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_90后男女大学生婚恋观差异的调查分析_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

合集下载

70—80后与90—00后恋爱婚姻观的区别社会实践活动

70—80后与90—00后恋爱婚姻观的区别社会实践活动

70—80后与90—00后恋爱婚姻观的区别社会实践活动1、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人的婚恋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婚恋趋向更加复杂、多元,同时也受到了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娱乐主义思潮的影响。

而我们这一代人,也正即将面临婚姻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中我们是否应该顺应社会潮流,婚姻选择究竟应该如何考量。

因此,我们应该回望和梳理过去人们的婚恋观念,比较其不同,分析其趋势,探讨社会对婚恋观念的影响。

从而使我们能够对当下婚姻观有更清醒的认识,站在更高的地方,站在历史的前方,来审视自己,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跟从社会风气与社会潮流。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婚恋观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并对当代人的婚恋观进行客观评价,提出可行性的意见,针对相关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并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2、研究思路第一步、研究各个年代人(70/80/90后的人)婚恋观的不同究竟体现在哪些地方,并进行比较A 择偶观:择偶方式、择偶标准B 恋爱观:恋爱动机、恋选择爱对象时考虑的因素、恋爱途径、对待恋爱的态度、对失恋的态度、对同性恋和同性恋婚姻的态度、对网恋的态度C 性观念:对性的态度、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贞操观D 婚姻观:结婚动机、结婚的年龄选择、对婚外情的态度、对待离婚的态度……E 嫁娶观:聘礼、入赘F家庭观:理想的家庭模式、事业和家庭的关系G养育子女:对生育的态度、对子女抚养的态度、第二步、分析各年代人婚恋观不同背后的社会原因微观:父母亲戚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宏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价值观导向第三步、分析中国人婚恋观的发展趋势第四步、以历史的比较与分析作为参照,重点分析当下婚恋观的利与弊,探讨我们这一代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的社会性别理论透视

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的社会性别理论透视

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的社会性别理论透视【摘要】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受到社会性别理论的影响,社会性别理论通过解读女性在婚恋观中的社会角色定位、媒介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建构、女大学生对婚恋观的主观感受等方面,对她们的婚恋观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通过对社会性别理论的解读,揭示了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社会性别特征。

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受传统社会观念和媒体影响,普遍存在对婚恋观念的囿于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认知。

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和媒体改变社会性别角色认知,促进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多元化。

结论表明,社会性别理论的影响下,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社会性别理论、社会角色、媒介、主观感受、影响、研究方向、结论、社会性别建构。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在社会性别理论的透视下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女性在婚姻和恋爱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婚恋观念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当代女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因此研究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女大学生作为社会性别关系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社会性别理论的影响。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性别是社会构建的,并且塑造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

女性在婚恋观中的社会角色定位受到了社会性别理论的制约和影响,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点。

通过深入探讨媒介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社会性别建构,可以揭示社会媒介在塑造女性婚恋观念中的作用和影响。

女大学生对婚恋观的主观感受也是本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通过了解女大学生自身的想法和感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她们的婚恋观念形成过程。

社会性别理论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也是本研究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

通过社会性别理论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念及其背后的社会性别因素,从而为实现性别平等和促进婚恋关系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2 研究目的当代女大学生是社会性别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其婚恋观受到社会性别角色和媒介建构的影响。

90后与8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比较

90后与8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比较

我所理解的恋爱观是恋爱主体对爱情所进行的价值衡量以及对恋爱对象的相貌、性格、学识等各方面的要求。

大学生谈恋爱是大学生心理、生理上相对成熟的表现,对于其成长更具特殊的推动作用。

而大学生的恋爱观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他们的基本人生态度。

80后和90后的大学生处于大体相同的社会背景下,其行为方式及价值判断方式还是有着一定的相似性的。

不同之处在于90后大学生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特立独行,他们追求自我的意识更加强烈。

