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胶乳制品设计与制造

合集下载

乳胶制品与生产工艺

乳胶制品与生产工艺

乳胶制品与生产工艺
乳胶制品是一种以乳胶为主要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类产品。

乳胶制品具有弹性好、耐磨损、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交通、家居用品等领域。

乳胶制品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乳化、成型、硫化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乳胶制品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乳胶制品的原料主要是乳胶、硫化剂、促进剂、抗老化剂等。

首先需要将乳胶从橡胶树中采集得到,并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

2. 乳化:将原料的乳胶加入乳化锅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并进行乳化处理。

乳化是将乳胶中的橡胶粒子均匀分散在水相中,使其更易于加工和成型。

3. 成型:乳胶经过乳化后,将其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式有模压成型和浸渍成型两种。

模压成型是指将乳胶放入模具中,经过加热和加压,使其固化成为所需形状。

浸渍成型是将乳胶浸渍在织物或其他材料中,再经过干燥和硫化等工艺,使其固化成为乳胶制品。

4. 硫化:成型后的乳胶制品需要进行硫化处理,使其具备较好的物理性能。

硫化是通过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使乳胶中的橡胶粒子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提高其强度和耐磨性。

5. 检测和整理:硫化后的乳胶制品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
观质量、物理性能、耐磨性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检测合格后,对乳胶制品进行整理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总结起来,乳胶制品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乳化、成型、硫化、检测和整理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合理操作和精细控制,能够保证乳胶制品的质量,满足各类市场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乳胶制品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符合环保、高效、节能的要求。

异戊二烯胶乳开发与生产方案(一)

异戊二烯胶乳开发与生产方案(一)

异戊二烯胶乳开发与生产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性能橡胶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异戊二烯胶乳作为一种优质的合成橡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臭氧、耐油、耐化学腐蚀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轮胎、胶管、胶带、密封件等领域。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大对异戊二烯胶乳开发与生产的投入,有助于推动橡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原理异戊二烯胶乳的合成主要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实现。

乳液聚合是指在水相中,借助乳化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使单体在乳液状态下进行聚合反应。

在异戊二烯胶乳的合成过程中,以异戊二烯为单体,加入适量的乳化剂、引发剂、调节剂等助剂,经过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稳定的异戊二烯胶乳。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原料准备:采购合格的异戊二烯单体、乳化剂、引发剂、调节剂等原料。

2. 配方设计:根据产品性能要求和原料性质,设计合理的配方比例。

3. 乳液聚合反应:将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水,控制反应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参数,进行乳液聚合反应。

4. 乳液后处理:对聚合反应后的乳液进行过滤、洗涤、脱水等后处理,得到稳定的异戊二烯胶乳。

5. 产品检测:对生产出的异戊二烯胶乳进行性能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6. 产品包装与储存:将检测合格的异戊二烯胶乳进行包装,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的仓库中。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轮胎、胶管、胶带、密封件等高性能橡胶制品的生产企业,特别适用于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企业。

五、创新要点1. 采用先进的乳液聚合技术,实现异戊二烯胶乳的稳定生产。

2. 通过配方优化,提高异戊二烯胶乳的性能指标,满足高性能橡胶制品的需求。

3. 引入自动化生产线,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4. 加强环保意识,实现绿色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预期效果1. 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企业能够生产出高性能的异戊二烯胶乳,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三篇 胶乳纯胶制品

第三篇 胶乳纯胶制品

典型的循环浸渍槽
过滤网
动,浸渍槽上下运动的浸渍机。

定,模型上下运动的浸渍机。

的形式相同。

搅拌设备,以防止其中的附型剂沉降调温装置,以适应凝固剂配制时有的
胶乳制品设计与制造
以增强边口的抗撕裂强度的圆圈。

在卷边部分的
33
胶乳制品设计与制造
胶乳制品设计与制造
2009-12-3
45胶乳制品设计与制造
2009-12-3
胶乳制品设计与制造
迟缓胶凝
机械起泡
胶乳制品设计与制造
86
胶乳胶丝生产过程示意图
胶管成型器示意图
胶乳制品设计与制造
活动连接
的胶管成型器双层胶乳管成型器
21。

