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保护地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保护地秋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辽宁省新民市处于北纬41°~42°,冬季比较寒冷,进行保护地秋番茄生产比较安全,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秋番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播前准备床土配制:取深层园田土或大田土4份,加充分腐熟优质鸡粪3份、腐熟马粪3份,混合后过筛备用。
为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可用30%苗菌敌粉剂10g/m 2,拌干细土20kg ,充分混匀后,取1/3药土撒在苗床上铺底,2/3药土待播种时盖在种子上。
秋番茄苗期和前期生长处于高温强光季节,品种选择要选用无限生长、耐热抗病、适应性强、早熟、丰产、耐贮藏等优良品种,如金棚一号、欧粉、麦丽安娜等。
将种子在50~55℃温水中浸泡20min 消毒,捞出后再用20~30℃温水浸种4~6h 后捞出,用纱布吸干种子上的水,待播种,主要防治叶霉病、早疫病及溃疡病。
由于秋茬病毒病发生重,可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min ,清水投洗后再用52℃温水浸种30min ,对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培育壮苗秋番茄播种期应根据当地早霜来临时间确定,新民地区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
播种前先将苗床浇透水,撒上1层药土,将种子均匀撒播在上面,撒播种子15~25g/m 2,播后覆药土1cm ,刮平后撒盖约相当于1张牛皮纸厚的洁净细河沙。
温度控制在25~28℃,注意保湿。
秋番茄育苗正处在高温多雨季节,育苗必须具备遮荫防雨条件[1-2]。
秋番茄不进行分苗,苗床面积150m 2/hm 2。
一般苗龄以25d 左右为宜,此时幼苗长有3~4片真叶,株高15~20cm ,茎粗0.5cm 左右。
苗期管理主要是保持土壤湿度,降温防雨,防治苗期病害。
从温、光、肥水几方面入手,培育无病壮苗。
要做好遮荫防曝晒,加强通风降温防止高温徒长。
在3叶至开花前可用1000~1500mg/kg 矮壮素喷叶片,以防徒长,使苗敦实粗壮。
在肥水管理上,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幼苗4叶展开时可叶面喷施1次0.3%磷酸二铵。
3整地定植秋番茄整地前撒施腐熟优质农家肥,深翻30~40cm ,再按50cm 行距做垄,上茬底肥充足可不施,避免土温高给植株带来危害。
高寒山区西红柿温室大棚栽培技术探讨

高寒山区西红柿温室大棚栽培技术探讨为了探讨在高寒山区条件下西红柿温室大棚的栽培技术,本文将分别从选址、温室结构、土壤准备、肥料选用、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选址高寒山区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地形复杂,地势陡峭等特点决定了大棚选址需考虑到环境影响、地形地质情况以及运输、销售等 factors。
一般而言,一些山谷或是丘陵地形比较适合大棚建设。
二、温室结构山区西红柿温室大棚采用双层塑料薄膜,薄膜材质选择透光性好的PE材质,内外两层之间注入空气进行保温。
温室的高度应达到3-4米,宽度为6-8米,长度根据基地实际情况而定。
为了减少夜间散热,可使用夜间折叠膜覆盖。
同时,设置好入口、侧窗、遮阳网等设施提供通风散热。
三、土壤准备在高寒地区的温室大棚中种植西红柿需要准备良好的土壤。
在田间地里需要依据土壤pH 值、有机质、水分、微生物等情况进行合理的肥料调配,并将其深度处理使土壤松散。
因为高寒山区里的土质多为粘土,出现温室大棚里土地流失的问题。
四、肥料选用西红柿在生长期需要较多的养分,所以肥料的使用非常重要。
西红柿在不同生长期需要的肥料不同,如春季以磷钾肥为主,早秋季则适合使用硝态氮肥。
肥料的种类和比例需根据地区的气候、土壤、水分和本地区的习惯和技术等因素进行选择。
五、灌溉管理高寒山区气候干燥,降雨少,所以温室大棚里的灌溉需认真管理。
