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消化性溃疡

合集下载

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内科消化性溃疡【概述】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系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部位,包括食管、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以及梅克尔(Meckel )憩室。

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

消化性溃疡的得名在于其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关。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幽门螺杆菌、胃酸及非街体抗炎药等)大于防御因素(胃黏膜屏障、黏液、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及前列腺素等)所致。

【临床表现】1.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在上腹部或偏右,胃溃疡在上腹部偏左。

(2)疼痛性质及时间:空腹痛、灼痛、胀痛、隐痛。

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

胃溃疡饭后半小时后痛,至下餐前缓解。

(3)患病的周期性和疼痛的节律性:每年春秋季节变化时发病。

(4)诱因: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

2.其他症状:可以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3.体征(1)上腹部压痛:十二指肠溃疡压痛偏右上腹;胃溃疡偏左上腹。

(2)其他体征取决于溃疡并发症,幽门梗阻时可见胃型及胃蠕动波,溃疡穿孔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4.特殊类型的溃疡: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老年性溃疡及胃泌素瘤。

特殊类型的溃疡不具备典型溃疡的疼痛特点,往往缺乏疼痛的节律性。

胃泌素瘤患者多有顽固性症状和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手术后近期多复发,有的伴有水泻或脂肪泻。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往往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要注意特殊类型溃疡症状往往不典型。

还有极少数患者无症状,甚至以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穿孔、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2.体征:消化性溃疡除在相应部位有压痛之外,无其他对诊断有意义的体征。

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胃型及胃蠕动波揭示有幽门梗阻;如患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则提示溃疡穿孔。

3.胃镜检查:胃镜可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最直接的检查,而且还可以取活体组织作病理和幽门螺杆菌检查。

最新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最新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内科消化性溃疡【概述】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系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部位,包括食管、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以及梅克尔(Meckel )憩室。

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

消化性溃疡的得名在于其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关。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幽门螺杆菌、胃酸及非街体抗炎药等)大于防御因素(胃黏膜屏障、黏液、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及前列腺素等)所致。

【临床表现】1.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在上腹部或偏右,胃溃疡在上腹部偏左。

(2)疼痛性质及时间:空腹痛、灼痛、胀痛、隐痛。

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

胃溃疡饭后半小时后痛,至下餐前缓解。

(3)患病的周期性和疼痛的节律性:每年春秋季节变化时发病。

(4)诱因: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

2.其他症状:可以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3.体征(1)上腹部压痛:十二指肠溃疡压痛偏右上腹;胃溃疡偏左上腹。

(2)其他体征取决于溃疡并发症,幽门梗阻时可见胃型及胃蠕动波,溃疡穿孔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4.特殊类型的溃疡: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老年性溃疡及胃泌素瘤。

特殊类型的溃疡不具备典型溃疡的疼痛特点,往往缺乏疼痛的节律性。

胃泌素瘤患者多有顽固性症状和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手术后近期多复发,有的伴有水泻或脂肪泻。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往往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要注意特殊类型溃疡症状往往不典型。

还有极少数患者无症状,甚至以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穿孔、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2.体征:消化性溃疡除在相应部位有压痛之外,无其他对诊断有意义的体征。

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胃型及胃蠕动波揭示有幽门梗阻;如患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则提示溃疡穿孔。

3.胃镜检查:胃镜可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最直接的检查,而且还可以取活体组织作病理和幽门螺杆菌检查。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疗效评估指南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疗效评估指南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疗效评估指南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准确诊断和评估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制定了以下指南。

1. 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痛、消化不良、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

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症状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程度,以及是否有诱因,帮助确定诊断。

2. 体格检查对于疑似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医生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叩诊和听诊等。

这有助于发现一些可能的体征,如腹痛压痛点、胃肠动力减弱等。

3. 实验室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对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并不具备特异性,但一些指标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例如,检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贫血和感染情况。

