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湿敏电阻
7.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
jerk )的概念。加速度
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
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 =1s 时急动度是 0.5m/s3
B .t=3s 时的急动度和 t=5s 时的急动度等大反向 C.2s-4s 内的质点做减速运动
D. 0-6s 内质点速度方向不变
8.如图为一有界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为水平方向(方向未标明)

—带电微粒以某一角度 θ从电场的 a 点斜向上方射入,沿直线运动
到 b 点,可以肯定
A .电场中 a 点的电势低于 b 点的电势
B .微粒在 a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 b 点的加速度
C.微粒在 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 b 点的电势能
F B .当 A 的加速度为零时, B 的加速度为 m1 m2
C .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两物块速度相等
D.物块 B 移动的距离为
2
2
m1 v1 m2 v2
2F
· 2·
为华夏大地中国(右) 。新照片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拍摄,见证着科学家
15 年
的辛苦和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风云四号”可能经过无锡正上空
B .“风云四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 C .与“风云四号”同轨道的卫星运动的动能都相等 D.“风云四号”的运行速度大于 7.9km/s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
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如需作图,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物理试题 2017年1月(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B .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C .哥白尼通过对行星观测记录的研究,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D .库仑首次采用电场线的方法形象直观地描述电场,电流的磁效应是法拉第首次发现 2.在吊环比赛中,运动员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此时两绳竖直且与肩同宽),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位置。

吊环悬绳的拉力大小均为F T ,运动员所受的合力大小为F ,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 过程中 ( )A .F T 减小,F 增大B .F T 增大,F 增大C .F T 减小,F 不变D .F T 增大,F 不变3.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 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500km 的预定圆形轨道。

此前,6月在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 7。

G 7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为 36000km ),它将使北斗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关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7.9km/sB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 7大C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周期比北斗G 7大D .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G 7定点于赣州市的正上方4.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 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 成正比,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 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 率为v 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中也逐渐减小C .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1)g +v v 01D .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5.如图所示,直线MN 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方向未画出)。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无锡市2017年秋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试卷物 理命题单位: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科院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轻质细绳AC 、BC 系于天花板上,在结点C 的下方吊一个重力为G 的物体而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 绳和AC 绳的拉力大小之比为1:3B .BC 绳和AC 绳的拉力大小之和为G C .天花板所受拉力的合力竖直向下D .物体对竖直轻绳的拉力与竖直轻绳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2.2017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微信启动新界面,其画面视角从人类起的非洲(左)变成为华夏大地中国(右)。

新照片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拍摄,见证着科学家15年的辛苦和努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风云四号”可能经过无锡正上空 B .“风云四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 C .与“风云四号”同轨道的卫星运动的动能都相等 D .“风云四号”的运行速度大于7.9m/s3.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电荷量均为q )连线的中点处电场强度为E ,则两个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大小是A .qE/8B .qE /4C .qE/2D .qE 4.如图,单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按俯视沿逆时针的方向),某时刻磁感线与线圈平面所成锐角为30°,从此时开始计时,流过边AB 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以A-B-C-D-A 为电流正向)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非选择题(第10题~第16题,共7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00分钟。

作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2018届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8届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无锡市2017年秋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试卷物理命题单位: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制卷单位:无锡市教科院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轻质细绳AC、BC系于天花板上,在结点C的下方吊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而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绳和AC绳的拉力大小之比为1:3B.BC绳和AC绳的拉力大小之和为GC.天花板所受拉力的合力竖直向下D.物体对竖直轻绳的拉力与竖直轻绳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2.2017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微信启动新界面,其画面视角从人类起源的非洲(左)变成为华夏大地中国(右)。

新照片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拍摄,见证着科学家15年的辛苦和努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风云四号”可能经过无锡正上空B .“风云四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C .与“风云四号”同轨道的卫星运动的动能都相等D .“风云四号”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3.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电荷量均为q )连线的中点处电场强度为E ,则两个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大小是A .qE /8B .qE /4C .qE /2D .qE 4.如图,单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 /匀速转动(按俯视沿逆时针的方向),某时刻磁感线与线圈平面所成锐角为30°,从此时开始计时,流过边AB 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以A-B-C-D-A 为电流正向)A B C D5.如图,MN 和M /N /之间为一竖直方向的风洞实验区,可对置于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竖直方向恒定的风力。

