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培训制度下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临床医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独立设计和进行临床医学研究的能力。
2.具备扎实的临床实践能力,能够准确地掌握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技术,熟练运用临床医学仪器设备。
3.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4.具备良好的医学伦理素养和医疗安全意识,能够正确处理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
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二、培养方案
1.必修课程
(1)基础医学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
(2)临床医学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科学等临床学科,以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诊断治疗技能。
(3)医学研究方法学:包括临床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
2.选修课程
(1)专业学科选修课程:包括放射学、超声学、影像学等专业学科选修课程,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所选专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医学伦理学:包括医学伦理、医学法律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和法律意识。
3.实践教学
(1)临床实习:学生在医院临床科室进行实习,与临床医生一起参与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2)科研实践:学生需要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并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不断完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适应临床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衔接,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特制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第一条培养目标与要求一、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临床医师。
二、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
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
三、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第二条招生对象与入学方式一、招生对象。
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入学方式。
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并达到规定要求,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第三条学习年限与培养原则一、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
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以延期学习年限,具体由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有关文件自行规定。
二、培养原则。
培养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
培养过程应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
第四条课程学习与考核一、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应根据硕士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开设课程,学位课程应满足学位授予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浅谈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

浅谈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随着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了当前口腔医学教育体系的主要培养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口腔医学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将共同接受规范化培训,这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临床科研能力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浅谈,探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
1. 加强临床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训。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在接受规范化培训时,应当加强对口腔医学临床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训,包括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种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通过临床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训,他们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口腔医疗服务,为口腔医学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在接受规范化培训时,应当加强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他们应当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培养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只有通过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3. 加强临床科研实践的培训。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在接受规范化培训时,应当加强对临床科研实践的培训。
他们应当学习如何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如何设计临床科研方案,如何进行临床科研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如何撰写临床科研论文等。
只有通过临床科研实践的培训,他们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虽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培训时间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培养计划不合理等。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在接受规范化培训时,应当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尽量减少培训中的浪费时间,使培训更加紧凑和高效。
“四证合一”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四证合一”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思考“四证合一”培养模式是国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形式,如何实现此培养模式下高质量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及导师目前面临的一个较大挑战。
文章结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施“四证合一”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培养的具体实施办法,同时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不足,探讨了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标签:研究生;“四证合一”;培养模式一、引言2015年,国家改革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一种新的培养方式,该类研究生毕业时考核合格者可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四证,即“四证合一”,这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探索形式,如何实现此培养模式下高质量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及导师目前面临的一个较大挑战,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为了适应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临床型、应用型、高素质的儿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培养该类学生中切实推行导师负责制,学院、医院在完成培养计划中实行全程监管、督导,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临床能力、科研能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就三年来儿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些经验和问题,总结如下。
二、建立培养相关方案及机制成立“四证合一”研究生导师制及规培领导小组,由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亲自担任组长,制订“四证合一”研究生培养实施方案,对“四证合一”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思想、组织与实施、导师考评和奖惩等方面均做出了详细规定。
在研究生基础理论课学习、临床轮转、科研培训与实施等的具体安排上,同时遵从研究生培养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种制度的要求,按照规培大纲要求在临床轮转33个月,利用夜间上1个月基础理论课,在轮转期间完成学术论文的开题、课题实施、论文撰写、答辩,最后3个月在导师所在科室准备论文及答辩,三年研究生培养时间,共36个月。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思维和能力培训现状及实践探索——以“肝癌外科治疗”为例

!创#$2021%第16'第2(Journal of Minimall y Invasive Medicine,2021,16(2)-263--医学.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思力培训状及实践探索——以*肝癌外科治疗”为"钟鉴宏齐鲁楠张志明向邦德马良(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广西南宁市530021)【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生)科研思维和能力培训的方法。
方法前专硕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的“一”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肝外科治疗”为例探索对临床医学专硕生采取讲座、小或一对一的教学培训方式。
结果目前我国相导师重视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却忽视了对其进行系统的临床科研能力方面的培养,可能会导致专硕生的临床科研能力较差,利于今临床工作中问题时积极主动思考、寻找答案。
以临床问题和为切入点,对专硕生采取科研思维导向,或采取小班、一一式的科研教学,一的现实。
结论对临床医学专硕生进行科研思维和能力的专项培训,可强化其临床科研思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和能力。
【关键词】专业学士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临床科研【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D0I:10-11864/j.issn.1673.2021.02.2920147月,我国六部委联《医教协化临床医学人才培的》,要求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士研究生(专生)培的改(2015,的临床医学专硕生'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招生与招录、培与培训、学学与职业规培证放相结合,实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士研究生学位证》《执业医师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四证合一&1'。
因专硕生教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一”,阶多数医学院医院相导师重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专硕生进行系统临床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训。
这种可能导致相当部分的专硕生即便33个的临床学习,毕业时的临床科研能力仍,甚至仍为:础,不利于今临床工作中问题时积极思考、寻答案,更利于培展前瞻性或性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编号*82060510);桂学者专项基金(编号:2019AQ20);2017等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7JGZ117);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研究生课设项目(编号:YJSA2017014)。
浅谈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

