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新记录种

合集下载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仙山简介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蓟县城东北30公里,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东临金碧辉煌的清东陵,西接巍峨壮观的黄崖关长城,南濒碧波荡漾的翠屏湖,北依雄奇险秀的雾灵山。

这里是天津市地势最高、群峰汇集的地方,9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主峰“聚仙峰”海拔1052米,是天津市最高峰。

其总面积达53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八仙山原名“八仙桌子”,相传铁拐李等八位散仙遨游东海经过此地,被这里云遮雾罩的奇峰、峡谷、幽林、秀水所吸引,便降下祥云,在一块两米见方的巨石旁野餐小憩,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石称为“八仙桌子”,这万亩山林因此得名“八仙山”。

八仙山在清朝时期被划定为清东陵的“风水禁地”,封闭达280多年,这里乔木伟岸,灌木丛生,芳草萋萋,藤萝蔓绕,人迹罕至,故“藏在深闺人未识”。

八仙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这里是天津市地势最高,山峰最多,降水最多,森林覆盖度最大,生态环境最优越,生态系统最完好,群峰奇秀,谷壑幽深,万木争荣,风光诱人的地方,独特的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不仅在华北地区,即使在世界同纬度地区都是罕见的,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被国家科协批准为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是国家地质公园——峰林峡谷景区最典型的代表,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的“西双版纳”,而且享有“津门第一山”的美誉。

八仙山景区地质遗迹丰富多样,其中最具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品牌遗迹是石英岩峰林峡谷地貌,峰林上栩栩如生的动物奇石,刀劈斧剁般的天梯,峡谷中河流高阶地,万卷天书地层,美丽壮观的石瀑布,世界奇观太古界与元古界地层之间8亿年跨越,太古界25亿年长寿石等。

一、珍奇丰富的植物种类保护区内的森林,起源于距今七千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时期,到清朝中叶仍保持着原始森林的面貌。

清朝末年以来,由于人为影响,使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后来在原始森林泯灭的地方,又萌生出次生林,历经沧桑演绎至今,形成了次生阔叶林区。

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及生境分析

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及生境分析

关 键词
天津 八仙山 鸟类 区系
侧尾 支 , 中低 山脉 , 为 植被 为 暖 温带 落 叶 阔 叶林 ; 在植 被演 替系 列 中 , 于天 然 次生 落 叶 阔 叶林 顶 属 极群 落 , 植被 类 型丰 富 , 有 明 显 的 纬 向地 带性 具
前 言
关于 天 津 八 仙 山 的鸟 类 调 查 , 19 天 在 90年 津市 蓟县 八 仙 桌 子 自然保 护 区综 合 调 查 中记 录

原八仙 山鸟类 名 录 中有 1 3种 ( 宁 ,19 , 2 许 90
P 8 16 ,其 中 有 锈 胸 蓝 姬 鹪 F cd l . 8 0) ieua
hd sni 啼9 根据 郑 作 新 ( 9 6 .7 2—7 3 o go i , 1 7 ,P 9 9)
和郑光美 (0 5 录 , 胸蓝 姬 鹆 分布 于 我 甘 20 ) 锈
上 海 科 技 馆 第2 卷第 3 总第 5 期( 期)
调 查 结 果
种 类 组 成
保护 区的一大特点 。其次是 华彤 目、 鸡形 l和 鸨肜 j
目。属于湿地水鸟的鹤形 目和鹆形 目则只有 3 。 种
表 1 八 仙 山保 护 区 鸟 类 组成 表
呜类所 属¨ 所‘ 『 比例 所 l I l 比例 所 』 I f 比 例
用 样点 和样 带结 合 的调 查 方法 , 调查 前 期进 行 在 了选点 , 调查使 用 了 1: 00 0的地形 图 , 点用 5 0 样 GP S定 位 。 选 择 以 山 脚 平 原 、 水 河 ( 拔 黑 海 5 0i,N4 。12 ” El 73 3 ” 、 仙桌 子 ( 4 n 01 9 , l 。3 3)八 海 拔 5 0m,N4 。24 ' l 7 3 3) 洋 楼 ( 6 01 9 ,E l 。3 2 ” 、 ” 海 拔 9 3 N4 。2 1” E l 。 3 2) 1 m, 01 5 , l 7 3 1 ”4个主要 调

天津市鸟类研究

天津市鸟类研究

天津市鸟类研究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天津市常居鸟类,以及候鸟的种类,通过观察和了解他们的习性,栖息地以及日常出没的地点,以引起人类的注意,并能更好地保护他们。