现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A 点斜向上抛出,小球将沿图示轨迹击中P 点。

若将风力等值反向,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不变,则可垂直于M /N /击中M /N /上Q 点(未画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开始时风力竖直向下B .小球在P 点的速度大于在Q 点的速度C .小球在AP 间运动的时间等于在AQ 间运动的时间D .在开始情况下,若仅增大小球质量m ,小球可能垂直击中Q 点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江苏省无锡市物理高三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物理高三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物理高三上学期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以下哪个物理量中,1焦耳(J)等于1牛顿(N)乘以1米(m)?A、功B、功率C、能量D、力2、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速度运动,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物体的动能?A、物体的质量B、物体的速度C、物体的运动方向D、物体的运动时间3、在平抛运动中,物体从高度(ℎ)处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地面。

D、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4、一个物体从地面以初速度(v0)垂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大,但动能和势能的总量增加。

C、物体在下降过程中,动能增加,势能减小,但动能和势能的总量增加。

D、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总量都增加。

5、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6、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在3秒内通过的路程为9米,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A、2米/秒²B、1米/秒²C、0.5米/秒²D、0.25米/秒²7、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垂直的恒力作用,则该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是:A、物体将做匀速圆周运动B、物体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物体将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物体的速度将不变,方向将改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B、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C、重力势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D、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2、以下关于电磁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磁场变化产生电动势的现象C、电容器的电容值与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成正比D、电感器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流变化率成正比3、下列关于物理量及其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千瓦时(kW·h)等于1000瓦特B、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伏特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1毫安(mA)等于0.001安培D、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1千欧(kΩ)等于1000欧姆E、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1千焦(kJ)等于1000焦耳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第一题一、计算题(共30分)1.一个电子在电场E和磁场B的共同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电子的质量m,电量q,电场强度E,磁场强度B,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江苏省无锡市2017届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2017届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军事试验场正在水平地面上试射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s内导弹匀速上升B.1~2s内导弹静止不动C.3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D.5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2.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现有一孔明灯升空后向着东北偏上方向匀速直线上升,则此时孔明灯所受空气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是()A.0 B.mg,东北偏上方向C.mg,竖直向上D.mg,东北偏上方向3.如图所示吊环动作,先双手撑住吊环(设开始时两绳与肩同宽),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位置.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过程中吊环两根绳的拉力为F 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大小变化情况为()A.F T增大,F不变B.F T增大,F增大C.F T增大,F减小D.F T减小,F不变4.下列各图是反映汽车以额定功率P从静止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的过程,其速度随时额间以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B.C.D.5.如图所示,长L、质量m的极其柔软的匀质物体在台面上以水平速度v0向右运动,台面上A左侧光滑,右侧粗糙,该物体前端在粗糙台面上滑行S距离停下来.设物体与粗糙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的初速度v0为()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一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A.地球的质量B.同步卫星的质量C.一球自转的角速度 D.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7.如图,一物体从光滑斜面AB底端A点以初速度v0上滑,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假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A点上滑的初速度仍为v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把斜面CB部分截去,物体冲过C点后上长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B.若把斜面弯成圆弧D,物体仍圆弧升高hC.若把斜面AB变成曲面AEB,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B点D.若把斜面从C点以上部分弯成与C相切的圆弧状,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有可能仍为h 8.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M、N分别是甲、乙两船的出发点,两船头与河岸均成角,甲船船头恰好对准N点的正对岸P点,经过一段时间乙船恰好到达P 点,划船速度大小相同.若两船相遇,不影响各自的航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船能到达对岸P点B.两船渡河时间一定相等C.两船可能不相遇D.两船一定相遇在NP的中点9.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A、B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 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A、B图线(t1时刻A、B的图线相切,t2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A.t2时刻,弹簧的形变量为0B.t1时刻,弹簧形变量为C.