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二模理综-高中物理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广东高考理综真题_物理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官方版

2014广东高考理综真题_物理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官方版

2014年广东理科综合物理部分13、图6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14、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的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15、如图8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

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A.在P和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B.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C.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16、图9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1和○2为楔块,○3和○4为垫板,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使弹簧压缩的过程中A.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B.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C.垫板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D.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17、用密封性好、充满气体的袋包裹易碎品,如图10所示,充气袋四周被挤压时,假设袋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则袋内气体A.体积减小,内能增大B.体积减小,压强减小C.对外界做负功,内能增大D.对外界做正功,压强减小1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v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C.改用频率小于v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D.改用频率大于v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19、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1不变,闭合电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向下滑动时,灯L变亮B.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C.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D.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20、如图12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量为+Q的小球P。

2014-04广东理科综合二模(含试题、答题卡、答案).

2014-04广东理科综合二模(含试题、答题卡、答案).

广东理科综合二模2014-04-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小4分,共64分。

1.用抗生素处理成纤维细胞后,能抑制内质网的糖基化功能,使细胞分泌的纤连蛋白(FN1)减少,且易被组织蛋白酶水解。

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纤连蛋白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B.糖基化能维持纤连蛋白的稳定性C.内质网能阻止纤连蛋白的运输D.组织蛋白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2. prp s 蛋白 转变成prp sc 蛋白并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

图示prp sc 蛋白的形成过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完成图中①与②过程的模板相同B.遗传物质prp sc 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C.prp sc 出入神经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D.prp s 转化成prp sc 时有正反馈效应3.在种植新疆无子葡萄品种“无核白”过程中,通过大量喷施赤霉素可提高产量(注:无子果实的形成过程中,没有经过授粉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无子果实形成时染色体数减半B.赤霉素能促进果实细胞的伸长C.果实形成过程中必需赤霉素D.赤霉素能抑制种子的形成4.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 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

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y 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

则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 ,因变量为yB.x 的值随y 值的增大而增大神经细胞prp sprp sc+ 促进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5.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

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B.营养物质因消耗而不足C.产物积累使pH值发生改变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6.假设某一年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组成及比例为:SS(黑色)10%,Ss(黑色)10%,ss(浅色)80%。

由于寄居的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个体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答案详细解析试卷类型AB通用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答案详细解析试卷类型AB通用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物理试题试卷类型B 与A 题目及顺序完全相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3.图6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 C. 第1 s 内和第4s 内的位移大小不等D .0~2s 内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14.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 在支撑点M 、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 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 M 处受到的摩擦力沿MN 方向D .N 处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15.如图8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 和塑料管Q 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A .在P 和Q 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 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 在P 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 中的长 D .落至底部时在P 中的速度比在Q 中的长16.图9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块,楔块与弹簧盒、垫块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时弹簧压缩过程中A .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 B. 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 C. 垫块的动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D .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者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7.用密封性好、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包裹易碎品,如图10外界无热交换,则袋内气体A .体积减小,内能增大 B. 体积减小,压强减小 C. 对外界做负功,内能增大 D .对外界做正功,压强减小18.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图9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C. 改变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 .改变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19. 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 1不变,闭合电键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 向下滑动时,灯L 变亮B. P 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C.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D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20.如图12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量为+Q 的小球P ,带电量分别为-q 和+2q 的小球M 和N ,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P 与M 相距L ,P 、M 和N 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与N 的距离大于L B. P 、M 和N 在同一直线上 C. 在P 产生的电场中,M 、N 处的电势相同 D .M 、N 及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21.如图13所示,飞行器P 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 行器的角度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 B.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长C. 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D .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34.(1)(8分)某同学设计的可调电源电路如图22(a)所示,R 0为保护电阻,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闭合电键S .①用电压表测量A 、B 两端的电压;将电压表调零,选择0-3V 档,示数如图22(b),电压值为 V . ②在接通外电路之前,为了保证外电路的安全,滑片P 应先置于 端.③要使输出电压U 变大,滑片P 应向 端(滑动,高考题漏了2个字).④若电源电路中不接入R 0,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 的风险(填“断路”或“短路”).(2)(10分)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①如图23(a),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得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有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 = N/m ,(g 取9.8m/s 2)②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23(b)所示;调整导轨,是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图12图130 1 2 3 V 0 5 10 15 (b)图22 图11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 .③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 ;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 ,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 .④重复③中的操作,得到v 与x 的关系如图23(c )。

