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本教授荣获CSIAM苏步青应用数学奖

合集下载

中国数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西安举行

中国数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西安举行

中国数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西安举行
佚名
【期刊名称】《高等数学研究》
【年(卷),期】2012(015)005
【摘要】8月30日至9月2日,中国数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西安唐城宾馆举行.会议首日上午开幕式后,随即进行了大会报告,徐宗本(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宗传明(北京大学数学学院)、郭坤宇(复旦大学数学学院),相继作了一小时报告,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主持了会议.下午和第二日上午,进行了分析组、应用数学组和代数、数论、几何、拓扑组三个分组的报告会,
【总页数】1页(P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26
【相关文献】
1.2012年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西安论坛暨陕西省图书情报界中青年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J], 熊伟
2.中国数学会第11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举行 [J],
3.中国测绘学会2012年综合学术年会在西安举行 [J], 田世坡;
4.第十届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纪要 [J], 田春芝
5.中国数学会七十周年学术年会隆重举行——马志明、姜礼尚荣获“华罗庚数学奖”,段海豹、席南华荣获“陈省身数学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旦校友华宣积教授眼中的一代数学家苏步青先生_

复旦校友华宣积教授眼中的一代数学家苏步青先生_

复旦校友华宣积教授眼中的一代数学家苏步青先生_复旦校友华宣积教授眼中的一代数学家苏步青先生编者按: 今天是苏步青先生逝世一周年(3月17日),为了缅怀先生在教育事业和数学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继承和发扬先生的精神品质,苏先生的学生华宣积教授撰文回忆了苏先生带领学生把应用数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段往事,事情虽然已过去40年了,但华教授始终记忆犹新。

1964年,时任复旦大学副校长苏步青先生,应上海汽轮机厂副总工程师兼总设计师戚云浦先生的邀请,带领3名学生,访问了该厂。

厂方的萨本佶工程师、徐仁发技术员、技师顾友文和工人赵文忠等参加了接待。

后来,据萨本佶先生回忆:“接待苏教授的地点是厂部大楼接待室。

当时我具体负责测绘和设计6000千瓦的列车电站燃汽轮机。

这里面用了许多螺杆泵,它的几何形状很复杂,制造有困难,工人和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制造方案,不知行不行。

苏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我们想请他来帮助解决问题,验证或否定这个方案。

”正是在厂方有重要的生产实际问题需要解决,而校方有迫切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的情况下,双方都产生了强烈的合作愿望。

我们几个年青人有投身经济建设的热忱,而年愈花甲的数学大师还有更深层的考虑:我们应该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应用数学的研究。

听完厂方的介绍后,苏先生表示愿意介入。

但是鉴于原来一直搞基础理论研究,很少接触生产实际,他提出先到现场参观了解情况。

在接待人员的陪同下,苏先生一行来到车间,只见一台万能铣床上铣刀头上装着一个飞蝶一样的砂轮,正飞速地旋转,磨削着一个工件。

我们围绕机床仔细观察,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耐心地作了解答。

从车间出来,苏先生就对三位学生说:“这是一个纯几何的问题,正是我们学几何的人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的地方。

学校里的工作安排一下,我们抽出一点时间帮他们工作,你们看怎么样?”学生们表示了赞同。

当大家再次在接待室坐定时,苏先生立刻表示:“这个问题我们是可能解决的,不过,需要一些时间,把工件表面的形状搞清楚。

苏步青简介

苏步青简介

苏步青
苏步青(1902.9.23——2003.3.17),原名苏尚龙,著名数学家,共产党员,浙江省平阳县人。

1919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生院,1931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1年3月应著名数学家陈建功之约,载着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荣誉回国,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先后任数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训导长和教务长。

其间,与陈建功一起创立了“微分几何学派”。

1952年10月,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来到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推动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快速发展,使之成为中国数学领域的中心,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后任复旦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

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等专著10部。

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苏步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杰出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与棋王谢侠逊、新闻王马星野并称“平阳三王”。

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

他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等职。

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聚焦点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聚焦点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聚焦点作者:徐宗本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7期专家简介:徐宗本,数学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5年1月出生于陕西商洛。