采用滴灌等微型灌溉方式,能够大大节约用水,另外可以减少水的流失以及灌溉的浪费。
若无法实现滴灌,可选用通过喷灌管灌溉。
六、病虫害防治高原高寒气候的山区地形较复杂,病虫害防治极为重要。
一般采用农药防治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属于选择性过滤破坏环境,影响人类的健康问题。
因此采用无污染无害处理技术,保护生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可使用生物药制品,如水杨菜多种生物药制品等。
高寒山区西红柿温室大棚栽培技术探讨

高寒山区西红柿温室大棚栽培技术探讨西红柿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也被广泛种植,尤其是在高寒山区。
然而,由于该区域的气候严寒,西红柿的生长和发育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该地区种植西红柿,需要采取一些特别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探讨在高寒山区西红柿温室大棚栽培的相关技术。
一、选址及大棚选型高寒山区气候寒冷,寒冷月份长达半年以上,适宜搭建温室大棚栽培西红柿。
选址应考虑阳光照射、避风、排水、气温等因素,选择地势较高,远离工业区和大面积耕地的区域建设温室大棚。
温室大棚的选型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耐隆寿命、保温隔热、通风换气等因素进行选择,常用的有塑料薄膜和玻璃等材质建设的大棚。
二、土壤处理和肥料应用高寒山区土地质量普遍较差,土壤干燥、缺乏有机质、有些地区含盐量较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可以选择规模较大的生物肥料或养分复合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
三、温度和湿度控制西红柿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
在高寒山区,由于气温低,需要采取气温调控技术。
可以利用温室大棚的特殊隔热和保温功能,和加温设备实现温度控制。
同时,由于区域湿度较大,需要采取通风换气技术保持适宜的湿度。
四、水肥一体化技术由于温室大棚内环境相对封闭,养分不易流失,因此在温室大棚内,可以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使肥料充分实现循环利用。
五、病虫害防治技术高寒山区的天气条件较为特殊,常常容易出现病虫害。
而在温室大棚内,由于环境相对封闭,病虫害防治更加困难。
因此,在温室大棚内,需要采取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用防虫灯杀虫,或者施用生物农药等。
综上所述,高寒山区西红柿温室大棚栽培技术相对于一般种植方式,更加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因素。
但由于其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技术的实现所带来的收益将是非常可观的。
冬季保护地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番茄冬季结果期高产栽培技术一、西红柿膨果慢原因分析:果实不膨大,其根本原因是营养不足。
1、无机营养供应不足,用肥不合理、温度过低或过高、水分供应不及时等,都会造成植株无机营养吸收困难,养分供应不足。
2、夜温过高导致有机营养匮乏,夜温越高,呼吸作用越强,需要消耗的有机营养越多。
3、植株徒长,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不协调,引起养分分配不均,抑制了果实的正常生长。
4、管理过程中留果贪多。
5、蘸花和喷花方法不当,蘸花过早容易出现僵果,也是影响果实膨大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1、对膨果盛期的西红柿适当追肥,在施肥上侧重磷肥、钾肥,少用氮肥。
2、应尽量控制夜温,可通过喷水、减少棚体储热等方法降低夜温,拉大昼夜温差,促进植株有机营养积累。
连续处理7—10天左右,还可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3、叶面喷施硼、钙等中微量元素,据试验,将叶面肥按平时使用浓度1-2倍叶面喷施,能使植株叶片出现暂时的生长受阻,控制徒长。
