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的人生经历,起落之后依然向前,车祸涅盘,重新起航
胡歌:越磨砺越光茫

胡歌:越磨砺越光茫作者:暂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第5期胡歌的人生像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
22岁那年,胡歌接到他的第一部作品《仙剑奇侠传》,男主角,李逍遥。
那时的胡歌唇红齿白,一脸单纯清秀,一夜成名,偶像小生。
然而,2006年8 月,胡歌在拍摄《射雕英雄传》期间遭遇严重车祸。
同行的女助手张冕抢救无效死亡。
而胡歌全身重创,右眼重伤,四天内做了两次全身麻醉手术,脖子和右眼缝合了100多针。
虽然是幸运的捡回了生命,但也在脸上留下了伤痕。
从一个春风得意的少年,猛然跌落至人生谷底。
在他之前,没有一个明星,能够在经历车祸毁容后重新出发。
但一年之后,2007年6月22日,胡歌正式宣布复出。
他瘦了很多,棱角磨砺得更加突出,“虽然戴了黑框眼镜遮掩,但是胡歌眼角的疤痕仍然很明显”。
很多人可能因为同情他的遭遇而接受新的胡歌,可是自己接受自己,始终需要时间。
在《仙剑奇侠传3》里,他用长刘海遮住伤疤。
很多人说,李逍遥是他的巅峰,他回不去了。
可是,他突然明白,胡歌是个演员,不是个明星。
他说:“回不去的皮囊,可以用思想填满。
”刚刚复出的那段时间里,他出席活动时总戴着黑框眼镜,拍写真则尽量用右脸对着镜头。
直到两年后拍《神话》,他主动对导演说,把我的刘海梳上去吧,要不跟人物形象不符。
导演说你这个伤会露出来,他说没关系,我不可能一辈子都藏着。
“演员自己建立自信是很重要的,当你心里永远都有一个阴影,是特别会影响演戏的。
”胡歌自己也曾无意识地透露过内心的这种转变。
2012年,他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近照与当年李逍遥剧照的拼图,右眼的疤痕正对镜头,并写道:“一睁一闭眼,相隔已八年。
回不去的容颜,求不来的蜕变。
”从年少轻狂,到隐忍智慧,一场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车祸,让他改变的太多。
他说:“车祸撞碎的不是我的脸,是我的面具。
”他会主动让位,让新人演男一号,他演配角,即使公司反对。
他会放弃做导演的机会,因为他知道自己准备不够充足。
胡歌:活下来了,人生就不能白活

胡歌:活下来了,人生就不能白活近年来,身为中国影视界顶尖明星之一的胡歌备受关注。
不仅因其出演的作品风靡全国,更因为其在职业生涯中的坚韧和执着。
胡歌自出道以来,便一直在不断努力和拼搏,无论是在演艺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韧性和毅力。
他曾经说过:“活下来了,人生就不能白活。
”这句话不仅仅是胡歌个人的人生态度,更是他对待生活和事业的真实写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胡歌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在演艺事业中的成功之路。
胡歌的人生态度给了很多人启发。
自出道以来,他就一直保持着对事业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演艺事业中,他凭借扎实的表演技巧和出色的演技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塑造了一系列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在影视圈中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口碑。
这些成就并非来自天赋与运气的双重加持,而是源自他对待演艺事业的认真和敬业。
正是因为对待工作的认真和敬业,他才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功。
他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同时也一直在给予自己各种鼓励和激励,这也正是他能够坚持并且不断超越自我的原因。
胡歌的成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职业生涯中,他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他因为某些作品的表现不佳而备受质疑,甚至有过沉默期。
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去改变自己、超越自己。
