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俪长沙画展序
刘文奇与他的珍藏书画(续二)

刘文奇与他的珍藏书画(续二)作者:暂无来源:《艺术品鉴》 2015年第12期刘文奇,中国收藏家协会与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员。
主要收藏近现代国画、书法珍品(他曾在本刊登2014年第六期、第八期登载过部分名家书画藏品)。
他身居福建(南靖)土楼,对土楼文化艺术品兴趣浓厚。
近年来,他也收藏了部分当代原创写实土楼油画和其他书画作品。
谢稚柳《青绿山水画》纸本设色规格:81.5×46cm款识:茂强同志属丁卯壮暮翁稚柳钤印:稚柳壮暮生注:上款“茂强”即谢茂强,原上海延安饭店车队指导员。
徐悲鸿《青松猫石图》纸本设色:立轴款识:王申夏悲鸿钤印:徐悲鸿(白)东海王孙(白)徐悲鸿(朱)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
中国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他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
徐悲鸿笔下的动物,融入西方写实手法,开启了中国绘画的新阶段。
他擅长绘马,还工于画猫,他从小就对猫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笔下的猫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刘大为《丰收图》纸本设色:中堂规格:137.5×70cm款识:丰收图丙戌初雪大为作钤印:大为印寄情书画翁同龢书法纸本:立轴规格:31.5×134.5cm款识:壬辰(1892年)秋日翁同龢钤印:翁同印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人。
近代书法艺术家、政治家。
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石银坤《云水谣》布面油画2013年作规格:73.5×136cm石银坤《牵牛》布面油画2010年作规格:100×130cm石银坤:福建土楼土生土长的当代土楼画家。
他悟性很高,有很强的形象识记能力,造型再现能力和色彩感受能力。
自幼爱好书法、剪纸、绘画等艺术活动,尤其喜欢土楼房舍风景写生。
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以后,他创作大量收藏级的写实土楼油画作品。
他吸取西画光影优点,结合国画写意精神,用颜料色彩传递情感,展现中国土楼神奇独特的魅力,创作出凸显西方油画特色、又适合传统审美习惯的中国当代写实土楼油画作品。
话剧驴得水的悲喜世界

话剧驴得水的悲喜世界作者:来源:《读天下》2013年第06期近日话剧《驴得水》又重新火了一把,这部自去年6月在京首演便火爆京城话剧市场的小剧场黑马,是由至乐汇舞台剧联合哲腾文化共同出品的。
如今该剧在国话先锋剧场的演出已是第六轮,但不管经历多少轮,门票都会被抢售一空。
在新浪微博上,《驴得水》的口碑很好,它通过对独断官僚、精英加识分子、一朝得势的翻身农民的讽刺,揭示了社会的各种腐败,把人性的贪婪、虚伪、愚昧、冷漠、软弱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小剧场话剧颇受诟病的同时,《驴得水》却得以高调巡演,场面的火爆使得很多人对小话剧市场又充满了信心,或许春天真的到了。
荒诞现实主义《驴得水》自与世人见面那天起,就被冠之以“荒诞现实主义”,当然也名副其实。
虽然只是用那么几个人来表现,但社会每个阶层每个人者咆合其中,它讽刺的就是真正的生活。
这部剧讲述了一群心怀伟大理想的文化人,为了帮助山里的孩子,来到贫瘠缺水的山区,迫于生存的无奈,他们撒了第一个谎:他们编出一个叫“驴得水”的教员,每个月吃“驴得水”的空饷。
结果,教育部来人要查这个驴得水,大家决定让一个铁匠来冒充这个叫“驴得水”的英语老师。
没想到居然瞒过了上级,但上级对这位“驴”老师相当欣赏,并决定将他提拔成教育家。
事件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校长和老师们的预料。
为了保住山区学校,他们说了一个又一个谎,并不断取得成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面前,人_生的扭曲被命运所推动,变得越来越失控。
他们越陷越深,朋友反目、恋人分手、父女翻脸、夫妻对抗。
他们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谎话连篇,出卖色相,认贼作父,直到最后不可收拾。
人们常说艺术的形式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驴得水》也是这样。
这部剧的导演之一周申说,一个在甘肃当地被流传的趣闻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趣闻就是“驴得水”的原型。
后来和朋友闲聊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故事题材,于是他和该剧的另一位导演刘露—起讨论,以此事为开头,做成了一个电影大纲。
就周申个人来讲,他觉得这个故事更适合电影,“因为有些场景话剧舞台是很难表现的”。
湖南当代艺术大事记