4、在管理过程中保证果实质量。
第一穗果一般不应超过3个果,否则会影响上部果实膨果以及整个植株的长势。
如果植株长势较弱,也可以将第一穗花摘除,先培育壮棵。
二、西红柿不坐果原因分析:1、温度过高导致的花芽分化不良。
如果一穗花在花芽分化期间棚内温度超过35℃,就会导致花芽分化不良或停滞,进而导致后期这一穗果坐果率低、难坐果。
另外,温度过高,授粉受精不良,也会导致坐不住果或产生大量畸形果。
2、盲目增加肥水。
一次性浇水过大、氮肥使用过多等,都可能造成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而生殖生长不足,使得坐不住果现象更加突出。
3、土壤缺硼或高温抑制了番茄对硼的吸收,花芽分化期缺硼会严重影响坐果。
解决办法:1、从苗期开始就要注重温度问题,不要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以免造成花芽分化不良,影响后期的开花坐果。
2、生产中可以叶面喷施750倍的助壮素加3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进行控制,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3、在开花坐果前,用600倍的硼砂进行叶面喷施补充硼肥,提高蔬菜的坐果率。
保护地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保护地番茄高产栽培技术一、品种温室大棚番茄品种有宇番1号、鲁番茄7号等。
种子纯度须达到98%以上,饱满度要好,发芽率要达到95%以上,在适宜温度下2-4天内发齐芽,并具有旺盛的生长势。
二、育苗早春育苗在2月中旬之后,晚秋7月上旬开始。
1.苗床将温室分成1.5米宽一畦,畦宽30厘米。
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再用高锰酸钾浸泡4小时消毒。
2.温度早春育苗棚内温度:白天22-30°C;夜间15-20°C,7月份在露天注意遮阴。
3.播后管理保持棚内温、湿度均衡,出苗后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
三、移栽1.移前准备先用多菌灵或五氯硝基苯1000倍液进行大棚土壤消毒,后用敌敌畏杀虫。
2.移栽大棚移栽一般选择在下午4时以后,棚内土地以垄为单位,垄宽70厘米,沟宽35厘米,株距25厘米;栽后用井水浇透;保持棚内空气湿度,以利于缓苗,减少病毒病的发生。
四、肥水1.温度管理番茄移植适温为28-33°C,白天应适当放风。
4-5天缓苗期后,至第1穗果膨大期,白天室温保持在20-26°C,夜间室温控制在12-16°C。
2.肥水管理番茄生育前期管理要注意肥水控制,避免水分蒸发量过大。
生育后期加强通风排湿,早晨应迅速升高室内气温,降低湿度,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
秋茬栽培,除定植水外,一般只浇水2-3次,第1水在第1穗果开始膨大时浇,第2水在开始采收后浇,第3水在采收中期浇。
第1次追肥在穗果膨大期,第2次在采收开始后,每667平方米施二铵40千克,或氮、磷、钾含量大于40%的复合肥30千克,穴深10厘米,施后及时浇水。
五、防病1.选择耐低温弱光的品种。
2.在种子浸种催芽期间,根据不同蔬菜在种子萌动后所能承受的最低温度,进行低温处理。
3.嫁接换根,提高根系的抗寒能力,增施有机肥,还促使根系发达,提高耐寒能力。
4.冬前适度控水,降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膜下暗灌。
六、管理1.坚持连阴天揭盖草苫,比晴天晚揭早盖1小时。
保护地番茄的栽培技术

储存的注意事项
储存温度
保护地番茄的储存温度应控制在5-10℃之间,以 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储存湿度
储存环境的湿度应控制在80%-90%之间,以避免 果实失水过多和腐烂。
通风换气
储存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以避免果实产 生病害和腐烂。
储存的环境要求
清洁卫生
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有害生物和有害物质的污染。
04