网上就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帖子,能够大致体现出一点区别来:80后只要感情好,就会结婚;而90后则会问:“结婚需要感情吗?需要结婚吗?”在分别和80后大学生及90后大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他们都极力地想把自己和另一群体划清界限,他们似乎非常不能理解对方的恋爱观,对彼此感到不屑一顾。

总体来看是,80后说90后太放纵,把他们看成“非主流”,而90后对80后也很排斥,他们眼中的80后大学生太保守,“有点土”。

细细看来,两个群体都有各自的特点。

一、80后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初恋时间相对较晚。

相比90后大学生初中或高中便开始恋爱的现象,80后大学生的开始初恋的时间很晚,大多在大学时代才开始。

恋爱过程简单但并不直接。

跟随社会的快节奏,80后大学生的恋爱过程追求简单和快速。

他们不再喜欢一次次考验对方在一起的决心,而是感觉差不多时便步入恋爱阶段,之后的关系进展也十分快速。

但是我在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所做的一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5%的80后大学生在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时,会选择“先做朋友,再作打算”,只有8%选择了“主动追求,直接表白”,剩下7%回答了“选择暗恋,祝他(她)幸福”。

这表明他们仍旧保持着某种“矜持”,不愿直接的向对方表露心迹。

恋爱中对性和爱的理解略为保守。

80后大学生有着前辈留下来的可贵的矜持和传统,他们仍然认为性和爱是对应的不能分离的,爱是性的前提,并且认为不能随便和异性发生性行为。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代社会中,大学生婚恋观快速变化,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传统的婚恋观念已经被现代化、多元化的发展所冲击,大学生们对于爱情和婚姻有着全新的认知和看法。

背景介绍一方面可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着眼,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婚恋观;可以从个人成长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入手,探讨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通过对大学生婚恋观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婚恋观快速变化的原因和趋势,为深入研究婚恋观现状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因素,分析婚恋观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形式,解读相关现象并探讨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当代大学生对待婚姻和爱情的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为了解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发展趋势提供参考依据。

也旨在发现当前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今后的教育和社会政策提供改进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进一步了解现代青年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促进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1.3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中的男女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学科专业、家庭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

通过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的婚恋观念、态度和行为。

调查对象的选择旨在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现状,以便更好地分析问题根源,提出合理建议。

在筛选调查对象时,我们尽量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通过调查对象的综合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为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大学生婚恋观快速变化大学生婚恋观在当代社会中呈现出快速变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们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80_90后男女大学生婚恋观差异的调查分析_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

80_90后男女大学生婚恋观差异的调查分析_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

2011年6月山东女子学院学报Jun.2011第3期 总第97期Journal of Shandong W o m e n s U ni v ersityN o .3Ser .No .97调查与思考80、90后男女大学生婚恋观差异的调查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收稿日期:2011-04-02基金项目:2009年度山东女子学院青年科研项目 80、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社会性别分析 作者简介:李桂燕,女,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讲师。

李桂燕(山东女子学院,山东济南 250002)摘要 对山东省8所有代表性的大学300多名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恋爱观、婚姻观、性观念、性别意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影响其婚恋观的因素比较复杂,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来促成大学生科学婚恋观的形成。

关键词 社会性别; 80、90后 ;婚恋观中图分类号 C913.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838(2011)03-0027-05An Em pirical St udy on Post -80s and Post -90s College Students 'V iewof Love andM arriageBased on Social G ender P ers pectiveLI Gu i yan(Shandong W o m en s 'Un i v ersity ,Ji n an 250002,China)Abst ract :The i n vestigation o fm ore than 300students in 8representative co lleges i n Shandong Province sho w s that t h ere are d istincti v e difference bet w een m ale and fe m a le co llege students i n v i e w s o f love ,m arr i a ge ,sex ,and gen der a w arenes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co m plex ,and educator shave responsi b ilities to pro m ote the fo r m ation o f co llege st u dents 'love and m arriage v ie w .K ey w ords :soc i a l gender ;post-80s and post-90s ;v ie w o f l o ve and m arriage 一、问题的提出80、90后 青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和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不仅影响他们个人的生活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社会婚恋文化的走向。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也能为高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婚恋行为以及影响婚恋观的各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对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探讨,以期为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高校和家庭教育的改进、社会婚恋文化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也期待通过这一研究,引发更多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思考和讨论,推动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