广东省“十二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考试试题(附答案)

广东省“十二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考试试题(附答案)

广东省“十二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 物理试题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23592U +10n →Z AX +9438Sr +102n 是核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释放能量B .天然放射现象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C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其中a =F m 、I =U R 、B =FIL 都属于比值定义式D .千克、库仑、米 属于国际制单位中的基本物理量单位14.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圆筒形绝热容器,用绝热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活塞处位置a时,筒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当活塞在外力作用下由位置a 移动到位置b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是绝热容器,筒内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则筒内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B .气体压强增大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 .筒内气体的密度增大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反映了微粒中分子运动的不规则性B .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C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对外做功800J ,同时吸收300J 热量,则这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16.如图,质量m A >m B 的两物体A 、B 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

已知两物体与墙面的动摩擦因数μA >μB 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 的受力示意图是(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B.在衰变过程释放的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弱C.汤姆孙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右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n为量子数。

2014高三二模理综试题物理题选编含答案

2014高三二模理综试题物理题选编含答案

2014高三物理测试第I 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 .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 C .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D .“平均速度”、“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15.如图所示,图(a )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接到U =220 V 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与阻值为R 1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图(b )中阻值为R 2的电阻直接接到电压为U =220 V 的交流电源上,结果发现R 1与R 2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A .21R R B .12R RC.12R R D. 21R R 16.将一正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入电场中M 点,静电力做功W 1=6×10-9J ,若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N 点移至无限远处,静电力做功W 2=7×10-9J ,则M 、N 两点的电势φM 、φN 关系正确的是 A .φN <φM <0 B .φN >φM >0C .φM <φN <0D .φM >φN >017.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正上方有一小球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

若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重力加速度为g ,则飞行时间t 为 A .t =v 0tan θB .t =2v 0cot θgC .t =v 0cot θgD .t =2v 0tan θg18.质量m =1kg 的物体置于倾角θ=37°的固定粗糙斜面上,t =0时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t=1s 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 图如图所示。

2014广州二模物理

2014广州二模物理

2014广州二模试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子弹射入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则 A .做功使木块的内能增大 B .热传递使木块的动能增大C .子弹损失的能量等于木块增加的内能D .子弹损失的能量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答案:A解析:子弹与木块的摩擦生热既传给了子弹,也传给了木块。

子弹与木块的动能损失发了热。

选项BCD 错误。

2.如图,a 、b 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做水球实验时形成的气泡,a 、b 温度相同且a 的体积大,则A .a 内气体的内能比b 的小B .a 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比b 的大C .气泡表面附近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 .水球外表面附近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答案:D解析:气泡表面外面的水分子引力作用使气泡成球形。

选项A 错误,a 内能大。

选项B 错误,平均动能相等。

选项C 错误,与选项D 对立3.跳伞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则0~t 1过程中 A .速度一直在增大 B .加速度一直在增大 C .机械能保持不变 D .位移为121t v m 答案:A解析:选项B 错误,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选项C 错误,有空气阻力,机械能减小。

选项D 错误,位移大于121t v m ,选项A 正确。

4.如图,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连着一个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弹簧的伸长量为A .k mgB .kmg μ C .k F D .kmgF μ- 答案:Cv 1解析:弹簧无质量,其拉力=F=kx 。

选项C 正确。

二、双项选择题5.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线圈连接如图,线圈内有垂直纸面(设向里为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为使带负电微粒静止在板间,磁感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应该是答案:BC解析:题意要求带负电微粒平衡,所以电场力与重力平衡。

(2021年整理)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2021年整理)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2014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全国2—甲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 =0到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21v v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答案】A 【解析】由于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在0-t 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由xv t=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A 正确, C 错误;因为乙车做变减速运动故平均速度不等于122v v+,B 错误;又图线的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

2014广州二模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广州二模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①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②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③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④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A.①②B. ②③C. ③④D.①④2.下列对一条核苷酸链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碱基C和碱基G的数目可不相等B.组成核苷酸的糖是五碳糖C.磷酸基团与碱基相连接D.可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3.右图表示物质S在酶E的催化下水解成P的反应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E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B.酶E水解的产物是H2O、CO2等物质C.若S是麦芽糖,则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P的生成情况D.若S代表二肽,则E、P可分别代表肽酶、氨基酸4.绿豆芽是在无光条件下由绿豆萌发而成。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只需要生长素的调节B.绿豆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减少C.绿豆芽尖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中含有两个中心体D.赤毒素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促进绿豆芽细胞的伸长5. 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B.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6.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表中的信息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无关C.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二、双项选择题:24.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5.某种植物(二倍体)叶缘的锯齿状与非锯齿状受叶缘细胞中T蛋白含量的影响,T蛋白的合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 T和t)控制,基因T表达的产物是T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广州二模高中物理试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错误!未指定书签。