【精品】胶乳制品设计与制造

【精品】胶乳制品设计与制造

第一篇主要原材料第一章胶乳胶乳是指高聚物粒子分散在水介质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

根据聚合物在室温下的力学特性,可将胶乳分为橡胶胶乳和树脂乳液。

目前,胶乳制品所用的原料胶乳有天然橡胶胶乳、合成橡胶胶乳、合成树脂乳液和高聚物通过再分散所得的再分散乳液、胶乳(又称人造胶乳·乳液).第一节天然橡胶胶乳工业用的天然橡胶胶乳主要来源于巴西三叶橡胶树。

巴西三叶橡胶树原野生在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现主要栽培在东南亚地区。

中国在1904年开始引种天然橡胶树,到目前我国海南、云南、广东、福建、广西等省区已拥有丰富的橡胶资源,成为世界上主要产胶国之一。

刚从胶树流出的鲜胶乳,为白色乳状液体,干胶含量仅35%左右。

其主要成分橡胶烃为异戊二烯的聚合物,还含有65%左右的水和少量的蛋白质、树脂、糖类及无机盐等非橡胶物质。

为了防止胶乳变质,通常都加入一定量的氨作保存剂.为了便于运输、贮存和应用,一般宜将鲜胶乳浓缩成干胶含量60%以上的浓缩天然橡胶胶乳。

天然胶乳的主要优点是综合性能优异,具体表现在工艺上成膜性能好,湿凝胶强度高,易于硫化,所得制品又具有优良的弹性,较高的强度,较大的伸长率和较小的蠕变。

因此,应用范围极广,不仅浸渍制品、压出制品、海绵制品、模铸制品可用天然胶乳生产,而且很多非纯胶制品都可应用天然胶乳,尤其是在某些制品上,尚无法用其他材料替代.但由于天然胶乳是生物合成的产物,易受胶树品种、树龄、产地、物候、季节、割胶制度等因素影响,故存在变异性较大的缺点;同时,由于天然胶乳自身含有相当数量的蛋白质(质量分数0。

015~0。

035),容易导致天然胶乳制品的吸湿性、导电性、生热性等性能劣化,更为严重的是引起天然胶乳制品接触性过敏症。

浓缩天然胶乳的产量约占天然橡胶总产量的10%,主要用于浸渍制品、胶乳胶丝、胶乳海绵、地毯背衬以及胶粘剂等五大类产品,其百分率为:浸渍制品36%,压出胶丝15%,模制海绵12%,背衬地毯9%,胶粘剂9%,胶棕垫4%,皮革2%,其它13%。

乳胶指套 生产技术

乳胶指套 生产技术

乳胶指套生产技术乳胶指套是一种用于保护手指的医疗用品,主要由乳胶材料制成。

乳胶指套具有柔软、弹性好、耐磨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实验室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乳胶指套的生产技术及其相关知识。

一、乳胶指套的材料选择乳胶指套的主要原料是乳胶,它是一种由橡胶树中提取的乳汁经过加工制成的弹性材料。

除了乳胶外,乳胶指套的制作还需要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硫化剂、抗氧化剂等。

这些辅助材料可以提高乳胶指套的耐磨性、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

二、乳胶指套的生产工艺乳胶指套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乳胶制备、模具制作、成型、硫化等步骤。

