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考化学 知识点精讲与最新习题汇:核心素养提升4 “用量改变型”和“信息给予型”离子方程式

合集下载

2020年全国卷化学高考真题考点分布汇总

2020年全国卷化学高考真题考点分布汇总

2020年全国卷化学高考真题考点分布汇总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高考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各个维度,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全面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备考策略务必精准高三备考的不同阶段,目标和任务各不相同,就像打仗一样,攻克不同的山头有不同的打法,只有抓住要领,才能打赢主动仗。

一是细化“作战地图”。

从现在到一模考试前,主要任务是过课本、串教材,把基础知识再夯实,为专题复习奠定坚实基础。

各学科组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新课标、《中国考试评价体系及说明》和近三年高考原题,把高考考点和试题变化点做成“作战地图”,平时考试、练习要对照“作战地图”进行选题,并在“作战地图”上一一标注,确保考点训练无死角、考点覆盖无遗漏。

二是组织集体攻坚。

发挥学科组集体备考的优势,学科组内任务分解、责任到人,每次考试变式训练的预测由组长把关。

学科组坚持“一课一研”、“一考一研”,新老教师步调一致,节奏有序,充分发挥分工协作的集体教研智慧。

三是找准学科增分点。

认真研究本省、本市、本校近年来的高考数据,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得失分情况,找准突破点和增分点,有目的进行专项训练和突破提升。

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小作文、语文的古文分析和作文、理科的做题速度、文科的答题思路等,都要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和突破的方法策略,在实践中调整提升,打破制约瓶颈,找到质量提升的突破口。

二、课堂教学务必高效。

课堂是教育教学是主阵地。

高三年级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更要切实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总结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 1 - 第二节化学平衡.......................................................................................................... - 7 -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 23 - 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 - 26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定量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如果反应体系的体积是恒定的,则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为v=ΔcΔt或v=ΔnV·Δt。

3.单位常用mol·L-1·s-1或mol·L-1·min-1表示。

4.注意事项(1)一般来说,随着反应的逐渐进行,反应物浓度会逐渐减小,化学反应速率也会逐渐减慢。

因此,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2)由于在反应中纯液体和固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2024年化学高考复习备考(全国卷专用)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2024年化学高考复习备考(全国卷专用)

化 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
学 学 科 核
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 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课程目标: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心 的意识: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心 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 素 养 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
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
质和发生的变化,并能解释其原因。
素养水平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根据实验现象辨识物质及其反应,能运用化学符号描述常见简单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
素 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绿色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
养 意识;能较深刻地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化学对
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
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

学科 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
素养 统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
核心 价值
指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起到方向引领作用
四翼——考查要求
考 试
基础性
强调学科 主干知识
综合性

强调融会
创新性

贯通
创新意识和 创新思维
应用型
强调学以
致用
“十四五”时期高考内容改革趋势
• 强化对爱国主义、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构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的考试评价体系。

2020版化学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教通用版讲义: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3讲和答案

2020版化学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教通用版讲义: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3讲和答案

第3讲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020·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化学平衡常数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解决问题。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的转化率,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

能运用模型(Q c与K 的关系)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频数:★★★难度:★★☆)名师课堂导语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是高考必考点,主要考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计算;特别是通过平衡压强来表示平衡常数和计算转化率是近几年高考重点,复习时应加以关注。

1.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K=c p(C)·c q(D)c m(A)·c n(B)。

(3)实例(g)(1)纯液体、纯固体物质或稀溶液中水的浓度均不写,但是水蒸气的浓度要写。

在非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2)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为平衡时的浓度,其书写形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4)意义及影响因素①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通常K>105可认为反应彻底,K<10-5认为反应不能发生。

②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③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5)应用①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②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向何方向进行。

2020版化学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教新高考版讲义:第五章+第4讲+化学键 分子结构和性质及答案

2020版化学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教新高考版讲义:第五章+第4讲+化学键 分子结构和性质及答案

第4讲化学键分子结构与性质2017级教学指导意见核心素养1.了解微粒间作用(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的类型、特征与实质。