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包含多个维度和指标的问卷,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多所高校进行大规模的调查,收集大学生对婚恋观的看法、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数据。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本研究还采用了个案访谈法,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通过他们的故事和经历,揭示大学生婚恋观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在样本选择方面,本研究充分考虑了性别、年级、专业、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力求使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最终,共收集了来自全国范围内所高校的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占%,女生占%;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分别占比%、%、%和%;涵盖了文、理、工、农、医等多个专业;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学生分别占比%、%和%。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婚恋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大多数人在大学毕业后很快就会结婚,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延迟婚姻,并且对婚恋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调查方法:我们在多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涵盖了性别、年龄、专业、家庭背景等不同的学生。

问卷内容涵盖了婚姻观念、恋爱观念、对婚姻的期待以及影响婚恋观念的因素等方面。

调查结果分析:1. 延迟婚姻的选择在对大学生的婚姻观念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延迟婚姻。

有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在30岁之前结婚,而有25%的受访者则表示他们希望在35岁之前结婚。

仅有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在25岁之前结婚。

这表明大学生对婚姻的态度在发生着变化,延迟婚姻成为了一种普遍的选择。

2. 婚姻观念的多样化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婚姻有着不同的期待和看法。

部分受访者认为婚姻是一种责任和承诺,他们希望在婚姻中享受到安定和幸福;另一部分受访者则认为婚姻是束缚,他们更倾向于自由和独立的生活方式。

这种多样化的婚姻观念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婚姻的理解和认知有所不同。

3. 恋爱观念的变化在对大学生的恋爱观念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

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在谈恋爱之后才考虑结婚,而另一部分受访者则认为谈恋爱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走向婚姻。

这表明大学生对恋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期待,恋爱不再是必然导向婚姻的过程。

4. 影响婚恋观念的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因素非常复杂。

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人成长经历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产生影响。

家庭对婚姻的态度和方式、社会对婚姻的评价和期待、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恋爱经历等都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对婚姻的看法。

分析与总结: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关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态度和行为,以期为高校婚恋教育和家庭、社会等相关方面的引导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调查对象涵盖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婚恋的态度总体较为开放和包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大多数学生认为婚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对婚姻持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在择偶方面,大学生更加注重对方的内在品质和思想契合度,而非仅仅看重物质条件或外貌形象。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部分大学生在婚恋观上存在着焦虑、迷茫和不确定等情绪。

1. 简要介绍调查的背景和目的在21世纪的社会变迁中,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婚恋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和选择,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2.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婚恋观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一群体的婚恋观念不仅影响着他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趋势。

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正确的婚恋观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婚恋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健康的婚恋观有助于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大学生的婚恋观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家庭的建设和子女的教育,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6月山东女子学院学报Jun.2011第3期 总第97期Journal of Shandong W o m e n s U ni v ersityN o .3Ser .No .97调查与思考80、90后男女大学生婚恋观差异的调查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收稿日期:2011-04-02基金项目:2009年度山东女子学院青年科研项目 80、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社会性别分析 作者简介:李桂燕,女,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讲师。

李桂燕(山东女子学院,山东济南 250002)摘要 对山东省8所有代表性的大学300多名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恋爱观、婚姻观、性观念、性别意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影响其婚恋观的因素比较复杂,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来促成大学生科学婚恋观的形成。

