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铁路桥梁体系结构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铁路桥梁体系结构分析及其优化设计铁路桥梁是铁路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不仅具有支撑列车负荷、承受自然灾害、保证铁路安全等多种重要功能,而且对铁路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铁路桥梁的研究和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铁路桥梁设计的体系结构、材料选择、结构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体系结构铁路桥梁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设计荷载、地形条件、环境条件等。
只有满足铁路运输和安全所需的要求,各种条件得到合理协调时,才能构成一种合理可行的桥梁体系结构。
铁路桥梁的体系结构通常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桥台构成。
其中,上部结构是铁路桥梁的承载部分,包括桥面、横梁、支座、承台等。
它的设计需考虑荷载、风荷载、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而且还需要考虑列车振动和噪声等影响。
下部结构主要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包括桥墩、基础等。
下部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震力、桥墩间距等多种因素。
而桥台则是连接上下部结构的部分,通常是沿铁路线布置的,其设计需要考虑陡坡、道岔、特殊障碍物等因素。
二、材料选择铁路桥梁采用的主要材料有钢材、混凝土和木材。
其中,钢材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能够承受大荷载和复杂工况,因此在铁路桥梁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混凝土则是一种低成本、易施工、耐久性高的材料,特别适合于桥墩等下部结构的部分。
而木材则主要应用于小型桥梁和临时桥梁等特殊场合。
除了主要材料外,铁路桥梁的连接件、支座、防护、防腐等部分的材料也需要合理选择。
连接件主要用于连接桥梁各个部分,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材;支座则用于调节桥面和桥墩之间的位移,常用橡胶或钢球等材料制成;而防护和防腐则采用多种材料和工艺,以保障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三、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铁路桥梁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主要分为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种。
静力分析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内外力的平衡关系和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其目的是确定桥梁结构是否安全以及所需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等。
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中的结构问题分析

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中的结构问题分析摘要:针对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中的结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高速铁路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工程建设中的结构问题,内容分别为:梁型、内在结构的选用、桥墩的选择、桥梁基础、沉降的控制等。
最后针对耐久性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以及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速铁路;结构;梁型;桥梁基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先进水平,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
这一系统工程当中,结构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高速铁路的轨道等基础设施怎样才能够达到较高的平顺性,事实上是对桥梁和路基变形的正确控制,该内容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针对高速铁路桥梁来说,需要具有较为充足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耐久性,从而确保高速铁路的行车条件,在此基础上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以及运行的平稳性。
与此同时,需要结合桥梁的施工技术以及经济条件,对合理的结构形式进行选择,其中桥梁竖向刚度、横向刚度等均是对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进行控制的关键。
1 高速铁路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对高速铁路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求其刚度满足要求,需要达到高速铁路舒适、安全的需求,具体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结构自振频率数值需求。
在对桥梁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求其能够充分满足车桥动力的指标,对其进行具体检查、计算过程中,需要参照各种刚度,对强度进行具体控制。
对高速铁路进行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确保跨区域之间能够实现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应力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技术人员必须对沉降差进行严格限制,对下部结构刚度等数值提出一定要求。
此后,结合桥梁之间具备的相互作用,针对桥梁钢轨的纵向力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侨联设计足够科学合理,保障列车运行足够平稳、安全。
对桥梁结构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相应设计人员需要保障桥梁具有较高的耐久性,保障结构的合理性,桥梁当中的主结构使用年限要以 100 年为一个标准,对中小桥梁动力性能进行进一步改善。
桥梁下部结构设计的讨论

桥梁下部结构设计的讨论【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与此同时,我国的桥梁工程建设也随之不断的发展着。
