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铜绿山地区土壤Zn地球化学数据图

合集下载

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实习报告

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实习报告

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一、地质背景及地质条件铜绿山矿床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大冶市西南3km 处,处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部鄂东成矿区铜绿山矿田内。

在大地构造上,本区位于扬子板块和大别造山带之间的下扬子拗陷带鄂东断褶带内,北西侧以NW 向襄樊-广济断裂与大别山造山带相邻,东南侧以NEE 向阳新-常州断裂与扬子板块相隔,东以NNE 向郯庐断裂为界,呈西宽东窄之楔状地质体(马光,2005;谢桂青等,2009)。

二、矿床地质特征1.矿区简介○1地层鄂东成矿区出露的地层从元古界至新生界基本齐全。

其中震旦系至中三叠统出露于下扬子台褶带和江南台隆的边缘;上三叠统至侏罗系分布于一些中生代盆地区;白垩系至新生界分布于江汉断坳及断陷盆地中(舒全安等,1992)。

○2构造鄂东成矿区位于鄂东褶皱束内,该区地质构造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阶段,发生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和岩浆活动;震旦纪-早三叠世盖层阶段,构造运动以多旋回升降运动为特点,形成一套以海相沉积为主的盖层沉积;中三叠世以来的碰撞造山和造山后板内变形阶段(翟裕生等,1992;舒全安等,1992)。

印支运动不仅使古生代以来的海相沉积变为陆相沉积,而且发生强烈的褶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

燕山运动以来,该区发生强烈的断块和岩浆活动,形成一系列构造叠加在早期构造之上,他们彼此复合交织,构成了本区的构造面貌(图2-1),现将该区的区域构造按时间分述如下。

印支期构造该区印支期构造主要为一系列北西西向的复式褶皱和走向断裂,分布广泛。

背斜核部为下古生界,向斜核部多为三叠系,具紧闭倒转特征。

南部由古生界至中三叠统地层组成,北部多由上古生界至中生界地层组成。

印支期形成的断裂多为走向断裂,多与褶皱构造相伴出现,分布于背斜轴部或翼部的岩相转变界面。

这些断裂一部分为燕山期岩浆侵入提供了条件,如鄂城断裂、铁山断裂、金山店断裂等;一部分并为燕山期构造,如保安—陶港断裂(20)(舒全安等,1992)。

鄂西神农架地区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鄂西神农架地区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第40卷 第2期2004年3月 地质与勘探GE O LOGY AND PROSPECTI NG V ol.40 N o.2March ,2004地质・矿床[收稿日期]2003-03-31;[修订日期]2003-06-12;[责任编辑]曲丽莉。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873013)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孟祥金(1966年-),男,199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获硕士学位,博士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工作。

鄂西神农架地区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孟祥金1,汤吉芳2,付太安2,甘金木2,胡 宁2(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2.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 443003)[摘 要]神农架地区神农架群内的铜矿受地层控制明显,多赋存在不纯的海相白云岩地层内。

主要含矿地层为乱石沟组和石槽河组。

铜矿化以层状和脉状两种形式产出。

层状矿体产状稳定,规模较大,脉状矿体规模较小。

矿石矿物简单,以黄铜矿为主。

流体的H 、O 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D S M OW -85‰~-62.20‰、δ18O S M OW +12.59‰~+16.64‰。

含矿白云岩的C 、O 同位素组成为δ13C PD B -1.42‰~+1.3‰、δ18O S M OW +18.22‰~+25.53‰,具有海相蒸发白云岩的特征。

黄铜矿的δ34S 值为+1.74‰~+29.47‰,与含矿地层的硫同位素组成几乎一致。

黄铜矿物Pb 同位素特征反映矿石铅为混合铅,具有多阶段演化的复杂历史。

铜矿形成分初始富集(沉积成矿)和构造改造成矿。

该区的铜矿属层控热液矿床,为沉积改造型。

[关键词]铜矿 层控矿床 成矿流体 地质地球化学 神农架[中图分类号]P618.41;P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04)02-0023-05 地质历史上元古宙是一个重要的铜矿成矿时期[1~7]。

位于扬子地台中段北缘的神农架地区中元古代地层神农架群内已发现众多的铜矿床(点)(图1),它们多赋存在海相沉积岩系中,少数产在火山角砾岩和火山岩(玄武岩、辉绿岩)内。

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初探

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初探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初探赵承佑(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铜绿山矿,湖北 大冶 435100)摘 要: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处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该成矿带主要矿床类型为金属成矿带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的矿床。

目前该矿床已有了三十多年的规模开采历史,资源已经存在着危机,因此,寻找到接替资源是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

