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MRI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

MRI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价格昂贵,且检查结果受磁场均匀度和扫描序列的影响较 大。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包括核素显像和功能 显像等,通过观察乳腺组织对放 射性物质的摄取和代谢变化,可
以辅助诊断乳腺病变。
核医学检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 现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尤其适用于无法触及肿块的乳腺
癌患者。
核医学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有放 射性物质的应用,且检查结果受 病变组织摄取放射性物质的能力
影响较大。
04
乳腺影像诊断病例分析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 关重要。乳腺影像诊断是乳 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 手段。
乳腺癌影像表现
乳腺癌在乳腺X线摄影、超 声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中常 表现为肿块、钙化、结构扭 曲等征象。通过分析这些影 像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肿块 的良恶性。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表现
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 规则的肿块,有时伴随钙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性 肿瘤和恶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与预后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大多数病例预 后良好。但仍需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恶变或复发的迹象。
其他乳腺疾病
其他乳腺疾病概述
除了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和良性肿瘤外,还有许多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症、乳房 囊肿等。这些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中也有各自的特征表现。
乳腺癌诊断流程
在疑似乳腺癌的情况下,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病理学检 查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 除的方式获取组织样本。
乳腺癌治疗与预 后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等。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患者 的病情、年龄、激素状态等 多种因素。乳腺癌的预后与 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 等因素有关。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包括核素显像和功能 显像等,通过观察乳腺组织对放 射性物质的摄取和代谢变化,可
以辅助诊断乳腺病变。
核医学检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 现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尤其适用于无法触及肿块的乳腺
癌患者。
核医学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有放 射性物质的应用,且检查结果受 病变组织摄取放射性物质的能力
影响较大。
04
乳腺影像诊断病例分析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 关重要。乳腺影像诊断是乳 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 手段。
乳腺癌影像表现
乳腺癌在乳腺X线摄影、超 声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中常 表现为肿块、钙化、结构扭 曲等征象。通过分析这些影 像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肿块 的良恶性。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表现
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 规则的肿块,有时伴随钙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性 肿瘤和恶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与预后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大多数病例预 后良好。但仍需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恶变或复发的迹象。
其他乳腺疾病
其他乳腺疾病概述
除了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和良性肿瘤外,还有许多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症、乳房 囊肿等。这些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中也有各自的特征表现。
