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学特色优选教案弟子规.doc
弟子规初中教案

弟子规初中教案一、教学背景《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本书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
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本书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弟子规》,使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2. 帮助学生掌握《弟子规》的基本内容,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践行弟子规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弟子规》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 《弟子规》的基本内容与核心思想。
3. 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弟子规》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弟子规》的精神,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自学指导法:引导学生自学《弟子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收集与《弟子规》相关的资料,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教学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方面。
4. 自学报告: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
通过本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班国学教案弟子规

小班国学教案弟子规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初步了解《弟子规》的内容,培养幼儿尊敬师长、友爱同伴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国学素养,培养幼儿对国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第一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 《弟子规》第二则: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3. 《弟子规》第三则: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4. 《弟子规》第四则: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5. 《弟子规》第五则: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熟记《弟子规》的前五则,理解其含义。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有关尊敬师长、友爱同伴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诗歌朗诵:让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朗诵,感受国学的韵味。
3. 情景表演:设置情景,让幼儿参与表演,体会《弟子规》中的道德行为。
4.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2.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有关尊敬师长、友爱同伴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
3. 学习《弟子规》:让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前五则,理解其含义。
4. 诗歌朗诵:教幼儿朗诵《弟子规》前五则,感受国学的韵味。
5. 情景表演:设置情景,让幼儿参与表演,体会《弟子规》中的道德行为。
6.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悟。
8.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内容:1. 《弟子规》第六则: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2. 《弟子规》第七则:身有四大,善莫大焉;敬天法地,顺道而行。
3. 《弟子规》第八则: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4. 《弟子规》第九则:闻过则喜,知错即改;闻善则拜,见贤思齐。
国学启蒙弟子规(亲所好)精品国学教案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亲所好——挞无怨”,理解原文意思。
2、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学会理解父母,指导孩子孝顺父母的具体行为。
3、教育孩子发现父母过错时,应当用恰当的方法劝诫父母改正过失,探讨学习规劝父母的方法。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原文,理解原文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难点:教育孩子发现父母的过错时,应当用恰当的方法劝诫父母改正过失。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故事资料,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父母呼——亲心伤”,检验学习成果。
2、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弟子规》中“入则孝”中的部分内容。
二、熟读原文,理解文意(一)学习“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1、教师带读,指导学生断句2、男女生对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3、学生质疑,提出难以理解的地方,共同探究,借助工具书或学习资料理解句子的意思4、教师小结,疏通文意: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子女应当尽力去准备,父母的厌恶的东西,子女应当要小心谨慎地去除,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5、想一想,父母亲最希望你做些什么事?最不喜欢你做的事是什么?(二)学习“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1、学生自由练习读句子2、同桌共同探究,理解句子的意思3、请同学担任小老师,教授句子的意思4、教师小结,疏通文意: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会让父母担心忧虑;而我们的品行有失,将会让父母蒙受耻辱。
5、说一说,什么样的行为会使得“德有伤”?(三)学习“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在这里,“爱”是什么意思?“憎”指的是什么?2、听故事,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古史传说中舜是大孝之人,但舜的早期生活,非常不幸。
舜的生母在舜十几岁时过世了,舜的父亲瞽叟据说很有音乐天才。
他娶了一位后妻,性情粗暴、凶狠。
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长大后变得凶残、蛮横、傲慢、无理,舜的父亲和后母喜爱象而疏远舜。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1篇)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篇1一、学习内容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教材分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无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种过错;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种恶劣的行为了,就会受到眼里的惩罚。
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知错就改。
三、教学目标1、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2、养成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由《曹操割发》的故事导入三国时,有一次曹操率领军队去打仗。
出发前,他警告将士,不要毁坏麦田,如果有人违反规定,一定杀无赦。
队伍正在田间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鸟从麦田中飞出来,曹操的战马受惊,冲向麦田,踏坏了一大片麦子。
曹操对军法官说:“我违反了军令,应按军法治罪。
”说着,他拔出了宝剑,说:“我是主帅,不能自杀,就把头发割下来代替砍头吧!”说完,用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
曹操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品质,表现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胸怀。
2、指名读出学习目标。
3、齐读学习内容,用五分钟读背这一内容。
4、检查背诵情况。
5、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
6、指名小组发言,说一说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
其他小组补充矫正。
7、教师重点点拨突破难点。
8、小组讨论:如何做一个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中学生?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交流9、集体交流10、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无心)非——错(有心)非——恶非既是错严于律己有错必纠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篇2一、教学内容弟子规关于诚信的有关内容“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教材分析诚信是金,《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闻过则喜是其中心内容,漂亮话、奉承话往往害人害己。
经典国学特色教案《弟子规》.doc

