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拟卷 (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2018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18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18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2018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复习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宋朝李纲曾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B.建立考试选拔人才制度C.灭掉陈朝重新统一南北 D.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2、大运河如同长城,饮誉世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下列城市的繁荣与大运河的开通无直接关系的是A.北京 B.洛阳 C.杭州 D.南京3、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有关唐太宗的史实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A.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虚心纳谏,广纳贤才C.完善三省六部制 D.击败东西突厥4、某历史老师准备上一节题为《和同为一家》的公开课,讲述唐朝汉藏两族交往的历史.你认为下列最适合她在该课详细解读的史料是A.《洛神赋图》 B.《大唐西域记》 C.《清明上河图》D.《步辇图》5、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

下列诗句反映唐人的生活深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是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B.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元稹)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6、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安史之乱 D.朋党之争7、“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与赵匡胤有关,下面史实与他无关的是A.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B.亲征澶州,打退辽兵C.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D.重文轻武,文臣统兵8、澶渊之盟规定:……每年向……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此盟约的双方是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9、关于两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某同学作了如下小结,其中哪一项不符合史实?A.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B.宋朝商业繁荣有夜市和早市,乡镇还出现了草市C.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江南推广1。

2018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8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8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1.隋文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君主。

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隋文帝所为?A。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

灭掉陈,南北重归统一C。

励精图治,注重节俭D。

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半两钱2.在电视剧《唐太宗秘史》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有:①魏征直言②文成公主入藏③玄奘西游④任李林甫为相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

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约为六十分之一。

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有: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4.研究隋唐史后,你认为下列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

文明初露曙光B。

分裂与战争C。

繁荣与开放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5.唐朝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

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A。

杜甫B。

白居易C。

杜牧D。

李白6.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

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研究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

玄奘西行B。

鉴真东渡C。

文成公主入藏D。

派遣唐使7.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大量山西人为了生计而“走西口”的故事。

而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南迁,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

加剧了南方的战乱局面B。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C。

使北方趋于平静D。

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8.宋代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下列民族政权与两宋时期同时存在的是:A。

辽、西夏B。

西夏、金C。

辽、金D。

辽、蒙古9.我国经济中心南移最终完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

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B。

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和平C。

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D。

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迁长江流域10.《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内容包括:3月1日晚,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严重的暴力恐怖事件,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其中约20人伤势严重。

部编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这句话反映了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给经济交流带来的促进作用。

(A选项)2.XXX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治国之道被后世所推崇。

他任用了许多大臣,其中不包括XXX。

(C选项)3.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XXX接见吐蕃求婚使者。

(B选项)4.唐朝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研究中国文化。

(A选项)5.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唐朝。

(D选项)6.宋代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做人莫做军,做XXX做针。

”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宋朝实行了重文轻武政策。

(D选项)7.XXX与XXX是XXX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他们名字中的“靖”、“XXX”与辽灭北宋有直接联系。

(B选项)8.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是在元朝。

(C选项)9.《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XXX和XXX逛东京大街,一个有说书、唱曲、杂剧、猜谜、相朴、踢球等娱乐活动的场所,让两人流连忘返。

这一场所在当时被称为都市。

(B 选项)10.宋元的主流文学形式是词、曲。

(C选项)11.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B选项)12.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事实的艺术加工,但是必须尊重历史事实。

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是:A。

科举考试时使用纸答题B。

唐朝时,远航的船只上配备了指南针C。

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D。

元朝时,人们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1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中国古代发明是: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活字印刷术14.“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处以重刑。

”这个命令应该来自于:A。

XXXB。

XXXC。

XXXD。

XXX15.XXX在改革中央官制时,废除了丞相和中书省,目的是:A。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期末练习卷和答案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期末练习卷和答案

练习卷(二)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 B C B C B A D D A B D A D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 B A B B B C B D B A A A一、单项选择题(本项共1.隋朝一致全国于A.581 年B.58925 小题,每题年 C.6051 分,共年25 分)D.618年2.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日的杭州由水道到洛阳经商,他先后要经过A. 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C. 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3.唐太宗说:“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人为镜,能够知得失。

A.重视教育 B .虚心纳谏 C .轻徭薄赋”所以他D.倡议节约4.《贞观政要》记录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政绩A.汉武帝B.唐高祖C.唐太宗D.唐玄宗5.唐代长安城中的“坊”是A .皇帝办公区B.居民居住区C.手工作坊区D.商业区6.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有一座始建于1300 多年前的文成公主庙。

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后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善关系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7.李白的诗豪放豪放、清爽俊逸。