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逐渐增大D.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力做的功少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18分.10.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选测力计时,水平对拉两测力计,示数应该相同B.在“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作出弹力和弹簧长度的图象也能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C.研究物体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会使实验误差增大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v=gt求出打某点时纸带的速度11.用如图所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若砂和砂桶的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质量M,做好此实验(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M>>m的条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 AB=3.20cm、x BC=3.63cm,x CD=4.06cm,x DE=4.47cm,x EF=4.89cm,x RG=5.33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小车更换为木块,在长木板保持水平的情况下,测定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次实验中木块的质量为M,利用纸带测出加速度a,力传感器的计数为F,重力加速度为g.则μ=(试用上述字母表示).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将两物块A和B用轻质细绳连接并跨过轻质定滑轮,B下端连接纸带,纸带穿过固定的打点计时器.用天平测出A、B两物块的质量m A=300g、m B=100g,m A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B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计时周期为T=0.02s,则(1)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 K=J,系统势能的减小量△E P=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重力加速度g取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用v表示物块A的速度,h表示物块A下落的高度.若某同学作出﹣h图象如图丙,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7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在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1=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x 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同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14.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片羽毛和一个铁锤从同一个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二者几乎同时落地.若羽毛和铁锤是从高度为h处下落,经时间t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1)求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g月(2)若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月球的质量M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15.光滑斜面ABC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长5m,斜面倾角37°,斜面顶端有一光滑滑轮,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通过细线跨过滑轮相连,如图所示,m处于斜面底端,开始时,手托住M,且M离地面高度2.5m,放手后,M下落触地不反弹,sin37°=0.6.求:(1)M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少;(2)若m能滑到斜面顶端C点,则M:m至少是多少.16.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BC 段为一长度L=0.5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 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0.2kg,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工件质量M=0.8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取g=10m/s2)(1)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P点无初速度释放,滑至C点时恰好静止,求P、C两点间的高度差h.(2)若将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P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①求F的大小.②当速度v=5m/s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BC段,求物块的落点与B点间的距离.17.某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中,有一个拉板块的双人游戏,考验两人的默契度.如图所示,一长L=0.60m、质量M=0.40kg的木板靠在光滑竖直墙面上,木板右下方有一质量m=0.80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0,滑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一人用水平恒力F1向左作用在滑块上,另一人用竖直恒力F2向上拉动滑块,使滑块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1)为使木板能向上运动,求F1必须满足什么条件?(2)若F1=22N,为使滑块与木板能发生相对滑动,求F2必须满足什么条件?(3)游戏中,如果滑块上移h=1.5m时,滑块与木板没有分离,才算两人配合默契,游戏成功.现F1=24N,F2=16N,请通过计算判断游戏能否成功?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军事试验场正在水平地面上试射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s内导弹匀速上升B.1~2s内导弹静止不动C.3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D.5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的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图线能说明物体运动性质;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某一时间内通过的位移.【解答】解:A、由图可知,0~1s内导弹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故导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1~2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不变,故导弹是匀速上升,故B错误;C、2s~3s内导弹的速度仍然向上,但均匀减小,导弹仍然是上升的,3s末导弹到达最高点,故C错误;D、前3s内物体在向上运动,上升的高度为×(1+3)×30=60m;3到5s内导弹下落,下落高度为×(5﹣3)×60=60m,故说明导弹5s末的位移为零,回到出发点,故D正确;故选:D.2.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现有一孔明灯升空后向着东北偏上方向匀速直线上升,则此时孔明灯所受空气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是()A.0 B.mg,东北偏上方向C.mg,竖直向上D.mg,东北偏上方向【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孔明灯做匀速运动,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它只受重力和空气的作用力,根据平衡条件得到空气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孔明灯升空后向着东北偏上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为零;孔明灯只受重力和空气的作用力,二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知,空气的作用力的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故选:C3.