他通过反思和总结,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加以改进,最终赢得了业内外的认可。
这些经历使得他更加理解了“活下来了,人生就不能白活”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也使得他更加珍惜每一次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正是因为这种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胡歌在演艺事业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他的成功之路不仅为他个人赢得了无数荣誉和尊重,也为他的粉丝带来了无尽的激励和启发。
他的人生态度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无疑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挫折和困难,只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坚持,最终总能够找到希望的光芒。
胡歌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
胡歌的人生经历作文500字

胡歌的人生经历作文500字
说起我的偶像,肯定是非胡歌草属。
当现实的梦想被一场车祸碾得支离破碎时,我的偶像胡歌却坚定地说了一句;我要将这些一一拾起. 于是他便成了一个幸福的拾荒者.当所有的人认为他的演艺生涯从此飞灰烟灭时,我的偶像胡歌却又一次坚定地说了句;我不会放弃,当他碟蝶躇骤地走过发月的沧桑,重重画感地覆盖了昨天的流沙和狂风。
那清澈如波的眼神中折射出了花开不败的执着。
如今,他重返了舞台,尽管眼角的伤疤仍清晰可见然。
战胜生活,平庸者,所受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拒绝平庸者,所受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平庸者,原来可能的事变成不可能;拒绝平庸者,原来不可能的事也变成了可能.从平庸者处不难发现阴郁、半途而废的影子;从拒绝平庸者处不难找到卓越、坚持的精神你看!—匹匹骏马奔驰而来,神逸完美无懈可击.它们就是徐悲鸿先生画的马.一声声的马蹄绝非大珠小珠落玉盘,却绝对称得上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次次倒坐在马上观察,—次次被马摔落在地,但是一次次爬起继续.我的偶像胡歌,他的坚持有如戈壁沙漠上的胡杨,当狂风压着在风.流沙压着流沙层层要叠地往它们身上覆盖时,孰不知它们拒绝像一般树木般的平庸高然站在沙流上活者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杆!。
胡歌:活下来了,人生就不能白活

胡歌:活下来了,人生就不能白活胡歌,中国知名男演员,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在影视界,他是一位备受推崇的实力派演员;在观众心中,他更是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经典角色。
胡歌的人生之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始终没有放弃,用他坚韧和勇敢的态度赢得了尊重和敬佩。
胡歌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一个普通的家庭,在影视圈初露头角的时候,他的形象给人一种温文尔雅、内敛低调的感觉。
多年来,他一直坚定不移地在表演事业中探索、努力,逐渐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当代演艺银幕男神。
一场严重的车祸几乎摧毁了他的表演事业和生命。
2012年,经历了一次生死之恶,但胡歌从床上走出来,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
胡歌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和精力,留点给自己,留点给身边的人。
”事实上,胡歌的话充满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热爱。
在他的人生中,正是这种坚韧和勇敢,让他重新面对生活,敢于追求自己向往的东西。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和宝贵。