本文主要利用矿床成因理论和地球化学原理,对湖北铜绿山铁矿床地球化特征与矿床的成因进行探究,为矿体深部开采和在边端部寻找盲矿体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6-0138-2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onglu Shan copper iron deposit in HubeiZHAO Cheng-you(Daye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Tonglv Shan mine, Daye 435100,China)Abstract: The Tonglu Mountain Copper iron deposit in Hubei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metallogenic belt, the main type of the metallogenic belt is the metasomatism of the metasomatic skarn type deposit in the metallogenic belt. At present, the deposit has been in the history of more than thirty years, and there is a crisis in the resources. Therefore, it i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problem to find the replacement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nglu mountain iron deposit in Hubei and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are explored by using the genesis theory of ore deposits and the principle of geochemistry, which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he deep mining of the ore body and the search for the blind ore body at the side end.Keywords: Hubei Tonglu mountai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u Fe deposit; genesis of the deposit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的类型是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铁矿床。

铜绿山矿田控矿条件,成矿规律及靶区验证

铜绿山矿田控矿条件,成矿规律及靶区验证

铜绿山矿田控矿条件,成矿规律及靶区验证铜绿山矿田位于中国江西省,是一个重要的铜矿矿田。

本文将从铜绿山矿田的控矿条件、成矿规律以及靶区验证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铜绿山矿田的控矿条件铜绿山矿田的控矿条件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

首先是地质条件,铜绿山矿田位于江西铜绿山地区,是一个断陷盆地。

该地区主要由变质岩、沉积岩和火山岩构成,其中变质岩是铜矿床的主要产状。

其次是构造条件,铜绿山矿田处于一个复杂的构造体系中,包括断裂、褶皱等构造,这些构造对铜矿的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二、铜绿山矿田的成矿规律铜绿山矿田的成矿规律主要包括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时代。

首先是成矿物质来源,铜绿山矿田的铜矿主要来源于地壳中的铜元素,这些铜元素通过岩浆、热液等物质运移作用,最终形成了铜矿床。

其次是成矿作用过程,铜绿山矿田的成矿作用主要经历了岩浆活动、热液作用和地壳变形等过程。

最后是成矿时代,铜绿山矿田的成矿时代主要分布在晚古生代和中新世。

三、铜绿山矿田的靶区验证靶区验证是指通过地质勘探和钻探等手段,验证矿田潜力和确定矿床分布的区域。

在铜绿山矿田的靶区验证中,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法进行研究。

地质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剖面观测、地质构造分析等,可以帮助确定矿床的空间分布和产状。

地球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等,可以探测矿体的物性差异,进一步确定矿床的位置和规模。

地球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岩石、土壤和水样分析等,可以判断矿体周围的成矿环境和成矿物质来源。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对铜绿山矿田进行靶区验证,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铜绿山矿田是一个重要的铜矿矿田,其控矿条件、成矿规律以及靶区验证是深入研究和开发该矿田的关键。

通过对铜绿山矿田的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的分析,可以了解矿田的空间分布和产状。

同时,对矿田的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揭示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成矿时代。

最后,通过靶区验证的方法,可以确定矿床的位置和规模,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大冶铜绿山矿区废弃地优势植物对铜的积累与迁移