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

提出稀疏信息处理的L(1/2)正则化理论,为稀疏微波成像提供了重要基础;发现并证明机器学习的“徐—罗奇”定理,解决了神经网络与模拟演化计算中的一些困难问题,为非欧氏框架下机器学习与非线性分析提供了普遍的数量推演准则;提出基于视觉认知的数据建模新原理与新方法,形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隐变量分析等系列数据挖掘核心算法,并广泛应用于科学与工程领域。

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

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

”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主导作用、发展态势的准确把握,是对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部署。

数字化:从计算机化到数据化数字化是指将信息载体(文字、图片、图像、信号等)以数字编码形式(通常是二进制)进行储存、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途径。

数字化本身指的是信息表示方式与处理方式,但本质上强调的是信息应用的计算机化和自动化。

数据化(数据是以编码形式存在的信息载体,所有数据都是数字化的)除包括数字化外,更强调对数据的收集、聚合、分析与应用,强化数据的生产要素与生产力功能。

数字化正从计算机化向数据化发展,这是当前社会信息化最重要的趋势之一。

数据化的核心内涵是对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社会活动交融生成的大数据的深刻认识与深层利用。

大数据是社会经济、现实世界、管理决策等的片段记录,蕴含着碎片化信息。

随着分析技术与计算技术的突破,解读这些碎片化信息成为可能,这使大数据成为一项新的高新技术、一类新的科研范式、一种新的决策方式。

数学大师苏步青的故事

数学大师苏步青的故事

数学大师苏步青的故事导读:本文数学大师苏步青的故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苏步青(1902.09.23~2003.03.17),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杰出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

苏步青自1931年3月应着名数学家陈建功之约,载着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荣誉回国,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先后任数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训导长和教务长。

至1952年10月,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才有点不太情愿地到了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后任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

他曾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回望苏步青的百年人生路,也是崎岖泥泞,故事多多,今选几则以慰读者。

故事一公元1902年9月23日,那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对祖辈从福建同安逃荒到浙江平阳带溪村的苏祖善家来说,那是一件难得的大喜、大吉的日子。

真是老天有眼,天官赐福。

苏祖善家添了一丁,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终于有了世代务农的“接班人”。

可苏祖善夫妻俩从未上过学,尝够没有文化的苦,望子成龙心切,于是给儿子选取“步青”为名,算命先生还说上一番好话,以“步青”为名,将来定可“平步青云,光宗耀祖”。

名字毕竟不是“功名利禄”的天梯。

正当同龄人纷纷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苏祖善交给儿子的却是一条牛鞭。

从此,苏步青头戴一顶父亲编的大竹笠,身穿一套母亲手缝的粗布衣,赤脚骑上牛背,鞭子一挥,来到卧牛山下,带溪溪边。

苏步青家养的是头大水牛,膘壮力大,从不把又矮又小的牧牛娃放在眼里。

有一次,水牛脾气一上来,又奔又跳,把苏步青摔在刚刚砍过竹的竹园里。

真是老天庇佑,他跌在几根竹根中间,未有皮肉之苦,逃过一劫。

放牛回家,苏步青走过村私塾门口,常被琅琅的书声所吸引。

有一次,老师正大声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他听后,就跟着念了几遍。

此后,他竟记住了顺口溜,放牛时当山歌唱。

苏步青

苏步青

苏步青(1902.9.23-2003.3.17),原名苏尚龙。

浙江省平阳县人。

著名数学家。

1919年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生院,1931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1年3月应著名数学家陈建功之约,载着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荣誉回国,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先后任数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训导长和教务长。

其间,与陈建功一起创立了“微分几何学派”。

1952年10月,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来到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后任复旦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兼任学术委员会常委,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60多篇科学论文。

2003年3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2岁。

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等专著10部。

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年表:1902年9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带溪乡,说闽南语。

1915年,就读浙江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

1919年,中学毕业时获当时已调任的校长洪彦元资助独自往日本留学。

1920年至1924年,在日本东京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电机系学习。

1924年,考入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

1927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入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1928年,与松本米子结婚。

1931年,获得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33年,陈建功推荐其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

1935年,任《中国数学会学报》主编。

1948年,任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任浙江大学教务长。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苏步青等一批数学系骨干力量调至复旦大学。