乳腺癌诊断流程
在疑似乳腺癌的情况下,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病理学检 查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 除的方式获取组织样本。
乳腺癌治疗与预 后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等。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患者 的病情、年龄、激素状态等 多种因素。乳腺癌的预后与 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 等因素有关。
乳腺疾病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MRI诊断讲解学习137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37
乳腺疾病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MRI 诊断讲解学习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
乳腺MRI的检查方法和表现ppt课件

良恶性病变ADC值有重叠:良性病变如乳腺囊性 增生、乳头状瘤其细胞排列紧密, 周围伴炎性反 应, 会导致ADC值降低;
黏液腺癌肿瘤细胞分泌劲液形成黏液湖, 水分子 弥散无明显受限, ADC值未见降低反而升高;
癌灶内出现囊变、坏死或纤维间质水肿时, 致 ADC值升高出现假阴性。
所以测量ADC时应该避开囊变、坏死的区域。
动态增强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时间密度曲线是对病灶进行连续动态变化观察分 析极具价值的参数,它反映了强化前后信号强度 的变化。
时间密度曲线分类
信号强度迅速上升达到峰值后呈平缓上升状态,
渐增型 多为良性病灶表现;
强化初期迅速上升,在强化中后期呈平台状,
平台型 为可疑病灶
胆碱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反映了乳腺上皮细胞的代 谢水平,其主要是参与细胞膜运输及扩散功能。
作为活性代谢物的游离胆碱在正常组织中浓度较 低, 胆碱水平升高反映细胞膜合成增加或细胞增 殖加快。
据研究1H-MRS 3. 2 PPM 处复合胆碱峰诊断乳 腺病变的灵敏度为80% , 特异度为86% 。
乳腺MRI的检查方法和表现
Contents
1
检查方法
2
正常表现
3
异常病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诊断标准和评估
临床常用的对乳腺的影像检查方法有钼靶 X 线摄 影,CT 及MR 等,钼靶摄影具有诊断正确性高, 费用相对较低及操作简便等特点,仍被公认为乳 腺疾患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可显示乳腺内的 肿块和细小钙化。
但对近胸壁处的肿块易遗漏,对致密型乳腺对比 度差及细小肿块也不能很好地发现。
平扫和脂肪抑制序列
因乳腺富含脂肪组织, 严重干扰对病灶的观察, 因此乳腺 MR多采用脂肪抑制技术。
黏液腺癌肿瘤细胞分泌劲液形成黏液湖, 水分子 弥散无明显受限, ADC值未见降低反而升高;
癌灶内出现囊变、坏死或纤维间质水肿时, 致 ADC值升高出现假阴性。
所以测量ADC时应该避开囊变、坏死的区域。
动态增强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时间密度曲线是对病灶进行连续动态变化观察分 析极具价值的参数,它反映了强化前后信号强度 的变化。
时间密度曲线分类
信号强度迅速上升达到峰值后呈平缓上升状态,
渐增型 多为良性病灶表现;
强化初期迅速上升,在强化中后期呈平台状,
平台型 为可疑病灶
胆碱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反映了乳腺上皮细胞的代 谢水平,其主要是参与细胞膜运输及扩散功能。
作为活性代谢物的游离胆碱在正常组织中浓度较 低, 胆碱水平升高反映细胞膜合成增加或细胞增 殖加快。
据研究1H-MRS 3. 2 PPM 处复合胆碱峰诊断乳 腺病变的灵敏度为80% , 特异度为86% 。
乳腺MRI的检查方法和表现
Contents
1
检查方法
2
正常表现
3
异常病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诊断标准和评估
临床常用的对乳腺的影像检查方法有钼靶 X 线摄 影,CT 及MR 等,钼靶摄影具有诊断正确性高, 费用相对较低及操作简便等特点,仍被公认为乳 腺疾患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可显示乳腺内的 肿块和细小钙化。
但对近胸壁处的肿块易遗漏,对致密型乳腺对比 度差及细小肿块也不能很好地发现。
平扫和脂肪抑制序列
因乳腺富含脂肪组织, 严重干扰对病灶的观察, 因此乳腺 MR多采用脂肪抑制技术。
乳腺MRIppt课件

线圈选择: 常规选择多通道相控振线圈(若无乳腺专 用线圈可用腹部相控振线圈代替)。
12
患者摆位
1. 患者摆位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2. 患者着宽松的衣装,乳腺自然下垂,置于线圈 中心,前额低至线圈之下以保证上胸部贴紧线圈。 3. 患者的背部用外固定带固定,减少呼吸运动影 响, 嘱患者保持一个舒适的姿势。 4. 乳腺扫描时间比较长,嘱患者保持耐心。 5. 降噪耳塞,保护患者听力。 6. 乳腺疾病常规需要双侧乳腺动态增强扫描。
4
乳腺组成
1,主要由乳腺组织,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等 组成。 2,乳腺组织被结缔组织分隔形成15-20个乳腺 叶。
5
乳腺癌发病趋势
1.发病年龄以40-60岁居多,(近年有年轻化 趋势) 2.遗传因素高于正常人2-3倍。 3.卵巢功能与乳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6
影像学检查类型