大冶铜绿山矿区废弃地优势植物对铜的积累与迁移

保存 备用 。
3 结 果 与 讨 论
3 . 1矿 区废 弃 地 优 势 植 物 与 土壤 C u含 量
3 . 2中对植物样及土壤样的处理与分 析结果见表 1 。
用地 上部重金属浓度 / 根部相应重金属浓度表示 。 地上部富集的 重金属量越大 , 重金属对 植物造成 的毒性越 大 , 在 地上部 富集高 含量 重金 属的情况下植 物仍能正常生长 , 说明忍耐重金属的能力 越强。 因此 , 转运 系数可 间接衡量植物对重金属 的耐性 。 本次调查 的 5种优势植物对 c u的转运系数见表 3 。
大 冶铜 绿 山矿 区废 弃 地优 势 植 物 对 铜 的积 累 与 迁移
陶子夜 杨红 刚 缪诚远
( 武汉理工 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北武 汉 4 3 0 0 7 0 )
表 1 矿 区 废 弃地 优 势植 物 与 土 壤 C u含量 ( r a g  ̄g )
由表 1 可知,铜绿山矿区废弃地土壤 C u 含量高达 4 5 8 0 . 4 8 mg / k g , 远高于正常 土壤 中 c u的含量 ( 2 0 mg , ' k g一3 0 m g / k g ) , 是 国家 土壤 环境质量 3级标准 的 1 1 . 4 5 倍( 4 0 0 mg / k g ) , 是湖北 省红土壤 背景 值的 1 8 5 . 1 3倍 ( 2 6 . 2 mg / k g ) 。一般而言 ,当土壤 中 c u含量 达到 1前 言 1 5 0 mg C k g~ 4 0 0 m g / k g 时, 就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 用。然而铜绿山 其较好 铜绿 山, 位 于湖北省大冶市 , 是一个 已有 3 0 0 0余年 的古铜 矿 矿区废弃地与许多现代矿 区废弃地寸草不生 的情况不 同 , 的植被条件说 明在此 自然生长 的植物具有很高 的 c u耐受能力或 遗址 l l l , 经长期 自然演替 , 已经形成了一定 的植被体 系。 显然 , 这 片 从表 1 所列 5种优 势物种体 内具体 c u含量 的角度分析 , c u 存 在的可能性 。资料 显示 , 大冶铜绿山矿 区废弃地有 2 8种高等植 含量 最高出现在狗尾草 的根部 , 达 5 6 5 . 4 9 mg / k g , 最低 出现在 海洲 物, 分属 2 5属 1 5科 , 其 中禾本科 5种 , 菊科 4种 , 豆科 4种。 从 生 香薷 的地上部分 , 为3 7 . 6 7 m g / k g , 显然 , 此次采集 的 5种铜绿 山矿 态型来 看 , 主要 以一年 生 ( 1 9种 ) 和多年 生 ( 8种 ) 的 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 植 物 为 区废 弃地优势植物 体内的 C u含量都高于植物体 内正常 C u含量 主, 乔木只有一种 , 即木犀科 的女贞 。本次研究 , 经实地勘探 , 调 ( 2 5 m g / k g以内) , 这一结果反 映了这些植物对土壤 中的 c u 都 存在 查到的植物种类与 资料基本 一致 。通 过样 方随机取样 , 确定 了海 定程度 的富集作用 。 州香 薷 、 狼把草 、 狗尾草 、 小飞蓬和 白茅等 5种优势植物 。本文 分 3 . 3对 矿 区废 弃地 优 势 植 物 C u的 富 集 系数 的分 析 富集系数是植物体 内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比 ( 植物 析了海州香薷等 5种优势植物对铜 的积 累与迁 移特性 , 以期 为矿 重金属含量 / 土壤重金属含量) 目 。 一股 『 青 况下, 富集系数越大, 其富集 区废弃地 的植 被恢复 和土壤重 金属污染 的治理提供 一定 的科 学 能力越强。本次调查的 5 种优势植物对 C u的富集系数见表 2 。 依据 。

实习一地球化学剖面图绘制

实习一地球化学剖面图绘制

• 采用目估法确定异常下限; • 按等差法对异常进行分级;
• 分析数据,采用内插法进行 等值线勾绘。
三、方法
• 一、异常下限确定方法 1、经验法 2、长剖面法 3、计算法
三、方法
• 一、异常分级方法 1、0.1lg分级 2、等差、等分级 3、累积频率分级
三、方法
• 三、等值线内插法
(板书演示)
四、坐标模版
五、思考题
• 目估法确定背景值和异常下限需要哪些 前提? 植物中元素指示意义受哪些因素影响? 完整的地球化学剖面图需含哪些方面的 内容?
• •
实习二 地球化学平面Biblioteka 绘制 (4学时)一、实习目的
1、学会手工绘制地球化学 平面图方法; 2、学会确定异常下限和异 常分级。
二、实习要求
三、原始数据
福建峰岩铅锌矿区植物地球化学测量(蕨菜)结果
距起点(m) Pb(μg/g) Zn(μg/g) As(μg/g) Hg(ng/g) 距起离(m) Pb(μg/g) Zn(μg/g) As(μg/g) Hg(ng/g) 0 17.3 21.8 0.18 21.2 2050 22 96.9 0.45 17. 2 100 83.5 25.6 0.48 25.2 2150 74.2 132.5 0.73 22.2 200 28.5 25.2 0.33 19.17 2450 31.4 138.6 0.43 13.1 300 44.6 132.4 0.78 16.1 2550 155.7 458.3 0.66 23.2 400 72.4 76.8 0.453 18.2 2650 114 504.2 0.60 16.1 500 33.4 36.5 0.58 19.2 2750 50.2 206.8 0.55 19.2 700 10 32.9 0.35 18.2 2850 28.4 210.8 0.73 18.2 800 36.5 31.3 0.38 17. 2 2950 23.9 94.6 0.48 15.1 900 13.9 48.3 0.40 20.2 3050 27 83.1 0.55 16.1 1000 9 32.5 0.48 31.3 3150 33 99.4 0.55 24.2 1050 10.6 72.2 0.45 16.1 3250 29.4 67.8 0.68 15.2 1250 12 41.7 0.40 21.2 3350 24.4 83.1 0.45 25.2 1750 10.1 52.4 0.40 13.1 3450 15.3 46.1 0.50 19.2 1850 10.4 64.2 0.33 16.1 3550 22.3 48.1 0.55 15.1 1950 10.7 57.6 0.76 12.1