徐宗本院士:探寻数学的交叉之美

徐宗本院士:探寻数学的交叉之美

徐宗本院士:探寻数学的交叉之美这位从秦岭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数学家,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攀登在将数学变成数学技术的蜿蜒道路上。

2015年春日的一天,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里百花争艳,绽放的樱花让师生们流连于花间树道。

在该校学习工作近40年的徐宗本院士,此刻正安静地坐在办公室推导演算数学公式,直到《中国科学报》记者的来访,才将他从深奥的数学世界拉回到樱花盛开的美丽校园。

其实,这位从秦岭大山深处走出的数学家,其人生经历所折射出的光彩,更比樱花绚丽——198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文革”后第一批培养的计算数学专业博士;2008年获中国应用数学的最高奖——苏步青应用数学奖;2010年,他应邀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特邀报告,成为继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冯康、张恭庆、马志明、田刚、彭实戈、郭雷之后,我国为数不多的被邀请的大陆数学家;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以他的理论为基础的全球首部稀疏微波成像论证原理样机试飞成功。

坚持不懈,将纯数学带进应用之门2011年冬,在西安交通大学执教35年的徐宗本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两大“盛事”:一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西安交大理科的首位院士;二是西安交大成立“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学科终于迎来实现跨越式发展机遇。

最让徐宗本欣喜不已的是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成立,因为这意味着:数学学科将在西安交通大学这样一所具有传统工科优势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得到优先发展和重点建设。

在探索数学与应用相结合的路上,徐宗本已经跋涉了30多年。

这不仅要有对研究方向的足够自信,最重要的是要能耐得住长期的寂寞和一次次的失败。

“长期从事这件事情,你会冒很大的风险,那就是有可能不成功,整个过程充满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煎熬。

”徐宗本体会颇深。

因为始终伴随着“失败”的风险,他曾经认为自己也有可能“死在”坚持的路上。

“我坚持的价值在于,让那些一直坚持走在科学研究路上的人看到了希望,特别是让数学领域一批坚持做应用的人看到了成功。

苏步青

苏步青
1923年9月1日,东京发生大地震,从灾难中逃生,衣物、书籍、笔记尽付一炬、第二年3月在东京高等工业 学校毕业后,就去报考日本的名牌大学-东北帝国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以两门课均满分的成绩,名列90名考生第一, 被录取为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的中国留学生。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
1928年初,苏步青在一般曲面研究中发现了四次(三阶)代数锥面,论文发表后,在日本和国际数学界产 生很大反响,人称“苏锥面”。从此,苏步青一边教学,一边作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仿射微分几何方面......
苏步青故居
2001年,位于平阳县腾蛟镇腾带村的苏步青故居成立,1902年苏步青诞生在这里,并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1996年被平阳县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温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中摆放 着苏步青的平生事迹、家庭背景及子女的各种资料,按一定的时间顺序陈列近二百幅大大小小的照片。
谢谢观看
苏步青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 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 就。
人物生平
苏步青(7张) 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父亲靠种地为生,童年时代放牛喂猪,干过 割草等农活,虽然家境清贫,但父母依然省吃俭用供他上学。
学生:数学教授张素诚,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白正国,杭州大学数学系教授吴祖基,郑州大学数学 系教授熊全治,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大潜、谷超豪院士、胡和生院士和李大潜院士。
社会任职
1935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数学会,被推为《中国数学会学报》主编。 1941年后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院士兼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数学会学报》总主编; 1949年后任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教务长,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教务长; 1952年任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 1952年上海复旦大学教务长。 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 1960年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 1978年后任复旦大学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名誉校长、教授,《数学年刊》主编,国务院学位 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分会会长、名誉会长; 1978年任复旦大学校长; 1979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中央参议委员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 X L i UIL .R b s r c a cmp n n s U e,Y L E A L o u tpi i l o o et np
a ay i b s l o g n zn r ls b s d o sa it a n l ss y e f r a ii g u e a e n tts i l - c
Trn p rain S se ,2 0 a s o tto y tms 0 0,1 3 :1 81 4 () 4 -5 .
[ ] Th T C C ae eo nt nD tbs E / ] 8 eMI - B LF c cg io aa ae[ B OL . R i
(0 30 —8 2o —1 1] ht:/ b1m teu 20—10 )Eo7 1—6 . t / cc i d/ p . .
e ee t ni c teo trd t rd tci ns atr mee aa:n u a ewo k a — o e r 1n t r p
po ce J .Ne rl t r s 0 3 6 3 :4 9 rahs[] ua Newok ,20 ,1 ( ) 1 —
42 6.
I FEE r s ,2 0 P e s 0 2:8 1 . - 4
也拓 宽 了 P C 的适 用 范 围. 实 验 中 , 们 也 注 P A 在 我
意 到与 L C 和 P C 相 比 , 文 提 出 的 R P A PA PA 本 PC
r ] Z a T o e S e e n e r 1 ew r — a e 7 h oL, h  ̄ E troa dn u a n t o k b sd C
C 提取 的 特征有 利 于分类 而且 稳健 . A
袁 2 行人检 测 的 3种特 征提 取及 分 类方 案 比较
分类准确率/
分类 方 案
[ ] B S PC M.L tn aibe 2 IHO aet r l v a mo es l r i i dl, e nn n a g g ahcl d l M] od nM a r g ,MA, rp i e a mo s[ 。J ra I mbi e .C d
o te J . C mp tr & C e cl n ier g ul r[ ] o ues i h mi E gn ei , a n
20 0 4,2 ( ) 4 31 0 . 8 8 :1 0 —4 8
样本组 1
样本 组 2
E] Bd L N R J C NF DD, B Y I .Oul 4 iL E , OR OR NA NE T t— i
西