胡歌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讲述。
他说:“活下来了,人生就不能白活。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无数人,更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生活的可贵。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旅程,无论前路会遭遇怎样的坎坷,都需要不断地前行,为了自己的人生,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幸福。
胡歌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对我们怎样,都要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去面对。
当困难和挫折来临时,我们可以选择逃避,也可以选择战斗。
而胡歌选择了坚持和努力,他没有被生活击倒,而是站起来,重新面对,重新努力。
他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不论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都要努力、永不放弃生活对我们的考验。
胡歌的表演才华无愧为国内当代演艺圈中的佼佼者,他所塑造的角色个个都深入人心。
他也在不断地挑战自我,尝试不同类型的作品,努力品质自己的演技,不断突破自己。
如今的胡歌,已经不再是年少轻狂的少年,而是一位成熟、有担当的演员,他渐渐地走向了自己的巅峰。
娱乐新闻稿 胡歌

从国民抗日剧《伪装者》到古装传奇大剧《琅琊榜》,一部收视爆棚,一部口碑爆表,现在又有《大好时光》无缝接档,胡歌成为了今年当之无愧的“屏霸”,也迎来他人生中第二次的大好时光!现在提起胡歌,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琅琊榜首的江左梅郎,那个外表孱弱内心坚韧的苏哥哥。
事实上,《琅琊榜》本身就像是胡歌证明自己和救赎自我的自传。
不管是林殊还是梅长苏,都是胡歌的人生写照。
伤痕往往是上帝的亲吻,如果能够正视,那么伤痕在戏中便成就了梅长苏,在现实中,则也成就了胡歌。
没有人愿意再重提陈年旧事,但当看到林殊身陷火海时,当看到他涅槃重生为梅长苏时,不得不想起那个从死神手中逃脱的胡歌。
2006年8月,胡歌遭受车祸,身受重伤。
媒体铺天盖地的新闻传了出来。
6小时,100多针,抢救无效,植皮手术......所有的一切都淹没在了几个冰冷的数字和冰冷的词语中。
没有人知道胡歌真正经历了什么。
就像没有人知道林殊真正经历了什么。
可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他说,“幸好在获得重生的时候我还能够看清世界,看清自己,残破的外表需要复原,枯萎的灵魂更需要重塑。
”2012年,他终于有勇气直视这一切,发布微博晒出眼皮上无法消除的疤痕,说“回不去的容颜,求不来的蜕变。
”“经历过黑暗,脱胎换骨,改头换面,有刻骨铭心的过去,却依然清澈坚定。
”这是梅长苏的独白,也是胡歌的人生体验。
故事中,梅长苏做回了林殊,回到了锻造他的战场。
生活中,胡歌就是胡歌,他无需伪装,无需回头,只要径直向前走。
因为最艰难的困境他已经历,此后,便无所畏惧。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来自罗曼·罗兰: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胡歌:活下来了,人生就不能白活

胡歌:活下来了,人生就不能白活
胡歌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演员,凭借着自己的出色表演,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在他的演艺生涯中,虽然也经历过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从未放弃,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勇气。
在他看来,“活下来了,人生就不能白活。
”
人生短暂,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时间,认真对待每一天。
对于胡歌来说,他的人生经历是充满着挑战和机会的,他也深深地明白,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要努力不懈地奋斗。