扫描方法: • 复制 STIR定位线, 必须在矢状面上确认扫 描范围包括乳腺上下范围, FOV尽量包括腋 下。 • 频率编码前后方向。 • FOV中心,位于乳腺前后径的中心而不是胸 腔的中心。
17
T1
18
T2FSE,矢状面脂肪抑制T2定位方法
扫描方法: • 在横断面STIR图像上定位单侧乳腺矢状面,平行于乳腺长轴。 • 在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FOV的上下位置。由于属偏中心化学饱和法 脂肪抑制, 因此需要添加 与乳房大小差不多的局部匀场。频率编码位于前后方 向,并加NPW无卷折选项。
29
胆碱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反映了乳腺上皮细胞的代谢水 平,其主要是参与细胞膜运输及扩散功能。 作为活性代谢物的游离胆碱在正常组织中浓度较低, 胆碱水平升高反映细胞膜合成增加或细胞增殖加快。 注意:胆碱峰并非乳腺恶性肿瘤特异表现, 部分无症 状志愿者及哺乳期女性也可出现胆碱峰。
乳腺MRI诊断医学课件

• 0级:需结合其他检查后再评估。说明检查获得的信息不够 完整。
• I级:未见异常。 • II级: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 • III级: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
次)。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 • IV级:有异常,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活检明确。 • IVa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低。 • IVb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中等。 • IVc级:倾向恶性可能性高。 • V级: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需要
增强后,矢状位扫描3D重建,对病灶范围进行多方 位观察
动态增强,可见早期强化并 快速流出 曲线呈流出型。 MR诊断:左乳Ca;BI- RADS评分5级。 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病例5:左乳多中心性乳腺癌
R
L
55岁,发现左乳肿块数月
病例5-多中性乳腺癌 T2W
T1W
T2W脂压序列显示:左乳近胸壁处见不规则肿块,并见 左乳内侧局部形态稍隆起,信号略异常,边缘欠清
提示恶性病变(87%)
侵润型导管癌
乳腺恶性肿块MR特点
• 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有分叶及毛刺或蟹足状改变 • 平扫T1W表现为低信号,T2W信号取决于肿瘤内部成分,成胶
原纤维占有比例大则呈较低信号,细胞和水含量高则信号强度 呈较高信号 • 动态增强:乳腺癌信号-时间强度曲线呈流出型或平台型,强 化方式多由边缘强化向中心渗透,呈向心样强化 • DWI呈高信号,ADC值较低,MRS可见胆碱峰
良性肿块的MR特点
• 肿块形态多呈圆形及卵圆形,边缘清楚及光滑 • 平扫T1W表现多呈等低信号,T2W信号取决于肿瘤内部结构
不同而异,如纤维腺瘤,纤维成分多信号强度低,细胞和水含 量高则信号强度高。如囊肿,T1W成低信号,T2W呈高信号, 边缘光滑 • 动态增强:乳腺大多良性肿块呈渐进性强化,信号-时间强度 曲线呈上升型,强化方式多由中心性向外扩散,呈离心性强化 • DWI呈高信号,ADC值较高,MRS未见明显胆碱峰
• I级:未见异常。 • II级: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 • III级: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
次)。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 • IV级:有异常,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活检明确。 • IVa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低。 • IVb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中等。 • IVc级:倾向恶性可能性高。 • V级: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需要
增强后,矢状位扫描3D重建,对病灶范围进行多方 位观察
动态增强,可见早期强化并 快速流出 曲线呈流出型。 MR诊断:左乳Ca;BI- RADS评分5级。 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病例5:左乳多中心性乳腺癌
R
L
55岁,发现左乳肿块数月
病例5-多中性乳腺癌 T2W
T1W
T2W脂压序列显示:左乳近胸壁处见不规则肿块,并见 左乳内侧局部形态稍隆起,信号略异常,边缘欠清
提示恶性病变(87%)
侵润型导管癌
乳腺恶性肿块MR特点
• 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有分叶及毛刺或蟹足状改变 • 平扫T1W表现为低信号,T2W信号取决于肿瘤内部成分,成胶
原纤维占有比例大则呈较低信号,细胞和水含量高则信号强度 呈较高信号 • 动态增强:乳腺癌信号-时间强度曲线呈流出型或平台型,强 化方式多由边缘强化向中心渗透,呈向心样强化 • DWI呈高信号,ADC值较低,MRS可见胆碱峰
良性肿块的MR特点
• 肿块形态多呈圆形及卵圆形,边缘清楚及光滑 • 平扫T1W表现多呈等低信号,T2W信号取决于肿瘤内部结构
不同而异,如纤维腺瘤,纤维成分多信号强度低,细胞和水含 量高则信号强度高。如囊肿,T1W成低信号,T2W呈高信号, 边缘光滑 • 动态增强:乳腺大多良性肿块呈渐进性强化,信号-时间强度 曲线呈上升型,强化方式多由中心性向外扩散,呈离心性强化 • DWI呈高信号,ADC值较高,MRS未见明显胆碱峰
乳腺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乳腺癌的放射学诊断
(影像学检查诊断报告系统 )
.
