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六) 送友人 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六+商山早行+Word版含答案

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六+商山早行+Word版含答案

商山早行一、诗人名片温庭筠(?~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

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

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

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

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

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

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

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人称“温韦”。

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二、诗词故事机遇温庭筠是一个青楼隐士。

有一次,他遇到了匿名旅行的唐宣宗。

宣宗问他:“你知道我是谁?”温回答:“我想你是皇帝的侍卫。

”宣宗因此决不恕他,所以他仕途始终不顺。

三、文题背景商山,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又名商阪、楚山。

传说为汉初“四皓”隐居之处。

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末年诗人离开长安之时。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是一首羁旅乡愁诗。

一个“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中间两联写景,抒发了早行之辛苦。

尾联写思乡,较含蓄。

二、悟读,诗情画境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伴着叮当作响的车马铃声,诗人离家远行。

晓月的余光笼罩着客店,早春的寒霜覆盖了板桥,荒山野路上枯黄的槲叶遍地,驿墙的旁边淡白色的枳花已在开放。

这美好的景象怎能不让人忆起梦绕魂牵的故乡?三、品读,鉴赏评析1.这首诗表现主题的诗句是哪一句?哪些描写表现“早行”的“早”字?答案(1)“客行悲故乡”(或:因思杜陵梦)。

(2)表现“早行”的有“晨起”、“鸡声”、“(残)月”、“(晨)霜”、“枳花明驿墙”(白花在天蒙蒙亮时最为显眼)、“梦(醒)”。

苏教版-语文-高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送友人》练习题 新

苏教版-语文-高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送友人》练习题 新

《课外古诗词背诵》《送友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诗中的“郭”意思是指
2.“白水”的意思是
3.“为别”意思是
4.“孤蓬”是指
5.“萧萧”的意思是
6.“班马”的原意是,在此诗中是指。

7.“浮云”在此指
二、选择题
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中“横”字写出了青山的静,“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

B.“孤蓬万里征”中诗人用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远行的友人。

C.“挥手自兹去”写的是既然离别已成定局,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

D.“萧萧班马鸣”一句是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

2.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送友人》练习答案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文档:专题一 专题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文档:专题一 专题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检测(一)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绮.丽(qǐ)筵.席(yǎn)江渚.(zhǔ)槛.外(jiàn)B.凤阙.(què) 霰.雪(sǎn) 南浦.(pǔ) 绿(pín)C. 江畔.(pàn) 鸾.鸟(luán) 皎.皎(jiǎo) 沙汀.(tīnɡ)D.纤.尘(qiān) 扁.舟(piān) 砧.板(zhēn) 碣.石(jié)答案 C解析A项“筵”应读yán。

B项“霰”应读xiàn。

D项“纤”应读xiā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偏.惊物候新(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答案 C解析百夫长: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A.月照花林皆似霰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D.淑气催黄鸟答案 A解析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

4.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

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

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

C.《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

答案 B解析首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

5.下列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专题三 第二板块 送友人 将进酒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专题三 第二板块 送友人 将进酒 Word版含解析

第二板块送友人 将进酒对应学生用书P21一、字音识记1.北郭.(ɡu ō) 2.孤蓬.(p én ɡ) 3.沽.取(ɡū) 4.将.进酒(qi ān ɡ) 5.金樽.(z ūn ) 6.岑.夫子(c én ) 7.馔.玉(zhu àn ) 8.恣.欢谑.(z ì)(xu è) 二、词语释义1.萧萧..班马鸣:马鸣声,离群之马 2.高堂..明镜悲白发:高大的厅堂 3.会须..一饮三百杯:会当,应该 4.将.进酒,杯莫停:qi ān ɡ,请 5.钟鼓馔玉....不足贵:形容饮食精美,享受奢华 6.古来圣贤皆寂寞..:被世人冷落之意 7.斗酒十千恣.欢谑:放纵,无拘束 8.呼儿将出..换美酒:拿出 三、名句背诵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将 进 酒君不 见, 黄河之水 天 上 来, 您没看见吗,黄河之水汹涌澎湃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奔 流到 海不复回!直奔向烟波浩渺的东海![句解:第一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当;第二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用以表现时光易逝之感。