4. 消化内镜检查消化内镜检查是诊断和评估消化性溃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内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溃疡的位置、数量、大小和形态。

此外,还可以进行活检以确定溃疡的性质,排除其他病变。

5. 溃疡的疗效评估治疗效果的评估应综合患者的症状、内镜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改变。

通常情况下,治疗有效应表现为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和病理学改变的消失。

定期随访和复查内镜检查是评估疗效的重要手段。

6. 治疗指南针对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消化性溃疡,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指南。

常规治疗包括抗酸药物、抗生素、黏膜保护剂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等。

针对复杂和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以上是消化性溃疡诊断与疗效评估的指南,希望对医生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

请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遵循医学伦理和专业规范。

消化性溃疡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消化性溃疡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概述
(三)分类
1. 按照消化性溃疡发生部位分类:消化性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也可发 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其中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 疡最常见,一般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2. 按照消化性溃疡病因分类:Hp感染及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使用是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并由此引发了消化性溃疡处理策略的重大变革。根据是否口服NSAIDs,可分为 NSAIDs相关性溃疡和非NSAIDs溃疡。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接受Hp感染检测,Hp阳性 者需行根除治疗。
诊断、鉴别诊断与转诊
9. 其他辅助检查[32]
(1)Hp检测: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方法。侵入性方法需要通过胃镜
获取胃黏膜标本进行检测,临床常用方法为快速尿素酶试验。临床最常用 的非侵入性方法为呼气试验,尿素呼气试验包括:13C尿素呼气试验、14C 尿素呼气试验。14C有一定放射性,不适合准备妊娠、妊娠期妇女、哺乳 期女性及儿童。13C呼气试验几乎没有放射性,适合于任何人群。其他方 法还包括粪便抗原和血清抗体检测[33, 34]。
(二)NSAIDs ▪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影响溃疡愈合,
并增加溃疡复发率和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
病因与发病机制
▪ 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 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等,该类药 物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及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服用后药物与胃黏膜接触时间较长, 因而与胃溃疡发生的关系更密切。

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内科消化性溃疡【概述】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系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部位,包括食管、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以及梅克尔(Meckel )憩室。

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

消化性溃疡的得名在于其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关。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幽门螺杆菌、胃酸及非街体抗炎药等)大于防御因素(胃黏膜屏障、黏液、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及前列腺素等)所致。

【临床表现】1.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在上腹部或偏右,胃溃疡在上腹部偏左。

(2)疼痛性质及时间:空腹痛、灼痛、胀痛、隐痛。

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

胃溃疡饭后半小时后痛,至下餐前缓解。

(3)患病的周期性和疼痛的节律性:每年春秋季节变化时发病。

(4)诱因: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

2.其他症状:可以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3.体征(1)上腹部压痛:十二指肠溃疡压痛偏右上腹;胃溃疡偏左上腹。

(2)其他体征取决于溃疡并发症,幽门梗阻时可见胃型及胃蠕动波,溃疡穿孔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4.特殊类型的溃疡: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老年性溃疡及胃泌素瘤。

特殊类型的溃疡不具备典型溃疡的疼痛特点,往往缺乏疼痛的节律性。

胃泌素瘤患者多有顽固性症状和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手术后近期多复发,有的伴有水泻或脂肪泻。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往往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要注意特殊类型溃疡症状往往不典型。

还有极少数患者无症状,甚至以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穿孔、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2.体征:消化性溃疡除在相应部位有压痛之外,无其他对诊断有意义的体征。

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胃型及胃蠕动波揭示有幽门梗阻;如患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则提示溃疡穿孔。

消化内科消化性溃疡患者诊治规范

消化内科消化性溃疡患者诊治规范

消化内科消化性溃疡患者诊治规范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

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

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都可发生溃疡。

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一、病因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

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1.胃酸分泌过多盐酸是胃液的主要成分,由壁细胞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