CATALOGUE合适的收获时间
保护地番茄的收获时间应根据品种、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等因素 来确定,一般比露地番茄早收。
采收前准备
在采收前,应将采收工具准备好,如剪刀、篮子等,并确保采收人 员的手部清洁。
采收方法
在采收时,应选择颜色鲜艳、果皮光滑、无病虫害的果实进行采收 ,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果实受到损伤。
感谢观看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 土壤条件的品种,并 考虑市场需求和价格 。
播种和育苗
根据番茄的生长特性 和环境条件,确定合 适的播种时间和育苗 方式。
施肥管理
根据番茄的生长需求 和土壤肥力,制定合 理的施肥计划和施肥 量。
病虫害防治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包括生物防治、化学 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采收和销售
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 ,确定合适的采收时 间和销售渠道。
确定栽培的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
不同品种的番茄植株大小和生长速度不 同,因此应根据品种特性来确定栽培密 度。
VS
根据栽培方式
保护地栽培通常采用高架栽培方式,密度 可适当增加,但要注意通风和光照条件。
03
CATALOGUE
栽培的管理
施肥的管理
01
02
03
基肥
高寒地区温室越夏栽培番茄育苗技术

秋冬 茬辣 椒 易 发 生 的病 害 主 要 有 疫 病 、炭 疽 病 、病毒 病和 青 枯病 等 。虫害 有主 要有 蚜 虫和 茶黄 螨 等 。防治 方法 坚持 预 防为主 ,防治 为辅 ,加 强栽 培 管理 ,增 强植 株抗 性 。优先 采 用物 理方 法进 行 防 治 ,注 意轮 换用 药 ,具体 防治方 法如 下 : 61 银 灰 膜驱 蚜 。覆银 灰 色地 膜 防蚜 虫或用 1 m . 0c
病 力 。②药 剂 防治 :发 现病 苗应 及 时拔 除 ,清 除邻
近 病 土 ,并进 行 药剂 防 治 ,可选 用 以下 药 剂 :9 % 8
壤 的摩 擦 力 较 大 , 种 皮 就会 留 在 土 中 ,种 子 出 土
后 ,子 叶马 上就 会展 开 ,受 到阳 光 的照射 ,成 长 为
一
恶 霉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300倍 液 ;7 . 0 22 %普 力 克 水剂
8 0倍液 。不要 等 发 生猝 倒 、立 枯等 苗 期病 害 发生 0 时再喷 药 ,那 时为 时 已晚 。苗期 抗病 性较 弱 ,一旦 得 病 ,损 失较大 。所 以,建议 大 家苗 期 的病 害防 治 应 以防为主 ,按 照病 害 的发 生规 律提前 用 药 。
54 防 治应 做 到 以下 两 点 。① 农业 措施 :加 强苗 .
床 覆盖 。
在育苗 过 程 中,浇 水是 比较 关键 的环 节 。浇 水
时 问及 方式 很 重要 ,种 子未 出土 前覆 盖 塑料 薄膜 的
方式 保持土 壤湿 润 。种 子 出土长 到 子叶展 开 、真 叶 露头 后 ,浇 水 要掌 握一 个 原则 ,那 就是浇 水 一定 要 见干 见湿 。此 时要 有意 识地 控水 ,不旱 不浇 。浇 水 时要 把水浇 到 畦 内 ,使 水 向上 回泅 。随着 水 分 的蒸 发 , 造 成 穴 盘 表 面 的土 先 干 ,而 底 部 较 湿 润 的 环 境 。根 的趋 水性 很 强 ,这 样 就 可促 使 根 向下 生长 。 通过 反 复利 用 干旱 的刺 激 ,当植 株 上 部长 到 1 m 5e 左右 ,5~6片 叶 1心 时 , 当把 番 茄 苗 从 土 中拔 起
保护地秋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保护地秋番茄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从播前准备、培育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总结了保护地秋番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保护地;秋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辽宁省新民市处于北纬41°~42°,冬季比较寒冷,进行保护地秋番茄生产比较安全,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秋番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播前准备床土配制:取深层园田土或大田土4份,加充分腐熟优质鸡粪3份、腐熟马粪3份,混合后过筛备用。