关键词 社会性别; 80、90后 ;婚恋观中图分类号 C913.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838(2011)03-0027-05An Em pirical St udy on Post -80s and Post -90s College Students 'V iewof Love andM arriageBased on Social G ender P ers pectiveLI Gu i yan(Shandong W o m en s 'Un i v ersity ,Ji n an 250002,China)Abst ract :The i n vestigation o fm ore than 300students in 8representative co lleges i n Shandong Province sho w s that t h ere are d istincti v e difference bet w een m ale and fe m a le co llege students i n v i e w s o f love ,m arr i a ge ,sex ,and gen der a w arenes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co m plex ,and educator shave responsi b ilities to pro m ote the fo r m ation o f co llege st u dents 'love and m arriage v ie w .K ey w ords :soc i a l gender ;post-80s and post-90s ;v ie w o f l o ve and m arriage 一、问题的提出80、90后 青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首先,中国社会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80、90年后 青年的成长期,恰逢中国社会的转型期。

其次,作为中国社会的第一代独生子女, 80、90后 青年从小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他们是家庭的中心和关注的焦点。

这导致他们在恋爱结婚的过程中出现了较之于传统婚恋观念及方式所完全不同的现象和问题。

再27次,随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深入人心,大学生的婚恋观在性别方面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婚恋观方面是否也体现了 男女平等 ,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本文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做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高校涉及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女子学院、山东英才职业学院和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我们于2009~ 2010年先后发放和回收问卷350份。

其中文科的占70%,理科的占30%;50%的是大一学生,15%的是大二学生,20%的是大三学生,15%的是大四学生;其中女生占60%,男生占40%;70%的来自农村,30%的来自城镇或者城市;30%的是独生子女, 70%的不是独生子女;目前的婚恋状态方面,谈过的和正在谈的占75%,从来没有谈过和准备谈的占25%。

同时,我们针对大学生婚恋观的一些问题做了细致深入的访谈,访谈对象涉及不同学校的学生共计40名。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恋爱观(1)恋爱的途径。

调查显示,这个问题最后卡方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15,小于0.05,说明在恋爱的途径上男女有显著的差异(见表1)。

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性别差异。

山东科技大学的M,女,大二,正在恋爱中。

当问及他们恋爱途径的时候,她说是自由恋爱;当我们问会不会通过交友婚介等中介找男朋友时,她说只有不认字的文盲或她们妈妈的年龄的人才会去中介机构,或者只有成为剩男剩女时才会去那个地方,而且实在找不到可以通过网络聊天谈一个。

山东大学的F,男,大四。

他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最好的方式是自由恋爱,但是要是找不到自己的同学或者老乡,就找朋友帮忙。

在谈及会不会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找一个时,他说,只有无聊的人才会去聊天,大老爷们还聊什么天啊?网恋都是 见光死 的。

表1 大学生的恋爱途径选项通过亲戚或朋友、同学介绍(%)通过婚介交友中心认识(%)通过网络聊天认识(%)自由恋爱(%)其他(%)X2P 男10.5 5.33.972.47.9女10.8%06.980.22.218.9970.015(2)恋爱的标准。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设置了身材、长相、年龄、性格、个人能力、经济实力、人品、学历、户口所在地、家人或者朋友的意见这10个选项。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长相、年龄、性格、户口所在地、家人或者朋友的意见这5项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但是身材、个人能力、经济实力、人品、学历这5项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卡方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4,0.000,0.003,0.000,0.000。

山东女子学院的W,男,大一。

他告诉我们找女朋友就要找漂亮的,漂亮的养眼,看起来舒服,在哥们面前有面子;至于别的方面可以退而求其次。

山东交通学院的G,女,大三,她说,现在女的都很现实了,找男朋友就要找个有钱的,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她说她们现在的水平虽然找个有房有车的很难,但是要是有了房子就可以一辈子不用奋斗了;当然人品很重要,要是光有钱,不幸福那也很惨。

在 人品 这个标准中,分别有92%的女生和70%的男生选择了看中。

女生看重学历的比例是男生看重学历的近3倍。

通过这5项显著性的差异,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 80、90后 的大学生心中, 男主外,女主内 的婚恋观还是根深蒂固的。