如图所示吊环动作,先双手撑住吊环(设开始时两绳与肩同宽),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位置.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过程中吊环两根绳的拉力为F 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大小变化情况为()A.F T增大,F不变B.F T增大,F增大C.F T增大,F减小D.F T减小,F不变【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分析】三力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等的分力,夹角越大,分力越大,夹角越小,分力越小.【解答】解:对运动员受力分析,受到重力、两个拉力,如图:由于两个拉力的合力F不变,且夹角变大,故两个拉力F T不断变大;故选:A.4.下列各图是反映汽车以额定功率P从静止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的过程,其速度随时额间以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此题应依次分析,在汽车启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功率和牵引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时,功率一定,由P=Fv可知,速度增大,牵引力F减小,根据F﹣F f=ma,加速度逐渐减小,但速度继续增大,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如图所示,长L、质量m的极其柔软的匀质物体在台面上以水平速度v0向右运动,台面上A左侧光滑,右侧粗糙,该物体前端在粗糙台面上滑行S距离停下来.设物体与粗糙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的初速度v0为()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的初速度.【解答】解:物体越过A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μg,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02=2aS,解得:v0=;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一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A.地球的质量B.同步卫星的质量C.一球自转的角速度 D.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解中心天体(地球)的质量,不能求解环绕天体的质量,地球自转周期与同步卫星周期相同.【解答】解:A、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则有:M=,所以可求出地球的质量,故A正确;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同步卫星的质量在等式中消去,所以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无法求出同步卫星的质量,故B错误;C、地球自转周期与同步卫星周期相同,则地球自转角速度,故C正确;D、已知其轨道半径为r,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r﹣R,要求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需要知道地球半径,而题目中没有交代地球半径,所以不能求解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故D错误;故选:AC7.如图,一物体从光滑斜面AB底端A点以初速度v0上滑,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假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A点上滑的初速度仍为v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把斜面CB部分截去,物体冲过C点后上长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B.若把斜面弯成圆弧D,物体仍圆弧升高hC.若把斜面AB变成曲面AEB,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B点D.若把斜面从C点以上部分弯成与C相切的圆弧状,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有可能仍为h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匀速圆周运动.【分析】物体上升过程中轨道的支持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斜抛运动运动最高点,速度不为零;AD轨道最高点,合力充当向心力,速度也不为零.【解答】解:A、若把斜面CB部分截去,物体冲过C点后做斜抛运动,斜抛运动的最高点有水平分速度,速度不为零,由于物体机械能守恒可知,故不能到达h高处,故A错误;B、若把斜面弯成圆弧形D,如果能到圆弧最高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知:到达h处的速度应为零,而物体要到达最高点,必须由合力充当向心力,速度不为零,故知物体不可能到D点,故B错误;C、若把斜面AB变成曲面AEB,物体在最高点速度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B点,故C正确;D、若把斜面AB与水平面的夹角稍变大,物体在最高点速度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仍然为h,故D正确;故选:CD.8.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M、N分别是甲、乙两船的出发点,两船头与河岸均成角,甲船船头恰好对准N点的正对岸P点,经过一段时间乙船恰好到达P 点,划船速度大小相同.若两船相遇,不影响各自的航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船能到达对岸P点B.两船渡河时间一定相等C.两船可能不相遇D.两船一定相遇在NP的中点【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小船过河的速度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垂直河岸方向的分速度,故要求过河时间需要将船速分解为沿河岸的速度和垂直河岸的速度;要求两船相遇的地点,需要求出两船之间的相对速度,即它们各自沿河岸的速度的和.【解答】解:A、乙船垂直河岸到达正对岸,说明水流方向向右;甲船参与了两个分运动,沿着船头指向的匀速运动,随着水流方向的匀速运动,故不可能到达正对岸,故A错误;B、小船过河的速度为船本身的速度垂直河岸方向的分速度,故小船过河的速度v y=vsin60°,故小船过河的时间:t1==,故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相同,故B正确;C、D、以流动的水为参考系,相遇点在两个船速度方向射线的交点上;又由于乙船沿着NP 方向运动,故相遇点在NP的中点上;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9.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A、B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 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A、B图线(t1时刻A、B的图线相切,t2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A.t2时刻,弹簧的形变量为0B.t1时刻,弹簧形变量为C.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逐渐增大D.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力做的功少【考点】功能关系;功的计算.【分析】的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可以根据胡克定律求出A达到最大速度时的弹簧压缩量;从开始到t1时刻,A与B整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F 的表达式进行分析.【解答】解:A、t2时刻,物体B的速度最大,受力平衡,故弹簧弹力等于重力的平行斜面的分力,不为零,故弹簧的行变量不为零,故A错误;B、t1时刻,物体A、B间的弹力为零,对物体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kx﹣mgsinθ=ma,解得:x=,故B正确;C、从开始到t1时刻,A与B整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kx﹣(2m)gsinθ=(2m)a,解得:F=2m(a+gsinθ)﹣kx,由于x逐渐减小,故F逐渐增加,故C正确;D、从开始到t1时刻,由于拉力与弹簧弹力的大小无法比较,故无法判断两者做功的大小关系,故D错误;故选:BC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18分.10.