为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可用30%苗菌敌粉剂10 g/m2,拌干细土20 kg,充分混匀后,取1/3药土撒在苗床上铺底,2/3药土待播种时盖在种子上。
秋番茄苗期和前期生长处于高温强光季节,品种选择要选用无限生长、耐热抗病、适应性强、早熟、丰产、耐贮藏等优良品种,如金棚一号、欧粉、麦丽安娜等。
将种子在50~55 ℃温水中浸泡20 min消毒,捞出后再用20~30 ℃温水浸种4~6 h后捞出,用纱布吸干种子上的水,待播种,主要防治叶霉病、早疫病及溃疡病。
由于秋茬病毒病发生重,可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 min,清水投洗后再用52 ℃温水浸种30 min,对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培育壮苗秋番茄播种期应根据当地早霜来临时间确定,新民地区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
播种前先将苗床浇透水,撒上1层药土,将种子均匀撒播在上面,撒播种子15~25 g/m2,播后覆药土1 cm,刮平后撒盖约相当于1张牛皮纸厚的洁净细河沙。
温度控制在25~28 ℃,注意保湿。
秋番茄育苗正处在高温多雨季节,育苗必须具备遮荫防雨条件[1-2]。
秋番茄不进行分苗,苗床面积150 m2/hm2。
一般苗龄以25 d左右为宜,此时幼苗长有3~4片真叶,株高15~20 cm,茎粗0.5 cm左右。
苗期管理主要是保持土壤湿度,降温防雨,防治苗期病害。
从温、光、肥水几方面入手,培育无病壮苗。
要做好遮荫防曝晒,加强通风降温防止高温徒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 业科 技
21 0 0年第 2 0期
高寒 地 区保 护地番 茄 高产栽 培 技术
许 延敏 许艳 玲
( 龙 江 省大 兴 安 岭 地 区农 林 科 学 研 究 院 , 龙 江 大 兴 安岭 150 ) 黑 黑 6 0 0
摘 要 从 种子 处理 、 芽、 种、 期 管理 、 催 播 苗 定植 管理 、 间管理 、 虫害 防治 、 田 病 采收 等方 面介 绍 高寒 地 区保 护地 番茄 栽培 技 术 . 以为其 在 当地 的推 广种植提 供参 考。 关键 词 高寒地 区 ; 保护 地 ; 番茄 ; 高产 ; 栽培技 术 ; 黑龙 江大兴安 岭 中 豳分类 号 ¥ 4 . 文献标 识码 B 61 2 文章编 号 10 — 7 9 2 1 )0 0 4 — 2 0 7 5 3 ( 0 0 2 — 16 0
硝酸铵 、 素 交替施 用 , 次追肥 量 为 2 5 3 0k / n, 果 尿 每 2 — 0 ,u 2在 gl
实膨大 期每 7d灌 1 次水 。 行 中耕保墒 提高 地温 。 进
63 植 株 调 整 .
2 — 8℃ , 间 1 — 8℃, 苗后 白天 温度 控制 在 2 ~ 5℃, 52 夜 21 缓 O2
1 种 子 处 理
不能 选择 重 迎茬 地栽 植番 茄 , 有机 肥 1 5 1 0 /l2 施 0 ~ 5 h , t n
磷 酸 二 铵 2 5k /m , 南 j 向 垄 , 宽 6 m。 2 g 做 h E 垄 0c
5 . 扣 棚 2
在 2月中 、 旬开 始 育苗 。 5 下 用 5℃温水 浸 种 , 水量 为 用
定植 后 浇 1 次缓 苗水 , 第 1 在 穗果 坐住 、 开始膨 大 时 已
幼 苗长 到 2 3片 真 叶时 移植 到营养 钵 或 苗床 , 株 行 ~ 按
距 8 1 m l m移 苗 。 0c x Oc 浇足 移植 水 , 移植 后 白天 气温 保 持
追 1 催 果肥 , 施 硝酸 铵 25k, 次 追 2 g 1 或尿 素 10 g,2 l m 5 k/ , l  ̄ 随灌 水 施 入 。 以后每 2穗果 追 1 肥 , 酸 二 铵和 硫酸 钾 、 次 磷
6 田 间 管 理 6I 温 湿 度 管 理 .