他们认为女性要找个靠山,相夫教子;男性要找个漂亮的,对于男人来说,女人的脸蛋比女人的人品和能力都重要。

(3)恋爱的动机。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设置了以下6个选项:寻找人生伴侣、因寂寞而寻找感情寄托、证明自己的价值和魅力、生理和性的需要、经济需要、同学和社会的影响。

在前5个方面都没有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在 同学和社会的影响 方面,卡方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是0.045,小于0.05。

山东大学的X,女,大一。

她说她们班里的男生本来就很少,但是她们宿舍除了她以外的其他人都谈恋爱了,别人总是给她介绍,她想拒绝都难,只好 被恋28爱 了。

后来在采访到的很多已恋爱的女生中很多都是被别人影响或者动员的。

由此可以看出,女生在恋爱时的依附心理还是很重的。

(4)恋爱双方的关系。

为了深入了解恋爱双方的关系,我们设置了关于双方关系的问题和双方学历的问题。

在关系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发现两性差异(见表2)。

在学历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男女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卡方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是0.013,小于0.05。

表2 大学生恋爱双方的关系关系双方是平等的(%)男生要让着女生(%)女生要让着男生(%)顺其自然(%)其他(%)X2P 男5025.63.820.50女46.131423.509.5790.478表3 恋爱双方的学历学历男方高于女方(%)男方低于女方(%)双方学历相当(%)无所谓(%)其他(%)X2P 男7.71.334.656.40女17.5045.334.239.4280.013(5)对恋爱利弊的认识。

在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卡方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是0.009,小于0.05(见表4)。

山东建筑大学的K,男,大一,在谈及恋爱利弊时说,谈恋爱,哪有什么弊啊!人的正常需要,生理和心理需要。

不谈恋爱的大学生活是不完美的,哪有不谈的,就是嘴上说不谈,心里也会暗恋别人的,学习和感情两不误,一举两得。

但是在访谈女生的时候,却发现她们对于谈恋爱有很多的担心和顾虑。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C,女,大三。

她认为谈恋爱利弊相当,大学生还是应以学习为重,她觉得本科毕业或者读研究生的时候再谈较好,专科时谈还是影响学习的。

但是宿舍别人都谈,她自己不谈都不行。

当两者不能兼得的时候,她认为还是应该以学习为重的。

表4 大学生对恋爱利弊的认识选项有利无弊(%)有弊无利(%)利弊相当(%)弊大于利(%)利大于弊(%)其他(%)X2P 男10.45.249.46.516.911.7女1.7063.66.917.310.425.920.0092.婚姻观(1)婚姻价值观。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设置了两个题目,即结婚的主要原因以及爱情与婚姻的关系。

在结婚的原因中设置了双方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出于经济原因、为了繁衍后代、迫于家人或社会舆论压力、为了满足性的需求5个选项。

我们在统计中发现,97.4%的女性同意结婚的原因是情投意合,但是只有84%的男生同意这个原因。

卡方检验显著性水平是0.001,小于0.05。

这说明在 情投意合 这个原因上男女两性有显著的差异,而在别的选项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关于婚姻和爱情的关系,设置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使爱情得到了升华、婚姻会使爱情趋于平淡、爱情是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与婚姻无关这5个选项。

在统计中发现:只有一、五两项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

爱情是婚姻的坟墓 统计结果是:90%的男生和92%的女生都选择了不同意。

爱情和婚姻无关 的统计结果是,94%的男生和91%的女生选择了同意。

其余的3个选项的卡方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分别是:0.037,0.000, 0.018,说明在这3个方面男女有显著的差异。

(2)婚姻角色观。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设置了两个题目,一个是和父母居住的问题,一个是孩子的姓29氏问题。

在和父母居住这个问题上,卡方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2(见表5)。

在孩子的姓氏问题上,我们设计的问题是:要是只能够生一个孩子,你会让你的孩子随女方的姓氏吗?结果表明:有超过70%的女生选择不管生男孩还是女孩都不会,男生的此项选择比女生低4.2个百分点(见表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