苏连云港,第7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传播B.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超声波能用来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D.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34.(2012江苏泰州,第22题)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35.(2012江苏无锡,第1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36.(2012山东菏泽,第3题)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

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37.(2012山东聊城,第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38.(2012山东泰安,第1题)使用复读机学习英语,调节音量按钮时改变了声音的()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39.(2012山东烟台 第5题)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40.(2012四川成都,A 卷第5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B.B 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42.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速度4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44.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 A. 太空中宇航员能 对话,说明声音 可在真空中传播 B. 手在小提琴上不 同位置按弦,主要 目的是改变响度 C. 道路两旁的隔音 墙是在声源处减 弱噪声 D. B 超检查身体是 超声波在医学中 的应用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45.(2012湖北恩施州,第3题)在真空环境中不能传播的是A.白光 B.激光 C.超声波 D.电磁波46.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47.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为了研究()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的大小48.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 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1C 2C 3C 4D 5D 6A 7B 8C 9A 10A11C 12D 13B 14C 15C 16C 17B 18B 19C 20D21D 22A 23B 24B 25B 26C 27C 28D 29A 30C31A 32C 33B 34D 35D 36B 37A 38C 39D 40D41B 42B 43B 44B 45C 46C 47A 48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