首先我们在天津市的各个公园观测到以下几种鸟类,记录和拍照并上网查询了有关他们习性和特点等的资料。

常见鸟类:麻雀,又名树麻雀、家雀、家巧儿等。

这些小麻雀是天津市常住居民。

它们一年四季与我们相伴而生。

栖息于我们的居民点和田野附近。

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 2.5~3千米以内。

在地面活动时双脚只能跳跃前进.它们的翅膀很短,因此不能远飞。

每日早晨十几只麻雀都会飞到我家的露台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因为我每天都给他们小米吃,有时他们也喜欢吃大米,偶尔给他们面包屑和面头碎末,它们也是吃的很欢。

麻雀雌鸟和雄鸟之间区别不是很大,颜色和形状均很接近。

嘴巴是黑色,呈圆锥状,头部是褐色的,背部颜色较浅,并配有黑色条纹。

脸颊部左右各有一块黑色大斑点,这是麻雀最易辨认的特征之一,肩部羽毛上有两条白色的带状纹。

尾部为小叉状,浅褐色。

幼鸟脖子部为灰色,随着鸟龄的增大此处颜色会越来越深直到呈黑色。

幼鸟雌雄极不易辨认,成鸟则可通过肩羽来加以辨别。

麻雀的幼鸟大约在出生后15天后可以自行飞出觅食。

但是需要妈妈们啄食喂给他们。

他们筑的巢很简陋,用干草和其他的羽毛构成。

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墙洞中。

鸟妈妈每此能产卵 4到6枚。

卵灰白色,满布褐色斑点。

鸟爸爸和妈妈轮流孵卵。

孵化11到12天后,小鸟出壳,15天后能飞出自行寻食。

燕子:燕子是一种候鸟,只有在春天以后它们才从遥远的南方飞到北方来,因此在天津市,秋冬季是看不到燕子的,只有在每年的春夏季才能捕获到他们的身影。

右图是摄影天津河东的桥园,那里生活了大约几十只或者更多的的燕子。

在天津见到的燕子是家燕,背部是深蓝色,或更亮丽的辉蓝色,而不是我原来想象的黑色。

它们体型较小,翅膀很长而尖。

尾部张开是叉形。

他们时而在水面上低飞,时而划过上空,渐渐飞远变为一个小黑点。

天津市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天津市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天津市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陈赛赛(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天津300387)摘要:通过对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分析,旨能使天津旅游产业具有竞争力和长远发展。

从旅游资源背景概况,对比分析问题,得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结合相关对策,得出结论。

通过资料收集,查阅天津市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数据校对确认,最后得出有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天津市旅游发展对策分析努力扩大内需并大力发展服务业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的旅游业,是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有“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之称[1]。

而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 , 素有“渤海明珠”的美誉, 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坐拥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天津又有品味极高的人文旅游资源;“全面整合、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促进产业联动”,定位为“将天津建成浓缩近代文化、凝聚现代文明、独具特色的文化历史城”,由此可见,文化旅游在天津旅游业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天津旅游业又该如何结合自身特点与自身实际,发挥市场竞争优势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难题。

深入研究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既可增强旅游业区域竞争的紧迫感,从而及时发现和了解自己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比较更好地借鉴其他地区旅游业的经验来改善自身的经营特点及综合实力,提升旅游管理的整体发展水平。

其次强调城市旅游,尤其是站在一个城市发展的角度讨论城市旅游,其目的不在于将城市的旅游功能置于其他城市功能之上,更不是要单纯地发展城市旅游业,而是要培育“城市旅游力”的战略视野和发展思路[2]。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3]。

旅游潜力竞争力比较与分析,天津的综合实力最高,体现了直辖市旅游发展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基础优势[4];就旅游业本身特点而言,发展旅游业,既能增加地方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八仙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群落多样性及区系组成

