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陶继新报告心得
2024年学习陶继新体会范文

2024年学习陶继新体会范文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年。
回想起2013年,我刚毕业步入社会的那一年,刚开始踏入职场的我充满了好奇和憧憬。
然而,在这几年的工作经历中,我渐渐发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离,需要不断充实自己。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回想起陶继新老师的教学理念,在思想上得到了火花的碰撞与启发,帮助我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陶继新老师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创新、实践和合作。
在创新方面,陶老师强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
他提倡大胆尝试新事物,勇于接受并适应变化,并将创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去研究工作、解决问题。
这对我个人来说,是提醒我要时刻保持学习和进步的心态。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所学的知识很可能在几年后就过时了,因此只有拥有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而在实践方面,陶老师注重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他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于我来说,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我,深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差距。
通过实践,我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陶老师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市场调研、市场推广等实际项目,提升了自己的实战能力。
合作是陶老师教学理念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合作,通过讨论、分享和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正是通过合作学习,我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力量。
在小组中,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分析案例,通过互相讨论和协作,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陶继新老师的教学理念中,他更加强调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他鼓励学生要主动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和乐趣。
他认为,学习不应该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望。
陶继新报告会心得1

陶继新先生“高效教学的方略与品质”专题报告会心得有幸聆听了教育家陶继新教授关于《高效教学的方略与品质》的报告,这位六十四岁的专家,用他采访的一些名校长和名人的事迹以及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不断的向我们阐述着教育教学、生活和人生的真谛,使我对教育教学、生活和人生又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以下几条是陶老师此次讲学的主题。
细细品味下,感慨颇深。
一、师生回归本位。
二、合作才能共赢。
三、大课程、大教材。
四、人格是高效的持久动力。
五、超然的心灵。
第一,要做一个身体健康与心灵纯净的老师。
一个健康的体魄,才是努力工作的前提,才是高效工作的前提。
合理地安排休息与工作的时间,该锻炼的锻炼,该学习的学习,把自己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状态,走进课堂,面对学生。
面对一个健康的老师,一个从心底发出笑容的老师,更能使学生受到感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健康的体魄相比,一颗宁静的心灵,同样容易使周围的人受到熏陶。
使自己的周围,形成一个和谐的气场。
只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真正安下心来做学问,沉下心来搞教学,静下心来搞教育。
积极的人,积极的心,积极而和谐的环境,才是我们做教师的至高境界和追求。
宁静方能致远,有了好的状态,才能有更高的效率。
第二,要做一个人格高尚的老师。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老师的为人师表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言行举止,更不是指的穿着打扮,指的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尚人格支撑下的、处处为范的学者形象。
百姓俗语:你还是个老师来!往往是批评为师者的严词利器,指向的就是为师者的道德核心与价值观。
高尚的人格,不但是社会对于为师者的要求,更应该作为自身修养的主要追求。
“身教胜于言传”,简单的言词说教,往往不能触及学生心灵分毫,哪怕是配以声泪俱下,也仅仅是让学生为了尊重你的低姿态,而不得以暂时屈身,以换得师者的尽开颜。
内心依然冰封,行为依然特立。
反而,一个人格高尚的老师,他对学生的心,他对学生的好,他的负责,他的执着,都已经深深的刻在每一个善解人意的学生心里,形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范文(8篇)