]君不见,高堂明镜 悲 白发,朝如 青丝看啊,高堂上对着镜子慨叹、悲哀,早上乌黑的头发暮 成雪!晚上竟变得雪白![句解:用夸张手法表现了人生易老之感。

]人生 得意 须尽得意的时候,且自纵情欢, 莫 使金樽空对月。

天 生欢乐吧,不要使金杯空对月色,徒唤年华不再重来。

上天降生我 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我一定有大用处,区区金钱又何须在意呢?用完之后还会还复来。

再赚回来的。

[句解: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深藏诗人内心的那种虽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积极用世的本质。

] 烹羊 宰牛 且为乐, 会 须杀羊啊,宰牛呵,我们要玩它一个痛快,为这相聚,也该一起一饮三百杯。

喝它三百杯。

[句解:体现李白的豪迈风格。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六) 送友人 将进酒 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六) 送友人 将进酒 含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总领句,结合具体诗句写一段话来诠释前面的文字。(不少于60字)
(2)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抒发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高度的夸张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古树、日夕、秋声等景物烘托出一种近乎于哀婉凄凉的心情,杜甫的离去使诗人此时此刻的心绪极为不佳;再有,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喻为汶水,浩浩荡荡随友而去,亦表现出此情的深远。
(2)因为杜甫不在身边,喝酒听歌都不能解愁,由此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7.(李白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
(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文档专题检测二Word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文档专题检测二Word含答案

专题检测(二)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赠.送(zhènɡ)御苑.(yuàn)蹉跎..(cuō tuó) 山居秋暝.(mínɡ)B.浣.女(huàn) 喟.叹(kuì)胜.迹(shènɡ) 金伐鼓(chuānɡ)C.瀚.海(hàn) 蓟.北(qì)伫.立(chù) 幕中草檄.(xí)D.胡骑.(jì) 胆慑.(shè)颀.长(xín) 绝域苍茫.(mánɡ)答案 B解析A项“赠”读zènɡ。

C项“蓟”读jì,“伫”读zhù。

D项“颀”读qí。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怜:喜爱B.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向晚:傍晚C.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旋:回转D.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伫:久立等待答案 C解析旋:时间副词,一会儿,极言时间之短。

3.下列关于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燕歌行》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B.《燕歌行》中用了大量的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对比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D.《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很善于抓住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

答案 C解析主要运用的是衬托手法,非对比手法。

4.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像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答案(示例)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

解析“竹喧归浣女”是王维的名句,写得极富情趣,诗人先写“竹喧”,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起初未见,等到听见竹林喧声,才发现浣女洗衣归来。

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演练+Word版含解析

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演练+Word版含解析

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木屐(zhī)渌.水(lù)殷.岩泉(yǐn)B.澹澹..(dàndàn)石扉.(fēi)不解.饮(jiě)C.魂悸.(jì) 邈.远(miǎo) 将.进酒(jiānɡ)D.馔.玉(zhuàn)沽.取(kū)千金裘.(qiú)解析:选B。

A项,“屐”读jī;C项“将”读qiānɡ;D项,“沽”读ɡ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实在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摧:低着C.青山横.北郭横:遮蔽D.呼儿将.出换美酒将:拿解析:选C。

横:横亘。

3.对下列诗句涉及的历史人物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谢公宿处今尚在谢公:谢朓,南朝诗人B.一骑红尘妃子笑妃子:指杨玉环C.杜郎俊赏杜郎:指诗人杜牧D.白也诗无敌白:指唐朝大诗人李白解析:选A。

“谢公”指谢灵运。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A.势拔.五岳掩赤城B.仍怜故乡..水C.永结无情..游D.高堂..明镜悲白发解析:选B。