浅谈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口腔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专业,涉及口腔颌面头颈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和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是口腔医学领域的骨干力量,在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上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是分开培养的,各自有不同的培训模式和课程设置。
随着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探索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出现,旨在弥补口腔医学领域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促进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推动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
深入探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对于提高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推进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的培训并轨,完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机制,推动口腔医学领域的科研水平提升。
【字数:266】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旨在分析该培训模式对临床科研能力的提升效果,为口腔医学领域的科研水平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培训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2. 分析临床科研能力训练在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探讨其对于个体医生及整个学科发展的意义;3. 总结临床科研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方式,探讨如何在实践中有效提升学生及医师的科研能力;4. 分析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培训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解决策略;5. 探讨如何推进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完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机制,从而促进口腔医学领域的科研水平提升。
浅析我院对医学研究生的临床培养

病人抢 救和 病 区值 班 ; 协 助导 师参 与 临床 教 学 ( 包
括理论 教学 和 临床 实 习带 教 ) 等工 作 。通 过 临床 能
临床工 作经 验 ; 另 一种 是入 学前 曾有过 工作 经历 , 对 临床工 作 略有认 识 。临床专 业学位 研究 生一 般进点
时间为 每年 的 1— 2月份 , 在 医院进 行为期 二年 半 的 临床实 践培 养 。进入 临床 前 , 医院科 教 处 组 织 统一 岗前培 训 , 邀 请 主管 研 究 生教 学 的院 领导 、 科教处 、
究 生教 育 的管理 日趋规 范 , 培养条 件不 断改善 , 培养 学 生规 模也 日益 扩大 。
1 从入 院教 育做 起 抓好 第一关
我 院 主要培 养来 自扬州 大学 医学 院临床 医学专 业 的学 位硕 士 , 2 0 1 2年 以前 扬 州 大学 只招 收学术 型 研 究生 , 生 源主要 为 两 种 , 一 种是 应 届 毕 业 生 , 没有
强制 度建设 , 促进 研究 生规 范化管 理 。
3 . 1 制定 量化指 标 细化 临床 培 养 方案 我 院 临
床培 养 的医学研 究生学 制 为 3年 。其 中学位课 程 学 习半 年 , 临床 综 合 能 力 培 养 二 年 半 ( 含从 事 实验 及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 2 0 1 3年 第 5期 ( 第 2 4卷
重 大 的意义 。
临床 医学 专业 学位研 究生 的 临床 实践 期 间培养 和管理 是一项 系 统性 的工 作 , 需要 导 师 、 临床 科 室 、 管 理部 门等全 方 面的配合 。我 院研究 生 主要实 行导 师负 责制 , 职 能 部 门监 督 、 考核 、 协 调 管理 。管 理 部 门定期 召开导 师会 议 , 强化研究 生导 师 的考核 制度 ,
浅谈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