湖南当代艺术事记1982年●9月,湖南“磊石画会”在长沙成立,主要组织者罗政、邓平祥、刘采,参加艺术家揭湘元、刘庄、范宇、李自健、贺大田、冯椒生等12人。
并在长沙东牌楼“少年之家”举办首届“湖南磊石画会”展览,展出作品80余件。
1983年●该年度理论界文艺界讨论了清除精神污染的问题。
1984年●5月,湘潭“湖南野草画会” 成立,主要组织者莫鸿勋,并举办“野草画会”第一回展,参加人员:莫鸿勋、吴德斌、王水清、陈秉耕、陈志强共5人。
● 10月,举办第二届“磊石画会”展览,参展艺术家罗政、邓平祥、刘采、揭湘元、刘庄、范宇、李自健、贺大田、袁庆一等18人。
展出作品110件。
●12月,湖南青年美术家协会筹委会成立,其筹委会执行成员12人。
1985年● 4月,湖南青年美术家协会正式成立,通过选举产生了由朱训德、雷宜锌、谭冬生、邹建平、李路明、李自健、曾正明、任家臻、刘云等11人的主席团和执行主席● 5月,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袁庆一作品《春天来了》参加展出。
●9月,“9·30画会”在湖南长沙成立,成立的日子即画会的名称。
主要成员邹跃进、胡建斌、汪泽民、左佳、左大方等。
● 11月,《画家》在湖南长沙创刊,由湖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
创始人为萧沛苍、李路明、谭力勤、谢鹏程。
该刊为当时国内首家以大篇幅推介新锐艺术家的刊物,创刊号上因首次集中推出谷文达的作品而引起较大反响。
尔后,该刊陆续以大篇幅彩页首次集中推出尚扬、张晓刚、王广义、刘小东、毛旭辉、李山、叶永青、魏光庆、潘德海、黄一翰、毛焰等一批当时前卫艺术的代表人物。
● 12月,湖南0艺术集团在长沙成立,发起组织者罗明君、马建成等人,展览在长沙烈士公园浮香苑开幕,参展艺术家马建成、马建新、罗明君、石强、刘云、范沧桑、刘向东、袁小燕、舒雷、夏丽霞等16人。
展出88件作品。
展览中出现波普、实物及装置作品,带有明显的波普倾向。
1986年●5月,《9·30首届画展》在湖南省展览馆举办,展出作品120余件。
国展大写意花鸟画作品评价

国展大写意花鸟画作品评价以何家英为代表的优秀工笔画家继承了中国画优良传统,又借鉴西方艺术之长,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他们的作品,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这类精英为数不多,但足以载入史册。
现在工笔画是吾国美术史上最热闹的时期。
全国近百所美术院校每年培养的数千名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几乎全是画工笔。
当然,这种学院派的流行工笔大多(不是全部)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工笔,而是以中国的墨、毛笔、宣纸作为工具材料加上西式技法与观念创作出的工笔。
这是我们新中国建国以来引进前苏联美术教育体系、以及之后又受西方当代艺术影响而出现的改良国画,可称之为新工笔画。
近年来,还有另一种流行工笔,那就是“国展冲刺班”培养出来的工笔画家,这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典雅品质的工笔画,冲刺班最大的特色与优势是能够大致揣摩出国展评委们总体的学养、格调、品味,以及国展入选之标准套路。
于是精准定位,精确刻划,精细入微,各自发挥优势克难攻坚,这样培训个一年半载也许就参加了美协画展,运气好的一年就能加入中国美协。
所以,这种速成模式的工笔班的学员趋之若鹜,行情火得爆棚。
相比之下,中国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显得太可怜了。
学写意画,三年五年哪能登堂入室,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所谓“半世画竹,一世画兰”,这是一辈子的学养积累与笔墨学问。
政府举办的大展要求的是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特色,这方面大写意花鸟画是没有优势的。
不入展就入不了美协,不入美协就评不上职称,涨不了工资,卖画也难。
所以,写意画坛门可落雀,异常冷清,当代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已经急速衰落了。
但是,我们美术界就有这么一群勇士,他们无畏、无怨、无悔,痴迷地踏上了学习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漫漫险途。
这次入选“三家气象-中国画提名展”画集中的26位中青年艺术家就是勇士。
在我看来,没有远大的志向、敏锐的眼光、从容的心态、博大的胸怀、火热的激情和勇敢的献身精神是不会从事大写意花鸟画艺术的。
那么,大写意是何等的魅力让人如此的痴情呢?大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领域里的顶尖学科,以八大山人、齐白石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的最高峰,是中国画的歌德巴赫猜想。
展览前言

