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习题.doc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经典试题集】高二物理选修3-4单元测试卷——机械振动和机械波.docx

(完整word版)【经典试题集】高二物理选修3-4单元测试卷——机械振动和机械波.docx

南通博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太仓分公司高二物理选修 3-4 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简谐振动的平衡位置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的位置。

B.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波源本身的性质决定。

C.当人向一个固定的声源跑去,人听到的音调变低了。

D.当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声波的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2.如图所示 ,在张紧的绳上挂了a、b、c、 d 四个单摆 ,四个单摆的摆长关系为l c>l b=l d>l a,先让 d 摆摆动起来 (摆角不超过 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摆发生振动 ,其余摆均不动B.所有摆均以相同摆角振动C.摆动过程中, b 摆的振幅最大D.摆动过程中, c 摆的周期最大3.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 5sin t (cm),则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4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10cm B.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4sC.在 t = 4 s 时质点的速度最大D.在 t = 4 s 时质点的加速度最大4.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振动频率是 4 HzB.在 10 s 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C.第 4 s 末质点的速度是零D.在 t=1 s 和 t=3 s 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3πl5.摆长为 L 的单摆做简谐运动,若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取 t=0),当振动至 t=2g 时,摆球具有负向最大速度,则单摆的振动图象是图中的(C)6.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并已知该时刻 d 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

从该时刻起,图中 a、b、c、 d、 e 各质点到达波谷的先后次序是()A .ecbda B.aedcbb c C.bcdea D.ecadba de7.振源 A 带动细绳上各点上下做简谐运动,t = 0 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

(完整版)机械波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机械波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波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S 点为振源,其频率为100Hz ,所产生的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80m/s ,P 、Q 是波传播途中的两点,已知SP=4.2m ,SQ=5.4m .当S 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 [ ]A .P 在波谷,Q 在波峰B .P 在波峰,Q 在波谷C .P 、Q 都在波峰D .P 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Q 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2.如图2所示,一列机械波沿x 轴传播,波速为16m/s ,某时刻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 A .这列波波长为16mB .这列波传播8m 需2s 时间C .x=4m 处质点的振幅为0D .x=6m 处质点将向y 轴正向运动3.a 、b 是一条水平绳上相距为L 的两点,一列简谐横波沿绳传播,其波长等于2L/3,当a 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b 点 [ ]A .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B .处于平衡位置上方位移最大处C .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D .处于平衡位置下方位移最大处4.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波,波速为6m/s ,振幅为2cm ,在某一时刻距波源5cm 的A 点运动到负最大位移时,距波源8cm 的B 点恰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可知该波的波长λ,频率f 分别为A .λ=12cm ,f=50HzB .λ=4cm ,f=150HzC .λ=12cm ,f=150HzD .λ=4cm ,f=50Hz 5.一列沿x 方向传播的横波,其振幅为A ,波长为λ,某一时刻波的图象如图3所示。