第 4 卷 2
不 变. 案 中的特 征提 取均 指 提 取 9个 特 征 , q 方 即 一
1 9, 61 3): 6¨ 一 2. 99 ( 62
9 选用 的分 类 器仍 为 支 持 向量 机 , 采 用 高 斯 核 . 并 函数 . 类结 果如 表 2所 示 , 分 从表 2可 以看 出 , P — R P
计算 时 间稍 长 , 因此 下 一 步 的研 究 方 向是 降 低 算法 的复杂度 和缩 短计 算 时 间. 另外 , 实验 中没有 考 虑 在
特征 选 择 环 节 , 果 把 R P A 特 征 提 取 与 特 征选 如 PC
pd sr n dtcin [ ] I E rn n Itlgn e eti eet a o J . E E T as o nel e t i
E Trn n NerlNe— h s sa poc J .I E a s o u a c t
wo k ,1 9 ,6 1 :1 1 1 3 r s 9 5 ( ) 3 —4 .
本 文 提 出 了 一 种 R P A 方 法 , L C 和 PC 与 PA PC P A方 法相 比 , 分类 准确 率有 了 明显提 高 , 效地 有 减少 了对 奇 点 的误 判 , 增 强 了 P C 的 稳 健 性 , 既 PA
US :M I Pr s ,1 9 3 1 4 3 A T e s 9 9: 7 — 0 .
[] Z O ii g HE Deh o 3 HA We a ,C N z a ,HU h n x .De xn S agu —
t c i n o u l r a d a r b s l o i m g i s e t f o ti n o u t BP ag r h o e t a an t
sf aedtst/ e eefcrcg io -aaae h— ot r ̄aaesh i l aeeo nt nd tbs. t w s / i
m1 .
择结 合起 来 , 在特 征 提 取后 即计 算 各 个 特 征 在 参 与
分类 时 的重要 程度 , 对特 征按 重要 程度 排序 , 并 只让 重 要 的特征 参与 分类 , 而 提 高 分类 算 法 的准 确度 从 与 运算 速度 .
参 考文 献 :
[] T P I E, IHO 1 IP NG M BS PC M_P o a isi pic a rb bl t r i l ic np cmp nn n ls J .JRo tt t o ,S r sB, o o et ayi ] ySai c ei a s[ sS e
[] G 6 AVR L D I A M,G E E .S a ebsdp dsr n I B L J h p -ae eeti a d tci n rcigE ]/P o edn so E n eet na dtakn c / rce ig f E E I— o I
tlg n hceS mp su el e tVe il y o im.Pic twa i s aa y,NJ ,US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