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岳麓版巩固辅导

合集下载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岳麓版知识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岳麓版知识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岳麓版知识点练习第五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①女子可以不缠足②照相、看电影③男子剪辫子、留短发④使用洗衣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还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A、中国开始与国际流行接轨B、显示中华民国与清政府的区别C、资产阶级平等的愿望D、对别人更加尊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一份文献记载着“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五四运动后B、辛亥革命后C、新中国成立后D、洋务运动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事项可能出现在20世纪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可以去东交民巷看无声电影B、可以电报联系亲友,拍全家福照片C、可以用上侯德榜研制的纯碱D、可以到京师大学堂参加科举考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

该报纸应是( )A、《民报》B、《申报》C、《每周评论》D、《新青年》【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

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躬。

”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练习题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练习题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是( )A、《新蜀报》B、《渝报》C、《大公报》D、《新华日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A、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商人用有线电报传达生意信息B、1895年,李先生在《申报》上读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C、1900年,张先生乘坐火车外出做生意D、人们见面称呼“大人”、“老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在描述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时说道:“铁路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

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下列关于此现象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B、国民党发动内战C、官僚资本的压迫D、一战后我国民族工业的产品质量下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如下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清政府的推动②辛亥革命的鼓舞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④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鲜活的元素。

下列人物和事件搭配错误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邓世昌——黄海大战C、左宗棠——签订《马关条约》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

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你可以做些什么( )①从《申报》上了解时事②报考京师大学堂③考中状元光宗耀祖④买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4课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岳麓版复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4课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岳麓版复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4课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岳麓版复习巩固八十第1题【单选题】编写《海国图志》,引导中国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近代思想家是( )A、魏源B、冯如C、侯德榜D、严复【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近代科技文化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京张铁路全线通车②侯德榜制出纯碱③魏源编成《海国图志》④严复译述《天演论》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鲁迅先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而且他还是现代杂文的开拓者,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写了许多战斗性的杂文,他的作品主要是( )①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②痛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③鼓舞人民的反抗斗争④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詹天佑一一京张铁路B、侯德榜一一侯氏制碱法C、林则徐一一《天演论》D、魏源一一《海国图志》【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天演”“物竞”“天择”等术语频频见诸当时的报纸杂志,许多人甚至用这些词汇来取名,表示信奉进化论。

这反映了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A、严复B、魏源C、林则徐D、詹天佑【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或报刊,按出版发行时间先后排序正确是(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它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这部著作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严复的译著《天演论》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魏源译述《天演论》,用西学理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4课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知识点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4课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知识点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4课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知识点练习第八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燕京大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鸦片战争后,爱国知识分子寻求革新救国的思想涌现。

图人物写此书的目的是( )A、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B、“师夷长技以制夷”C、介绍西方教育思想D、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经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不朽的民族战歌《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它的曲作者是( )A、田汉B、聂耳C、冼星海D、徐悲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中,“长技”是指( )A、西方的思想文化B、西方的外交政策C、西方的先进技术D、西方的政治制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天演论》D、《三国志》【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艰难曲折,探索中深入发展,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这是严复在评价哪一事件( )A、科举制度废除B、《奏定学堂章程》C、京师大学堂D、《天演论》在中出版【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九年级三班钟国平时对中国近代和现代的科技文化成就进行了认真整理,他整理的笔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B、魏源译述的《天演论》向国人介绍了进化论思想C、邓稼先领导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他被誉为“两弹元勋”D、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练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练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第1题【单选题】为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进行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张之洞——创办大生纱厂B、张謇——修建京张铁路C、詹天佑——开办汉阳铁厂D、侯德榜——发明制碱新工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示意图。

图中甲、乙、丙三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B、洋务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大改造完成C、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土地改革完成D、洋务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文化大革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代表中国近代先进的生产力B、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C、一战后进入“黄金时代”D、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古代有“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班超,近代有中过状元后来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 )A、张謇B、孙中山C、周学熙D、荣宗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A、赞成商务立国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D、提倡实业救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段是在(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B、中日甲午战争后C、一战期间D、1951年【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A、B、C、D、【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謇说:天生之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4课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岳麓版复习巩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4课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岳麓版复习巩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4课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岳麓版复习巩固七十八第1题【单选题】比较魏源和严复,两人的相同之处有( )①都参加了抗击英国侵略的战争②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③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④都主张向西方学习⑤都具有资产阶级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风暴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1912·6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

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B、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C、大街上有男子剪去长辫D、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文艺作品能折射出时代的印迹,下列作品中与其他作品时代主题不同的是( )A、《黄河大合唱》B、《义勇军进行曲》C、《狂人日记》D、《愚公移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参观严复故居时说,严复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

严复影响维新变法的译著是( )A、《海国图志》B、《天演论》C、《共产党宣言》D、《神曲》【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

月亮出了,风熄了,我站在院中唱歌。

”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

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运动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提倡民主B、提倡文学革命C、提倡科学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音乐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1)冼星海创作的______作为中华民族的音乐经典,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岳麓版拔高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岳麓版拔高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岳麓版拔高训练第二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京张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B、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C、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D、电影《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国民政府就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廷官场称呼,规定政府职员一律改称职务,而民间普遍改称呼为“先生”或“君”。

这说明( )A、当时社会等级森严不可逾越B、国民政府提倡人人平等互相尊重C、服饰革新改变了社会的风气D、传统婚姻礼仪繁琐需要简化革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是20世纪初《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方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出版它的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三联书店B、商务印书馆C、同文出版社D、外文出版社【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同时期的军阀冯玉祥则下令:“着绸服则加税,而丝袜缎鞋尤甚,每一只须纳税一元。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岳麓版复习特训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岳麓版复习特训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岳麓版复
习特训
第1题【单选题】
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