岁月演进,如同武昌艺专创立发展至今,惊世,悲壮,逶迤。
90年,对任何人来讲都可称之漫长。
学院与时代翻过的篇章一样,备极哀荣沧桑。
这是一部视觉图像编年史。
里面无届别专业和年龄之隔,人生契阔,以画作神交,便觉目光对视中夹着因缘。
每位作者的作品无一不烙上学院的精神“胎记”。
浏览图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视觉表达的情感溶于真实或虚拟的情境,承受并珍惜着生活丰厚馈赠,由着读者指认,去补足对作者成长历程的种种想象。
不需要轻易的夸赞,需要的是怀想与感动。
90年巨变,在心目中盛演,一经汇集,载誉显荣,好比这个展览名字,很重,很重。
我们能看到这么多熟悉或不熟悉但与成就相随的校友,如看繁星点点,有的亮丽有的华彩,有的矜贵有的平和,还有的,则需要若干时日才能为我们所见。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曾经的象牙之塔褪去了温润色泽。
看这些画面,你尽可凝视品赏质疑猜测,表达喜欢或是不喜欢。
不同作品含有所处时代的美学品质,其形态奇异意象新颖,反射着生活的形形色色,直接或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文化、教育目标和对人生理想的态度,成为了我们学术精神衍生融合嬗变的不息生命力。
已如王维所言:“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斯之不远”。
在学院历史交迭中,滋养于斯的优秀艺术精神和学术力量,将鼓动我们永远迈进!文史生辉翰墨含春裴海涛春临大地,万象更新,在“花飞竞渡日,草见踏春心”的美好季节,在喜庆清华大学百年华诞的日子里,由山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以“荷塘月色”为主题设计制作的百方绛州澄泥砚澄泥砚展,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绛州澄泥砚与端、歙、洮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四大名砚”中的均为石制,唯有绛州澄泥砚是泥制,史称“三石一陶”。
它以沉淀千年的汾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烧炼而成。
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贮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倍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
乾隆皇帝赞誉:“抚如石,呵生津”,谓砚中一绝。
由于种种原因,清代其制作工艺就已失传,留下近三百年的缺憾;20世纪80年代末,由版画艺术家蔺永茂携其子蔺涛历经千辛万苦,研制并终将其生产工艺完整恢复,绛州澄泥砚又重新在砚海中展露新姿,并成为我国砚台行业的佼佼者。
《情节交织》

李林 成静 刘星 向英子 刘伽
湖南师范大学
作品欣赏
图1图2
图3
图4
图5
图1:改成《节约用地》招贴设计作者简介:刘伽(1993~),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
图2:作品《山庄折页设计》
作者简介:李林(1993~),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视觉传。
图3:作品《“反腐”公益海报》
作者简介:刘星(1994~),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
图4:作品《概念书》
作者简介:向英子(1992~),女,湖南湘西,土家族,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
图5:作品《情节交织》
作者简介:成静(1992~),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与服饰设计。
插页8。
静思与独白