1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
• 临床:触诊 • 影像学:乳腺X线、超声 、MRI、PET/CT • 病理:术前穿刺活检
2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 简介
美国放射学会(ACR)在多家机构协作下制定的 美国国家癌症协会(NCI)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P)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美国医学协会(AMA) 美国外科学会(ACS) 美国病理学会(CAP)
6
1类(category 1)
乳腺X线摄影显示乳腺结构清楚而没有病变显示。 乳腺囊性增生症、小叶增生、腺病(统称为纤维 囊性改变或结构不良)均归于此类。如果临床扪 及肿块,并有局限性不对称性改变,尽管最后诊 断为硬化性腺病,亦不能归入此类,可能归入3类 或4A类。乳内淋巴结、腋前份淋巴结显示低密度 的淋巴结门(侧面观)或者中央低密度(淋巴结 门的轴向观)均视为正常淋巴结,属1类。
7
2类(category 2)
• 肯定的乳腺良性肿块(如纤维腺瘤、纤维脂肪腺 瘤、脂肪瘤、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积油囊肿)、 肯定的良性钙化(如环状钙化、边界清楚的短条 状钙化、粗的斑点状钙化、稀疏的大小较单一的 圆点状钙化、新月形的沉积性钙化等)均属此类
• 但是,肿块边缘清楚并不是排除恶性病变的必然 条件,对于年龄超过35岁的妇女,应该注意扪诊, 并召回旧片进行比较,或者随访观察其变化,因 此,可能分别被评价为0类或3类
18
右乳纤维腺瘤,边缘清楚,见窄细透明晕。
19
密度
• 密度是以肿块与其周围相同体积的乳腺组织相 比,分为高、等、低(不包括脂肪密度)和脂 肪密度四种描述。
• 大多数乳腺癌呈高或等密度; • 极少数乳腺癌可呈低密度; • 乳腺癌不含脂肪密度,脂肪密度为良性表现。
(影像学检查诊断报告系统 )
.
1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
• 临床:触诊 • 影像学:乳腺X线、超声 、MRI、PET/CT • 病理:术前穿刺活检
2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 简介
美国放射学会(ACR)在多家机构协作下制定的 美国国家癌症协会(NCI)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P)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美国医学协会(AMA) 美国外科学会(ACS) 美国病理学会(CAP)
6
1类(category 1)
乳腺X线摄影显示乳腺结构清楚而没有病变显示。 乳腺囊性增生症、小叶增生、腺病(统称为纤维 囊性改变或结构不良)均归于此类。如果临床扪 及肿块,并有局限性不对称性改变,尽管最后诊 断为硬化性腺病,亦不能归入此类,可能归入3类 或4A类。乳内淋巴结、腋前份淋巴结显示低密度 的淋巴结门(侧面观)或者中央低密度(淋巴结 门的轴向观)均视为正常淋巴结,属1类。
7
2类(category 2)
• 肯定的乳腺良性肿块(如纤维腺瘤、纤维脂肪腺 瘤、脂肪瘤、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积油囊肿)、 肯定的良性钙化(如环状钙化、边界清楚的短条 状钙化、粗的斑点状钙化、稀疏的大小较单一的 圆点状钙化、新月形的沉积性钙化等)均属此类
• 但是,肿块边缘清楚并不是排除恶性病变的必然 条件,对于年龄超过35岁的妇女,应该注意扪诊, 并召回旧片进行比较,或者随访观察其变化,因 此,可能分别被评价为0类或3类
18
右乳纤维腺瘤,边缘清楚,见窄细透明晕。
19
密度
• 密度是以肿块与其周围相同体积的乳腺组织相 比,分为高、等、低(不包括脂肪密度)和脂 肪密度四种描述。
• 大多数乳腺癌呈高或等密度; • 极少数乳腺癌可呈低密度; • 乳腺癌不含脂肪密度,脂肪密度为良性表现。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3、增强扫描:急慢性乳腺炎呈轻到中度强化,脓肿呈环形强化,中心 无强化,若脓肿内有气体,则可见气液平面。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4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5
乳腺增生
• 乳腺组织在雌、孕激素周期性作用下发生增生与退化的过 程
• 常见于30-40岁女性,双侧发病 • 临床症状为乳房胀痛和乳腺内多发性肿块,症状常与月经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8
• 皮肤局限性凹陷、回缩 • 乳头内陷 • 血管迂曲增粗
多见于恶性肿瘤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9
皮肤及乳头改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0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血管迂曲增粗
21
04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 断