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范文(8篇)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1从教三十几年了,如今越来越感觉做一名老师肩负的重任和压力,这份压力来自于家长和社会对老师的期望值,很多老师和我一样,工作着、累着。
有时静下来时我会想:我做了这么多年教师我幸福吗?有时看到其他教师为工作忙碌着、为一些孩子的不好行为教育孩子时的那份苦心时,我常想,他们做教师幸福吗?做为一名教师,幸福感在哪里?带着这样的困惑,我在假期里我拜读了陶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值得一读。
在本书中提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谐给予每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家长是引路人,“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和谁一起走”,老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期望方向永远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应该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
因此老师埋怨学生、家长埋怨孩子,老师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
当你学会赞美学生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家长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老师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孩子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学校的时候……,所以赞美在本书中有着很深的见解,我们也应该去将我们的赞美去发挥去应用去实践!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相处学习的环境,我认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另外,我还体会到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资本,那样他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那样他的教学才不枯燥,他才能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及时传达给学生,他的课堂才有吸引力;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着高度使命感,使命感让他愈挫愈勇,让他心怀高远。
总之读了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是教育追求的终极价值。
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有幸福的教育;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有幸福的学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第一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对正在从事教育工作的绝大多数教师来说,“教师”将是与他们一生相伴的一个称呼。
如何从“教育”这一职业中寻找到“职业”的尊严和内在的欢乐,应该是所有教师都关注的一个话题。
本文作者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他的这番披肝沥胆的陈诉,相信会对许多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以前听到的,多的是教师春蚕蜡烛式的奉献,多的是教师获得了某某奖励或荣誉;而对教师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状态很少关注。
印象里,教师好像不食人间烟火很少有媒体或者个人去探讨教师的幸福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终生都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
说到学生的幸福,就不能不说教师的幸福。
“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叶澜语)。
换句话说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
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谱写不完的诗篇。
教育促进个体更好地发展,教育赋予人类以智慧和美德,教育赋予社会以进步的力量,教育是人类永恒的乐章。
教育应该属于幸福。
因此,教师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要以培育人才为荣,也要发展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灿烂起来,精彩起来!在我看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最重要的是教师这个专业适合你,你也最适合它,这就够了。
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抑或多么无奈。
我只要这个,这个最适合我,我想你就可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和最深的幸福。
用叶澜先生的话,是从教师这一专业中获得职业的尊严和内在的欢乐。
尊严和欢乐来自何方?这正是我想跟诸位交流的。
一、给自己一个梦想1.人生应有梦不能不说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三位工人正在工地上砌转头。
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初中读后感(通用6篇)

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初中读后感(通用6篇)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初中读后感(通用6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初中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初中读后感1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刚开始面对新的工作时充满着期待,看着孩子们崇敬的眼神时感觉无比神圣,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感觉无比幸福。
然而,现实总是让我们却步。
面对那些淘气顽皮,还不太懂事的孩子,面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各级各类的比赛,整天唉声叹气忙碌着的我们幸福吗?然而这些疑问,我在《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中找到了答案。
陶老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从容淡定,平易亲切,以及他深刻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
在这本书中他讲了三个话题:一是读书与教师成长的关系;二是幸福人生的打点;三是品读孔子的精神境界。
读后有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令人不由自主的自信起来,快乐起来,灵魂站立起来。
书中的每一个事例都让我心潮澎湃,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我感悟到:幸福是一种心态,是自我的一种体验,幸福是需要用心去营造的。
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去感受职业的幸福呢?首先,热爱教育,做幸福教师。
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工作中感到幸福。
享受教育的过程,将自己融入其中,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我们要懂得享受学生,因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任何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
在忙碌的工作中,学生的感恩总能让我们忘却烦恼,会心一笑。
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而要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用你的权威来管理学生,也许你就会离幸福更远。
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1当我们沉浸在工作的海洋时,我们常常会忘了或者说远离了一种感觉——幸福。
而这种感觉恰恰是我们最应追求和依赖的东西。
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飘向大地,恩赐于宽容的人们。
”如果学会宽容,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广阔;如果抛弃计较,那么人生才能永远快乐。
书中陶老师也用一些经典故事和自己的经历诠释了这一点。
宽容学生一个好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应用宽容的心和无限量的爱心去启发、引导他们,不能恨铁不成钢,要把铁锻成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起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宽容并不是纵容,宽容也不是对学生的过错无原则地袒护,而是以我们博大的胸怀去激励学生自己改正错误,发奋成材。
幸福感更多来自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需要时间和过程,只有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教师才能感受到彼此的尊重、信任、赏识、关心,才能拥有愉悦的心情,才能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情,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当我们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自由起舞,成为最优秀的舞者之时,我们也就享受到了最真实的幸福。
一个幸福的教师,他的理想就是实现孩子们的理想,他的苦与乐和学生们一致。
在同事面前,他的心态是:我有最好的方法,我渴望与你分享。
教师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支撑——为了孩子们成功,只有我们携起手来,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
只有学生、自我、同事、领导之间有着最纯粹的关系时,我们的工作才是自由、宽松的、和谐幸福的!幸福不是结果,而是我们回望成功之路时,那每一个细小、平凡、普通的细节,都是一朵让人心醉的幸福之花。
陶继新教师讲座心得体会