静思与独白
郝俪的画所以能打动人,在于它具有一种原生态的质朴。
郝俪虽然曾一度经历学院的熏陶,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她并没有沾染重技巧的学院主义的积习。
所以,我们看她的画,不存在语言的屏障。
换句话说,她的画让我们直接感受到的是人生的种种境遇,是生命的不同状态,而不是漂亮的色彩和熟練的技艺。
倒是她那些不合学院规范的造型,不刻意讲究的色彩和不熟练的用笔给她的画增添了一种天然的威力。
当代生活中人为的、虚假的、雕饰的、伪装的东西太多了,人们更愿意去看事物自然真实的一面,郝俪的画所呈现的正是他作为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她没有试图去美化什么,她只是以真诚之心说出了一种真实的存在,而这正是现代人所失去的又普遍向往的东西,正是郝俪艺术的价值所在。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形式美的诗人

形式美的诗人作者:郝赫张舒来源:《油画》2019年第01期吴冠中被认为是中国绘画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的艺术和言论曾在艺术界备受争议,但在近代以来“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两个重要命题上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年是吴冠中100周年诞辰,本刊专程拜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与中心主任、吴冠中高足刘巨德先生和副主任周爱民先生,一同回顾吴冠中的艺术及思想,探讨其对今天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启示。
《油画》:今年是吴冠中先生100周年诞辰,艺术界及社会上都不同程度地在缅怀和追思,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是否也在筹划相应的纪念活动?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中心的大体情况和工作的主要方向。
刘巨德(以下简称“刘”):我们这边的纪念活动定在今年的11月1日,也是想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校庆日举行。
活动分成了好几项。
首先,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展出作品一百多件,由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合办。
其次,针对本次纪念活动的主题,将召开名为“美育人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同时,将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上线吴冠中数据库,可供全世界查询吴先生的资料和欣赏他的作品。
此外,还将出版12本吴冠中艺术思想研究丛书和一部百年纪念文集,丛书主要是近年来中心培养的博士后的研究成果。
文集面向社会征稿,目前征集来的文章已有八十余篇。
为配合纪念活动,我们还将拍摄制作《美育人生》专题片。
周爱民(以下简称“周”):清华大学以个人名义成立的校级研究中心只有两个:一是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另一个是张仃艺术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的工作主要是整理、挖掘、研究和传播老先生的艺术成就,并通过类似百年诞辰纪念等活动传播其艺术和思想。
曾经有记者采访吴先生,问他是否关心自己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价格。
吴先生说,我只关心自己作品能否被历史留住。
检验一个画家的成就,最终还是看历史评价,而非一时的金钱、权力等。
中心的工作就是要从学术上梳理吴先生的艺术价值及历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郝俪长沙画展序
达成特邀郝俪四月来湖南举办大型回顾个展的意向,是在我偶然走进北京“798”郝俪艺术中心的十分钟之后,说来不可思议,想想又是理所当然,一切皆缘!
郝俪的画,第一眼就能将我强烈地吸引住,笔法粗犷,色彩斑驳,画面质朴,激情宣泄,折射出画家的不凡人格与艺术自信,尤其是“画中人物”的笨拙自由的表现,让我清晰感悟到一个女性艺术家对人性独特的感受、对生命极富张力的艺术表现。
郝俪人如其画,朴实热情,坦荡大方,她与我有缘,我在北京十几年间的三次个展,她竟然每次都看过,我們艺术风格迥异,却能相互理解激赏。
我们年岁跨越一代,却有着相近的求学磨难。
简短畅谈后,让我折服她艺术才华的同时,更感动于她,二十多年前,从河北太行山脉贫困的山沟出走的一个十几岁的农村女娃,凭着对艺术梦想
的不懈追求与艰难拼搏,从一个“打工妹”成长为走向世界的成功艺术家。
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与际遇因缘成就了今日的郝俪?
郝俪的画展将带给我们答案。
女画家带来汇聚她一生的才情的油画、雕塑、版画以及图文史料,首次来湘,完美演绎,相信能让人们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能带着感动走进她奋斗、感恩、坎坷、传奇的人生。
在以推动“人性与爱”艺术理念为己任的“李自健美术馆”,我们荣幸举办郝俪艺术生涯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个人作品回顾展,想想,这是何等的意义!多妙的善缘!
衷心期待郝俪画展,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