浸润型导管癌及Paget病 • 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乳房疼痛、乳头回缩、溢液和溢血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35
X线表现
⑴直接征象: •肿块(大小、密度、形状、边缘) •钙化(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证据) •局限性浸润 ⑵间接征象: •皮肤增厚或局限性凹陷 •乳头内陷和漏斗征 •乳腺结构紊乱 •血运增加、血管增多 •腋窝淋巴结肿大
• 急性乳腺炎的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的乳腺蜂 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 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的红、肿、热、痛和硬节。全身症状包 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增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4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5
乳腺增生
• 乳腺组织在雌、孕激素周期性作用下发生增生与退化的过 程
• 常见于30-40岁女性,双侧发病 • 临床症状为乳房胀痛和乳腺内多发性肿块,症状常与月经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8
• 皮肤局限性凹陷、回缩 • 乳头内陷 • 血管迂曲增粗
多见于恶性肿瘤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9
皮肤及乳头改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0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血管迂曲增粗
21
04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 断
浸润型导管癌及Paget病 • 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乳房疼痛、乳头回缩、溢液和溢血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35
X线表现
⑴直接征象: •肿块(大小、密度、形状、边缘) •钙化(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证据) •局限性浸润 ⑵间接征象: •皮肤增厚或局限性凹陷 •乳头内陷和漏斗征 •乳腺结构紊乱 •血运增加、血管增多 •腋窝淋巴结肿大
• 急性乳腺炎的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的乳腺蜂 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 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的红、肿、热、痛和硬节。全身症状包 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增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乳腺MRI诊断课件

乳腺良性肿块MR病列介绍
•纤维腺瘤 •错构瘤 •导管乳头状瘤 •浆细胞乳腺炎 •囊肿 •乳腺增生
病例9 纤维腺瘤 42岁,发现右乳肿块数月
T2W脂压
钼靶头尾位
42岁,发现右乳肿块数月
DWI病灶呈略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
值约1.5×10-3 mm2/s
3D-FLASH平扫病灶呈等信号,增强后可见 不均匀强化及分隔样强化
一般是二到三个,多的可达到八到十个 诊断多中心性乳腺癌有两种标准: ①、病灶之间距离须3cm以上。 ②、病灶之间只要有一段正常组织,无须特殊的
距离要求
病例6:女,39岁,发现左乳肿块半年余
T2W
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值为 0.66×10-3 mm2/s
3D-FLASH-T1W平扫病灶呈稍低信号,动态早期见明显不均匀强化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病变强化区域呈上升型
病例12 浆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乳腺炎
•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 PCM)中医称为 “粉刺性乳痈”,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乳腺导管扩张 和浆细胞浸润为病理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炎性反应。
•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常难与其他疾病尤其是乳腺癌鉴别, 文献报道初诊误诊率可高达60%~90%。