1. 乳胶制备乳胶的制备是乳胶指套生产的第一步。

首先,将从橡胶树中提取的乳汁经过过滤和澄清处理,去除杂质和不溶性物质。

然后,将乳汁加入乳化剂中进行乳化处理,使乳汁中的胶粒均匀分散在水中。

2. 模具制作模具是乳胶指套制作的关键。

根据乳胶指套的尺寸和形状要求,制作相应的模具。

通常采用硅胶模具,其具有耐高温、耐磨损、柔软等特点,可以保证乳胶指套的成型质量。

3. 成型成型是将乳胶注入模具中,使其在模具中凝固成型的过程。

将乳胶倒入模具中后,通过振动或真空等方式排除气泡,确保乳胶充分填充模具。

然后,将模具放入硫化炉中进行硫化处理,使乳胶指套变得坚固耐用。

4. 硫化硫化是乳胶指套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在硫化炉中,通过加热和加压的方式,使乳胶中的硫化剂与胶粒发生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从而提高乳胶指套的强度和弹性。

三、乳胶指套的质量控制乳胶指套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外观质量主要检查指套的平整度、光洁度、无明显瑕疵等;尺寸精度主要检查指套的长度、直径等几何参数;物理性能主要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磨性等指标的测试。

四、乳胶指套的应用领域乳胶指套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实验室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乳胶指套常用于手术、检查、护理等环节,可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第五章 胶乳制品设计与制造解读

第五章 胶乳制品设计与制造解读
《胶乳化学与工艺学》多媒体教程
第五章 胶乳制品制造工艺
8学时
本章主要内容
• 胶乳浸渍工艺——安全套、手套、气球等 • 胶乳发泡工艺——海绵、地毯 • 胶乳压出工艺——胶管、胶丝 • 胶乳注模工艺——无缝球胆、面具、玩具等
本章要求
• 掌握浸渍方法及浸渍工艺过程;
• 掌握沥滤的概念及目的;
• 掌握安全套的生产工艺流程; • 掌握胶乳海绵的制造方法、起泡和胶凝方法; • 掌握胶乳海绵的生产工艺过程; • 掌握胶乳胶管、胶丝的胶凝方法及工艺流程;
要求:TS% 36%~38%;黏度 4~8厘泊;NH3% 0.3%~0.6% 氯仿值 三初~三中;热稳定性1.5min以上。
胶乳需要预硫化,过程如下: 生胶乳 酪素 KOH 冷却 稀释至50% 预硫化
60~70℃热水浴
TT 硫脲
S
后加S
ZDC
ZnO
防老剂246、MB
羊毛脂
过滤
熟成、停放待用
பைடு நூலகம்
胶凝方法:离子沉积法; 浸渍方法:凝固剂浸渍法 凝固剂溶液配制:
• 掌握胶乳注模制品的成型方法;
• 了解注模的模型及注模工艺方法。
第一节 胶乳浸渍工艺
一、浸渍方法及设备
1、浸渍方法
直接浸渍法:干燥清洁模型直接浸入配合胶乳
用于薄(0.05-0.5mm)而规则透明制品,安全套
凝固剂浸渍法:模型先浸凝固剂,干燥后浸胶乳 浸渍方法
用于生产厚度为0.5-2mm的制品,如手套、大型气球
8、沥滤
沥滤:将完全胶凝的湿凝胶膜在40~70℃的流动水中浸泡一段 时间的操作过程。 目的:除去胶膜中水溶性非橡胶成分,减少制品的吸水性, 提高产品的透明性及产品质量,提高电绝缘性。 沥滤时间: 直浸法制品:1~5min;凝固剂法制品: 15~30min; 制品厚度加厚,沥滤时间延长;热敏法制品用冷水沥滤。

乳胶制品制作流程

乳胶制品制作流程

乳胶制品制作流程**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Latex Products****1. Introduction**The manufacturing of latex products involves several intricate steps that ensure the quality, durability, and comfort of the final product. Latex, a natural material derived from rubber trees, offers excellent elasticity and durability, making it a popular choice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mattresses, pillows, gloves, and more. The process begins with the careful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continues through mixing, molding, curing, and finishing stages. Each step is crucial to achieve the desired properties and en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final latex product.**1. 引言**乳胶制品的制造涉及多个复杂的步骤,这些步骤确保了最终产品的质量、耐用性和舒适性。