在该时刻,某一质点的坐标为(λ,0),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后,该质点的坐标为A .(5/4)λ,0B .λ ,-AC .λ,AD .(5/4)λ,A图1图3图26.以下对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频率相同的波叠加,一定可以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B .横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C .纵波不能用波的图象描述D .波长和障碍物尺寸相近时,衍射现象明显7.图4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t=7/4s 时的波动图象。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机械波》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一列简谐横波以10 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质点的振动图象为( )A. B. C. D.2.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P的速度v和加速度a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v变小,a变大 B.v变小,a变小C.v变大,a变大 D.v变大,a变小3.如图所示,MN是足够长的湖岸,S1和S2是湖面上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它们激起的水波波长为2 m,S1S2=5 m,且S1与S2的连线与湖岸平行,到岸边的垂直距离为6 m,则岸边始终平静的地方共有( )A. 2处 B. 3处 C. 4处 D.无数处4.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图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的可能值(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下列四种声现象,哪一种是声波的干涉( )A.在门窗关闭的屋里说话,听起来比在旷野里响B.隔着院墙与人谈话,虽然不见其人,却能闻其声C.环绕正在发声的音叉走一周,会觉得声音有强弱的变化D.将两只固有频率相同的音叉稍稍间隔一点距离并列放置,敲击其中一只音叉后用手将它按住,让它停止振动,却能听见未被敲击的音叉发出了声音6.如图所示,呈水平状态的弹性绳,右端在竖直方向上做周期为0.4 s的振动,设t =0时右端开始向上振动(如图),则在t=0.5 s时刻绳上的波形可能是下图中的( )A. B. C. D.7.一根弹性长绳沿x轴放置,左端点位于坐标原点,A点和B点分别是绳上x1=2 m、x=5 m处的质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0时使手开始沿y轴做简谐振动,在t 2=0.5 s时,绳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列波的波长为1 m,波速为4 m/sB.此列波为横波,左端点开始时先向上运动C.当t=2.5 s时,质点B开始振动D.在t=3.5 s后,A、B两点的振动情况总相同8.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 cm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x=4 cm处的质点.乙图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A.t=0.3 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B.波的传播速度为20 m/sC.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D.t=0.7 s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9.如图甲所示,O点为振源,OP=s,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沿直线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乙为P点从t1时刻开始沿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的振动图象,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B.t2时刻P点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负方向C.该波与另一频率为Hz的同类波叠加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D.某障碍物的尺寸为(t2-t1),该波遇到此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10.如图P1、P2是两个频率相同、同相振动的波源,产生两列波,O点是P1、P2连线的中点,A、B、C、D是距O点均为半个波长的四个点,有关A、B、C、D四点的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是振动减弱点,C、D两点是振动加强点B.A、B两点是振动加强点,C、D两点是振动减弱点C.A、B、C、D四点均为振动加强点D.A、B、C、D四点均为振动减弱点11.一列横波在x轴上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与t+0.4 s两时刻在x轴上-3 m~+3 m的区间内的波形图恰好重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最小周期为0.4B.该波最大波速为10 m/sC.从t时刻开始计时,x=2 m处的质点比x=2.5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D.在t+0.2 s时刻,x=2 m处的质点位移一定为a12.如图为一横波发生器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出波由O点从左向右传播的图象,屏上每一小格长度为1 cm.在t=0时刻横波发生器上能显示的波形如图所示.因为显示屏的局部故障,造成从水平位置A到B之间(不包括A、B两处)的波形无法被观察到(故障不影响波在发生器内传播).此后的时间内,观察者看到波形相继传经B、C处,在t =5.5 s时,观察者看到B处恰好第三次出现波谷,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波的振幅为10 cmB.该波的波长为12 cmC.该波的周期为2 sD.在t=5.5 s时,C处应显示为波峰二、多选题13. 如图,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 m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 1 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a 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 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 s<t<5 s 这段时间内( )A.质点c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质点a的速度逐渐增大C.质点d向下运动D.质点f保持静止14. 当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若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B.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减弱的C.质点P振动的振幅最大D.质点P振动的位移有时为015. 一列在竖直方向上振动的简谐波沿水平的x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20 cm,周期为4×10-2s.现沿x轴任意取五个相邻的点P1、P2、P3、P4、P5,它们在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向上,大小都为10 cm.则在此时刻,P1、P2、P3、P4四点可能的运动方向是( )A.P1向下,P2向上,P3向下,P4向上B.P1向上,P2向下,P3向上,P4向下C.P1向下,P2向下,P3向上,P4向上D.P1向上,P2向上,P3向上,P4向上16. 如图所示,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0.6 m/s,P质点的横坐标x=1.20 m.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谐横波的频率为2.5 HzB.经过1.6 s,P点第一次到达波谷C.P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D.直到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时,x=0.06 m处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为95 cm17. 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三、计算题18.某雷达站正在跟踪一架飞机,此时飞机正朝着雷达站方向匀速飞来;某一时刻雷达发出一个无线电脉冲,经200 μs后收到反射波;隔0.8 s后再发出一个脉冲,经198 μs收到反射波,已知无线电波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求飞机的飞行速度v.19.如图所示,A、B、C、D、E为波沿传播方向上间距均为d=1 m的五个质点,一简谐横波以5 m/s的水平速度向右传播,t=0时刻到达质点A且A开始向上振动,其振动周期为0.4 s,试求:(1)该简谐波的波长;(2)自0时刻起到质点E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20.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波源发出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轴传播,P、Q为x 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O的距离为35 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 s,振幅A=5 cm.