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素材--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
苏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昼夜的形成原因是(地球的自转)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一个月).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2肺和呼吸教案-附知识点梳理

课题肺和呼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搞明白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点:知道呼吸器官的具体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板书设计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老师带同学们测量了一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现在还记得我们的心跳数量和呼吸次数了吗?我们的心跳测量我们是可以直接测量心跳也可以测量我们的脉搏,那老师像问大家,当时我们是怎样测量我们的呼吸次数的。
我们是据算我们的腹部起伏次数的,一起一伏算一次。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一下我们的肺。
打开书本肺和呼吸二、学习新课1、呼吸到底是个怎样的过程呢?仅仅是吸气和呼气吗?那我们吸进去的是什么,呼出来的又是什么。
2、呼吸包括三个肺通气、肺换气以及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3、我们呼吸就是简单地把气体吸进去,然后就没事似的又出来了?有没有什么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知道是吸进去的是氧气然后就变成了二氧化碳。
就是氧气变成了二氧化碳。
4、既然空气并不是闲着没事从鼻子进去什么没做又出去了,它肯定需要经过一些我们的器官对不对。
5、那大家知道进入我们鼻子或者口腔里的空气都经过哪些器官呢?我们从上往下依次看,首先就是我们的“鼻子”,这里的鼻子我们把它叫做“鼻腔”然后顺着我们的嘴巴进入到我们的颈部,这里我们叫做“咽喉”。
然后依次就是气管最后进入到我们的肺部,当然前面有还有很多支气管。
6、打开书本49页,我们来做一个简单小实验。
准备两个塑料袋,一个就是收集空气,另一个我们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
然后每个小塑料袋,倒入等量的具有魔力的水,然后请两个同学帮忙摇晃震荡这两个塑料袋。
观察一下两个塑料袋看一看两个袋子里液体有什么变化。
——有一塑料袋里的液体变浑浊。
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苏教版 (8)

心脏是人体的“泵”, 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 地循环流动。
静脉血含氧量低 颜色暗红色的血 液
动脉血含氧量丰富 颜色鲜红色的血液
脏
静脉 动脉
全身各处 的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
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 器官。
当心脏收缩,泵出的血 液经过动脉时,会引起 动脉的舒张,这时就能 感觉到动脉的搏动,这 就是脉搏。
拳头大小差不离。 劳逸结合巧安排,
心
任劳任怨干到底。 脏
——打一人体器官
心脏位于 左胸部, 在胸骨的 后面,肋 骨的内侧
你知道心脏是怎么跳动的吗
动脉瓣 心跳就是心脏的 收缩与舒张,心 脏每收缩、舒张 一次,我房们室就瓣会 感觉一次心跳。
模拟实验
输液管
培养皿
做完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收缩的时候,血液从心脏流 出去;舒张的时候,血液又流进心 脏里来了。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呼吸与血液循环》
左边一个孔,
右边一个孔, 鼻
是香还是臭, 问他他就懂。
子
——打一人体器官
白门楼,红围墙, 里面住个红姑娘,
舌
酸甜苦辣她都尝。 头
——打一人体器官
日日开箱子,
夜夜关箱子, 箱里一面小镜子,
眼
镜里一个小影子。 睛
——打一人体器官
胸中有个大桃子,
身体的哪些地方能摸到动脉的跳动?
伸出自己的左手, 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 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 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 腕外侧,稍稍用力。
测一测
测一分钟的心跳与脉搏次数, 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要求: 1.两人合作,自己测心跳,同桌帮助测脉搏。 2.保持安静。 3.测完将结果迅速报给记录员,汇报完两人立 即交换测。 4.组长算出平均数(结果保留整数)。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呼吸和血液循环

……………………………………………………………最新资料推荐…………………………………………………(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2.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做用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2.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呼吸时肺有什么现象发生;3.通过各种方法,听听自己心跳的声音;4.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5.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3.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4.知道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肺和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2.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石灰水(提前制取)、塑料袋、吸管、烧杯、听诊器、人体器官挂图.相关电化教育资料、人体呼吸器官模型、动物的心脏等。
学生准备:学具袋、塑料瓶、粗塑料管、纸杯、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复习谈话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关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板书课题,读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1……………………………………………………………最新资料推荐…………………………………………………(2)学生交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
(4)汇报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3.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全单元精品课件