首先,陶教授强调了教师应具备的良知。
他认为,教师肩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的重任,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良知,关心学生,关爱教育。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良知去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其次,陶教授提出了教师应一心向善。
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追求善良。
这使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善良的品质。
再者,陶教授强调了教师应心存感恩。
他说,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欣赏,来自于同事的帮助,来自于领导的认可,来自于社会的肯定。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此外,陶教授还强调了教师应充满爱心。
他认为,爱心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充满爱心,才能敲醒沉睡的心灵,让心与心走得更近,让世界充满爱。
这使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
最后,陶教授提倡教师不断读书更新知识。
他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要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生命的维度。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总之,陶继新教授的讲座让我对教师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关爱学生,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践行教育的真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将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恩,努力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
2024年陶继新报告心得体会模版(2篇)

2024年陶继新报告心得体会模版____年____月____日,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盼望已久的陶继新老师,并且聆听了他的《做一个幸福教师》的精彩报告。
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陶老师是____省教育社总编,中国教育报的资深记者,学识渊博,对齐鲁文化有着很深的造诣,为我省的很多中小学生做过报告,将他深刻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洒遍齐鲁大地。
这次报告会上,我感受到陶老师对读书的热爱;以及陶老师渊博的学识与高尚的品格。
一、爱读书。
读书是教师的生存必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儒家学派的代表孔子学识渊博,无人能及,____年周游列国后发出感慨:“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更何况是我们呢。
因此,读书对教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读书可以使你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人格,二者兼备定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优秀教师。
所以,爱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二、勤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不仅要读书,还要持之以恒,每天定好计划,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读书。
有人说。
“我很想读书,可是没有时间。
”这是给自己找理由,想读书的人会给自己挤时间,一天抽____分钟,____月就会读____个小时,一年就可以读____个小时,会读多少本书呢。
所以,要勤读书。
三、会读书。
第一,要学会选书。
也许你也读了很多书,可为何提高不大呢。
因为,你没有读好书。
现代社会,鱼龙混杂,各种报刊、杂志、小说满街横行,如果意志不坚,很容易被诱惑。
因此,读书要读有用的书,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篇。
第二,要疏离浮躁,要有一颗定心。
读书忌浮躁,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深入书中所塑氛围,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奥妙,真正提高自己。
人曰:“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惟有静下心来,嬉戏品位、思考,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
第三,要读写结合。
人的记忆力有限,读过的经典名句、名段,不可能一一记牢,因此,摘抄、记录显得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灵共鸣
今天又一次来到旗城这所能容纳上千人的大讲堂,迎来的是教育局为我们准备的又一次盛宴,教育界的大师——陶继新老先生的《高效教学的方略与品质》。
认识陶老师是在《做幸福的教师》视频中,今天有幸近距离与大师接触,内心无比的欣喜。
听陶老师温婉而和蔼的话语,看陶老师慈祥、微笑的面容以及他悠然、轻松的步伐,谁曾想他竟是一位67岁高龄的老人。
一个下午近5个小时的讲座,犹如公园散步,没有丝毫的倦容,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待工作的敬业精神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自叹不如。
听完陶老先生的讲座,让我对“高效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心底也产生了共鸣。
陶老师的“高效教学”不是什么先进的教育模式,也不是超群的教育技术,而是一种全新的诠释。
陶老的“高效教学”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还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还是课堂上学生超然的心灵。
陶老师的“高效教学”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
对此,我也有同感。
自己从教已15个春秋,经历了小学阶段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看到现在的学生受社会种种产物的诱惑,变得浮躁,学习动力欠缺、自私自利、不懂感恩、难以相处、诚信丢失,越来越难管理,这无疑不是道德教育缺失造成的。
所以要实现教学的高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个学生只有品德端正了,有爱心、懂感恩了,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教师教育起来才会事半功倍,才会实现“高效”,而且有德有才之人才是社会的正品。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听完陶老师的报告,不仅让我在学术上有所升华,
而且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了一定的转变。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经历一些磨难与波折未必是坏事,不可杞人忧天,它将是你成长过程中的一笔财富,人生是需要过程的历练和不断的积淀的。
正如陶老师所说的那样:不要急于成名,应知厚积而薄发;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可谈,由此也可见知识的积累与提升对于一位教师的后天发展的重要。
还有对待工作、对待人生要像魏书生一样“松、静、匀、乐”,我相信教师只有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带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学生,才能做一名幸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