他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我的人生还要多少转折,还要多少不如意,还要多少不得已的放弃,毕竟就是这个人生,你不能什么都顺顺当当的。
”
在胡歌看来,人生的经历就是一个成长和锻炼的过程。
而要想真正成长和锻炼自己,就必须要克服挫折和困难,坚持向前。
他也曾言道:“只要活着,就不要轻易放弃。
”
而在他演艺生涯中,胡歌也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困难。
在拍摄电视剧《仙剑奇侠传》期间,他曾受到过身体上的重大伤害,甚至被医生判定为“不能再拍戏”。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借助自己的毅力和决心,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重回了演艺圈。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类似的挫折和失败,但是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就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胡歌也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信和勇气,这能够帮助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迎接更多机遇和挑战。
胡歌的经历给我们的启发

胡歌的经历给我们的启发
胡歌是中国著名演员,他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启发:
1. 追求梦想:胡歌从小对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坚定地选择了演艺这条道路。
他的成功告诉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积极努力并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 勤奋与坚持:胡歌在成名之前经历了很多艰辛和努力。
他在塑造角色时始终保持勤奋和投入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和表演力。
这种坚持和努力的精神是我们在任何领域都可以借鉴的。
3. 克服挑战:胡歌曾经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面部受伤,这对他的演艺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他没有退缩,勇敢地面对挑战,并通过不懈努力以更强大的姿态回归演艺圈。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生中难免会遭遇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勇敢面对并积极应对,我们就能够克服问题并继续前行。
4. 尊重他人:胡歌一直以来都以谦逊和尊重他人的态度待人接物。
他与团队成员、演员、观众等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这样的态度让他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喜爱。
这提醒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要保持谦逊、尊重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这对于个人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是胡歌的经历给我们的一些启发。
他的追梦精神、坚持努力、勇于面对挑战和尊重他人的态度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学习和运用的。
胡歌励志故事—胡歌励志文章

胡歌励志故事胡歌励志文章他年纪轻轻,还未毕业便已一夜成名。
他如日中天时,却遭受飞来横祸,生死一线间。
经历涅槃,他重新定义人生。
经历失去,他更懂把控人生。
经历起伏,他更能理解生活。
十年前,他肆意飞扬,阳光明媚。
十年后,他沉稳从容,清晰自处。
娱乐圈来来往往的人太多,因为《琅琊榜》和《伪装者》,少女们又开始要说王凯和靳东了。
可是,我还在看胡歌,那个右眼上有伤痕的胡歌,那个重回颜值巅峰的胡歌。
可是,胡歌的人生一点儿都不让人羡慕。
