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评分标准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评分标准

“颂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评分标准1.诗歌/散文内容(共10分)
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要求范围,感染力强;(10分)
2.仪表仪态(共20分)
1)衣着得体,与作品内容相协调;(5分)
2)精神饱满,姿态自然大方;(5分)
3)表演能与朗诵融为一体;(5分)
4)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作品的内涵。

(5分)
3.精神面貌(共15分)
1)精神饱满、昂扬,充分展示活力与朝气。

(5分)
2)集体配合协调(10分)
4.创新(共15分)
1)表演者使用的诠释方式与众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0分)
2)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适当配乐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5分)
5.朗诵技巧(共40分)
1)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10分)
2)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5分)
3)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正确把握作品节奏,韵律明显(10分)
4)能正确把握作品内涵,声请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10分)
5)很好地把握时间,控制在3—5分钟之内。

(5分)。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引导幼儿从小喜爱文学作品,传承祖国丰富的文化瑰宝,培养幼儿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胆量和自信心。

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挥特长,展示才华的舞台。

按本学期计划在园中举办首届幼儿园《三字经》《弟子规》国学经典大赛,具体方案如下:一、活动宗旨:使幼儿从小具有较好的语言教育,唤起其参予意识,锻炼身体胆量,为孩子提供更多一个发挥特长,展现天性的舞台。

把真、仁义、美以及快乐的种子,通过国学经典背诵撒播至孩子们的心田,并使他们能够在迷人、有意思的语言陶冶中独立自主发展,健康成长!二、参赛对象:大、中、大班老师及幼儿。

三、诵读形式:可以以幼儿小组式、师生小组式、单人背诵式参予。

四、比赛组织及时间安排:1、先由班级报出席人数、内容及背诵形式。

(11月日)2、11月27日进行比赛。

比赛地点、时间及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比赛具体内容建议:1、最多一个节目参赛,每个节目可有成人1人,幼儿最多10人;演时间2分钟以内;2、演出建议:语调自然、语速适度,吐字准确简洁,存有感染力,声情并茂,彰显幼儿的天真调皮,肢体语言大方庄重,合作默契。

六、评分方法:1、可以将聘用专业人士出任评委。

八十分成10分后。

2、表演评分为十分制取总和的平均值:1)发音及语调:3分后(每项各1分后,普通话标准、吐字准确;语速适当;声音嘹亮;)2)艺术表现力:2分(停顿恰当、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表情自然、动作大方;能鲜明形象的表达诗歌的情感及内涵。

)3)完整性:3分后(朗读完备2分后,演出完备计1分后)5)服饰:2分(精神饱满,仪态自然1分;服饰得体;根据节目进行简单装扮或配有道具计1分,其余计0.5分)七、评奖奖项设置:中、大班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大班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颁授荣誉证书。

活动目的:1、使家长看见孩子这学期朗读写作的成果,减少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信任,推动家园互动;2、幼儿养成大方、大胆的性格。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8篇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8篇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8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

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将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与现代公民素质培养有机整合,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濡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其终身发展,积极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根据凉州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开展以“与经典同行,与圣贤相约”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要求相关教师鼓励学生参与本次活动,认真组织班级学生训练,为学生朗诵材料内容把关,做好学生的训练工作。

二、比赛内容以《老子》、《道德经》、《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黄帝内经》、《三字经》、《弟子规》等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优秀古诗文古诗词等经典名篇为内容。

三、组织机构组长:吴xx副组长:xxx主持人:xx,xxx记分员、算分员:xxxx奖状:xxx音响:xxx照相、摄像:xxx会场布置:卜增彦评委:待定四、参赛人员全校同学全员参与。

五、比赛时间、地点6月2日(周三)下午,学校观礼台。

六、比赛要求1.各班先初赛,后推荐一名同学参加学校复赛。

2.时限:3~5分钟。

3.诵读要求:形式不拘,可使用音乐、服饰、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

4.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

5.扮装、道具、音带等,由各班自行设计、准备。

6.复赛学生名单于比赛前一天早晨报送学校团总支。

7.比赛次序于赛前抽签决定。

七、评分标准:1、服装整齐统一、精神面貌好(20%)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30%)3、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40%)4、诵读时间:3~5分钟(10%)八、评奖方法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国学诵读比赛优秀篇目

国学诵读比赛优秀篇目

国学诵读比赛优秀篇目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和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诵读比赛逐渐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精选出的一些优秀篇目成为了参赛选手们表演的重点。

这些篇目以其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脱颖而出,不仅有助于传承国学经典,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研究。

下面将介绍几篇备受瞩目的国学诵读优秀篇目:1. 《论语》篇目《论语》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其内容涵盖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铭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

在国学诵读比赛中,选手们常常选择《论语》中的经典章节进行表演,通过朗诵和演绎,让观众感受到古代智慧的独特魅力。

2. 《诗经》篇目《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自周朝开始的约300年间的诗作。

这部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志和高尚情操,其诗歌朗诵既能展现出其音韵之美,又能传递出深沉的情感。