了解共价键的极性与类型(σ键,π键)2.能利用电负性判断成键类型、共价键的极性,能结合分子结构特点判断分子的极性、手性并据此解释分子的一些典型性质。

3.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杂化轨道类型,能结合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互斥理论推测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能利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解释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含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氢键的物质与其性质特点。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分子的构型,并对共价键进行分类,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能多角度、动态的分析化学键、分子的立体结构及性质并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等,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及性质,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分子的结构、性质的问题,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分析,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点一离子键、共价键[学在课内]1.化学键(1)定义: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分类2.离子键与共价键(1)概念①离子键: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②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2)对比[名师点拨]判断离子键、共价键的几种方法(1)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形成的化学键一般为离子键,但个别情况形成共价键。

此时可借助电负性差值判断:成键元素电负性差值大于1.7一般为离子键,小于1.7为共价键如电负性Al—1.5,Cl—3.0,F—4.0,故AlCl3为共价化合物,AlF3为离子化合物。

(2)非金属元素的两个原子之间一定为共价键多个原子之间一般形成共价键,但个别情况形成离子键如铵盐[NH4Cl、(NH4)2SO4等]。

2020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核心素养提升17 不同结构物质的沸点比较(11张)

2020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核心素养提升17 不同结构物质的沸点比较(11张)

解析 W的L层无电子,则W为氢元素。X的L层为5个电子,则X为氮元素。Y、Z的L 层均为8个电子,均在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Y、Z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 分别为5、7或6、6(若为4、8,则Z为Ar,不是主族元素),若为6、6,则Y为氧元 素(不在第三周期),不可能,所以Y为磷元素,Z为氯元素。A项,N2的相对分子质 量大于H2,分子间的作用力强,所以N2的沸点高于H2,错误;B项,因为氢的非金属 性弱于氯(可根据HCl中氢显+1价判断),所以H-还原性强于Cl-,正确;C项,由 于没有说明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氯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大 于磷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如H3PO4的酸性强于HClO,错误;D项,如离子化合物 (NH4)3PO4中同时存在氮和磷两种元素,错误。 答案 B
2.根据物质不同结构特点判断 (1)原子晶体:原子晶体间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物质熔、沸点越 高,反之越低。如:金刚石(C—C)>晶体硅(Si—Si)。 (2)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则离子键越强,熔、 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如KCl>KBr。 (3)分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 沸点越高。如:CH4<SiH4<GeH4<SnH4。 ②因为氢键>范德华力,所以存在分子间氢键的物质沸点高于只存在范德华力的物 质。如:乙醇>氯乙烷;HF>HCl。
3.(2015·课标全国Ⅰ,12)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人教版)2020高考总复习 化学:第六章 第2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

(人教版)2020高考总复习 化学:第六章 第2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

21
考点一
考点二
5.(天津理综)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 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2
考点一
考点二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 c(SO24-)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答案 (1)减小 减小 (2)减小 增大
33
考点一
考点二
2.(课后习题改编)某蓄电池反应式为 Fe+Ni2O3+3H2O 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Fe(OH)2+2Ni(OH)2。
①放电时,Fe为正极,Ni2O3为负极 ②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Fe(OH)2+2e-===Fe+2OH- ③充电时,Ni(OH)2为阳极 ④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是浸在某碱性溶液中
7
考点一
考点二
1.在理解形成原电池可加快反应速率时,要注意对产物量的理解,Zn与稀H2SO4反 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锌足量时,不影响产生H2的物质的量,但稀H2SO4足 量时,产生H2的物质的量要减少。
2.把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拆写成两个电极反应时,首先要写成离子反应,要注意通过 电荷守恒与原子守恒把H+、OH-、H2O分解到两个电极反应中。
2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二 化学电源 (频数:★★★ 难度:★★★)
名师课堂导语 化学电源知识是电化学中的难点,是我们高考热点题型新型化 学电源的知识源头,特别是燃料电池与充电电池更是重中之重,要熟练掌握介质对 半反应的影响及充电电池四个电极的关系。
26
考点一
考点二
1.一次电池 (1)碱性锌锰干电池(图一)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 1 - 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 - 1 -第2课时物质的转化........................................................................................ - 13 - 第二节离子反应........................................................................................................ - 19 - 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 - 19 -第2课时离子反应............................................................................................ - 27 -第3课时重点复习课........................................................................................ - 36 -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 43 - 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 43 -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 - 52 -第3课时重点复习课........................................................................................ - 57 -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课程目标素养目标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素养说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一般在填空题中出现较多,常结合化工生产流程进行考查,除考查教材所涉及的常见重要的反应外,
越来越注重结合新信息书写陌生离子方程式的考查,另外还应关注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专练]
类型1 反应连续型离子方程式书写——“分步分析法”
(1)反应特点:反应生成的离子因又能与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而导致其离子方程式与用量有关。