已知壁细胞内含有3种受体,即组胺受体(hirstaminereceptors)、胆碱能受体(cholinergicreceptors)和胃泌素受体(gastrinreceptors),分别接受组胺、乙酰胆碱和胃泌素的激活。

当壁细胞表面受体一旦被相应物质结合后,细胞内第二信使便激活,进而影响胃酸分泌。

在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胃酸分泌过多起重要作用。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酸基础分泌量(BAO)和最大分泌量(MAO)均明显高于常人;十二指肠溃疡绝不发生于无胃酸分泌或分泌很少的人。

食糜自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胃酸和食糜的刺激兴奋下,胰腺大量分泌胰液泌素、胰酶泌素、促胆囊收缩素,肠黏膜除分泌黏液外,也释放激素如肠高血糖素、肠抑胃肽(GIP)、血管活性肠肽(VIP),这类激素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和刺激胃泌素分泌的作用,故十二指肠黏膜释放这些激素的功能减退时,可引起胃酸分泌增高,促成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

胃溃疡在病程的长期性、反复性,并发症的性质,以及在胃酸减少的条件下溃疡趋向愈合等方面,均提示其发病机制与十二指肠溃疡有相似之处。

但是,胃溃疡患者的BAO和MAO均与正常人相似,甚至低于正常;一些胃黏膜保护药物(非抗酸药)虽无减少胃酸的作用,却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一些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可引起胃溃疡,以及在实验动物不断从胃腔吸去黏液可导致胃溃疡等事实,均提示胃溃疡的发生起因于胃黏膜的局部。

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内科消化性溃疡【概述】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系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部位,包括食管、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以及梅克尔(Meckel )憩室。

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

消化性溃疡的得名在于其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关。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幽门螺杆菌、胃酸及非街体抗炎药等)大于防御因素(胃黏膜屏障、黏液、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及前列腺素等)所致。

【临床表现】1.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在上腹部或偏右,胃溃疡在上腹部偏左。

(2)疼痛性质及时间:空腹痛、灼痛、胀痛、隐痛。

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

胃溃疡饭后半小时后痛,至下餐前缓解。

(3)患病的周期性和疼痛的节律性:每年春秋季节变化时发病。

(4)诱因: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

2.其他症状:可以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3.体征(1)上腹部压痛:十二指肠溃疡压痛偏右上腹;胃溃疡偏左上腹。

(2)其他体征取决于溃疡并发症,幽门梗阻时可见胃型及胃蠕动波,溃疡穿孔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4.特殊类型的溃疡: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老年性溃疡及胃泌素瘤。

特殊类型的溃疡不具备典型溃疡的疼痛特点,往往缺乏疼痛的节律性。

胃泌素瘤患者多有顽固性症状和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手术后近期多复发,有的伴有水泻或脂肪泻。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往往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要注意特殊类型溃疡症状往往不典型。

还有极少数患者无症状,甚至以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穿孔、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2.体征:消化性溃疡除在相应部位有压痛之外,无其他对诊断有意义的体征。

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胃型及胃蠕动波揭示有幽门梗阻;如患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则提示溃疡穿孔。

3.胃镜检查:胃镜可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最直接的检查,而且还可以取活体组织作病理和幽门螺杆菌检查。

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2009年)。

主要症状: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性急易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年,黄山)。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线钡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疾病分期A1期: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期: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H1期: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期: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S1期: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S2期:渍疡的新生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

(三)证候诊断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小嗳;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

3.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4.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脉弦数或脉弦。

5.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脉细数: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消化性溃疡
一.疾病相关情况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表现为有慢性、节律性、周期性中上腹部疼痛,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

二.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一)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无并发症的、非顽固性的消化性溃疡。

(二)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久治不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多次根除HP均失败,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需要长期使用NSAIDs患者。

三.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一)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已缓解,进入恢复期。

(二)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消化性溃疡伴有出血、幽门梗阻、疑诊穿孔及恶性溃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