乳胶是从橡胶树中提取的天然材料,具有出色的弹性和耐久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床垫、枕头、手套等多种应用。

该过程从精心选择原材料开始,经过混合、成型、硫化和精整等阶段。

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以实现所需的性能,并确保最终乳胶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 胶乳基本工艺

第三章 胶乳基本工艺

2) 湿基(比)配方

以胶乳和各种配合剂湿料的相对质量表示的配方。 湿基配比量=干基配比量/湿料浓度。
3) 生产配方

以配合胶乳总质量和总固体含量为基准,求出每次实际需要的胶乳 及各种配合剂的湿重和用水量表示的配方。
胶乳化学与工艺学 16
2011/10/12
胶乳化学与工艺学
15
2011/10/12
球磨机:研磨细粉状配合剂及颜料,制备分散体 砂子磨:研磨细粉状配合剂及颜料,制备分散体 胶体磨:用于粉状或油状配合剂的加工,制备分散 体、乳化液 超声波乳化器:用于油状配合剂的乳化,制备乳化液 高压匀浆泵:用于粉状或油状配合剂的加工,制备乳 化液、分散体
25
1.1 球磨机
1.1.1 球磨机的结构
2.2.3 丁腈胶乳


用于耐油、耐磨和对极性材料有高粘结力的制品,如用于无纺布、 造纸、表面涂覆、胶粘剂和浸渍制品。 用于皮革、造纸的丁腈胶乳可选择耐油的中固丁腈胶乳;用于浸渍 制品生产的,可选择羧基丁腈胶乳和羧酸酯丁腈胶乳。
胶乳化学与工艺学 9

防护体系:改善耐热性还应选用高效的耐热防老剂。

2011/10/12
浸渍制品:采用离心法浓缩胶乳最多,膏化法次之。


要求干胶含量较高,粘度低,非橡胶组分含量少(一般不超过1.8 %),机械稳定度较高(不应低于400 s),氨含量适宜,颜色洁白。

压出制品:一般选用纯度较高的离心浓缩胶乳。

要求非橡胶物质含量少,胶凝温度高,但胶凝时间要短,挥发脂 肪酸值低(一般应在0.05以下),粘度低,颜色洁白。
胶乳配合剂 不溶于水的固体配合剂:S、防老剂、ZnO、颜料等
制成40% ~50%分散体使用。 不溶于水的液体配合剂:机油、酯类增塑剂、蜡等 制成20%乳浊液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主要原材料第一章胶乳胶乳是指高聚物粒子分散在水介质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

根据聚合物在室温下的力学特性,可将胶乳分为橡胶胶乳和树脂乳液。

目前,胶乳制品所用的原料胶乳有天然橡胶胶乳、合成橡胶胶乳、合成树脂乳液和高聚物通过再分散所得的再分散乳液、胶乳(又称人造胶乳·乳液).第一节天然橡胶胶乳工业用的天然橡胶胶乳主要来源于巴西三叶橡胶树。