当波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 s,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1)P、Q之间的距离.(2)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路程.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点此时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排除A、B,由于周期T===0.4 s,故D正确.2.【答案】D【解析】从波的图象可以判断此时P点向上运动,正靠近平衡位置,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故D项正确.3.【答案】C【解析】当空间某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始终减弱;水波的波长为 2 m,S1S2=5 m,当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为 1 m、3 m、5 m时,振动减弱;路程差为1 m是双曲线,与岸边有2个交点;路程差为3 m是双曲线,与岸边有2个交点;路程差为5 m是以S1为起点向左的射线和以S2为起点向右的射线,与岸边无交点;路程差不可能大于S1S2=5 m;由上分析可知,岸边始终平静的地方共有4处,故A、B、D错误,C正确.4.【答案】D【解析】作出通过距离为L的P、Q两质点满足题设条件的波形,如下图中的(a)、(b)、(c)、(d)四种情况,在图(a)中,由图可知,=L,则λ=2L,由波速及波长关系可知:T==,而Q质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t=T=同理可知:在图(b)中,λ=L,T==,t=T=在图(c)中,λ=L,T==,t=T=在图(d)中,λ=,T==,t=T=故有四种,故D正确,A、B、C错误.5.【答案】C【解析】在门窗关闭的屋里说话,听起来比在旷野里响,是波的反射现象.隔着院墙与人谈话,虽然不见其人,却能闻其声是波的衍射.将两只固有频率相同的音叉稍稍间隔一点距离并列放置,敲击其中一只音叉后用手将它按住,让它停止振动,却能听见未被敲击的音叉发出了声音,是波的共振现象.6.【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在t=0时波源O点开始向上振动,该波的周期为T=0.4 s,则时间t=0.5 s=1T,可知,在t=0.5 s时O点位于波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为一个波长,则在t=0.5 s=1T,波传播的最长的距离为1波长,故B正确,A、C、D错误.7.【答案】C【解析】由图知,波长λ=2 m,周期T=1 s,则波速为v==2 m/s,故A错误.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此列波为横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左端点开始时的运动方向与图示时刻x=1 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即为向下,故B错误.波从图示位置传到质点B用时t===2 s,因此t=2.5 s时质点B开始振动,故C正确.由于AB间的距离s=3 m=λ,则知它们的振动情况不总是相同,故D错误.8.【答案】C【解析】由乙图可知,t=0.3 s时,质点Q的位置在正向最大位移处,故其加速度是达到反向最大,故A是错误的;由甲图可知,波长为8 cm,由乙图可知,周期为0.4 s,故波速为v==20 cm/s,所以B也是错误的;由于质点Q在t=0时的振动方向是向下的,故可以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的,故C是正确的;当t=0.7 s时,实际上是经过1T,O位置处的质点会运动到负的最大位移处,所以P点的质点会运动到x轴以下正在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的位置,故D是错误的.9.【答案】B【解析】介质中各质点起振方向与振源起振方向相同,由乙图知P点起振方向沿y轴正向,故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选项A正确;由乙图知t2时刻P 点在平衡位置,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选项B错误;由乙图知质点振动周期为T=t2-t1,故波的频率为=Hz,根据波的稳定干涉条件知只有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才可产生稳定干涉现象,故选项C正确;波速为v=,由乙图知波的周期为T=t2-t1,所以波长为λ=vT=,选项D中障碍物尺寸为λ,与波长相近,故能发生明显衍射,选项D正确;综上所述选项B是错误的.10.【答案】C【解析】图中A、B两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为一倍的波长,故是振动加强点;图中C、D两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为零,故也是振动加强点.11.【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在t与t+0.4 s两时刻在x轴上-3 m至+3 m区间内的波形图如图中同一条图线所示,则有 0.4 s=NT(N=1,2,3…),得:T=s.所以当N=1时,周期最大,为T=0.4 s,由图知,λ=4 m,根据v=,知当N=1时,波速最小为10 m/s,故A、B错误;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时刻,x=2 m处的质点正向下运动,x=2.5 m处的质点先向上运动再回到平衡位置,所以x=2 m处的质点比x=2.5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故C正确;时间t=0.2 s,由于=,若N是奇数,则x=2 m处的质点位移为-a;若N是偶数,x=2 m处的质点位移为a,故D错误.12.【答案】A【解析】由图读出振幅A=5 cm,故A错误.由图读出波长λ=12 cm,故B正确;波由A传到B的距离为波长,传到B所用时间为周期,则t=5.5 s=2T+T,得到周期T=2 s,故C正确;B、C平衡位置间距离为半个波长,振动情况总是相反,在t=5.5 s时,B处恰好第三次出现波谷,则在t=5.5 s时,C处应显示为波峰,故D正确.13.【答案】ACD【解析】由题知,该波的周期为T=4 s,则波长λ=vT=4 m.波由a传到c的时间为=2 s,所以,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质点c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故A正确;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质点a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故B错误;波由a传到d的时间为3 s,d起振方向向上,则在4 s<t <5 s这段时间内,d点从波峰向平衡位置运动,即向下运动,故C正确;波从a传到f点需要5 s时间,所以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f还没有振动,故D正确.14.【答案】ACD【解析】因为两列水波发生干涉,在P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则P点一定是振动加强点,振幅最大;振动加强点某时刻的位移为零到最大值之间的某个值,选项A、C、D 正确.15.【答案】AB【解析】特别要注意,题目中指出的五个相邻的、位移向上且相等的质点,只能是如图(a)或(b)所示中的一种.在(a)中,由上、下坡法可知P1、P3、P5向下,P2、P4向上.在(b)中,由上、下坡法可知P1、P3、P5向上,P2、P4向下.16.【答案】ACD【解析】由波动图象知λ=0.24 m,T==0.4 s,f==2.5 Hz,A正确;P点第一次到达波谷需时t==1.7 s,B错误;所有质点起振方向都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由带动法知,各质点起振方向均沿y轴负方向,C正确;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需时t′==s=1.9 s=4.75T,x=0.06 m处质点经过的路程s=4.75×4×5 cm=95 cm,D正确.17.【答案】AD【解析】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幅相消,故实际振幅为|A1-A2|,故选项A正确;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最大,合振幅为A1+A2,但此处质点仍处于振动状态中,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故选项B错误;振动减弱点和加强点的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选项C错误;波峰与波峰相遇时振动加强,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加强点的振幅大于减弱点的振幅,故选项D正确.18.【答案】375 m/s【解析】由于c>v,故可不考虑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飞机的位移;设雷达两次发射电磁波时飞机分别位于x1、x2处,则第一次:2x1=ct1,第二次:2x2=ct2,则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为Δx=x1-x2,飞机的飞行速度:v==375 m/s.19.【答案】(1)2 m (2)1.1 s【解析】(1)由公式λ=vT=2 m(2)A点振动形式传到E点需要的时间是0.8 s,E点起振后到达波谷需要0.3 s,故自0时刻起到质点E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t= 0.8+0.3=1.1 s.20.【答案】(1)133 cm (2)125 cm【解析】(1)由题意,O、P两点的距离与波长满足:OP=λ波速与波长的关系为:v=在t=5 s时间间隔内波传播的路程为vt,由题意有:vt=PQ+综上解得:PQ=133 cm(2)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运动时间为:t=t+T1波源由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每经过,波源运动的路程为A,由题意可知:t1=25×T,故t1时间内,波源运动的路程为s=25A=125 cm.。