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致使二人不一样创作风格的主要原由是A.对祖国河山的感想不一样C.宦途不一样D B.所受的教育不一样.所处的社会现实不一样8.“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春联高度赞誉的是A. 玄奘B.崔致远C.遣唐使D.鉴真9.以下图中,能反应“澶渊之盟”订即刻两方政权的表示图是A B C D10.“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达成于A.隋唐B.南宋C.元代D.明清11.以下事件按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排序正确的选项是①西夏消亡②南宋消亡③蒙古灭金④元代成立A B C D....12.我们穿越光阴地道,到达北宋国都东京,体验宋代人的一日生活,不可以能A.逛“瓦子”,吃甘薯B.看杂剧,参加蹴鞠C. 游夜市,喝冷饮D.挂年画,贴桃符13. 下边对宋元期间科技、交通表述不正确的是...发生的是A.昇了然活字印刷B.北宋指南开始用于航海C.火宽泛用于事D.宋代海上之路入鼎盛期14.明史家吴晗在《朱元璋》中写道:“在宋从前有三公坐而道的法⋯⋯到宋代便不”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A.地方控制更加范B.皇不停加C.君臣关系越加D.等制度更为格15.明朝期官吏兢兢,老百姓担惊受怕,跟一象直接有关的机构是A.厂特机构B.都司C.布政司D.按察司16.2017 年“一一路”国合作顶峰桌峰会在京召开,会倡“ 展,促合作”。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隋文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属于隋文帝所为?A。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

灭掉陈,南北重归统一C。

励精图治,注重节俭D。

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半两钱2.在电视剧《唐太宗秘史》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有:①魏征直言②文成公主入藏③玄奘西游④任李林甫为相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有: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4.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以下史实反映这一主流的是:A。

玄奘西行。

B。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C。

唐蕃和亲。

D。

郑成功收复台湾5.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亲自经历过如此险恶状况的历史人物是:A。

玄奘。

B。

鉴真。

C。

刘邦。

D。

李时珍6.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

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与此盟约无关的是: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

以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

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8.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

人教2018年七年级历史初一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2018年七年级历史初一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本考场试卷序号(由监考填写)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核分人得分得分评卷人一㊁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㊂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A.大运河B.赵州桥C.长城D.故宫2.唐朝时,以敢于犯颜直谏著称,曾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人是()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狄仁杰3. 学而优则仕 ,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这也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㊂以下体现这一原则的制度是()A.分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行省制4.唐太宗㊁武则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㊁任用贤能㊂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①房玄龄 ②杜如晦 ③魏征 ④姚崇 ⑤宋璟A.①②B.③④⑤C.①②③D.④⑤5.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的功绩,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临朝处政,开创殿试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D.她在 贞观之治 与 开元盛世 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6.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 中国诗词大会 节目㊂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 诗圣 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7.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㊂ 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是() A.南北朝B.唐朝C.南宋 D.明朝)()页8共(页1第卷试史历8.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一位著名的抗金英雄B.以 莫须有 的罪名被宋真宗和秦桧杀害C.是一位著名的抗元英雄D.是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9.下列搭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阿保机 契丹B.赵匡胤 北宋C.元昊 西夏D.阿骨打 后金10.据报道:从古沉船 南澳1号 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 瓷都 ,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 瓷都 ()A.河北曲阳B.福建泉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11.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交易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㊂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唐朝的开元通宝C.汉朝的五铢钱D.北宋的交子12.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㊂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 ㊂歌谣中的 戚爷() A.统一了女真各部B.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13.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㊂开辟于汉朝的 海上丝绸之路 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唐朝B.五代C.宋朝D.元朝14.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 千年风云第一人 ,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亡南宋④定国号为元()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5.下列各项横线两端没有联系的是()A.女真族 完颜阿骨打B.蒙古族 松赞干布C.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D.党项族 元昊16.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㊁侦查的特务机构是()①兵部②东厂③锦衣卫④刑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7.明末农民起义中,成为起义军主力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军B.张角起义军C.黄巢起义军D.李自成起义军18.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㊂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㊂ 张学良先生的这首诗称赞的是() A.戚继光B.林则徐C.郑成功 D.郑和()页8共(页2第卷试史历)。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 其中②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 隋朝建立B. 隋灭陈, 完成统一C. 隋炀帝登基D. 开凿大运河2.《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 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

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 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

