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 寓言二则《揠苗助长》说课稿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揠苗助长》说课稿说教材《揠苗助长》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
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节鲜明有趣,但寓意深刻,体会寓意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文特点,和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一个二类生字。
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急于求成。
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结合本单元的要求,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所表达的寓意”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品位。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潜移默化地从这个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达到自我完善的教育效果。
三、说教学思路新课程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力求做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
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力启发学生质疑、朗读、表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不断创新,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合作互助、共同探索、共同进步、共同享受的乐园。
因为本课是一则寓言,短小精悍,所以我准备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设计下面我就说说我的教学设计:(一)、初读课文。
一篇新的课文,在学生还没有阅读之前,他们肯定有很多疑问。
那么,我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课文,并且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阅读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2.寓言二则—拔苗助长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着急。 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 度疲劳。
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揠”的意思是拔。 “揠苗助长”的意 思是拔禾苗来帮助它们生长。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jīn
筋疲力尽 筋
结构:上下 音序:J 部首: 组词:筋疲力尽 筋骨 造句:干完这些活,我累得筋疲力尽。
课堂小结
《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通过拔禾苗的方式帮助禾 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结构简明 清晰,但寓意却深刻理智。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顾事物发展的 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主题延伸
读了寓言,你想对养羊人和种田人说些什么?
我想对养羊人说,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接受教 训,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我想对种田人说,做事不 能过分急躁,不能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就 会把事情办坏。
“筋疲力尽”说明种田人在很 卖力地帮助禾苗“长高” 。
这句话写出了“揠苗 助长”的结果。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 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禾苗为什么枯死?
因为种田人违背禾苗生长的规律,太过于急躁, 不能顺其自然。
我会填: 种田人用什么办法让禾苗长快、长高的?( B ) A.给禾苗“浇水、施肥、灭虫、除草”帮助更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 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朗读指导:读出种田人盼 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情。
从“天天、转来转去”等体会 种田人焦急的心情。
他在天天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
地说: “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动作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这个人巴望禾苗快点 长高的焦急心理。 “转来转去”突显了焦急的程度, “自言自语”说明他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12.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读一读,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在田里转来转去。 他在田里焦急地转来转去。
参考答案: 第二个句子“焦急〞这个词写出了他在田边转来转 去时的神态,比第一句话写的具体形象。
●选做:生活中有类似“揠苗助长〞 的例如吗?和同 学交流。 教师点拨:完成此题需要我们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 历想一想,自己是否亲自经历过或者是自己看到过、 听到过这样的事例,如果有,和同学交流一下。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 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同时认准字音,理解 词语意思。
检查自读情况
读一读
zé jiāo
jīn pí
jié
二那么 焦急 精疲力尽 一大截
我会认
zé jiāo jīn pí chuǎn jié
那焦 筋疲喘截 么
多音字
尽
jìn (尽头) jǐn (尽管)
lěi (积累) 累 lèi (累死)
疲劳。 造句:跑完了8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了。
辨析词语 巴望 盼望
相同点:两个词都有“盼望〞的意思。 不同点:“巴望〞指急迫地盼望,比“盼望〞的程度更
深一点儿。 造 句:①我们盼望已久的寒假正在悄悄的向我们靠近。
②农民伯伯巴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边读边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巴望长高。写古时候有个人 盼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高。
参考答案:和?揠苗助长?类似的例如:我们年龄还小, 可是爸爸妈妈每天给我们布置很多作业,周末上各类 辅导班,我们没有一点玩的时间,这样不科学,更不 会利于我们身心的开展。
一、我来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上“√〞。
街坊(fā﹒ng √fáng) 羊圈(﹒juà√n quān) 叼﹒(dāo di√āo)走
第二局部(第2、3自然段)揠苗助长。种田人拔高 了禾苗,累得筋疲力尽。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12 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下册语文精品资料设计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下册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1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从朗读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寓意。
在朗读方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如男女生分读、小组、同桌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很好的领会到寓意,另外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和动作演示去体会种田人盼望禾苗快些长高的那种急切的心情。
如:理解他在天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我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加上动作。
学生的表演非常到位,正是因为学生能够体会到那个人的焦急机,所以才能演得如此到位。
另外,来理解“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急忙跑道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体会筋疲力尽时,我让学生拔一拔那些禾苗。