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选测力计时,水平对拉两测力计,示数应该相同B.在“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作出弹力和弹簧长度的图象也能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C.研究物体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会使实验误差增大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v=gt求出打某点时纸带的速度【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分析】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误差来源,对各个实验逐渐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选测力计时,水平对拉两测力计,示数应该相同,才能保证没有理论误差;故A正确;B、在“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作出弹力和弹簧长度的图象,斜线的斜率就是弹簧的劲度系数.故B正确;C、安装斜糟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小球不能做平抛运动,影响实验的测量.故会使实验误差增大,故C正确;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根据纸带的数据求出纸带的速度,不能由v=gt 直接求出打某点时纸带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ABC11.用如图所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若砂和砂桶的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质量M,做好此实验不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M>>m的条件;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 AB=3.20cm、x BC=3.63cm,x CD=4.06cm,x DE=4.47cm,x EF=4.89cm,x RG=5.33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0.42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小车更换为木块,在长木板保持水平的情况下,测定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次实验中木块的质量为M,利用纸带测出加速度a,力传感器的计数为F,重力加速度为g.则μ=(试用上述字母表示).【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分析】(1)小车受到的拉力可以由力传感器测出;实验要保证拉力等于小车受力的合力,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要求小车在无动力的情况下平衡摩擦力,不需要挂任何东西.平衡摩擦力时,是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等于摩擦力;(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解答】解:(1)小车受到的拉力可以由力传感器测出,因此该实验不需要满足M>>m 的条件.实验前需要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即平衡摩擦力,否则拉力不会等于合力;(2)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s=0.1s.由△x=aT2可知,加速度为:a==≈0.42m/s2;(3)对木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解得:μ=;故答案为:(1)不需要,需要;(2)0.42;(3).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将两物块A和B用轻质细绳连接并跨过轻质定滑轮,B下端连接纸带,纸带穿过固定的打点计时器.用天平测出A、B两物块的质量m A=300g、m B=100g,m A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B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计时周期为T=0.02s,则(1)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 K= 1.15J,系统势能的减小量△E P= 1.18 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 A、m 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重力加速度g取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用v表示物块A的速度,h表示物块A下落的高度.若某同学作出﹣h图象如图丙,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7m/s2.【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计数点5的瞬时速度,从而得出系统动能的增量;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系统势能的减小量.(2)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出的关系式,结合图线的斜率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解答】解:(1)计数点5的瞬时速度m/s=2.4m/s;则系统动能的增加量=.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 p=(m A﹣m B)gx=0.2×9.8×(38.4+21.6)×10﹣2J=1.18J.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 A、m 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2)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图线的斜率k=g=代入数据得,g=9.7m/s2.故答案为:(1)1.15,1.18,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 A、m 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2)9.7.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7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在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1=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x 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同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由图中所给数据结合位移速度公式可求得加速度,进而由速度变化与加速度求得减速时间.(2)由行驶距离与刹车距离可求得反应时间内的运动距离,再求出反应时间进行比较.(3)对志愿者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解答】解:(1)设刹车加速度为a,由题可知刹车初速度v0=20m/s,末速度v t=0 位移x=25m﹣﹣﹣﹣﹣﹣﹣﹣﹣﹣﹣﹣﹣②由①②式可得:a=8m/s2t=2.5s(2)反应时间内的位移为x′=L﹣x=14m。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无锡市2017年秋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试卷物 理命题单位: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科院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轻质细绳AC 、BC 系于天花板上,在结点C 的下方吊一个重力为G 的物体而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 绳和AC 绳的拉力大小之比为1:3B .BC 绳和AC 绳的拉力大小之和为G C .天花板所受拉力的合力竖直向下D .物体对竖直轻绳的拉力与竖直轻绳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2.2017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微信启动新界面,其画面视角从人类起源的非洲(左)变成为华夏大地中国(右)。