高考物理【选修3-4:机械波】专练8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物理【选修3-4:机械波】专练8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物理【选修3-4:机械波、光学】专练80题1、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谱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任意振动质点相邻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此波的周期为0.8sB. 此波的波速为10m/sC. 在t=0.4s时刻,x=13m处的质点恰好位于波峰D. 在t=0.6s时刻,x=22m处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E. 若此波在某介质中传播的波长变为2m,则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速一定为2.5m/s【答案】ACE【解析】【详解】由题意知,任意振动质点相邻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s,可求此波的周期为0.8s,所以A正确;由图知,波长为4m,所以波速:v=λ/T=5 m/s,故B错误;根据波的周期性可知13m处的质点在t=0时刻处于波谷的位置,应该半个周期即0.4s时刻到达波峰位置,所以C正确;由图知,22m处质点与2m处质点的振动步调一致,即在0时刻22m处质点处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经过0.6s(3T/4)到达波峰位置,D错误;改变传播介质此波的周期不变还是0.8s,所以传播速度v=λ/T=2/0.8=2.5 m/s,E正确。

2、下列关于波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波的频率升高而增大B. 频率小于的声波称为次声波C. 声波是机械波,而超声波是电磁波D. 光波是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传播速度E.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答案】BDE【解析】【详解】A.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波的频率无关,选项A错误;B.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选项B正确;C.声波是机械波,超声波也是机械波,选项C错误;D.光波是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传播速度,选项D正确;E.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选项E正确.3、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0.1s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P是平衡位置为x=2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0.5m处的质点,图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t=0.15s时,Q点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_,从t=0.1s到t=0.2s,该简谐波传播的方向和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y轴正方向 (2). 向x轴负方向传播了2m【解析】【详解】由P点的振动图像可知,t=0.1s时刻质点P向上振动,由波形图可知,波沿x轴负向传播;t=0.15s时,质点Q从图甲位置振动了0.05s=T/4,则Q点的运动方向为y 轴正方向;从t=0.1s到t=0.2s,经过了0.1s=T/2的时间,波传播半个波长的距离,即该简谐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了2m.4、图1中的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头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探头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由计算机处理,从而形成B超图像。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习题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习题