在桥梁的整体构造中,桥梁下部结构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低位。
桥梁下部结构设计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着桥梁的安全和运行寿命。
进行合理的桥梁下部结构设计,可以使桥梁的上下结构协调一致,从而共同保证桥梁的整体质量。
如果设计的不好,将会使桥梁的上部和下部无法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就增加了桥梁的不安全因素。
为桥梁的安全和质量事故埋下了很多的隐患。
在进行桥梁的下部结构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保证桥梁的下部结构设计符合质量要求。
【关键字】桥梁工程,下部结构,设计讨论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桥梁是道路构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并且已经日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关键部分,在对社会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便利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但不容乐观的是,我国现有桥梁的质量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并且时有桥梁方面的重大安全事故在新闻网络等媒体上报道传播,这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桥梁的下部结构设计存在很大的问题,设计不合理,导致桥梁的上部和下部结构逐渐的协调降低,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整体质量。
因此,要想提高桥梁的质量,就必须要重视桥梁的下部结构设计。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桥梁设计建设方面的工作经验,对于桥梁工程的下部结构的设计进行探讨,希望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作用,推动我国桥梁的整体质量。
二.工程实例介绍某市地处荆山山脉东麓,是鄂西北山区向汉水中游平原过渡的地带。
现有一项目需要在该市境内新建一条道路。
项目区位于该区域内某某盆地凹陷中南部,总体属微丘低山区,局部为冲—洪积地貌。
地势有一定起伏。
项目区内分布河流、沟、渠、水塘等。
项目区内主要露出一套第四系冲洪积全新统(q4)层及第三系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层。
主要地貌单位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陇岗残丘、河谷阶地地貌。
桥梁施工技术探讨与研究

3 ) 变坡度坑壁基坑 : 坑基开挖穿过不同土层时 , 坑壁边坡
变革 。
可按不 同土质采用不同坡度 。 当下层为密实粘质土或岩石时 , 在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时代 , 可以说主要是现场浇注 的施
下层可采用垂直坑 壁基 。
工方法 。由于桥梁类型增加与跨径增大 , 构件生产的预制化 ,
1 3 基础 浇筑 .
中桥墩柱基础钢筋运到现场绑扎 , 并预埋墩柱 身联接钢
筋; 桥台基础采用 1#片石 混凝 土。混凝土 由拌和站供应 , 5 混 凝土罐车运送 , 片石混凝土掺配片石在小于 2 % , 5 混凝土送入
a ed s u s d. l ic se
【 关键 词】 梁; 工方法 ; 工技术; 桥 施 施 裂缝原 因分析
【e o s b de osutn e o; n rco t ho g;r kes a s K y r ]r g; nt com t dc sut ne nl yc cr o a l i w d i c r i h ot i c o o a nn ys
桥梁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桥梁建设的发展。
足桥梁定线放样要求时 , 复测用 。放样点不满足时要补充 。 应 桥梁 的施工控制网 , 了用 精密测定长度外 , 用它来放样 除 还要 各个桥墩( 的位置 , 基) 即定出基础轴线、 边线位置及地面标高。 并经监理工程师 验收合格后 , 进行下—步的施工作业 。
1 . 挖基和排 水 .2 1
1 桥 梁下部结构 的施工技术
1 1扩大基 础施 工 .
111测量放样 ..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探讨与研究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探讨与研究作者:朱克常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11期摘要:随着我国桥梁建设飞速发展,公路铁路两用桥重负荷、大跨度、高时速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强,桥梁施工作为桥梁建设重要施工环节,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桥梁建设质量的好坏具有直接影响作用。
以及其他常见的几种桥梁施工技术,旨在促进与同行的沟通交流,不断提高我国桥梁施工技术水平,为我国桥梁建设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桥梁施工技术探讨研究桥梁施工技术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各单位必须加强桥梁施工技术探讨与研究,本文重点分析了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也简单介绍了桥梁上部结构的主要施工方法,另外还论述了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临时支座的预制、承台施工等几项在实际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桥梁施工技术,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1、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1.1基础施工一是测量放样。
首先平整市场的现场,接着按照测量合格的水准点和导线点利用水准仪、全站仪展开施工放样工作,应重点注意桥梁在勘查阶段建立好的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其必须能够符合桥梁定线放样的各种施工需要,比如测定长度,定出桥墩的地面标高、边线位置和基础轴线等。
等全部这些施工验收合格后,就可以开始下一步施工。
1.2基坑的开挖技术一是垂直坑壁基坑开挖法,适用于那些构造均匀、天然湿度接近最佳含水量、不发生移动、塌滑、不均匀下沉或松散的基土的开挖。
二是斜坡和阶梯形坑壁基坑开挖法,适用于土层结构均匀、湿度正常、基坑深度不超过5米的基土的开挖。
三是变坡度坑壁基坑开挖法,主要运用在开挖时需要穿过不同土层的基土开挖[1]。
1.3基础浇筑首先,把桥墩柱的钢筋运到现场进行绑扎和预埋;其次是桥台基础施工,所需的混凝土由拌和站直接提供,所需的片石混凝土掺配片石应控制在25%的范围以内,把混凝土倒入模内,及时使用振捣棒进度振捣秘书,在浇筑的过程中,必须做好石笋的上下层连接工作,必须注意片石摆放位置,相邻片石之间无论是上下方面还是左右方向都必须保证相隔20到30厘米。
影响铁路桥梁下部结构刚度的主要因素

40
3 5
4 7
5 3 4.