新照片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拍摄,见证着科学家15年的辛苦和努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风云四号”可能经过无锡正上空B .“风云四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C .与“风云四号”同轨道的卫星运动的动能都相等D .“风云四号”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3.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电荷量均为q )连线的中点处电场强度为E ,则两个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大小是A .qE /8B .qE /4C .qE /2D .qE4.如图,单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 /匀速转动(按俯视沿逆时针的方向),某时刻磁感线与线圈平面所成锐角为30°,从此时开始计时,流过边AB 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以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非选择题(第10题~第16题,共7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00分钟。

2、 作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最新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最新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A B C D 5.如图,MN 和 M/N/之间为一竖直方向的风洞实验区,可对置于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竖直方向恒 定的风力。现将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从 A 点斜向上抛出,小球将沿图示轨 M N A P N/ M/ 迹击中 P 点。若将风力等值反向,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不变,则可垂直于 M/N/击中 M/N/上 Q 点(未画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始时风力竖直向下 B.小球在 P 点的速度大于在 Q 点的速度 C.小球在 AP 间运动的时间等于在 AQ 间运动的时间 D.在开始情况下,若仅增大小球质量 m,小球可能垂直击中 Q 点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 得 4 分,选对不全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 湿敏电阻是利用湿敏材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导致本身电阻值发生变化这一原理而制成的, 当湿 度增加时,湿敏电阻的阻值会减小,常用于制作湿度传感器。在室内设计如图电路,当周围环境的 湿敏电阻 湿度增加时 A.电灯 L 变暗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流过湿敏电阻的电流变大 D.电源的总功率变小 7.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jerk)的概念。加速度 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 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1s 时急动度是 0.5m/s3 B.t=3s 时的急动度和 t=5s 时的急动度等大反向 C.2s-4s 内的质点做减速运动 D.0-6s 内质点速度方向不变 8.如图为一有界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为水平方向(方向未标明) , a θ b —带电微粒以某一角度θ从电场的 a 点斜向上方射入, 沿直线运动到 b 点,可以肯定 A.电场中 a 点的电势低于 b 点的电势 B.微粒在 a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 b 点的加速度 C.微粒在 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 b 点的电势能 D.从 a 到 b 的过程中,微粒电势能变化的绝对值小于其动能变化的绝对值 9.如图,质量分别为 m1、m2 的两物块 A、B 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静止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弹 簧开始时处于原长, 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t1=0 时刻在 A 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 F, t2=t 时刻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状态,此时 A、B 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则 t1 到 t2 时间内 A.A、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市2016年秋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试卷物 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物块静置于倾斜角为θ的斜面上。

对物块施加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恒力F ,斜面和物块均保持静止,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

若将F 大小不变地改为沿斜面向上,斜面和物块仍保持静止,则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 f sin θB.f cos θ C. f tan θ D. θtan f2.据《当代天文学》2016年11月17日报道,被命名为“开普勒11145123”的恒星距离地球5000光年,其赤道直径和两极直径仅相差6公里,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圆天体。

若该恒星的体积与太阳的体积之比约为k 1,该恒星的平均密度与太阳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k 2,则该恒星的表面重力加速度与太阳的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约为A.231k k ⋅B.2321k k ⋅ C .312k k D.3212k k3.如图,交流电源的电动势有效值与直流电源的电动势相等,两电源的内阻均可忽略,三个灯泡是完全相同的,分别与定值电阻、电感器和电容器相接。

当S 接1时三个灯泡的亮度相同,那么S 接2时A.三个灯泡亮度相同B.甲灯比乙灯亮,丙灯不亮C.甲灯比乙灯暗,丙灯不亮D.甲灯和乙灯亮度相同,丙灯不亮4.如图,载货车厢通过悬臂固定在缆绳上,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当缆绳带动车厢以加速度a匀加速向上运动时,货物在车厢中与车厢相对静止,则货物与车厢的滑动摩擦系数至少为(假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 A.θθcos sin a g a + B.θθsin cos a g a + C.θθcos -sin a g a D.θθsin -cos a g a5.一对相同的载流圆线圈彼此平行且共轴,通以同方向等大电流,在两线圈圆心连线上取A 、B 、C三点,使得AO 1=O 1B =BO 2=O 2C ,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 A 和B B ,若仅将线圈O 2中电流反向(大小不变),则C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B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B B -B A ,开始时A 与C 磁场同向,后来A 与C 磁场反向B. B C =B B -B A ,开始时A 与C 磁场反向,后来A 与C 磁场同向C. B C =2B A -B B ,开始时A 与C 磁场同向,后来A 与C 磁场反向D. B C =2B A -B B ,开始时A 与C 磁场反向,后来A 与C 磁场同向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个金属圆环,在它圆心正上方有一个条形磁铁(极性不明),当条形磁铁下落时,可以判定A.环将产生俯视逆时针的感应电流B.环有缩小面积的趋势C.环对桌面的压力将增大D.磁铁将受到竖直向下的电磁作用力7.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垂直斜面照射,从斜面底部O 以初速度v 0抛出一物块落到斜面上P 点,不计空气阻力。