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义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
B、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民族工业总体比较落后
D、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

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胶济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汉铁路
D、京包铁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岳麓版巩固辅导第1题【单选题】下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自主学习单局部,据此判断,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A、魏源B、张之洞C、严复D、张謇【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世纪初,梁启超从上海出发,准备前往昆明,下列方式中最节约时间又最可行的是( )A、只能骑马或步行B、乘火车直达C、乘飞机直达D、先乘轮船再乘火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清末状元实业家张骞在“实业救国”的口号下,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汉阳铁厂D、大生纱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它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对于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有重要作用。

它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该著作是( )A、《四洲志》B、《敬告青年》C、《天演论》D、《海国图志》【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下图是其曲折发展示意图,F1 是它发展的动力,F2 是它发展的阻力。

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国民党发动内战D、辛亥革命的爆发【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民族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B、产生于甲午中日战争后C、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D、得到外国的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支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民国时期,穿中山装、剪辫子和行握手礼等逐渐成为新风尚。

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社会性质B、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C、改良了社会习俗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 )A、发电报B、乘飞机C、乘火车D、乘轮船【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对于下面图片所示社会现象的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到辛亥革命的推动B、说明社会生活的变迁C、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D、民族意识觉醒的体现【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燕京大学【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留头不留发”和“留发不留头”的斗争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A、元朝B、明朝C、清朝D、民国时期【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胡适是中国提倡白话文运动的“第一人”,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篇文章被誉为“文学革命发难的第一声”,该文章是( )A、《敬告青年》B、《文学革命论》C、《文学改良刍议》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禁缠足,倡女权,男父平等新追求B、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C、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D、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她们撕掉学校发的《烈女传》,让父母退掉包办的婚姻,有的就干脆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对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她们就是民国初期的女学生。

这表明当时(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中国最早出现的新闻传播工具是报纸,它在漫长的传播史中一直是新闻传播工具的主要形态。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A、《万国公报》B、《申报》C、《民报》D、《新青年》【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B、《海国图志》C、《水经注》D、《天工开物》【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中山服和西服取代翎顶礼服成为官员的礼服,始于( )A、鸦片战争后B、甲午中日战争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答案】:【解析】:第18题【单选题】抗战时期,重庆成了战时全国的文化中心。

下列优秀的文艺作品中,与郭沫若无关的是( )A、《屈原》B、《孔雀胆》C、《法西斯细菌》D、《虎符》【答案】:【解析】:第19题【单选题】他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认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为此编写了( )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天演论》D、《三国志》【答案】:【解析】:第20题【单选题】下列情景中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是( )A、1880年8月8日,英国商人比特坐火车从吴淞赶到上海参加一个商务聚会B、1882年2月2日,美国人特比在中国通过有线电报向朋友问好C、1877年7月7日,清朝派往美国的留学生乘轮船离开了上海D、《申报》第一个向全国报道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停火的消息【答案】:【解析】:第21题【填空题】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______;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22题【问答题】材料1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材料2 “《狂人日记》里有吃人的,我要求救救孩子。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着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鲁迅(1)鲁迅的《狂人日记》写于什么时期?(2)作者当时思想的基点是什么?“救救孩子”指什么?(3)鲁迅说的“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指什么?(4)对毛泽东说的“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如何理解?【答案】:【解析】:第23题【材料分析题】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西域通道以后,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桃(核桃)、胡萝卜、汗血良马以及名贵毛织品等陆续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内地的经济生活。

与此同时,中原则向西域地区输送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并把铸铁、凿井挖渠的技术传到西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参材料二:洋务派为了供应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运输,……从70年代开始,便陆续创办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

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从1872年到1894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100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万人。

──白寿弈《中国通史纲要》材料三:纱厂的创办人……是夺魁的状元。

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羨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

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如图材料五: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召开……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在诸多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摘编自时政新闻材料一中所说的“西域通道”后来被称作什么?请根据材料一写出这条通道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

根据材料二说明洋务运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中提到的这位状元是谁?他认为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什么口号?材料四所示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党中央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什么决策?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答案】:【解析】:第24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1912年至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新建厂矿600多家,这八年的投资超过了以往的40多年。

1911年,全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纱厂有20家,纱锭约50万枚,资本1700万元;1919年增至35家,纱锭65万多枚。

1914年中国面粉出口不足7万担,1918年已超出200万担。

材料二:在中国的煤矿生产中,1913年日本直接攫夺和参加投资的煤产量为319万余吨,1919年增为501万余吨;铁矿生产,1915年日本参加投资的铁矿产量为5万余吨,贷款铁矿产量为54万余吨,1919年前者增为44万余吨,后者增为90余万吨。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点?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与材料一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主要原因的分析是否矛盾?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无【解析】:第25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

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

此时,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

一部分进步人士倡导效法彼得大帝与明治天皇,进行体制重组;另一部分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族代替清王朝。

在战后中国,政治运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什么皇帝咧,贵族咧,军阀咧,官僚咧,军国主义咧,资本主义咧……都像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Bolshevism(布尔什主义)战胜的旗。

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的凯歌的声。

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材料三:材料一中“自强运动”是指什么事件?如何理解“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这句话?材料一中“两股潮流”的代表事件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反复的比较中最终选择了什么思想。

举出一例中国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件?材料三的作品中人选一个,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其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