SVS显示:兴趣区在3.2ppm处有较高的胆碱峰
脂肪肉瘤
• 脂肪肉瘤是软组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去分 化脂肪肉瘤是脂肪肉瘤的一种,它可以发生在身 体的很多部位,常见于后腹膜。发生于乳腺区极 少见。
• 根据本例MR分析:显示为肿瘤较大,有分隔, 肿瘤组织结构复杂,含有脂肪,MR信号呈混杂 改变,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时间-信号 强度曲线呈流出或平台型。MRS见有胆碱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WI呈高信号,ADC值较低,MRS可见胆碱峰
-
10
良性肿块的MR特点
• 肿块形态多呈圆形及卵圆形,边缘清楚及光滑 • 平扫T1W表现多呈等低信号,T2W信号取决于肿瘤内部
结构不同而异,如纤维腺瘤,纤维成分多信号强度低,细 胞和水含量高则信号强度高。如囊肿,T1W成低信号, T2W呈高信号,边缘光滑 • 动态增强:乳腺大多良性肿块呈渐进性强化,信号-时间 强度曲线呈上升型,强化方式多由中心性向外扩散,呈离 心性强化 • DWI呈高信号,ADC值较高,MRS未见明显胆碱峰
• 0级:需结合其他检查后再评估。说明检查获得的信息不够完整。 • I级:未见异常。 • II级: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 • III级: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
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 • IV级:有异常,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活检明确。 • IVa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低。 • IVb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中等。 • IVc级:倾向恶性可能性高。 • V级: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需要手术
流出型:动态早期信号强度到达最高峰后降低。 提示恶性病变(87%)
侵润型导管癌
-
9
乳腺恶性肿块MR特点
• 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有分叶及毛刺或蟹足状改 变
• 平扫T1W表现为低信号,T2W信号取决于肿瘤内 部成分,成胶原纤维占有比例大则呈较低信号, 细胞和水含量高则信号强度呈较高信号
• 动态增强:乳腺癌信号-时间强度曲线呈流出型 或平台型,强化方式多由边缘强化向中心渗透, 呈向心样强化
-
2
乳腺MR摄片样板
共五张片,按序列摄片先后如下: 1. 平扫:横断面:T2W脂抑、DWI及ADC图 2. 动态增强1+5(选择:1平扫+增强第1期、第5期) 3. 乳腺左右分别矢状面:T1W增强 4. 对感兴趣区做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 5. 拍摄5期动态增强减影-MIP图像 6. 重建图像一般层厚3mm
钼靶
MR
-
6
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表现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分三型: 渐进型(上升型):病变信号-强度呈缓慢持续增强,常见
于良性病变(83%-94)
纤维腺瘤
-
7
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表现
平台型:动态早期信号强度到达最高峰,在延时 期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良、恶性都可 能,恶性约64%
脂肪肉瘤
-
8
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表现
-
30
SUB+MIP,冠状位重建
-
31
增强后,矢状位扫描3D重建,对病灶范 围进行多方位观察
-
32
动态增强,可见早期 强化并快速流出 曲线呈流出型。 MR诊断:左乳Ca; BI-RADS评分5级。 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
12
• 利用DWI原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乳腺良恶性肿 块的诊断,但由于DWI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及信躁 比尚较低,不宜单独用于乳腺疾病的MR诊断,采 用磁共振动态增强与DWI联合应用,对乳腺肿块 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13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 )
-
22
SUB+MIP
增强后可见病灶强化明显,病灶 近胸壁,加之腺体致密,X线极 易漏诊。
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
23
病列3 右上乳腺癌(动态增强)
右乳上极不规则小结节,大小约5×6mm 病理:侵润性导管Ca
-
24