则 A.物块做匀变速运动B.物块速度最小时离斜面最远C.物块在斜面上的投影匀速移动D.物块在斜面上的投影匀变速移动8.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关于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分布,O 、M 、N 是y 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 ,P 点与M 点纵坐标相等。

则A.M 点的电势高于P 点的电势B.将负电荷由O 点移动到 P 点,电势能增加C.M 、N 两点间的电势差小于O 、M 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 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9.如图,对离地一定高度的物体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其速率-时间关系大致图线如图,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忽略空气阻力,物体的机械能随运动距离的变化关系大致图线vOt可能是下图中的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18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10分)电阻率的倒数称为电导率,是反映物质导电特性的物理量。

某同学利用如图电路研究一定温度下自来水的电导率。

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以控制管内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侧活塞固定,左侧活塞可自由移动。

R 1和R 2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 1和S 2分别是单刀开关和单刀双掷开关,A 为电流表。

(1)将S 2拨向接点1,接通S 1,调节R 1,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的读数I ;然后将S 2拨向接点2,调节R 2,使 ▲ ,记下此时R 2的读数为R 0,则此时自来水的电阻值为R = ▲ ;(2)要研究电导率,可用如图游标卡尺的 ▲ 部分(选填“A ”、“B ”、“C ”)测量玻璃管内径,其内径为 ▲ mm ,进而确定水柱的横截面积。

(3)实验中将玻璃管充满自来水,玻璃管内径为d ,改变水柱长度l ,测得对应的电阻R 。

作出R-l 关系如图,若此图线的斜率为k ,则该温度下自来水的电导率为__ ▲__。

E E E EO x O x O x OxA B C D11.(8分)如图,装有两个光电门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带有窄遮光片(宽度为d )的滑块被一端固定的弹簧经压缩后弹开,依次经过两光电门。

光电门有两种计时功能,既可以记录遮光片到达两光电门的时间差t ,又可以分别记录在两光电门处的遮光时间Δt A 和Δt B 。

(在本题各次实验中,滑块运动到A 前已脱离弹簧)(1)遮光片经过A 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选用d 、t 、Δt A 或Δt B 表示)(2)利用实验中测出的d 、Δt A 、Δt B 和AB 间距s ,写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μ= _▲_ (重力加速度为g )(3)将光电门A 固定,调节B 的位置,每次都使物块将弹簧压到同一位置O 后由静止释放,记录各次t 值并测量AB 间距s ,作出s/t-t 关系图线如图,该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 ,利用该图线可以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_ (取重力加速度g =9.8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71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2分)如图,t =0时,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1kg 的滑块获得v 0=2m/s 的水平向右初速度,同时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前2s 内滑块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图。

(1)求前2s 内滑块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2)分别求滑块所受拉力和摩擦力大小;(3)若在t =2s 时将拉力撤去,则撤力后滑块还能滑行多远距离?13.(12分)如图电路,电源电动势为E=3V ,两个定值电阻阻值R 1=R 2=2Ω,电源内阻r =1Ω,电容图(a )v 0图(b )s器的电容值是C=20μF 。

电键全部闭合时,一颗带电油滴恰能在极板间静止。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1)极板的带电量大小; (2)电源的效率;(3)断开开关S 2时(认为电容器充放电过程极快完成)液滴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4.(15分)如图,足够长的光滑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内,间距L =1m ,电阻不计,定值电阻R =1.5Ω。

质量m =0.25kg 、长度L =1m 、电阻r =0.5Ω的导体棒AB 静置在导轨上。

现对导体棒施加一个平行于导轨、大小为F =1.25N 的恒力,使得导体棒由静止开始运动。

当棒运动到虚线位置时速度达到v 0=2m/s 。

虚线右侧有一非匀强磁场,导体棒在里面运动时,所到位置的速度v (单位m/s )与该处磁感应强度B (单位T )在数值上恰好满足关系221Bv =, 重力加速度g 取l0m/s 2。