巴西三叶橡胶树原野生在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现主要栽培在东南亚地区。

中国在1904年开始引种天然橡胶树,到目前我国海南、云南、广东、福建、广西等省区已拥有丰富的橡胶资源,成为世界上主要产胶国之一。

刚从胶树流出的鲜胶乳,为白色乳状液体,干胶含量仅35%左右。

其主要成分橡胶烃为异戊二烯的聚合物,还含有65%左右的水和少量的蛋白质、树脂、糖类及无机盐等非橡胶物质。

为了防止胶乳变质,通常都加入一定量的氨作保存剂.为了便于运输、贮存和应用,一般宜将鲜胶乳浓缩成干胶含量60%以上的浓缩天然橡胶胶乳。

天然胶乳的主要优点是综合性能优异,具体表现在工艺上成膜性能好,湿凝胶强度高,易于硫化,所得制品又具有优良的弹性,较高的强度,较大的伸长率和较小的蠕变。

因此,应用范围极广,不仅浸渍制品、压出制品、海绵制品、模铸制品可用天然胶乳生产,而且很多非纯胶制品都可应用天然胶乳,尤其是在某些制品上,尚无法用其他材料替代.但由于天然胶乳是生物合成的产物,易受胶树品种、树龄、产地、物候、季节、割胶制度等因素影响,故存在变异性较大的缺点;同时,由于天然胶乳自身含有相当数量的蛋白质(质量分数0。

015~0。

035),容易导致天然胶乳制品的吸湿性、导电性、生热性等性能劣化,更为严重的是引起天然胶乳制品接触性过敏症。

浓缩天然胶乳的产量约占天然橡胶总产量的10%,主要用于浸渍制品、胶乳胶丝、胶乳海绵、地毯背衬以及胶粘剂等五大类产品,其百分率为:浸渍制品36%,压出胶丝15%,模制海绵12%,背衬地毯9%,胶粘剂9%,胶棕垫4%,皮革2%,其它13%。

一、通用胶乳用常规方法浓缩得到的商品胶乳,应用领域较广,称为通用胶乳。

(一)离心法浓缩天然胶乳由于胶乳胶粒的相对密度比其乳清的小,胶乳静置时橡胶粒子会上浮,乳清则相对地往下沉,它们分离的速度(U )决定于乳清的粘度(η),乳清密度(D )与胶粒密度(d )之差,胶粒的半径(r )以及地心引力加速度(g )。

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斯笃克定律决定之:η2)(92r d D g U -=在自然静置下,因胶粒与乳清密度相差不大,胶粒又小,且在乳清中受水分子热运动的撞击还作着不规则的布朗运动,不能毫无干扰地往上浮,加上胶粒保护层具亲水性和带阴电性,也阻碍胶粒的分离,所以胶粒与乳清分离的速度极慢.离心浓缩法是将鲜胶乳导入高速旋转的离心机,利用它产生的比地心引力加速度大很多倍的离心加速度作用于胶乳,大大加快了胶粒和乳清分离的速度,从而可连续获得干胶含量达60%的浓缩胶乳。

离心浓缩法的特点是生产过程短,生产效率高,浓度易控制,所得胶乳纯度高,粘度小,产品质量较稳定,适用性较广。

在各种商品天然胶乳中,离心浓缩胶乳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

(二)膏化法浓缩天然胶乳在鲜胶乳中加入一种称为膏化剂的物质(如藻酸铵),使胶粒脱水,聚集成团,有效半径加大,根据上述的斯笃克定律可大大加快胶粒上浮速度,在胶乳表面形成干胶含量很高的浓乳,下层变成含橡胶粒子很少的膏清.排去下层的膏清便得膏化浓缩胶乳.膏化浓缩胶乳有高氨型浓缩胶乳和低氨型浓缩胶乳。

膏化浓缩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建厂投资少,动力消耗小,损失在膏清中的橡胶较少,胶乳干胶含量可达64%以上,但存在生产周期长、浓缩胶乳质量不易控制、粘度和非橡胶物质含量比离心浓缩法的高等缺点。

(三)蒸发法浓缩天然胶乳通常以氢氧化钾和肥皂作稳定剂加入鲜胶乳中,然后将此胶乳导入备有防止胶乳结皮和减压装置的蒸发浓缩机中进行加热,使其所含大部分水分迅速变成水汽而挥发除去,剩下的便是蒸发浓缩胶乳。

蒸发法胶乳主要有高浓度标准蒸浓胶乳和低浓度标准蒸浓胶乳两种。

前者最低总固体含量73。

0%,呈糊状,装桶运输;后者最低总固体含量68。

0%,粘度较低,可用大罐运输。

还有少量用氨作稳定剂的高氨蒸浓胶乳,其最低总固体含量为61.5%。

蒸发浓缩法的特点是浓度高,制得的制品收缩小;胶粒大小的分布较广,即每单位质量聚合物的表面积较大,故其粘合力较高;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适用于加填充剂较多的制品和涂胶制品;含天然防老剂较多,所得制品耐老化性能较好。