高中物理选修 3-4 机械波习题1、对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流传B.振动是单个质点体现的运动现象,波是很多质点结合起来体现的运动现象C.波的流传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刻停止流传2、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辰的波形图,此时辰质点 F 的运动方向如下图,则()A.该波向左流传B.质点 B和 D 的运动方向同样C.质点 C比质点 B 先回到均衡地点D.此时质点 F 和 H的加快度同样3、如下图为一列沿 x 轴负方向流传的简谐横波,实线为 t=0 时辰的波形图,虚线为 t=0.6s 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 T> 0.6s ,则A.波的周期为 2.4 sB.在 t=0.9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C.经过 0.4 s , P 点经过的行程为4mD.在时,Q点抵达均衡地点4、如下图,沿波的流传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m的六个质点自的均衡地点,一列横波以1m/s 的速度水平向右流传,t=0 衡地点向上运动,t=1s 时质点 a 第一次抵达最高点,则在4s< t < 5s 这段时间内A.质点 c 的加快度渐渐增大B.质点 a 的速度渐渐增大C.质点 d 向下运动D.质点 f 保持静止a、 b、 c、 d、e、f 时抵达质点 a,质点均静止在各a 开始由平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流传,周期为 T,t=0 时辰的波形如下图.此时均衡地点位于x=3m 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 b 两质点均衡地点的坐标分别为x a,x b,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6、一列波长大于 1 m 的横波沿着x 轴正方向流传.处在x1= 1 m 和x2= 2 m 的两质点A、 B 的振动图象如下图.由此可知A、波长为4/3 m( )B、波速为1m/sC、 3s 末, A、 B 两质点的位移同样D、 1s 末 A 点的振动速度大于 B 点的振动速度,P 点是介质中的某一7、如下图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流传的简谐横波在某时辰的波形图象点,则 P 点的运动方向()A、向上B、向下C、向左向右8、一列简谐波在t时辰的波形如下图,此时辰介质质点M的运动方向向上,经过时间△ t 后的波形图中虚线所示,若振源周期为 T,则()9、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辰的波形如下图,已知波速为8m/s,方向自左向右.求从图示时辰起,经过(1)质点 A 的位移是多少?(2)经过的行程是多少?(3)波向右流传的距离是多少?。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十二章《机械波》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现象中属于机械波的是()A.风吹过麦田时形成的滔滔麦浪.B.船驶过沉静的湖面,湖面上形成的水波.C.集体操中演员们此起彼伏形成的人浪.D.在船摇摆时,船上的乘客都一同左右摇摆.2.察看者站在铁道旁,一辆以某一速度运动的火车向察看者迎面驶来,同时发出汽笛声,下边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传向察看者的声波的速度愈来愈大B.察看者感觉汽笛声的频次变高C.传向察看者的声波的频次变低D.传向察看者的声波的波长变短3.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流传,某时辰波的图象以下图.若波速为16m/ s,则波长和频次分别是()A. 8m, 2Hz B.8m,Hz C.4m,2Hz D. 4m,Hz4.一列简谐横波在平均介质中沿x 轴正方向流传,波速为1m/s。

t =0 时辰,该波的波形以下图,P、Q分别为x=4m、x=7m处的质点,此时P 质点恰巧开始振动。

则 t =5s时辰,Q点()A.经过均衡地点,向上运动B.经过均衡地点,向下运动C.位于波峰地点D.位于波谷地点5.一列沿x 轴正方向流传的横波,在t =0时辰的波形如图甲所示。

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由图可知()A.图甲所示时辰质点L 正沿 y 轴负方向B.图乙所示t =2s时辰该质点正沿y 轴正方向振动C.图乙可能是质点L 的振动图象D.图乙可能是质点N的振动图象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被拍打的篮球上下运动是简谐运动B.若声波波源远离察看者,则察看者接收到的声波频次减小C.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因此房子上下左右摇动D.“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波的衍射现象7.湖面上停着、两条小船,它们相距。