八仙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群落多样性及区系组成

八仙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群落多样性及区系组成胡冰冰;李后魂;梁之聘;赵铁建;任秀柏【摘要】选取(a)小港、(b)山门→太平沟、(c)山门→栈道、(d)栈道→仙姑泉和(e)仙姑泉→明安梁5个样地,对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蝴蝶群落进行了系统研究.共采集蝴蝶2218只,隶属于8科56属88种.蛱蝶科的种类数(35种)和个体数(784只)均为最多,是保护区的优势类群;喙蝶科(23只)和绢蝶科(1只)都只有1种,是保护区的稀有类群.计算并分析了5个生境中蝶类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境间相似性系数.结果显示:生境条件的变化对蝴蝶多样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总体上来讲,人类活动对环境和森林植被的干扰越大,蝴蝶多样性指数就越低.其中生境d的植物群落结构最为稳定和复杂,环境质量优越,最适合蝶类生存和繁衍,因此具有最高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物种数和个体数以及最低的优势度指数;生境a的植物群落结构单一,环境质量相对较差,蝴蝶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低,而优势度指数最高;生境e的多样性指数H'(FGS)低于生境d和c,这种现象符合中度干扰假说.因此对保护区提出以下建议:恢复和提高生境质量;保护濒危珍稀物种;适度合理地发展旅游资源;适度的开发和利用蝴蝶资源.对八仙山蝴蝶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广布种、古北种和东洋种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6.82%,35.23%和7.95%,可见八仙山保护区内的蝴蝶广布种占有绝对的优势,古北种明显多于东洋种.【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0(030)012【总页数】13页(P3226-3238)【关键词】天津;八仙山;蝴蝶;多样性;区系【作者】胡冰冰;李后魂;梁之聘;赵铁建;任秀柏【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津蓟县,301900;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津蓟县,301900【正文语种】中文群落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了解影响物种分布和丰富度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因子[1]。

天津八仙山自然保护区狍春季卧息生境特征

天津八仙山自然保护区狍春季卧息生境特征
覃雪 波
( 天津 自然 博物馆 , 天津 ,0 04 3 7)
齐 智
( 连 森 林 动物 园 ) 大
朱 金 宝 赵铁 建
( { 国 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管 理 局 ) A iL hb
摘 要 20 07年 3 —5月份 , 天津八 仙 山 自然保 护 区狍 卧 息 生境 进行 调 查 , 发 现 5 对 共 2个 卧 息生 境 。 它们 主要 分 布 于水 源距 离适 中、 为 干扰 距 离较远 的 阔叶 林 阳坡 的 中 、 坡 位 。卧 息生 境 平 均 长 ( . l± .5 m, (.2± 人 上 O 9 0 1) 宽 O7 00 ) 具有与 灌木 、 .8 m, 乔木距 离较远 , 隐蔽度 、 灌木 高度和食 物丰富度较 高, 闭度 、 郁 灌木盖度 、 度较 小的特 点。主 坡 成 分 分析 结 果 表 明 , 全舒 适 度 、 位 和 植被 因子 3个 特征 值 的 累计 贡 献 率 达 到 7 .6 , 以较 好 的反 映 卧 息生 安 坡 51% 可 境的特征 。与相关研 究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 狍春 季卧息生境的特征 与冬季不 同, 明狍卧息 生境的选择与其 不 说
n e a n l h bt ra e ,id c t gt a ae o ot l e p s in a d v g tt trc ud b t f c a e mo g a a i t ai ls n ia n h ts f y a d c mfr,s p o i o n e eain fco o l t r e e tte l av b i tn o t o a e e rl h c a a tr o e —i s u e yr ed e .11 i ee c e —i a i tc a a tr t so e r t o ns r ga dw ne h rces f d s e s b o e r 1 df r n ei b d st h t h rce s c med e  ̄ w p n i tr b t d e n e b a i i f e i n s o e h tte sl t n o b d s e h i t o o o rw or l e t i e e tp y i o ia p r d . h w ta h ee i d c o f e — i a t rre d a c r ad t b af e s et h d f r n h so g le i s l c o

蓟县八仙山风景区

蓟县八仙山风景区

蓟县八仙山风景区欢迎各位尊贵的客人来到八仙山旅游观光。

我是导游员某某,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同渡过在八仙山这段宝贵而难得的时光。

能为大家作导游服务,是我们的缘分。

下面,我向各位朋友(贵宾、领导),介绍一下八仙山景区的概况:(八仙山风景区位于天津市蓟县东北部,燕山山脉南侧,翠屏湖北岸,万里长城横亘景区南部,周围与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中上元古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

总面积53.6平方公里,包括神女峡、玉龙潭、黑水河南山、仙姑泉、松林浴场、明安梁子、旗松台、聚仙峰、八仙桌子、庙台沟、石洞沟、太平沟、黄乜子、梨木台景区等)八仙山之名来源于古代传说。

相传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韩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位神仙,乘云驾雾经过此山上空时,发现了这里群峰竞秀,飞瀑高悬;峡谷深邃,流水潺潺;古木参天,林海苍茫;云雾缭绕,鸟语花香,众八仙异口同声称赞道:真乃神仙之宅也,便降下祥云在此山中一块方形巨石上小憩,后人便称这块方形巨石为八仙桌子,这座山也就被称为八仙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八仙山不仅有美丽的神话传说,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生态旅游胜地。