.子弹射入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则 A .做功使木块的内能增大 B .热传递使木块的动能增大C .子弹损失的能量等于木块增加的内能D .子弹损失的能量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答案:A解析:子弹与木块的摩擦生热既传给了子弹,也传给了木块。

子弹与木块的动能损失发了热。

选项BCD 错误。

错误!未指定书签。

.如图,a 、b 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做水球实验时形成的气泡,a 、b 温度相同且a 的体积大,则 A .a 内气体的内能比b 的小 B .a 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比b 的大C .气泡表面附近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 .水球外表面附近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答案:D解析:气泡表面外面的水分子引力作用使气泡成球形。

选项A 错误,a 内能大。

选项B 错误,平均动能相等。

选项C 错误,与选项D 对立错误!未指定书签。

.跳伞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则0~t 1过程中A .速度一直在增大B .加速度一直在增大C .机械能保持不变D .位移为121t v m 答案:A解析:选项B 错误,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选项C 错误,有空气阻力,机械能减小。

选项D 错误,位移大于121t v m ,选项A 正确。

错误!未指定书签。

.如图,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连着一个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弹簧的伸长量为A .k mgB .kmg μ C .k F D .k mg F μ-v 1答案:C解析:弹簧无质量,其拉力=F=kx 。

选项C 正确。

二、双项选择题错误!未指定书签。

.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线圈连接如图,线圈内有垂直纸面(设向里为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为使带负电微粒静止在板间,磁感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应该是答案:BC解析:题意要求带负电微粒平衡,所以电场力与重力平衡。

即上板带正电,则要求感应电动势(电流)方向为逆时针,而且大小恒定,从而得出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均匀增大。

错误!未指定书签。

.U 23892的衰变方程为He Th U 422349023892+→,其衰变曲线如图,T 为半衰期,则A .U 23892发生的是α衰变B .U 23892发生的是β衰变C .k=3D .k=4 答案:AC解析:经过3个半衰期,质量剩下1/8。

错误!未指定书签。

.某小型发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并标示了电压和匝数.若电压41U U =,输电线总电阻为r ,用户端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则 A .32U U = B .32U U > C .4321n n n n = D .4321n n n n < 答案:BD解析:高压输电,所以32U U >,121n n <,341n n <,所以选项B 、D 正确。

错误!未指定书签。

.如图,甲、乙、丙是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离其它恒星较远的三颗恒星,m 8121n 1 n 2n 3 n 4甲、丙围绕乙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若三颗星质量均为M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A .甲星所受合外力为2245R GM B .乙星所受合外力为22R GMC .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相同D .甲星和丙星的角速度相同 答案:AD解析:选项B 错误,乙星所受合外力为零。

选项C 错误,线速度有方向。

错误!未指定书签。

.电子束焊接机中的电子枪如图所示,K 为阴极、电势为K ϕ,A 为阳极、电势为A ϕ,在电场作用下电量为e -的电子从K 运动到A ,则 A .A 、K 间电势差为K A ϕϕ- B .电子动能增加)(K A e ϕϕ- C .电子电势能增加)(K A e ϕϕ- D .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为)(K A e ϕϕ- 答案:AB解析:选项C 错误,电势能减小。