23岁那年一夜成名,他24岁经历车祸、毁容,25岁整容、回归。
现在,33岁,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伤疤,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光芒。
长得好看的人啊,是被上帝亲了一口的苹果。
22岁那年,胡歌接到他的第一部作品《仙剑奇侠传》,男主角,李逍遥。
几乎所有的80后都玩过这个游戏,几乎所有的90后都看过这部电视剧。
虽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我们都接受了这个李逍遥。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觉得,李逍遥就是长成胡歌的模样。
那时候,他就像是被上帝眷顾的苹果,上帝多亲了一口,让他拥有令人羡慕的长相,上帝多看了一眼,所以一夜之间拥有鲜花、掌声、荣光,前途无限。
车祸死亡毁容重生他并不幸运,因为灾难很快就来了。
2006年8月29日晚,胡歌与女助手张冕乘坐的现代旅行车与一辆厢式货车发生追尾碰撞,张冕抢救无效死亡。
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叫《幸福的拾荒者》,描述了这一段黑暗的经历。
我无助地坐在漆黑的夜里,身体所有的感官都丧失了功能。
胡歌的脖子和右眼缝合了100多针,并在四天内经历两次全身麻醉的手术。
其实那天,连我自己都以为将会失去一半的光明......在被推进手术室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面对右眼的失明。
我自己用手检查了面部的伤势,左边并无大碍,右边血肉糊糊,犹以眼部最为严重,没有任何知觉。
我在救护车上非常镇定地向医生询问右眼的情况,得到的答案是不确定。
他在香港治疗时才听说同车好友已去世。
经纪人蔡艺侬跟他说眼睛缝了不能哭,胡歌只能把头放很低很低,让眼泪掉在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歌的人生经历,起落之后依然向前,车祸涅槃,重新起航胡歌的人生经历,起落之后依然向前,车祸涅槃,重新起航寄语:翻胡歌所写博客的时候,觉得果真十分可爱。
那样的笔触和视角,明明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有意思的善于发现的青年。
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胡歌,今日仿佛仍然逍遥清明,虽然世事纷扰,难免身不由己,我当然知道你也不可能一直无所烦恼,始终微笑。
然而一个人真正本质的东西,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真正想要达到的成就,真正喜爱珍惜的事物,只要想要坚持,我相信,总是那样的秉性。
胡歌的人生经历由励志故事网收录,送给读者,欢迎阅读。
01胡歌,娱乐明星,非常标准的上海人。
细腻、整齐、洋气,看起来很干净。
胡歌原名叫胡柯,上海话念出来,同学老听成是“下课”。
改名胡歌后,老师点名时插一句:你歌唱得不太好,但饭量不小。
因为小学时,胡歌是个胖子,双下巴,肚子上三道肉杆,笑起来像皮卡丘。
五年级和女同学聊天,只会说“你长得像个苹果”。
女同学就会反过来说:你全家长得才像苹果。
小学时候,包括祖父母在内,5口人挤在30平方的家里。
胡歌有一个严厉的母亲,母亲的眼神很犀利,胡歌永远生活在她的注视下。
每次考试只要考不到80分,回去就会挨一顿暴揍。
父母经常在逼仄的家庭争吵,胡歌总想逃离。
小学,参加了朗诵兴趣班,也参加了少年宫话剧团。
指导老师何莹说:胡歌从来不是爱举手的那个。
关于死亡和生命的话题,胡歌小学三年级便开始琢磨了。
自那以后,他害怕睡觉,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自己睡着。
19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
2005年,23岁从上戏毕业。
为了赚钱,接拍了电视剧《仙剑奇侠传》,饰演“李逍遥”。
还演唱了两首插曲《逍遥叹》《六月的雨》。
歌唱的很一般,但脸却被记住了。
因为天生的这张完美的脸,着实比别人幸运,很快他接拍了《天外飞仙》,又接拍了《射雕英雄传》。
名气青云直上,而命运却急转直下。
022006年,8月29日,是胡歌人生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晚上10点,拍完《射雕英雄传》一场戏。
胡歌从横店赶往上海,车上有他、女助理张冕、司机小凯三人。