但存在生产成本较高、非胶物质含量多、制成的胶膜吸湿性强、干燥慢、耐电性能较差、可塑性大等缺点。

(四)电倾析法浓缩天然胶乳利用天然胶乳中橡胶粒子带阴电荷,通电时,带电粒子向阳极移动,并在该极板薄膜富集而分离,该法尚未有商品问世。

为避免浓缩过程中带来粘度大幅度增加、操作运输不便等问题,往往需要经过胶乳颗粒放大的过程,最主要的放大方法有冷冻附聚和压力附聚等。

第二节合成橡胶胶乳最早出现的商品合成胶乳是氯丁胶乳,约在1934年就有市售氯丁胶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开始开发一系列合成胶乳,1942年开发出了羧基胶乳。

20世纪50年代初又开发了人造胶乳,到70年代几乎所有合成橡胶都有相应的合成胶乳。

近30年来,合成胶乳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外合成胶乳的用量已占全部胶乳用量的70%。

合成胶乳用量增长很快的原因主要是:(1)天然胶乳供不应求;(2)能赋予制品以某些特殊性能,如耐油性、耐老化性、耐热性等;(3)石油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为合成橡胶及胶乳提供大量价廉的原料。

合成胶乳一般是由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制成的聚合物粒子的水分散体,然后采用酸膏化法、附聚法等方法使橡胶粒子增大而得以浓缩。

合成胶乳主要用于非纯胶制品,少量用于海绵等纯胶制品。

与天然胶乳相比,合成胶乳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变异性较小。

原因是化学成分较简单,而且各组分、含量在生产过程中都可严加调控;(2)聚合物粒子的平均直径较小,大小分布范围较窄;(3)合成胶乳胶粒表面吸附层不仅不是多分子层,而且还是不饱和的单分子层。

这是由于合成胶乳粒子小,其表面大,在表面活性剂用量达单体量的5%,且其绝大部分被胶粒吸附时,这样被肥皂饱和的胶粒表面也只占胶粒总表面积的30%~70%。

因此,有时合成胶乳中加入稳定性很好的分散体,可能会导致胶乳的不稳定,其原因是由于稳定剂从分散体粒子上转移到胶粒上而造成的。

合成胶乳与天然胶乳共混时,必然发生稳定剂的重分配和转移,引起混合体系增稠;(4)浓缩方法特殊,一般必需先使粒子发生附聚后再进行浓缩。

这是因为胶乳粘度——浓度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子粒子的平均大小和粒径大小的分布范围。

平均粒径越大及分布范围越宽,在给定浓度下的流动性越好。

合成胶乳由于粒子小,大小分布又窄,即使采取蒸发法浓缩,当总固体含量不到50%时已极其粘稠,很难进一步提高浓度;(5)不易腐败变臭。

这是因为合成胶乳不含蛋白质和其他天然产物,又不易受微生物侵染;(6)胶膜干燥较慢,吸水性较强。

这与合成胶乳含水溶性的肥皂较多有关;(7)湿凝胶的强度低.其根本原因还不清楚,但构成凝胶的粒子小,表面活性物质对聚合物的比率高至少是影响因素。

合成胶乳的品种牌号一般是根据共聚单体含量、总固体含量、乳化剂种类以及有无羧酸改性等特性参数划分.合成胶乳的命名是按其化学组成用英文词头字母表示.为了把合成胶乳与合成橡胶区别开,在表示化学组成的英文词头后面再附英文字母“L”而在前冠以字母“X”的表示羧基。