从旅游观光来看,八仙山景区有供大家观赏的八奇:一是奇石,八仙山景区内有千奇百怪的石。

论类型,有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论年龄,有36亿年的片麻岩,18亿年的石英岩;论分布,有石海、石河、飞来石;论形态,有金龟石、金狮石、金猴石、金雕石、鳄鱼石、青蛙石、鸽子石、将军石、神女石、童子石;论颜色,红黄蓝白黑紫绿等各色石一应俱全;论价值,有科学价值极高的太古界变质岩、元古界的沉积岩,有经济价值很大的含金、银铜铅锌矿的脉石英,有陶瓷工业用的最理想的紫陶页岩等,八仙山真可谓一个天然奇石博物馆。

三是水奇,八仙山多年平均降水量达968.5毫米,是华北地区的多雨中心,当地有一年七十二场浇陵雨之说。

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

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

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
一级保护鸟类:
1. 白领长脚鹬:体长约30厘米,是大型的涉禽,生活在沉水
植物丰富的沼泽地、浅水湖泊和稻田等地。

2. 朱鹮: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之一,体型庞大,羽毛呈黑、白、红三色,是我国的特有物种
3. 松雀鸟:是一种较小的鸟类,体长仅12-14厘米,身上纯白
色的羽毛和黑色刺眼的眼睛构成其标志性外貌。

4. 白头浮鸥:属于涉水鸟类,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干扰,白头浮鸥的个体数量不断减少。

二级保护鸟类:
1. 乌鸫:体型较大,常见于草地野外,能够自如地跳跃、飞行、奔跑捕食。

2. 红嘴相思鸟:体型中等,红色的嘴巴特别引人注目,是我国的特有种。

3. 大杜鹃:是太阳能生物甲醛净化器,能够吞食腐尸和异物,对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4. 灰林鸽:是一种中型鸽类,性格温顺,经常在树上或墙头觅
食,是我国十分珍惜的鸟类资源。

以上仅为部分参考内容,具体信息可参考相关专业书籍、网站或媒体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新记录种
摘要:2017年6―8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八仙桌子附近靠近河沟处的监测点拍摄到凤头蜂鹰照片,其栖息地大多位于海拔1200m以下的森林地区。

经查阅相关文献证实,凤头蜂鹰为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的新纪录。

关键词:凤头蜂鹰;鸟类;新纪录;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8)07-0120-1
A New Bird Record of Crested Honey Buzzard (Pernis ptilorhynchus)in Tianjin Bax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ang Ning1 et al.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and Plant Resistanc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From June to August 2017,an infrared camera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wildlife monitoring of
the Tianjin Bax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the core area of Tianjin Bax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a monitoring spot near the river ditch near the Baxian Table was photographed. Photographs of the Crested Honey Buzzard(Pernis ptilorhynchus orientalis)are mostly in forest areas where the altitude is below 1200m. Check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o confirm that the Crested Honey Buzzard is a new record for bird species in Tianjin Bax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Key words:Crested honey buzzard;Birds;New record;Tianjin Bax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2017年8月7日11:51:10―11:51:14,通过在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的红外相机(N:40.21597,E:117.5575,海拔:521m),拍摄到2张清晰鸟类照片,照片经鉴定确认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凤头蜂鹰Pernis ptilorhynchus orientalis[1]。

红外相机拍摄到凤头蜂鹰的形态特征(图1a、1b):虹膜橘黄色,嘴灰色,脚黄色,头顶往后至枕部有或有或无的较短冠羽。

头、翼、尾和整个背面几乎一色暗褐;尾圆,尾具不规则横纹,尾羽羽端白缘[2]。

此次拍摄到凤头蜂鹰为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N的新纪录。

凤头蜂鹰隶属于鹰形目(Accipitriformes)鹰科(Accipitridae)蜂鹰属(Pernis),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3]。

分布于西伯利亚、朝鲜、日本、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和爪哇以及中国等地。

在中国境内凤头蜂鹰古北界东部亚种Orientalis繁殖于黑龙江至辽宁地区,冬季经华中、华东至台湾、东南各省及海南地区越冬。

凤头蜂鹰常见于海拔1200m以下的森林边缘,喜好单独活动,会到村庄农田、果园等处觅食。

嗜食蜂蜜、蜂蛹及其他昆虫,也捕食小型鼠类、小型两栖类和小型爬行类动物。

参考文献
[1]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约翰?马敬能,卡伦?菲利普斯,何芬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3]郑光美,王岐山.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责编:张宏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