胡歌喜欢坐在副驾驶,张冕看他太累,说:我们调换个位置,你好好睡吧!位置调换后,胡歌躺在后座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剧烈的撞击已经过去,有意识的时候,依稀能看到警车黄蓝色的光。
胡歌还可以伸手摸一下自己的脸,右脸血肉模糊。
脖子上的伤口很深,能嵌进半根手指,热乎乎的一直在流血。
右眼完全失明,看不见任何东西。
他只能靠大喊救命,来克服内心的恐惧。
虽然小时候就思考过生命和死亡,但当死亡逼近的一瞬,多数人都会感到无比的恐惧。
胡歌被送到医院,医生整整抢救了6个小时。
那张几乎接近完美的脸,被医生从颈上、脸上、眼睛上,一共缝了120多针。
等从手术台推出来时,浑身插满管子,绑得像木乃伊。
麻醉药已经失效,伤口剧烈疼痛。
医生告诉他:“你脖子上有八厘米的伤口,动脉和静脉都暴露在外,无论哪条,再伤一毫米,你都会必死无疑。
你能够保全性命,右眼没瞎,简直是奇迹。
”手术后,胡歌想看自己的脸,每个人都不敢给他看。
他借镜子,大家都说没有。
他去洗手间,第一次在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脸,右脸足足大了两倍。
全是血垢,布满针线,像爬满的蜈蚣。
他公司老板蔡艺侬回忆这张脸:像刚从裁缝铺出来,去香港的便利店买东西,付钱时店员都不敢看。
过去的几年里,胡歌因为这张脸获得很多荣誉,也获得了很多商业的价值。
现在,也是因为这张脸的破碎,他将于这些荣誉不告而别。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开心起来。
在香港40平的酒店房间里,他抱着枕头跳舞,大声唱歌。
“我的脸毁了,我终于可以摆脱这张脸,自由了。
”03当胡歌以为这张脸被毁掉了,从此可以转行幕后感到庆幸时,身边的所有人却在想,如何尽快将这张脸修复如初。
因为这张脸是明星制的一张脸,每一寸都是商品,是商品就会有残酷的一面,所有人都在喂养这张脸,塑造这张脸,然后售卖他,束缚他。
这张脸刚被拆线。
经纪人便带着胡歌去香港、韩国修复治疗。
每天戴12小时钢铁面罩,固定面部肌肉和神经,疼痛难忍,全靠咬牙死撑。
这样的手术,他一年内做了十几次,半边脸是瘫掉的,没有任何表情。
直到有一天,胡歌借经纪人的手机发短信,突然奔溃,因为他得知最好的朋友张冕在车祸中去世了。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瞒着他张冕的死讯。
胡歌车祸时没哭过,得知毁容时没哭过,痛苦的修复手术治疗也没哭过,而得知张冕去世,眼泪不停地涌出来。
医生告诫,眼泪会让伤口感染,他只好低下头,让眼泪一滴一滴砸在地上。
如果张冕不和胡歌换座位,也许去世的就是胡歌。
某种意义上,张冕是替胡歌死的。
胡歌再也睡不着了,只好提笔写文章怀念张冕。
“那段日子,有繁星,有青春,有草原,还有你。
大家站在星空下,大家傻笑,那是出车祸前,最高兴的一次。
”这些文字出版后,他将版税所得,全部交给张冕的父母。
04面部修复后,胡歌内心做了两个选择:一、去寺院里做和尚,彻底离开。
二、去旅行做浪人,随便买一张票,去那些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
他想做一个逃离者。
他早期博客名叫“动物园的故事”,他觉得作为演员,自己像动物园里的猩猩。
大家去看自己,和去动物园看动物,心态是一样的。
现在,自己终于可以离开动物园了。
他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公司告诉他:车祸之后,《射雕英雄传》的拍摄延误了,因为延误档期,蔡艺侬赔了电视台一千万。
胡歌一夜没睡,身为一个明星,自己像是一个被绑架的人。
一个人的自由,要一堆人买单。
一个人的放弃,要砸掉几百人的饭碗。
一个人要做自己,往往最难的就是做不了自己。
失眠的第二天早上,胡歌跟经纪人说:走,我们回去拍戏。
这也许就是逃不过的命运,再怎么多想已是无益。
那不如收拾心中残破的山河,再度出发。
而等胡歌复出时,又遇到了难题。
《射雕》的版权即将到期,公司的现金流断裂。
眼看剧组要垮了,这时,金庸先生仗义出手,不但给了版权,续约版权也是分文未取。
还写字鼓励胡歌:渡过大难,终成大器。
05再次回到了镁光灯下,胡歌的那张脸却再也不是过去那么完美无缺了。
右眼永远有一道疤,每一次都需要反复布光、补妆、换机位,本来一分钟可以完成的镜头,现在至少要花半个小时调整,进度一拖再拖。
胡歌开始怀疑自己,也否定自己,非常不自信。
一旦面对镜头,就充满恐惧。
好多次都会怀疑自己:“啊,我为什么要站在这里。
”《射雕》杀青那天,胡歌最后一个镜头,导演刚喊咔,他疯了一样开始跑,整个剧组的人都追了上去。
沿着海边,他跑着跑着,就哭了。
那一刻,他把所有的委屈、迷茫、无奈、孤独,全部宣泄出来。
人生有各种无奈,有时候就像命运递来的礼物盒子,里面十件礼物。
只有一件是自己喜欢的,而九件是不想要的。
可就为了那一件自己喜欢的礼物,却要把整只盒子收下来。