缓苗期 白天保 持 2 ~ O℃ 。 间 1 83 夜 2℃以上 , 超过 3 ℃可 0 开天 窗放 风 。 生长 期 白天 2 ~ 8℃, 间 1 52 夜 O℃左右 。 进入 结 果 期后 , 白天 控 制在 2 ~ 5℃, 半夜 l ~ 5℃, 半夜 7 02 前 31 后 — 1 O℃, 地温保 持在 l~ 0℃, 低 l 82 最 3℃。 苗期基 本不 通风 , 缓 缓 苗后通 风 , 降低 棚 内湿度 。
洒在 畦 面 上 , 盖 1c 覆 m厚 的营 养土 f 为 防 止猝 倒 病 , 用 1 1 。 可 药土 覆盖 播 种后 的畦面 , lm 营养 土 用 5 %多 菌 灵或 5 % 0 0 甲基拖 布津 8 1 。 — 0g 4 苗期 管理 41 温度控 制 .
左右 , 晴天 上 午进 行 定植 。 选 还要 根 据每 周 的气 候情 况 , 选 择 冷尾暖 头 的天气 进行定植 。
番 茄 为茄 科 一年 生草 本 植 物 , 大 兴 安岭 高 寒 地 区保 是
护 地 栽培 的主 要 蔬 菜 品种 之 一 , 了稳 产 、 为 高产 及 提 早 上
肥 厚 色深 绿 , 茎秆 粗壮 、 间短 、 节 多茸 毛 , 1 序大 蕾 、 第 花 接 近 开花 , 无病 虫害 。
62 . 施 肥
掌握 2 2 的原 则 , 播 种 、 苗 后要 高 , 高 低 即 分 出苗 后和
缓 苗后 要低 。 苗 前 白天温 度控 制 在 2 ~ 8℃ , 间 1 ~ 8 出 52 夜 2 1 ℃, 出苗后和 缓苗 后 白天 温度降 到 1 ~ 7℃, 间 1 ~ 2℃。 5l 夜 01 42 移 植管理 .
53 温 度 控 制 .
把浸好 的种 子平 铺在 干净 的湿 布上 , 覆 1层 湿布 , 再 置
棚 内 1 m地 温 稳定 达 到 1 0c 0℃以上 维 持 7d以 上 。 夜 间棚 内最 低 气温达 到 8 1 ~ 0℃以 上时 开始 定植 。 大兴 安岭地 区定 植时 间大约在 4月末 5月初 。
5 定 植 管 理
51 整 地 . .
市 , 得较 高 的经济效 益 , 获 当地主 要采 用温 室育 苗及 塑料 大
棚 保护 地定 植 栽培 。 主栽 品种 有 L 4 2 佳 粉 、 —0 、 早丰 、 鹏 一 金 号、 赛冠 一号 、 冠三号等 。 将其 主要 栽培 技术 介绍如 下 。 赛 现
3 播 种
用 种 4 0gh  ̄用 4份 田园土 ( 5 m。 / 茄果 类除 外 )6份 陈 草 、
炭 土 , 磷 酸 二铵 05 1 gm , 成 营 养 土 , 筛 后 平 铺 加 .~ . k/ 制 0 过 1— 2c 浇透 底 水 。 0 1 m, 播种 时把 刚 出芽 , 不断 搅 拌 ,5m n后加 凉 水 降 温 至 3 1 i 0 ℃ , 8 1 , 浸 — 2h 然后将 种子 捞出搓 洗干净 。
2 变 温 催 芽
3月末 4月初 , 定 植前 3 在 0d左 右扣棚 , 用棚 膜 1 7 ~ 5 5
18 0 k , m 0 g} 。 l
54 定 植 密 度 . 垄 作 株 行 距 2 — 0 mx 0c 保 苗 58 63 6 c m. . 5万- . 60 0万 株 咀 2
于2 5℃催 芽 1~ 4h 温 水 淋洗 后 逐渐 降温 , 4 2 , 再放 至 0 2o ~ C
低温处锻 炼约 1 , 0h 最后置 于 2 5℃催芽 , 至胚根 漏嘴 。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