浅谈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摘要】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与培养目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与要求,以及并轨模式下的临床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探讨了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在临床科研实践中的角色。
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展示了临床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应该加强对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
通过并轨模式培养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将具备更加全面的临床科研能力,为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临床科研能力、训练、培养目标、实践、案例分析、重要性、展望、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其特定的学科背景和培养目标,需要具备扎实的口腔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则要求医师具备全面的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临床工作。
如何将这两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临床科研能力的有效培养,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的临床科研能力训练,分析现有培养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下,如何有效地进行临床科研能力训练。
通过深入分析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特点、培养目标、规范化培训内容与要求,以及并轨模式下的临床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探讨如何促进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临床科研实践能力。
本研究旨在为口腔医学领域的教育培训体系提供建设性建议,促进口腔医学领域的科研水平与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ystoImprovingtheResearchAbilityofProfessional DegreeGraduatesundertheStandardizedTrainingPolicy
ZHANGShuGqun1,YANG Qian1,ZHAO XiGxi1,LIU Yuan2
(1.DepartmentofOncology;2.DepartmentofRespiration, the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ofXi’an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04,China)
医学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究与实践 2019年2月 第27卷 第1期 MedicalEducationResearchandPractice Feb.2019Vol.27No.1
规范化培训制度下临床专业 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张 淑 群A ,杨 倩A ,赵 茜 茜A ,刘 原B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A.肿瘤病院;B.呼吸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4)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 培”)并 轨 后 虽 取 得 了一定成效,但是也面临很多问题.并轨后的“专硕”培养模式重视临 床 技 能 培 训,忽 视 科 研 能 力 培 养, 以 致 “专 硕 ”科 研 能 力 普 遍 不 足 . 然 而 ,当 前 的 医 疗 行 业 紧 缺 临 床 能 力 与 科 研 能 力 兼 备 的 复 合 型 人 才 ,完 善原有的培养模式使之与医疗新需求相适应成为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此文结合教学以及临床工作经 验 ,提 出 当 前 培 养 模 式 下 临 床 专 业 学 位 研 究 生 科 研 能 力 培 养 的 新 思 路 . 关 键 词 :专 硕 ;规 范 化 培 训 ;培 养 模 式 DOI:10.13555/j.cnki.c.m.e.2019.01.023 中 图 分 类 号 :G64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2096G3181(2019)01G0089G04
收 稿 日 期 :2018G08G09 作者简介:张淑群(1971-),女,吉林长 春 人,博 士,主 任 医 师 ,博 士 生 导 师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乳 腺 肿 瘤 的 基 础 研 究 . EGmail:shuqun_zhang1971@163.com
我 国 也 开 始 探 索 符 合 我 国 国 情 的 “规 培 ”培 养 模 式 . 从 “规 培 ”开 展 以 来 ,其 培 养 模 式 也 逐 渐 具 体 和 丰 富 ,从 单 一的“5+3”培养 模 式 到 当 前 的“5+3”培 养 模 式、规 培 研究生培养模式、规 培 博 士 生 培 养 模 式. 由 于 硕 士 研 究生培养对培养医学高层次人才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 用 ,其 培 养 模 式 的 探 索 尤 为 重 要 .
“专 硕 ”和 “规 培 ”这 两 种 培 养 模 式 ,在 培 养 内 容 、临 床能力训练方面具有 相 似 性,这 种 重 复 培 养 造 成 巨 大 的 资 源 浪 费 ,在 这 样 的 背 景 下 ,两 者 并 轨 的 培 养 模 式 成
������ 89 ������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2月 第27卷 第1期 MedicalEducationResearchandPractice Feb.2019Vol.27No.1
Abstract:ThecombinationoftrainingsystemofprofessionaldegreeinclinicaleducationandstandardG izedtraininghasmadesomeprogress,buttherearestillsomeproblems.Thetrainingmodeafterthe integrationofthetrackemphasizesthetrainingofclinicalskillsandneglectsthecultivationofscientifG icresearchability,sothattheresearchabilityof“professionaldegreegraduates”isgenerallyinsuffiG cient.However,thecurrentmedicalindustryisshortofcompoundtalentswithbothclinicalandreG searchcapabilities.It’sanurgenteducationalproblemtoimprovetheoriginaltraining modetoadapt tothenew medicalneeds.Thisarticleintegratesteachingandclinicalexperienceandprovidesnew waystoimprovingtheresearchabilityofprofessionaldegreegraduatesunderthestandardizedtraining policy. Key Words:professionaldegreegraduatesinclinicalmedicine;standardizedtraining;trainingmode
目前,我国高等 医 学 教 育 的 教 育 理 念 及 教 育 教 学 改革的方法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转变.国外的医学教 育经验充分证明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 床 医 师 的 必 经 之 路 ,是 确 保 临 床 医 师 均 质 化 ,提 高 医 疗 水平的根本策略.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培养模式下,
为了培养高层次即用型人才的必然趋势 . [1] “专硕”和 “规 培 ”并 轨 ,缩 短 了 “专 硕 ”的 培 养 时 间 ,输 出 即 用 型 高 层 次 医 学 人 才 ,使 得 各 种 资 源 充 分 被 利 用 . 然 而 ,当 前 复杂的医疗大环境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医 学 科 研 在 医 学 人 才 的 继 续 培 养 ,推 动 临 床 医 学 发 展 ,以 及提升医院综合实 力 中 尤 为 重 要. 因 此,科 研 能 力 成 为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博士研究生学位所需具备的科 学 素 养 ,成 为 了 各 大 医 院 引 进 人 才 的 重 要 指 标 ,也 是 晋 升职称的必备条件 之 一. 从 长 远 发 展 的 角 度 来 看,科 研能力的培养对个人、临 床 医 学 发 展 和 医 院 综 合 实 力 的提高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