06回归银幕的胡歌,继续拍着古装偶像剧。
公司安排的造型非常单一,都是留着能够遮住伤疤的刘海。
第二年,拍《神话》的时候,他饰演一个将军,坚持要拿掉刘海。
监制告诉他,你这样的偶像明星,暴露脸部的缺陷,会是致命的打击。
那段时间,胡歌经常反反复复地想:“既然我这个疤已经存在了,那我就应该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承认它。
我不要做明星,我要做一个演员。
”第二天,胡歌坚定地对经纪人说:如果一直要带刘海,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羞辱。
作为演员,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这世上本来也没有一个完美的人。
胡歌终于有勇气,把残缺的脸暴露在镜头之下。
《神话》一出,胡歌的人气非但没降,还创下了央视八套收视纪录。
2010年春节,胡歌在家看电视,换了三个台,全都有他。
角色不同,但都是翩翩古装美少年。
一个演员,最失败的事情莫过于不断重复自己。
他对自己失望极了。
半夜,他一个人爬起来,去虹口足球场跑步,一口气绕着虹口足球场跑了十几圈,脑子变得清晰,这八年来,自己就像跑圈一样,看似努力,其实还在原地。
他突然明白了,人其实就像一只老鹰,要想完全蜕变获得二次生命,就必须承认自己的残缺,修炼自己的内心。
感谢生命的疼痛,拥抱未知的未来。
胡歌下定决心,绝不要做一辈子的偶像明星。
于是,他推掉商演,开始重塑自己。
演电视剧难以提升演技,他就去演话剧,参演了赖声川的话剧《如梦之梦》,还用上海话主演了白先勇的话剧《永远的尹雪艳》。
要知道,当时胡歌接戏,一部剧起步价1000万。
而演话剧,一场话剧8小时,才挣1000多块钱。
但通过话剧的磨炼,胡歌演技脱胎换骨乐,凭《如梦之梦》中“五号病人”的角色,斩获“第二届丹尼斯最佳男演员奖”。
他就这样一点点从偶像演员,慢慢将自己重塑成了实力演员。
既然完全不能做自己,那就在将现有的自己做得更好。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所谓命运,命和运本来也是分开的。
命是上天赋予你的,运则是你自己的二次创作,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的。
07当胡歌明白了自己的命运,新的胡歌便正式归来了。
2014年,胡歌接到电视剧《琅琊榜》的戏,饰演梅长苏。
在剧中,梅长苏经历灭国之灾,毁容后以新面孔,坚韧地继续生存。
胡歌将自己的生活阅历揉炼,演活了梅长苏。
《琅琊榜》播出后,他口碑、人气双收,再次爆红。
胡歌走到哪儿,就变成了“手机报废器”。
去学校拍戏,宿舍里围观的女生太激动,拍照时手抖,五秒钟,哐哐从楼上掉下十几部手机。
他上便利店买个东西,都要像做贼一样。
他的老朋友袁弘说,胡歌手机里面经常有2000多个未接来电,和2300多条未读微信。
名利再度扑面而来,这一次胡歌却非常笃定,一个人不该为名利所累,而应当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他最喜欢梅长苏的那句台词:“既然你活了下来,就不能白白的活着。
”每个经历过死亡的人,都会突然看淡很多东西。
恍然顿悟,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但同时,也会发掘出生命更高的价值。
在公众的眼光里,胡歌被塑造成一个重新振作的悲剧明星,充满正能量。
很多明星遭受大难后,要么一蹶不振,要么心灰意冷,消失在苍茫的大众视野里。
只有胡歌,归来后比以往更平静,也更从容。
一个人所谓的成功,其实不是他到达到过什么高度,而是看他从顶峰跌落之后,还有没有勇气反弹。
08大起大落后的胡歌,内心更加充盈。
骑摩托车是他最开心的事,做公益是他内心的修行,旅行、读书、留学则是丰富自己的文化和内涵。
归来之后,他去当“绿色江河”的志愿者,保护野生鸟类。
在人烟稀少的长江源,大风大雪中,扑通跪在草原上,久久匍匐在雪山之下。
归来之后,他到自闭症定点康复机构,陪自闭症儿童玩。
归来之后,胡歌变得热爱旅行,热爱生活本身。
喜欢一个人骑摩托车,去感受自然山川的辽阔和自由。
登海拔6206米的西藏启孜峰,千里骑行去色达朝圣。
他还热爱摄影,为抓拍一个镜头,从下午守到凌晨。
他拍的,多是生活里,人们渐渐淡忘的东西。
他爱拍弄堂里的马桶,街边的邮筒,角落的一片叶子,这些不起眼的物件。
他爱拍胶片纪实,强调真实性,不加后期,说:胶片是信仰,数码是工具。
胡歌的摄影作品,还登上过《华夏地理》杂志,这在国内,是极高的美誉。
上海举办的“家·园”城市影像艺术展现场,他的《雾中的上海之巅》和许多艺术家作品同列一堂,连摄影大师们都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