(1)求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流经导体棒的电流大小和方向;(2)导体棒在磁场中是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是,给出证明并求出加速度大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求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了t=1s 的时间内,定值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

15.(16分)如图,质量为m=1kg 的小滑块(视为质点)在半径为R=0.4m 的1/4圆弧A 端由静止开始释放,它运动到B 点时速度为2=v m/s 。

当滑块经过B 后立即将圆弧轨道撤去。

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通过换向轨道由C 点过渡到倾角为θ=37°、长s =1m 的斜面CD 上,CD 之间铺了一层匀质特殊材料,其与滑块间的动摩擦系数可在0≤μ≤1.5之间调节。

斜面底部D 点与光滑地面平滑相连,地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 点,自然状态下另一端恰好在D 点。

认为滑块通过C 和D 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g=10m/s 2,sin37°=0.6,cos37°=0.8,不计空气阻力。

(1)求滑块对B 点的压力大小以及在AB 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2)若设置μ=0,求质点从C 运动到D 的时间;(3)若最终滑块停在D 点,求μ的取值范围。

R 1R 2 S 1S 2 S 3E ,rC BO DθA16.(16分)如图甲,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x ≤l 、0≤y ≤2l 的矩形区域中施加一个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磁场(B 0和T 0未知),磁场方向向里为正。

一个比荷为c 的带正电的粒子从原点O 以初速度v 0沿+x 方向入射,不计粒子重力。

(1)若粒子从t=0时刻入射,在t <20T 的某时刻从点(l ,2l)射出磁场,求B 0大小; (2)若cl v B 002=,且粒子从0≤t ≤20T的任一时刻入射时,粒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都不在y 轴上,求T 0的取值范围; (3)若clv B 002=,在x >l 的区域施加一个沿-x 方向的匀强电场,粒子在t=0时刻入射,将在T 0时刻沿+x 方向进入电场,并最终从(0,2l )沿-x 方向离开磁场,求电场强度的大小以及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路程。

无锡市2016年秋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高三物理三、简答题10.(1)电流表读数为I R 0(各2分)(2)A 20.30 (各2分) (3)24dk π(2分) 11.(1)At d ∆(2分) (2)gs t d t d BA 222⎪⎪⎭⎫⎝⎛∆-⎪⎪⎭⎫ ⎝⎛∆ (2分)(3)挡光片经过光电门A 时的速度 0.24 (0.23-0.25均可)(各2分) 四.计算题12. 解:(1)位移大小6.08.01212121=⨯⨯-⨯⨯=s m (2分)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1分)l2lB B 0to20T 230T 0T 02T(2)0-1s 内加速度大小2111=∆∆=t v a m/s 2(1分) F+f =ma 1(1分) 1-2s 内加速度大小8.0222=∆∆=t v a m/s 2(1分) F-f =ma 2(1分)联立解得F =1.4N (1分)f =0.6N (1分) (3)撤去拉力后,加速度大小为6.03==mfa m/s 2 (1分) 还能滑行15823223==a v s m=0.53m (2分)13.解:(1)回路电流11=+=rR EI A (1分)电容器两板间电压21==IR U V (1分) 电容器带电5104-⨯==CU Q C (2分)(2)电源输出功率2==IU P W (1分)电源总功率3==IE P 总W (1分) 电源效率7.66%100=⨯=总P Pη% (2分) (3)设油滴带电q ,极板间距d开始时,mg dUq = (1分) 后来 ma mg dEq=-(1分) 解得5=a m/s 2(1分) 竖直向上(1分)14.解:(1)当v 0=2m/s 时,B 0=0.5T (1分)感应电动势E 0= B 0Lv 0=1V (1分)感应电流0.500=+=rR E I A (1分) 方向由B 向A (1分) (2)速度为v 时,磁感应强度为B感应电动势E = BLv ,感应电流rR EI +=,安培力F A = BIL得到rR vL B F A +=22 (2分)由题,B 2v =0.5T 2m/s ,则安培力F A =0.25N ,导体棒所受合力F 合=F - F A =1N ,为恒力,所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