一列水波正在湖面上沿连线由向传播 , 每条小船每分钟上下浮动20 次。

当船位于波峰时,船在均衡地点向下振动, 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

则水波的波速为()A.B.C.D.8.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可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能否合理进行剖析和判断.比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向,解在一些特别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剖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进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比以下: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v 与空气的密度ρ 、压强P相关.以下速度表达式中, k 为比率系数,无单位,则这四个表达式中可能正确的选项是()A.v k PB .v kPC .vkpkpPD .vp p P9.以下图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辰的波形图。

高中物理选修3-4-简谐运动-机械波

高中物理选修3-4-简谐运动-机械波

高二选修3-4 简谐运动机械波测试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如图所示.若在两种介质中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________.A.f1=2f2,v1=v2 B.f1=f2,v1=0.5v2C.f1=f2,v1=2v2 D.f1=0.5f2,v1=v22.关于波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周期内,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B.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运动方向总是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C.一个周期内介质质点通过的路程是一个波长D.两个相邻的波峰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3.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把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使摆球经过平衡位置A. 周期、振幅都不变B. 周期不变、振幅减小C. 周期改变、振幅不变D. 周期、振幅都改变4.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t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A.1t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B.2t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C.3t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D.45.〔5分)如图所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s,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0.6s;,则。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l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6.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的图像,波速为0.2 m/s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振源振动的频率为0.4 HzB.若质点a 比质点b 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C.图示时刻质点a 、b 、c 所受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3D.经过0.5 s 质点a 、b 、c 通过的路程为75 cm7.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设t=0时刻波传播到x 轴上的B 质点,波形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光学章节练习题(带解析)

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光学章节练习题(带解析)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一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做简谐运动的图像,那么振动系统在( )A.t3 和t5具有相同的动能和动量B.t2 和t5时刻振子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C.t3 和t4具有相同的动能和不同的动量D.t1 和t4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2.如图所示,图(a)为某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动图像,(b)为P质点的振动图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列波的波速为4m/st 时P质点处于波峰B. 2.75sC.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D.再经过5.5s的过程中P质点经过的路程为22m3.一条光线在三种介质的平行界面上反射或折射的光路图如图所示,若光在三种介质1、2、3中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v1 > v2 > v3B.v1 < v2 < v3C.v1 < v3 < v2D.v1 > v3 > v24.纵波不可能产生的现象是()A.偏振现象B.折射现象C.干涉现象D.衍射现象5.两种单色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发生了全反射,临界角分别为θ1、θ2且θ1>θ2,n1、n2分别表示玻璃对这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v1、v2分别表示这两种单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则()A.n1<n2,v1<v2B.n1<n2,v1>v2C.n1>n2,v1<v2D.n1>n2,v1>v26.如图所示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小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的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对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②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③挡板前后波纹及间距离相等④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明显观察到衍射现象.A.只有②④B.只有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多选题7.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选修 3-4 机械波习题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2、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此时刻质点 F 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A.该波向左传播
B.质点 B和 D 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 C比质点 B 先回到平衡位置
D.此时质点 F 和 H的加速度相同
3、如图所示为一列沿 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 t=0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 t=0.6s 时
的波形图,波的周期 T> 0.6s ,则
A.波的周期为 2.4 s
B.在 t=0.9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C.经过 0.4 s , P 点经过的路程为4m
D.在 t=0.5s时,Q点到达平衡位置
4、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m的六个质点
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m/s 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 衡位置向上运动,t=1s 时质点 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
4s< t < 5s 这段时间内
A.质点 c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质点 a 的速度逐渐增大
C.质点 d 向下运动
D.质点 f 保持静止
a、 b、 c、 d、e、
f 时到达质点 a,质点
均静止在各
a 开始由平
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周期为 T,t=0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m 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 b 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 a=2.5m,x b=5.5m,则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6、一列波长大于 1 m 的横波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1= 1 m 和x2= 2 m 的两质点A、 B 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波长为4/3 m
( )
B、波速为1m/s
C、 3s 末, A、 B 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D、 1s 末 A 点的振动速度大于 B 点的振动速度
,P 点是介质中的某一7、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象
点,则 P 点的运动方向()
A、向上
B、向下
C、向左向右
8、一列简谐波在t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介质质
点M的运动方向向上,经过时间△ t 后的波形图中虚线所示,若
振源周期为 T,则()
9、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
8m/s,方向自左向右.求从图示时刻起,经过0.75s
(1)质点 A 的位移是多少?
(2)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波向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