各种合成胶乳具体分类如下:ABRL丙烯酸、丁二烯胶乳SBRL丁苯胶乳BRL丁二烯胶乳SCRL苯乙烯氯丁二烯胶乳CRL氯丁胶乳XNBRL羧基丁腈胶乳IIRL丁基胶乳XSBRL羧基丁苯胶乳IRL异戊二烯胶乳XCRL羧基氯丁胶乳NBRL丁腈胶乳EPML乙丙胶乳PBRL丁吡胶乳EPDML三元乙丙胶乳PSBRL丁苯吡胶乳XBRL羧基丁二烯胶乳在SH/T1500-92(eqvISO2438)中,合成胶乳命名编码还应有标称总固体含量、标称结合共聚单体含量及重要的附加特征,利用增加两个数字及有关的后缀字母的办法以扩大命名范围。

第一位数字由1到7,代表胶乳的标称总固体含量.其划分范围为:1:〈20.0%5:50%~59。

9%2:20%~29.9%6:60%~69。

9%3:30%~39.9%7:≥70%4:40%~49。

9%第二位数字从0到6,代表聚合物的标称结合共聚单体含量。

具体范围为:0:无共聚单体4:40%~49.9%1:〈20。

0%5:50%~59.9%2:20%~29。

9%6:60%~69.9%3:30%~39.9%补强共聚物与共聚单体是同一种单体时,结合共聚单体含量应包括补强共聚单体含量。

此时,要加上后缀字母Y,以表示此胶乳是预补强胶乳。

为了使用方便,我国专业标准ZBG34001—87还规定了主要使用特征,在牌号中用一个或两个英文字母(除Y外)表示。

其使用特征含义为:A:通用型H:印染工业用B:地毯工业用I:涂料工业用C:造纸工业用J:轮胎及橡胶制品骨架材料浸渍用D:海绵制品工业用K:胶乳水泥用E:纺织工业用L:胶乳沥青用F:胶乳制品工业用M:农业用G:胶粘剂用N:食品工业用一、丁苯胶乳丁苯胶乳(SBRL)是丁二烯与苯乙烯乳液共聚而成,属于通用型胶乳,其结合苯乙烯含量可以从23%到85%不等。

由于它具有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易与天然胶乳并用,并在某种程度上可根据使用要求调节原料配比和聚合条件以及引入第三单体等优点。

其耗量在合成胶乳中名列第一,约占80%.按结合苯乙烯含量、稳定剂种类、总固体含量、聚合温度、有无羧酸改性等的不同,丁苯胶乳有许多商品牌号。

各生产厂都有专用丁苯胶乳商品名。

其品级牌号系列按有关标准编制。

与天然胶乳胶膜相比,丁苯胶乳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差得多,但丁苯胶乳自身有许多优点,如丁苯胶乳的稳定性较高,粘度变化不大,且不含蛋白质之类的稳定剂,故不会腐败;丁苯胶乳胶膜的耐老化性能优于天然胶乳胶膜,且老化后不变软,不发粘,反而趋向硬化。

由于丁苯胶乳的粒子比天然胶乳小,故需要较多的稳定剂使之稳定,加之其硫化速度比天然胶乳慢,硫化时需要使用较多的硫黄;用丁苯胶乳制取薄膜时干燥缓慢,而且容易产生裂纹,成膜性能不好,薄膜粘着性能也差。

而且,随着苯乙烯的含量增加,丁苯胶乳胶膜硬度变大,强度增加,但屈挠性能随之下降.当苯乙烯与丁二烯比例超过30:70时,胶乳薄膜缺乏弹性,需配用增塑剂才能有所改善。

当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共聚比例超过1:1时,所制得的胶乳叫做高苯乙烯胶乳,其薄膜与塑料薄膜类似.此外,在丁苯胶乳中加入补强填充剂,如炭黑、酚醛树脂、SiO2等,在适当条件下可提高其拉伸强度和模数。

丁苯胶乳因湿凝胶强度较低,不宜用作浸渍制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