右上乳腺癌动态曲线
-
25
病例4 52岁,发现左乳肿块数月
压脂T2W,左乳病灶呈等高信号,隐约可见
切除活检。 • VI级: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
14
乳腺恶性肿块的病例介绍
•乳腺癌 •淋巴瘤 •乳腺导管乳头状癌 •脂肪肉瘤
-
15
病例1
48岁,MR号: 70519,发现右乳肿块10天。 病理诊断:侵润性导管癌
-
16
b值=800时 DWI呈高信号
ADC图信号较低,ADC值为0.889 (x10-3mm2/s)
-
3
正常乳腺MR分型
致密型:腺体组织占乳腺大部分或全部,T1W及T2W 一致性较低及中等信号
钼靶
MR
-
4
正常乳腺MR分型
脂肪型:主要由高信号的脂肪组织构成,T1W及T2W 均呈高信号,残留部分的索条状乳腺小梁 T1W及T2W呈低及中等信号
钼靶
MR
-பைடு நூலகம்
5
正常乳腺MR分型
中间混合型:介于致密型及脂肪型两型之间
-
1
乳腺MR检查常规序列
1. 平扫:横断面:不抑制T1W、T2W脂抑、DWI 2. 动态增强1+5(一次平扫+5次动态增强) 3. 乳腺左右分别矢状面:T1W增强 4. 感兴趣肿块加做:单体素MRS 5. 以上4条为基本序列,根据目前病人较多,经讨论对乳腺
无肿块者,可减少以下序列: ①横断面不脂抑T1W ②乳腺左右分别矢状面:增强T1W
-
26
b值=800s/ mm2 DWI图呈高信号
ADC图呈低信号,值约- 0.81×10-3 mm2/s
27
3D-FHLAS平扫病灶呈等信号,动态早期见明显
不均匀强化
-
28
SUB+MIP 可见左乳肿块早期强显
著,患侧胸廓内动脉及胸外侧动脉
增粗,并见腋前强化的淋巴结
-
29
SUB+MIP 矢状位可见肿瘤供血血管增粗、 丰富,并见腋前强化的淋巴结
-
17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流出型
-
18
SUB-MIP:显示肿块血供情况
MIP-最大信号影
-
19
病列2:钼靶片显示乳腺呈致密型
女,43岁,发现左乳内上肿块数月。
钼靶片显示呈致密型乳腺,难以显示病灶
-
20
左乳内侧深部有一肿块
T2W脂压图像显示:左乳内上局部一小结节灶,呈略高信号
-
21
B值=800时,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 值约0.78×10-3 mm2/s
-
11
DWI应用原理
• DWI是目前唯一测量人体水分子运动状态的方法,它可以 通过检出水分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发现含水组织学和生 理学的早期改变。描述组织弥散能力一般采用ADC (表 观扩散系数)值进行测量。恶性肿瘤细胞繁殖旺盛,细胞 密度较高,细胞外容积减少,同时,细胞生物膜的限制和 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也增强,这些综 合因素阻止了恶性肿瘤内水分子的有效运动,限制了扩散, 因而ADC值降低。良性病变细胞密度较低,细胞外间隙 较大,则ADC值较高
-
10
良性肿块的MR特点
• 肿块形态多呈圆形及卵圆形,边缘清楚及光滑 • 平扫T1W表现多呈等低信号,T2W信号取决于肿瘤内部
结构不同而异,如纤维腺瘤,纤维成分多信号强度低,细 胞和水含量高则信号强度高。如囊肿,T1W成低信号, T2W呈高信号,边缘光滑 • 动态增强:乳腺大多良性肿块呈渐进性强化,信号-时间 强度曲线呈上升型,强化方式多由中心性向外扩散,呈离 心性强化 • DWI呈高信号,ADC值较高,MRS未见明显胆碱峰
• 0级:需结合其他检查后再评估。说明检查获得的信息不够完整。 • I级:未见异常。 • II级: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 • III级: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
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 • IV级:有异常,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活检明确。 • IVa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低。 • IVb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中等。 • IVc级:倾向恶性可能性高。 • V级: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需要手术
流出型:动态早期信号强度到达最高峰后降低。 提示恶性病变(87%)
侵润型导管癌
-
9
乳腺恶性肿块MR特点
• 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有分叶及毛刺或蟹足状改 变
• 平扫T1W表现为低信号,T2W信号取决于肿瘤内 部成分,成胶原纤维占有比例大则呈较低信号, 细胞和水含量高则信号强度呈较高信号
• 动态增强:乳腺癌信号-时间强度曲线呈流出型 或平台型,强化方式多由边缘强化向中心渗透, 呈向心样强化
-
2
乳腺MR摄片样板
共五张片,按序列摄片先后如下: 1. 平扫:横断面:T2W脂抑、DWI及ADC图 2. 动态增强1+5(选择:1平扫+增强第1期、第5期) 3. 乳腺左右分别矢状面:T1W增强 4. 对感兴趣区做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 5. 拍摄5期动态增强减影-MIP图像 6. 重建图像一般层厚3mm