(2)书写模型:首先分析判断出物质过量与否,再根据原理书写。

1.按用量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
铝盐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碱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l 3++3OH -===Al(OH)3↓
Al 3++4OH -===AlO -2+2H 2O
类型2 反应先后型离子方程式书写——“强先弱后法”
(1)反应特点:某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
的组成离子反应,但因反应顺序不同而跟用量有关,又称为竞争型。

(2)书写模型:依据“竞争反应,强者优先”的规律,解决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解答时先确定出反应先后的离子,再分步书写出离子方程式。

2.按用量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NH4Al(SO4)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NaOH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NH4Al(SO4)2]∶n(NaOH)=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3++3OH-===Al(OH)3↓NH+4+Al3++4OH-===NH3·H2O+Al(OH)3↓NH+4+Al3++5OH-===NH3·H2O+AlO-2+2H2O
类型3 物质配比型离子方程式书写——“少定多变”法
【书写模型】
“定1法”书写酸式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将少量物质定为“1 mol”,若少量物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与物质组成之比相符。

(2)依据少量物质中离子的物质的量,确定过量物质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

3.按用量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
NaHCO3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答案HCO-3+OH-+Ca2+===CaCO3↓+H2O Ca2++2OH-+2HCO-3 ===CaCO3↓+CO2-3+2H2O
类型4 氧化还原反应型——“假设定序”法
(1)反应特点: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按“先强后弱”的顺序书写,即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优先发生反应,氧化性(或还原性)弱的后发生反应。

(2)解题模型:第一步:确定反应的先后顺序:(氧化性:HNO3>Fe3+,还原性:I->Fe2+>Br-)。

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I-先与Cl2发生反应。

第二步:根据用量判断反应发生的程度,如少量Cl2与FeI2溶液反应时只有I-与Cl2反应:2I-+Cl2===2Cl-+I2。

足量Cl2与FeI2溶液的反应时溶液中的I-和Fe2+均与Cl2发生反应:2Fe2++4I-+3Cl2===2Fe3++2I2+6Cl-。

第三步:用“少量定1法”书写离子方程式,即将“量”少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进行书写。

4.按用量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Br2溶液中通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2Fe2++Cl2===2Fe3++2Cl-
(2)2Fe2++2Br-+2Cl2===2Fe3++Br2+4Cl-
3
(3)2Fe2++4Br-+3Cl2===2Fe3+
+2Br2+6Cl-
【书写模型】
步骤一根据信息分离出反应物和产物
步骤二根据得失电子配平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或离子
步骤三根据电荷守恒配平其它离子(H+、OH-)
步骤四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其它物质(H2O) 说明:非氧化还原反应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通过步骤一、三、四完成
(1)[2018·课标全国Ⅰ,27(1)(4)]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
4
50.00 mL葡萄酒样品,用0.010 00 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 mL。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课标全国Ⅰ,27(2)(4)]①CrO2-4和Cr2O2-7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

室温
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2-7)
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2-7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课标全国Ⅲ,28(1)]“酸浸”时V2O5转化为V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2NaHSO3===Na2S2O5+H2O
②S2O2-5+2I2+3H2O===2SO2-4+4I-+6H+
(2)①2CrO2-4+2H+Cr2O2-7+H2O
②Cr2O2-7+3HSO-3+5H+===2Cr3++3SO2-4+4H2O
(3)V2O5+2H+===2VO+2+H2O
5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