湖北省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研究

湖北省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研究

湖北省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研究谢振翅;马朝红【期刊名称】《土壤学报》【年(卷),期】1990(27)4【摘要】本项研究对湖北省14种主要成土母质及其发育的土壤,按土属布点,共取表层土壤样3346个,剖面样305个和岩石样40个,分别测定锌、铜、锰、硼、铁含量取得数据21,967项,查明全省土壤锌、铜、锰、硼、铁含量,全量分别平均为83、27、596、80、35000ppm,有效量分别平均为0.65、1.11、29.7、0.33、37.1ppm,低于缺乏临界值的耕地共2460万亩;研究得出本省近代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大多缺锌;酸性结晶岩发育的土壤缺硼;褐色粘土发育的土壤缺锰,红、黄壤缺铜,石灰土缺铁等。

综上,编绘出土壤有效性锌、硼、铜、锰、铁缺素分布图,指导粮、棉、油、果等作物的微肥应用,常年施用面积800余万亩,效益显著。

【总页数】9页(P411-419)【作者】谢振翅;马朝红【作者单位】不详;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3.61【相关文献】1.湖北省恩施市表层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杨良策;李明龙;杨廷安;曹文胜2.河南省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及施用效果的研究 [J], 朱喜梅;宁爱民3.闵行区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调查研究 [J], 郝晓洁;刘树超;吴君兰;徐燕萍;黄芹花;柏秀萍;陶明芳4.中国稻田土壤有效态中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J], 张璐;张会民;蔡泽江;王慧颖;于子坤;韩天富;柳开楼;刘立生;黄晶;文石林5.湖北省柑桔园土壤养分植物营养与平衡施肥技术研究Ⅰ.湖北省柑桔园土壤养分含量分布 [J], 王富华;胡芳林;陈防;鲁剑巍;王明锐;万远帆;刘冬碧;庞静;余常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许家咀铜铁矿区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

许家咀铜铁矿区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

许家咀铜铁矿区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邓少平,刘 博,魏克涛,徐 玮,刘 敏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湖北 大冶 435100摘 要:湖北省大冶市许家咀铜铁矿区位于铜绿山矿田的西北部,在近年的找矿工作中取得重大进展,新发现了3个工业矿体群,其中Ⅲ号矿体为主矿体,铜资源量达到近中型规模。

在找矿过程中,收集了1:1万平面重磁数据、钻孔原生晕数据,开展了物探CSAMT电法剖面及测井工作。

本文系统总结了区内岩矿石物性特征、平面重磁异常特征、基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矿体元素组合特征。

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平面重磁、CSAMT、三分量磁测井、钻孔原生晕成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数据处理以及异常提取,同时结合地质情况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有利的找矿部位,开展找矿预测。

分析认为,在矿区东南深部接触带以及北西部矿体倾向有较好的找矿潜力,有效的指导了下一步找矿工作。

关键词:物化探异常特征;找矿预测;许家咀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4-0099-5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abnorm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ediction in Xujiazui mining areaDENG Shao-ping,LIU Bo,WEI Ke-tao,XU Wei,LIU MinFirst Geological Brigade of Hubei Geological Bureau,Daye,Hubei 435100,ChinaAbstract: Xujiazui copper and iron mining area of Daye City, Hube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Tonglushan ore field,In recent years,Three new industrial ore bodies were discovered,It was a great progress in prospecting for ore.the Ⅲ ore body is the main ore body and copper resources reached near-medium size.In the process of prospecting,We collected 1:1 million area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and primary halo anomalies data.The CSAMT electrical profiling and logging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ore in the area and plane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and geochem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of bedrock and element comb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e body.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We have carried out more in-depth data processing and anomaly extraction on the results of planar gravity and magnetic logging, CSAMT, three-component magnetic logging and drilling initial halo.At the same time,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conjunction with geological conditions,We proposed a favourable site for prospecting and carry out prospecting prediction.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is good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the southeast deep contact zone and the vergence direction of the north west ore body.It effectively guides the next step of prospecting work.Keywords: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abnorm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prediction; Xujiazui mining area收稿日期:2023-12作者简介:邓少平,生于1969年,男,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地球物理专业,从事矿产物探勘查、工程物探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