钼靶
MR
-
6
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表现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分三型: 渐进型(上升型):病变信号-强度呈缓慢持续增强,常见
于良性病变(83%-94)
纤维腺瘤
-
7
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表现
平台型:动态早期信号强度到达最高峰,在延时 期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良、恶性都可 能,恶性约64%
脂肪肉瘤
-
8
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表现
-
30
SUB+MIP,冠状位重建
-
31
增强后,矢状位扫描3D重建,对病灶范 围进行多方位观察
-
32
动态增强,可见早期 强化并快速流出 曲线呈流出型。 MR诊断:左乳Ca; BI-RADS评分5级。 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
12
• 利用DWI原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乳腺良恶性肿 块的诊断,但由于DWI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及信躁 比尚较低,不宜单独用于乳腺疾病的MR诊断,采 用磁共振动态增强与DWI联合应用,对乳腺肿块 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13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 )
-
22
SUB+MIP
增强后可见病灶强化明显,病灶 近胸壁,加之腺体致密,X线极 易漏诊。
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
23
病列3 右上乳腺癌(动态增强)
右乳上极不规则小结节,大小约5×6mm 病理:侵润性导管Ca
-
24
右上乳腺癌动态曲线
-
25
病例4 52岁,发现左乳肿块数月
压脂T2W,左乳病灶呈等高信号,隐约可见
切除活检。 • VI级: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
14
乳腺恶性肿块的病例介绍
•乳腺癌 •淋巴瘤 •乳腺导管乳头状癌 •脂肪肉瘤
-
15
病例1
48岁,MR号: 70519,发现右乳肿块10天。 病理诊断:侵润性导管癌
-
16
b值=800时 DWI呈高信号
ADC图信号较低,ADC值为0.889 (x10-3mm2/s)
-
3
正常乳腺MR分型
致密型:腺体组织占乳腺大部分或全部,T1W及T2W 一致性较低及中等信号
钼靶
MR
-
4
正常乳腺MR分型
脂肪型:主要由高信号的脂肪组织构成,T1W及T2W 均呈高信号,残留部分的索条状乳腺小梁 T1W及T2W呈低及中等信号
钼靶
MR
-பைடு நூலகம்
5
正常乳腺MR分型
中间混合型:介于致密型及脂肪型两型之间
-
1
乳腺MR检查常规序列
1. 平扫:横断面:不抑制T1W、T2W脂抑、DWI 2. 动态增强1+5(一次平扫+5次动态增强) 3. 乳腺左右分别矢状面:T1W增强 4. 感兴趣肿块加做:单体素MRS 5. 以上4条为基本序列,根据目前病人较多,经讨论对乳腺
无肿块者,可减少以下序列: ①横断面不脂抑T1W ②乳腺左右分别矢状面:增强T1W
-
26
b值=800s/ mm2 DWI图呈高信号
ADC图呈低信号,值约- 0.81×10-3 mm2/s
27
3D-FHLAS平扫病灶呈等信号,动态早期见明显
不均匀强化
-
28
SUB+MIP 可见左乳肿块早期强显
著,患侧胸廓内动脉及胸外侧动脉
增粗,并见腋前强化的淋巴结
-
29
SUB+MIP 矢状位可见肿瘤供血血管增粗、 丰富,并见腋前强化的淋巴结
-
17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流出型
-
18
SUB-MIP:显示肿块血供情况
MIP-最大信号影
-
19
病列2:钼靶片显示乳腺呈致密型
女,43岁,发现左乳内上肿块数月。
钼靶片显示呈致密型乳腺,难以显示病灶
-
20
左乳内侧深部有一肿块
T2W脂压图像显示:左乳内上局部一小结节灶,呈略高信号
-
21
B值=800时,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 值约0.78×10-3 mm2/s
-
11
DWI应用原理
• DWI是目前唯一测量人体水分子运动状态的方法,它可以 通过检出水分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发现含水组织学和生 理学的早期改变。描述组织弥散能力一般采用ADC (表 观扩散系数)值进行测量。恶性肿瘤细胞繁殖旺盛,细胞 密度较高,细胞外容积减少,同时,细胞生物膜的限制和 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也增强,这些综 合因素阻止了恶性肿瘤内水分子的有效运动,限制了扩散, 因而ADC值降低。良性病变细胞密度较低,细胞外间隙 较大,则ADC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