学生在拔禾苗的同时,师引了这样一段话:“火辣辣的太阳底下,那个人正在把禾苗一棵一棵地瓦工内高里拔,一分钟、两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一直从中午拔到了晚上。
终于拔好了。
此时我忙问:“小朋友,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
”有的说累,有的说手酸,还有的说腰酸背疼。
这就是课文中说的筋疲力尽。
这样的角色体验让学生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筋疲力尽。
在理解为什么觉的禾苗一点也没长高时。
我觉得不够到位。
有学生说禾苗长得慢,还有学生说那个人心理急。
此时我直接就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急。
如果当时我接着学生的话题说下去。
是呀,正因为禾苗长的慢,那个人性急,所以觉的禾苗没长高,禾苗没长高心理就更急了。
此时再让学生来朗读。
这样学生的体会就更到位了。
整节课的自我感觉还可以,我想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进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2.寓言二则—拔苗助长

同音字
队员 村庄 礼貌 图像 弯曲 原来 化妆 道理 大象 海湾
小舟 文化 艾叶 景点 彩色 神州 波纹 爱国 井水 采花
希望 树根 值日 山峰 织布 忘记 跟着 直尺 锋利 果汁
多音字
似 sì (似乎 ) shì( 似的) 行 xíng(行为 ) háng(银行 ) 磨 mó (磨难) mò(石墨) 觉 jiào (睡觉) jué(觉得) 重 chóng(重复) zhòng(重量) 奔 bēn ( 奔驰 ) bèn( 投奔 ) 漂 piào (漂亮 ) piāo( 漂流 ) 教 jiào (教室 ) jiāo(教书) 坊 fāng (街坊 ) fáng( 油坊 ) 累 lěi (累积 ) lèi( 劳累 ) 扇 shàn( 扇子) shān(扇风 ) 没 méi ( 没有 ) mò(埋没 )
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 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揠苗助长》中的那个人觉得自己的禾苗 长的怎样?他的心情怎样?(串珠问题3)
“巴望”说明了种田人急切想让禾苗长高的心情。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 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 到田边去看。
“一天,两天,三天、一点儿”说明种田人由于太着 急,显得禾苗长得慢。
—文(检字表四画) —351页
1.上下都是部首的字,查"上"不查"下"。
如"笔"查"竹";"岚"查"山";
2.左右都是部首的字,查"左"不查"右"。
如"码"查"石";"科"查"禾";
3.内外都是部首的字,查"外"不查"内"。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拔苗助长》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拔苗助长》课文原文遇到问题怎么办?动动脑筋,我们会找到解决题的好办法。
寓言二则揠苗助长①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
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一大截。
”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看,禾苗都枯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本文根据《孟子·公孙卫上》改写。
二年级下册语文13.《寓言二则》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试题一、单选题(2分)1.(2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A.把禾苗拔高,它长得快。
B.要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C.禾苗要想长得好,得去锄草。
二、现代文阅读(6分)2.(6分)阅读理解。
乌鸦和百灵鸟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
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怏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怎样才能有一别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用“____”在短文中画下来。
(2)乌鸦练成好嗓子了吗?为什么?(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把这句话找出来,抄在横线上。
三、语言表达(4分)3.(4分)修改句子。
(1)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
(改为“被”字句)(2)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改为陈述句)四、填空题(15分)4.(3分)组词拔()亡()丢()拨()忘()去()5.(3分)我能写出画线字的近义词。
(1)他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
()(2)他巴望着田里的禾苗快长高。
()(3)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6.(4分)组词。
寓()闷()疲()则()遇()闹()披()侧()7.(2分)给“亡”选择合适的解释亡:A.丢失 B.灭亡 C.逃跑 D.死掉亡国()逃亡()阵亡()亡羊补牢()8.(3分)看拼音写词语quàn ɡào()diū shī() wánɡ yánɡ bǔ láo()试卷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12 寓言二则—《揠苗助长》教材分析:本课由《揠苗助长》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组成。
《揠苗助长》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的人;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精、疲”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
(“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
“则”的意思就是“篇”)二、教学《揠苗助长》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⑴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
“助”是帮助。
“长”是生长。
⑵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⑶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习生字:⑴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⑵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⑶巩固生字:读生字卡片。
(齐读、指读、开火车读)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出示四个问题:⑴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
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⑵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教材分析: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组成。
《揠苗助长》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的人;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精、疲”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
(“寓
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
“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⑴学生讲解题意:
“揠”是拔的意思。
“助”是帮助。
“长”是生长。
⑵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⑶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⑴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⑵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⑶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
(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⑴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
心情的词句画出来。
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⑵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⑶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⑷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