在国学诵读比赛中,选手们通过诵读《诗经》中的名篇,《关雎》、《周南》等,将古代文化与当代生活相融合,带给观众别样的感受。

3. 《史记》篇目《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其严谨的思辨,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详尽的历史资料而闻名于世。

在国学诵读比赛中,选手们通过《史记》中的故事情节进行诵读,不仅展现出了古代历史的繁荣和辉煌,也让观众对于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

4. 《孟子》篇目《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经过写作整理的一部思想论文集,主要表达了孟子对于人性、道德和政治等问题的思考。

在国学诵读比赛中,选手们通过朗诵《孟子》中的篇章,以及其对于人性善恶、君子风范的表述,向观众传递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智慧与哲理。

5. 《红楼梦》篇目《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中国封建社会荣华富贵和人生百态的艺术巨著。

在国学诵读比赛中,选手们通过诵读《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展示人物形象和情节扣人心弦的魅力,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以上所述只是国学诵读比赛中一些备受关注的优秀篇目的简单介绍。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一、比赛主题: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二、比赛目的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活动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

三、比赛时间:XX年11月18日(第11周星期一)四、比赛地点:各班教室五、比赛对象:3—5年级全体学生六、参赛要求1.以班为单位参赛,要求全班学生参加,着装统一,整齐大方。

2.比赛内容由各班自行从《国学经典读本》、《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书中去挑选,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尽量配乐。

比赛形式由各班自行安排。

七、评奖办法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班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分年级设奖。

三年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四年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五年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八、评分标准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九、人员安排评委:黄勇桂建明周群意杨辉宇朱丽华邓英姿胡新兰罗彪肖丽华陈敏何恒嘉周碧华统分:李致富摄影:袁娟XX年11月12日。

国学经典比赛活动方案(汇编7篇).doc

国学经典比赛活动方案(汇编7篇).doc

国学经典比赛活动方案(汇编7篇)国学经典比赛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

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

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

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

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诵读内容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活动主题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活动主题

《春之韵》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活动意义:为不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孩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接受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积极倡导读书明理、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文明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发展。

活动主题:阅读传承和谐
活动主持:李立华
活动时间:3月31日
地点:食堂
参赛要求及安排:
1.主要诵读内容为国学经典课文中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在内容上各学段、各年级有所侧重,如可以配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道德经》、以及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

2.形式丰富,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有较强的感染力和人文精神。

3.比赛按抽签顺序进行。

4.诵读时间不超过3分钟
5.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计分采用100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得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朗诵内容10%:所选作品内容以主旋律题材为主;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字音30%:普通话标准、流畅,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声音洪亮,独诵、团体诵的和谐度、对诗中情味的掌握及展现。

(3)配乐10%:配乐选择符合作品意境,音乐节奏与朗诵节奏协调。

(4)技巧30%:朗诵感情丰富,起伏处理到位,精神面貌好,衣着得体,动作表情协调自然。

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5)个人、团队精神10%:包含个人精神面貌和整体默契以及各个队员的融入程度。

(6)脱稿10%:全文背诵。

评委:宁淑华,肇常服,李淑军及全体班子成员
计分:宁秀红徐秀娴
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若干名。

2015.3.19。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总结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总结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总结
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引导学生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我校于20174年10月30日下午组织全体师生学生进行了以“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政教处、校团委及时制定活动方案、评分标准,确立大赛评委、记分员,并督促各班先在班内选拔参赛人员,由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确定参赛人员,并指导学生练习朗诵,为此次诵读大赛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次诵读大赛活动,组织有序,准备充分,涉猎国学经典16篇, 参赛者精神饱满,诵读富有感染力,李萍、王萨等几名同学朗诵时,台下也有同学小声跟诵,现场气氛热烈。

经过激烈的竞争,在评委们公平、公正的裁判下,梁信同学获得一等奖,颜学来、杜鹏雪、周怡婷同学获得二等奖,石学军、陈魏哲、李倩楠同学获得三等奖,李萍等10名同学获得优秀奖。

通过此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全体师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使了全体同学们更加积极背诵经典。

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同学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遵纪守则,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同学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经典诵读水平。

经典诵读是一项灵魂工程,难在坚持,贵在扎实。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不懈,积极推进,将经典诵读与师生的行为品质结合起来,我们坚信经典诵读活动将会助推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的学校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江南.汉乐府名歌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剑客(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乌江(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采莲曲(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采莲词 (清)王淑
莲华莲叶满池塘, 不但花香水亦香。 姊妹折时休折尽, 留花几朵护鸳鸯。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短歌行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桃花溪(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水流, 洞在清溪何处边。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八阵图(唐)杜甫
名成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行宫(唐)元稹
寥落故宫行,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பைடு நூலகம்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河满子(唐)张祜(hù)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河满子》, 双泪落君前。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谢谢,再见!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陶者(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蚕妇(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塞下曲(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哥舒歌(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塞下曲(唐)许浑
夜战桑干北, 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 犹自寄寒衣。
“爱我中华 国学经典”
朗诵比赛
民族中学 七精年品课件一班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精品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