46 9
4 65
l0 32
10 29
38 22
3 9 59
3 0
6 1 5.
44 2
19 00
38 66
表5
表6
桩长
9. 0 l . 1O
l 0 3.
纵向 K1
60 5 6l 5
53 8
横向 K2
l 7 74 l 65 6
5 0 l 0 3 o 5 0 l 00 1 5 0 1 0 0 2 0 o 3 o 0 0 o0 00 00 O 0 2 0 5 0 o 0 0 0
6 29
65 6
67 4
66 3
62 8 69 8
l 00 4 8 5 5 5 0 8 4 6l 6 4 7 4
30 0 5 2 55 0 o 2 8 65 6 64 9 7 27 72 4 70 5 400 5 56 0 0 31 9 68 7 78 0 50 0 5 6 6 3 O 0 3 0 67 8 77 l
78 0
76 3 70 5 70 6
74 1
3 5 6.
67 2
64 0 52 8
5 47
l 01 7
1 3 61 1 61 5
1 6 45
3 3 05
3l 4 0 31 2 4
31 6 9
标 号
C2 0 64 5 96 5 l 0 01 1 3 04
l 68 5
桩底轴 向力
3 8 02 3l 9 1
3 5 18
桩距 ( ) I n
3. 3 3. 4 3. 5 3. 6
高速铁路路桥施工技术探讨及建议

高速铁路路桥施工技术探讨及建议摘要从秦沈客运专线三次综合试验的成果动身,系统总结了秦沈客运专线路基、轨道、桥梁、治理等方面的技术体会,提出在以后高速铁路技术治理的注意事项、施工中的技术关键和技术开发的方向,可供高速铁路建设参考。
关键词客运专线科技开发施工技术试验研究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新建铁路中运行速度最高的,采纳“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进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客运专线。
为了保证开通时速200km及以上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和旅客的舒服性,秦沈线采纳了新的设计规程、规范、标准和一大批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施工工艺。
秦沈线的工程技术鲜亮地表达了运行速度高、规程规范新;技术含量高、设计标准新;质量要求高、施工工艺新的“三高三新”特点。
在山海关一绥中北间修建了66.8 km的综合试验段。
试验段的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5 500 m;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桥梁、桥上无碴轨道、接触网支柱,不同填土厚度的涵洞,不同基层表层结构的路基和不同处理措施的路桥过渡段;上行线铺设法国生产的60kg/m高速钢轨;有24km的接触网采纳镁铜导线,按300km/h速度要求进行设计,下行线为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上行线为全补偿弹性链形悬挂;有9 km路基按照300km/h的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秦沈客运专线高质量的建成,为我国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和技术装备选驯提供了技术储备,为铁路的跨过式进展提供了有益探究和必要的前提条件。
1 秦沈线三次综合试验的情形为了检验秦沈线工程的质量,确保开通时200 km/h的列车运行安全平稳,取得300 km/h级的列车运行时工程的各种试验数据,2001年~2002年要紧在秦沈线的山海关至绥北间,进行厂三次综合试验。
试验工作精心打算,并慎重实施,稳步推进,分别进行了国产200km/h以上机车车辆从低速到高速逐级提速的综合性试验,在列车动载作用下对路基、桥梁、线路、弓网系统和机车车辆的各项动力学性能,取得一批试验数据,检验研究成果,为铁路进一步提速和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做了一些技术储备。
211088768_公路桥梁下穿既有铁路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Value Engineering———————————————————————作者简介:覃宝玉(1987-),男,广西河池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桥梁工程。
0引言目前我国基建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公路项目陆续开工,由于我国基建行业建设时间跨度较大,使得后续新建公路难免与既有铁路线路产生交叉,为减少对既有铁路的影响,一般采用桥梁上跨,但连续梁由于其施工期较长且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也较为突出,对既有铁路线路的运营安全影响较大。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对铁路线的影响,近年来很多公路在跨越既有铁路时多采用下穿的形式,其中以桥梁下穿既有铁路最为常见,一方面桥梁受力方向明确,避免了对铁路线路产生横向水平推力,保证了线路运营安全,另一方面桥梁造型优美,提升了城市形象。