A项,拔,古义,超出;今义,拉出。

C项,无情,古义,忘情;今义,没有感情。

D项,高堂,古义,高大的厅堂;今义,借指父母。

5.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诗句。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__________!(《梦吟天姥吟留别》)(2)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

(《送友人》)(4)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5)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

(《将进酒》)答案:(1)使我不得开心颜(2)举杯邀明月(3)落日故人情(4)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5)惟有饮者留其名二、阅读鉴赏(一)文本阅读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推荐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推荐

专题检测(一)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绮丽(qǐ)筵席(yǎn)江渚(zhǔ)槛外(jiàn)B.凤阙(què) 霰雪(sǎn) 南浦(pǔ) 绿鸾鸟(luán) 皎皎(jiǎo) 沙汀(tīnɡ) D.纤尘(qiān) 扁舟(piān) 砧板(zhēn) 碣石(jié)答案 C解析A项“筵”应读yán;B项“霰”应读xiàn;D项“纤”应读xiā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偏惊物候新(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答案 C解析百夫长: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A.月照花林皆似霰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D.淑气催黄鸟答案 A解析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

4.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

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

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

C.《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

答案 B解析首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

5.下列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B.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体裁,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

C.本诗虚实相生、黑白相辅,并从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六)送友人将进酒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将.进酒(qiānɡ)且.为乐(暂且)
B.馔.玉(zuàn) 会须
..(应当,应该)
C.恣.欢谑(zì) 恣.欢谑(放纵,无拘束)
D.烹.羊宰牛(pēnɡ) 呼儿将出
..(拿出)
2.与“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的写法相同的诗句是()
A.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C.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D.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3.下列句子中的“将”字对应义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将进酒,杯莫停(2)呼儿将出换美酒(3)暂伴月将影(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6)韩信将兵,多多益善(7)曾不知老之将至
①将要②将领③率领④和⑤扶持
⑥请⑦拿
A.⑤⑦④⑥②③①B.⑥⑦④⑤②③①
C.⑤④⑥⑦①③②D.⑦⑥③②①④⑤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最大气苍凉的景物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山横北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蓬万里征。

(6)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8)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

(9)五花马,千金裘。

__________________,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拓展阅读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注]这首诗是李白送刘十六归隐时所作。

(1)诗人借“白云”描绘了刘十六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抒发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文后问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注]这首诗是李白暂别杜甫后寄居沙丘时所作,对杜甫表示了深深的怀念。

沙丘,大约在山东汶水流域。

(1)“借景抒情”乃诗歌创作中的主要手法,请分析李白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对杜甫的深深怀念之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7.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句子。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李白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总领句,结合具体诗句写一段话来诠释前面的文字。

(不少于60字)
李白高度的夸张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选B B项,“馔”读zhuàn。

2.选D D项与例句均用了夸张修辞。

3.选B(1)句“请”;(2)句“拿”;(3)句“和”;(4)句“扶持”;(5)句“将领”;(6)句“率领”;(7)句“将要”。

4.(1)黄河之水天上来(2)千金散尽还复来(3)我辈岂是蓬蒿人(4)白水绕东城(5)此地一为别(6)落日故人情(7)钟鼓馔玉不足贵(8)惟有饮者留其名(9)呼儿将出换美酒5.(1)飘逸、高洁。

(2)全诗从“白云”始,以“白云”终,“白云”与刘十六形影不离,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挚情谊。

末句“白云堪卧君早归”,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6.解析:(1)只需结合“古树”“日夕”与“秋声”“汶水”等意象,结合注释,答案便不难得出。

(2)回答此题只要抓住“空”字即可品味出诗人的情感。

答案:(1)古树、日夕、秋声等景物烘托出一种近乎于哀婉凄凉的心情,杜甫的离去使诗人此时此刻的心绪极为不佳;再有,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喻为汶水,浩浩荡荡随友而去,亦表现出此情的深远。

(2)因为杜甫不在身边,喝酒听歌都不能解愁,由此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7.(李白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

8.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为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

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