绌脉的测量 两名护士同时测量 一人听心率 另一人测脉率 计数1分钟 记录方式 次/分 心率/脉率 如140/98/次/分
注意事项
勿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的搏动较强,易 与患者的脉搏相混淆 休息20 钟后再测量,剧烈运动、紧张、恐惧、 哭闹等,应为偏瘫患者测脉,应选择健测肢体 脉搏细弱而触摸不清时,可用听诊器测心率1分 钟
一次用力吸气后, 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就是你的肺活量。
肺活量有什 么奥秘呢?
1、肺活量大,对健康有 什 么好处?
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功能 好,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
2、一个人肺活量是 由 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一个人肺活量是由体力、 呼吸肌强弱、肺组织和胸廓 弹性、呼吸道通畅程度等因 素决定的。
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
• • • • 对脉搏的评估主要从 脉率 脉律 脉搏的强弱
三个方面进行观察
脉 率
即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 正常情况下与心率一致,与呼吸的比例为4:1 成人为60-100次/分。 脉率可随年龄、性别、活动和情绪等因素变动。 婴幼儿比成人快,老年人稍慢, 同龄女性比男性稍快, 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可出现占时性增快 休息睡眠时较慢
异常脉搏的评估
脉率异常 节律异常 强弱异常 动脉壁异常
1、脉率异常: (1)缓脉:<60次/分。 A:药物。 B:心源性。 (2)速脉:成人>100次/分。 A:代偿性:发热、甲亢、休克、 心衰。特点:开始与终止呈逐渐变化,一 般不超过150次/分。 B:阵发性心动过速:特点:突然发 作,突然停止。一般超过150次/分。
动脉壁异常
由于动脉壁变硬失去弹性,呈纡曲状,诊脉时 有紧张条索感,如按在琴弦上 多见于动脉硬化的患者 当动脉壁的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多时, 使动脉管壁变硬,使脉搏的传导加快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附知识点梳理课题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②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①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心脏及血液循环意义。
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板书设计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测量呼吸和心跳》,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心脏和血液循环》。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提问: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的?2.(心脏模型)小结:心脏的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请你握紧拳头,你的心脏大概这么大。
3.提问:你知道心脏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吗?请你来找一找?4.小结:心脏在我们的左胸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
(课件出示)5.认识心跳(1)问: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
现在安静下来,感受自己的心跳,谁把心跳的感觉描述给大家听听?(2)模拟心脏的跳动。
心脏究竟是怎样跳动的,我们进行一次体验活动来模拟心脏的跳动。
(3)握紧拳头有节奏地收缩与舒张,体会手上的肌肉有什么感觉?(课件出示注意事项)(4)师生模拟。
(5)汇报。
6.(课件出示心跳)小结:当我们模拟心脏跳动时,手有节奏地握紧与张开,手臂上的肌肉也随着一起紧张、放松。
心脏也是由肌肉构成的。
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三、认识心跳的作用1.提问:心脏为什么要不停地跳动?心脏不停跳动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2.示范讲:在水中反复挤压塑料瓶,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呢?(出示实验注意)3.分组实验。
4.各组汇报、交流。
5.小结:心脏就是人体的泵,它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
(出示心脏跳动作用的视频课件)6.我们还能在身体的其他地方感觉到心跳吗?那我们就来测测心跳和脉搏。
小学科学苏教五年级上册4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2肺和呼吸

2.肺和呼吸【教学目标】1.认识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了解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了解吸烟有害健康,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人体中肺的结构、位置与功能,建构呼吸需要多个人体器官形成系统共同作用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认识人体内气体交换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清水、澄清石灰水、烧杯、吸管、漏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游戏导入,猜想路径活动一:呼吸活动1.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把手放在自己胸前,呼吸感受。
2.交流体验的感受。
3.对于我们的呼吸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人为什么要呼吸?人不呼吸为什么憋得难受?人是怎样呼吸的?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肺和呼吸)4.引导交流:提起呼吸,你想起了哪个和呼吸有关的内脏器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肺和呼吸。
(板书课题)5.猜想器官,画出轮廓。
你认为在呼吸时,空气要进入我们的哪些器官?请在人体轮廓图中画出来。
(1)学生画一画,教师巡视。
(2)画完后小组同学交流,指名学生上台画一画。
(3)课件播放呼吸时经过人体内部器官的图示。
二、引导观察,组织讨论1.引导学生观察各器官,教师介绍各个器官的名称。
2.观察课件,交流发现:生1:气体可以由嘴或鼻进入。
生2: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
生3:肺里密布毛细血管。
生4: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更细小的支气管。
3.组织讨论:讨论1: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它们在呼吸中有什么作用?(鼻腔里有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温暖和湿润空气。
)讨论2:呼吸进行的第一个器官是什么?嘴是呼吸器官吗?(鼻是呼吸进行的第一个器官。
五年级科学上册素材--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知识点梳理1、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4、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5、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6、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7、我们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8、(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9、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10、测肺活量的方法: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
11、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是: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1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1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14、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位于(左胸部),在胸骨后面,肋骨内侧。
15、(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6、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相同)。
17、(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18、(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知识点梳理
1、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4、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5、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6、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7、我们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8、(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9、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10、测肺活量的方法: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
的水量就是肺活量。
11、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是: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1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1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14、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位于(左胸部),在胸骨后面,肋骨内侧。
15、(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6、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相同)。
17、(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18、(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9、保护心脏的方法有:(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