选项D 错误,电场力做正功为)(K A e ϕϕ-。

三.实验题错误!未指定书签。

.(1)如图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三个细线套L 1、L 2、L 3一端共系于一个结点,另一端分别系于轻质弹簧测力计A 、B 和重物M 上,A 挂于固定点P .手持B 拉动细线,使结点静止于O 点.①某次实验中A 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N ;②实验时要读出A 、B 的示数,还要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 点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③下列实验要求中必要的是_________(填选项的字母代号);A .弹簧测力计需要在实验前进行校零B .细线套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甲丙BC .需要用托盘天平测量重物M 的质量D .弹簧测力计B 始终保持水平(2)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器材及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请完①将P 移到金属丝a 位置,开启电源,合上开关S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到_____(填“最大”或“零”),并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 0,断开开关S ;②适当向b 端滑动P ,闭合开关S ,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_,记录电阻丝aP 部分的长度L 和电阻箱对应的阻值R ,断开开关S ;③重复步骤②,直到记录9组L 和R 值并画出R -L 的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 ④根据R -L 图线,求得斜率为______________Ω/m .⑤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如图(c),其示数为__________mm ,可算得金属丝的电阻率为___________Ω·m . (④、⑤的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①2.00N ;②L 1的方向、L 2的方向和L 3的方向;或者L 1、L 2和L 3的方向;或者L 1的方向、L 2的方向和L 3的方向及M 的重量;(3分,每空各1分) ③AB(2分,每对一项得1分,有错选得0分).解析:不需要天平,因为有弹簧测力计。

(2)①零;②I 0;解析:P 向b 移动时,所用电阻变小,调大变阻器电阻,可以保证电阻不变,所以电流不变,仍然为I 0;④__32.0__Ω/m (2分,31.4~32.6可给分);⑤_0.200_mm(2分,0.198~0.202可给分);1.00×10-6Ω·m (2分,0.960~1.05×10-6可给分,主要看三位有效数字是否正确). 四.计算题错误!未指定书签。

.如图,质量为6m 、长为L 的薄木板AB 放在光滑的平台上,木板B 端与台面右边缘齐平.B 端上放有质量为3m 且可视为质点的滑块C ,C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图(b)24.020.016.012.04.08.02m-70.080.090.0图(c)mA+_R 图(a)保护电阻31=μ.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细绳悬挂在平台右边缘正上方的O 点,细绳竖直时小球恰好与C 接触.现将小球向右拉至细绳水平并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绳恰好断裂.小球与C 碰撞后反弹速率为碰前的一半. (1)求细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2)若要使小球落在释放点的正下方P 点,平台高度应为多大? (3)通过计算判断C 能否从木板上掉下来.解析:(1)设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速率为v 0,小球向下摆动过程,由动能定理 21mv mgL =① 得gL v 20=②评分说明:第(1)问中没有④式暂不扣分;第(3)问通过其它途径计算得出正确结论也可以得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如图,空间区域Ⅰ、Ⅱ有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MN 、PQ 为理想边界,Ⅰ区域高度为d ,Ⅱ区域的高度足够大.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Ⅰ、Ⅱ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均为B ,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里和向外.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电小球从磁场上方的O 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进入场区后,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试判断小球的电性并求出电场强度E 的大小; (2)若带电小球运动一定时间后恰能回到O 点,求它释放时距MN 的高度h ;(3)试讨论在h 取不同值时,带电小球第一次穿出Ⅰ区域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解析:(1)带电小球进入复合场后,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为洛伦兹力,重力与电场力平衡,重力竖直向下,电场力竖直向上,即小球带正电...。

由qE=mg ①解得qmgE =② (2)带电小球在进入磁场前做自由落体运动,依机械能守恒有mgh=21mv 2③ 带电小球在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设半径为R ,依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 Rv 2④由于带电小球在Ⅰ、Ⅱ两个区域运动过程中q 、v 、B 、m 的大小不变,故三段圆周运动的半径相同,以三个圆心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R ,内角为60º,如答图(a)所示.由几何关系知R=︒60sin d ⑤ 解得h=gm d B q 222232⑥;作出小球运动大致轨迹图(3)当带电小球在Ⅰ区域作圆周运动的圆弧与PQ 相切时,运动轨迹如答图(b)所示,有半径R=d ⑦ 联立③④⑦式,解得h 0=gm d B q 22222⑧讨论:i .当h<h 0时,带电小球进入磁场Ⅰ区域的速度较小,半径较小,不能进入Ⅱ区域,由磁场上边界MN 第一次穿出磁场Ⅰ区域,此过程电场力做功W=qEs=0⑨ⅱ.当h>h 0时,带电小球进入磁场Ⅰ区域后由下边界PQ 第一次穿出磁场Ⅰ区域进入Ⅱ区域,此过程电场力做功W=-qEd ⑩ 将②式代入得W=-mgd ○11评分说明:第(3)问讨论对于当h=h 0时的临界情况不做要求,即电场力做功W=0或者W=-mgd 均可以.:)b (答图)a (答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