”“此项工程”指的是()A都江堰 B大运河 C 长城 D 北京城3. 某同学赋词《临江仙》: “水比黎庶君比舟, 贞观治, 一新秋。

月碎重圆星再聚, 勤政真盛世, 英名万代流。

”他称赞的是哪位皇帝( )A. 隋文帝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4.农村稳则社会安, 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业丰则基础强, 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5.如表所示, 反映的史实是( )A.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 C. 唐朝灭亡 D.黄巾起义6.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 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 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 . 开明君主吸隋训, 贞观之治创唐荣B. 武周政治得发展, 无字之碑任后评C. 调整政策呈开元, 沉淫酒色误王国D. 陈桥兵变成君主, 限制武功向文治7.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归纳比较后, 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下列哪一项( )A.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B. 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C. 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D. 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8.“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在民间广为流传, 司马光后来“臣之精力, 尽于此书”, 此书是()A.《史记》B.《资治通鉴》C. 《宋书》D.《二十四史》9. “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两宋时期D. 明清时期10.它传入欧洲后, 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卷一(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卷一(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卷(一)(含答案)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相应的题号中,每小题2分,共50分)1、隋唐时期,王东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才子。

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长安参加殿试。

此事件最早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2、七年级(178)班的同学们想要编演一部《大唐明君——李世民》的历史剧,你认为这部历史剧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他当上皇帝以后,次年改年号为“开元”B.他减轻人民的负担,发展农业生产C.他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进士科最重要D.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3.某学校举办主题为“中国古化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人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A.遣唐使来华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行D.鉴真东渡5 某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图所示的一些素材,由此判断手抄报的主题是( )A.民族关系的发展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成了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7、“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

这些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A.唐高祖B.宋太祖C.唐太宗D.宋高宗8、史书记载:“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唐蕃会盟B.和亲会盟C.澶渊之盟D.靖康之变9、史书记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材料中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A.北宋和辽B.北宋和西夏C.南宋和西夏D.南宋和金10、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1)
姓名:班级: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为中心。

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 余杭
2、“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最终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定局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4、“靖康之耻”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辽灭北宋 B 金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5、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分封制 B 隋朝科举制
C元朝行省制 D明朝内阁制
6、他统一了蒙古草原,发动了大规模扩张战争,曾是毛泽东笔下的“一代天骄”,这个历史人物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松赞干布
7、“自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指的是() A唐朝 B 宋朝 C明朝 D清朝
8、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 思想控制的加强
B 特务统治的强化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君主集权的强化9、元朝时,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与汉族蒙古族等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民族是()
A 维吾尔族 B回族 C契丹族 D满族
10、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其中为欧洲航海活动创造重要条件的是()
A 指南针 B造船技术 C火药 D造纸术
11、印度是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最值得查阅的是()
A《资治通鉴》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马可波罗行纪》
12、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赞扬的是哪位人物的功绩()
A郑和 B郑成功 C康熙帝 D戚继光
13、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追溯历史,16世纪中国政府也曾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这指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杨家将抗辽
C文天祥抗元 D平定葛尔叛乱
14、1757年,清廷传谕外国商人,以()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

A广州 B澳门 C宁波 D漳州
15、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A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B害怕外国人危及自己的统治
C天朝物产丰盈,不需互通有无 D 重本抑末的观念
二、材料分析题(22分)
材料: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

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

(1)唐朝的治世和盛世分别指的是什么史实?(4分)
(2)唐朝采取的民族政策是什么?请列举一列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该史实有何意义?(6分)
(3)唐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请举三例唐代中外交流的事实?(8分)
(4)唐朝繁荣开放,在处理民族关系以及对外关系上,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请分别说明。

(4分)
三、简答题(10分)
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的标志性成就,请写出四大发明的名称以及影响。

四、探究题(23分)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巩固的时期,也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期。

某校初一年级同学对明清历史展开了探究活动。

探究一:捍卫主权(1)明清时期中国军民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主权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
探究二;民族团结
(2)清朝前期为了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对我国西部、西北部、东南部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3)清朝加强对广阔疆域的管理,你有何感想?(4分)
探究三:盛世危机
(1)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澎湃向前时,清朝选择了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2)该对外政策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3分)
(3)谈谈对该政策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5 C B C B C
6~10 A C D B A
11~15 C B A A A
二(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开放的对外政策。

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4)民族之间应该平等友好往来。

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

三、造纸术:促进文化的传播。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改变了作战方式,加速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探究一(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探究二(2)西部(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西北(新疆):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今新疆。

东南(台湾):清朝统一台湾后,设置台湾府。

(3)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探究三(1)闭关锁国。

(2)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

(3)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要积极向外界学习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