在新建安高速公路蔚家沟大桥施工中,项目结合地质情况制定施工方案。
由于该桥梁下穿既有沪蓉铁路桥梁,两桥梁之间距离较小,使得公路桥梁施工对既有铁路产生很大的安全风险,下部桩基础的施工所产生的震动直接影响轨道的线性和稳定,同时上部结构施工吊装作业也极易侵线影响铁路运营安全。
为减少对既有铁路线路的影响,确保其安全运营,项目部对下穿桥梁的施工方案进行统筹规划,对施工中的各项工序进行严格把控。
通过一系列措施,不但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桥梁施工作业,同时也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大大降低了对既有铁路的影响,确保了铁路运行安全。
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该公路桥梁下穿既有铁路线路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在施工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1工程概况太和互通连接线蔚家沟大桥第3孔采用跨度为20m ,全幅宽10m (纵坡为3.9%、横坡2%)从沪蓉铁路上行线K1744+285陈家沟左线大桥的第9孔下穿铁路,公路中心线与铁路桥梁中心线交角约为86.7°;公路桥梁从沪蓉铁路下行线K1744+335陈家湾大桥的第9孔下穿铁路,公路中心线与铁路桥梁中心线交角约为87.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作者:赵海涛
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4期
摘要:基础桥梁的下部结构工程是桥梁进行承载力转移和转送的重要位置,因此质量关系到了整个桥梁的质量。
该文首先介绍了铁路桥梁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分析了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探讨铁路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步骤的基础上,研究了混凝土灌注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铁路桥梁基础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064-01
作为铁路桥梁施工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研究其施工技术相关内容,能够更好地提升基础及下部结构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铁路桥梁的整体效果。
1 铁路桥梁基础施工的主要方法和具体工艺
铁路桥梁基础施工手段基本上包括以下几点:明挖基础施工法、承台及系梁施工法、沉井基础施工法和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法等四种。
在施工的过程中,钻机的使用是导致了整个工程继续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要选择合理的钻机。
在工程开始之前,还需要做到的就是对钻机的相关零件,以及对钻进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做好机械的准备工作。
2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
在实际的钻孔桩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严重的事故,而断桩事故是最常见的。
分析起来,断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就是在混凝土的关注过程中,常出现测绘人员在标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导管向下灌注的过程中,容易过浅,因此导致再拔出来的时候出现泄露现象,导致断层。
这种现象基本上都会发生在灌注的后期,因此对于后期灌注的过程中,一定需要严格的控制深度。
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仪器探测需要准确,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导管在混凝土下面的深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蛮深过浅或者是过深都会对混凝土的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蛮深过深,那么会导致混凝与的流动性变差,在导管拔出来的一刹那,由于有很大的阻力因此经常容易出现断桩,因此对于深度的判断无疑是恩重要的。
(3)产生卡管现象。
在混凝土进行灌注的过程中,会出现混凝土的配比没有按照一定能够的比例进行,使混凝土水分过多。
导致混凝土料经常会阻塞导管,再加上很多施工中,灌注的时间不好及时的进行控制,因此对于施工现场而言经常会出现导管中混凝土过大而卡住的现象,当然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个就是缩短施工时间,第二个就是采用恰当配比的混凝土。
(4)坍塌。
导致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够重视,材料的购买质量较差,以及在关注的过程中,混凝土泄露比较严重造成的,对于这样的想象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是非常难处理的。
3 铁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 桥台施工
在施工现场由专业的架子工在墩柱的四周搭建简易的脚手架,并在其周围搭建斜向撑杆和剪刀撑,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比墩柱的设计标高要高出1m左右,同时在其顶部搭建护栏确保施工安全。
3.2 焊接、安装钢筋
要使用配有质量证明的钢筋,钢筋没有局部弯曲,用前要清理掉其表面的鳞锈、漆皮、油脂等污物。
根据设计要求衔接桩顶的墩柱钢筋笼,墩柱钢筋是在专门的加工地点加工而成,施工时用吊车将其安装成型即可,用双面焊接来焊接主筋,其焊缝的长度要大于钢筋直径的5倍。
3.3 浇筑混凝土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要查看模板是否牢固,并清扫掉模板里的杂物,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让砂浆贴紧模板,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光滑没有蜂窝、气囊或水囊。
同时,在浇筑时,要有专门的监察人员监测墩身的垂直度。
在混凝土的强度到达2.5MPa时才可拆掉模板,并将其整体套上塑料布袋或用缠裹的塑料薄膜洒水养生至少7d。
而当温度在5摄氏度以下时就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了。
3.4 背墙、耳墙、侧墙墙顶、台帽施工
背墙、耳墙、侧墙墙顶、台帽的施工使用大面积的钢模板,并PVC里用对拉杆进行对拉操作,用槽钢来固定。
在施工之前要依照设计图放样,在监理检查无误后才可进行模板安装,台帽的钢筋在安装时要和挡块、背墙、耳墙同时制作安装,挡块、背墙、耳墙要准确地埋设。
4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1)混凝土的墩台通常用以下四种模板:拼装的模板、固定的模板、组合定型钢的模板和整体吊装的模板。
计算墩台侧模的荷载要将这两种力考虑在内:由混凝土的倾倒而带来的荷载和现浇的混凝土给侧面模板带来的压力。
配置模板时要注意控制以下几点:第一是在设计模板时不仅要绘制出模板的总装图和细部构造图,还要编制出模板的设计说明书以及模板材料的数量表等;第二是要易于施工操作,能够迅速地拆装,能够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并且模板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形成的偏差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也能达到复核人指定的规范要求;第三是模板要首先考虑使用钢模板和支合板,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要先刷脱模剂在模板上,这样便于拆模操作;第四是模板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能够承载在施工中产生的任何荷载,确保结构物保持原有的外形,缝隙衔接紧密、无漏浆现象,形状上板面平整、尺寸准确。
(2)钢筋质量控制措施。
在钢筋质量的管理方面要注意控制以下几点:首先是在采购钢筋后进场时,要贯彻落实先验收、再复检、合格才可采用的程序,监管部门还要仔细查看钢筋的直径,坚持不让不合格品入库;其次是钢筋的配料卡要在技术主管的审核同意后方可开料,开料成型的钢筋,要根据编制的号码依次整齐堆放,而且指派专门的人员制作钢筋垫,保证其规格的准确性、足够的数量、足够的强度,同时为了避免钢筋生锈,还要在堆放的场地使用相应的防锈措施。
(3)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主要由其配比决定,因此要严格依照混凝土在强度方面的要求,同时结合实验时的配合比以及现场砂石的水分来计算,并在得到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后方可使用。
在进行配比的过程中,还要指定专人负责监督执行的情况并随机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4)施工管理的措施。
铁路桥梁工程要实行施工队长责任制,利用网络控制和管理其质量,做到各司其职,人各有责。
在每道工序处都安排专职的质检员,保证整个桥梁施工过程的质量。
还有就是要做好施工现场的调度工作,控制好工程的进度,使各工序、工种间能协调配合,及时处理好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结语
通过对铁路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多方面影响因素的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铁路桥梁基础施工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施工技术运用办法。
参考文献
[1] 王小林.铁路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