活动内容《弟子规》1课时活动目标学习《弟子规》中“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两句,感受其语认知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教学备注开一、复习导入幼儿朗读始部分幼儿复习朗读已经学过的《弟子规》内容。
二、学习“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1.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观看课件2.幼儿欣赏。
欣赏朗读3.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本小节内容。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基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本藐视长辈。
部三、幼儿学念“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分能。
”学习朗读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3.打节奏读。
4.分组赛读。
四、巩固学习结束部分师幼一起朗读学过的《弟子规》。
活动效果活动内容《望庐山瀑布》 1 课时活动目标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教学备注一、复习导入开始部分幼儿复习朗读已学过的李白的古诗,看谁记得幼儿朗读多。
二、揭示课题《望庐山瀑布》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是唐观看课件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两欣赏朗读首诗中的一首。
基三、幼儿学念古诗本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部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分2.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学习朗读3.打节奏读。
4.男女分组赛读。
四、巩固学习结束部分师幼一起朗读。
活动效果活动内容《弟子规》1课时活动目标认知复习《弟子规》中学过内容,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教育幼儿孝敬长辈。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教学备注开始部分一、故事引题课件播放音乐,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听音乐跟读二、复习学过的内容〈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基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本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部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分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弟子规》的第一章“入则孝”。
具体内容包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记住《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
难点:如何将孝敬父母的理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弟子规》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孝道。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事例,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2. 内容:(1)父母呼,应勿缓;(2)父母命,行勿懒;(3)父母教,须敬听;(4)父母责,须顺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感悟。
2. 答案示例:通过学习《弟子规》第一章,我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时刻牢记这四句话,尽量做到言行一致,让父母感到高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孝道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仍需进一步探讨。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共同讨论如何在家庭中践行孝道,将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付诸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孝道的经典故事,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2. 板书设计中的内容呈现。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精选)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弟子规》的内容,掌握每一节的主要含义,并能够背诵一部分章节。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将《弟子规》的核心思想与现实生活结合,提高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弟子规》,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增强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二、教学内容1.《弟子规》概述√背景介绍√内容结构√主要思想2.《弟子规》逐节讲解√第一部分:总序√第二部分:三才(天地人)√第三部分:三纲(君臣父子)√第四部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第五部分:日常生活中的规矩3.实践活动√讨论和角色扮演√实践训练与行为规范4.总结与评价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与背景介绍1.导入√教师活动:√播放与《弟子规》相关的短片或音乐,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对《弟子规》的初步理解,例如:“你们听说过《弟子规》吗?它是什么样的书?”。
√学生活动:√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家庭中与《弟子规》相关的习俗。
√通过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对《弟子规》的学习兴趣。
2.背景介绍√教师活动:√介绍《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以及编写背景和历史意义。
√解释《弟子规》的目的:规范学生行为,培养道德品质。
√学生活动:√阅读《弟子规》的概述,讨论其编写背景和目的。
√提问学生对《弟子规》的初步看法和理解。
第二节:逐节讲解《弟子规》第一部分:总序1.内容:总序部分概述了《弟子规》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2.教师活动:√逐句解读总序的含义,解释为何《弟子规》值得学习和传承。
√强调学习《弟子规》的态度,鼓励学生用心学习,付诸实践。
3.学生活动:√背诵总序,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总序的理解。
√完成相关练习题,检验对总序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二部分:三才(天地人)1.内容:介绍天地人的关系,以及作为人的行为规范。
2.教师活动:√解读“天地人”的含义,讲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

深入学习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弟子规》及儒家经典,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实践应用
希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个 人品德修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拓展视野
建议学生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 增强综合素质。
2024/1/28
26
THANKS
2024/1/28
27
在班级中开展诚信实践活动,如诚信考试、诚信作业等, 让学生切身体验到诚信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诚实守信的 良好品质。
13
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2024/1/28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
通过讲解人生哲理和名人名言,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
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
组织学生讨论真善美的内涵和现实意义,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的事物,培养学 生的审美意识和道德情感。
的态度与人相处。
遵守纪律
03
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
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7
评估学生实践成果并给予反馈
观察记录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记 录他们的行为变化和成长进步。
学生自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和 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024/1/28
引入其他文化经典中的家 庭教育观念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经典,如《摩奴 法典》、《论语》等,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观念。
2024/1/28
21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01
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通过比较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家庭教育观念都有其独特性和合理性 ,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内容《弟子规》 1 课时活认知学习《弟子规》中“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两句,感受其语动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目标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教学备注开一、复习导入幼儿朗读始部幼儿复习朗读已经学过的《弟子规》内容。
分二、学习“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1 .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观看课件2 .幼儿欣赏。
欣赏朗读3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本小节内容。
基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本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部三、幼儿学念“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分能。
”学习朗读1 .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 .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3 .打节奏读。
4 .分组赛读。
结束四、巩固学习部分师幼一起朗读学过的《弟子规》。
活动效果活动内容《望庐山瀑布》 1 课时活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动目标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教学备注一、复习导入开始幼儿朗读部幼儿复习朗读已学过的李白的古诗,看谁记得分多。
二、揭示课题《望庐山瀑布》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 -《望庐山瀑布》,是唐观看课件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两欣赏朗读首诗中的一首。
基三、幼儿学念古诗本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部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分2.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学习朗读3 .打节奏读。
4 .男女分组赛读。
结束四、巩固学习部分师幼一起朗读。
活动效果活动内容《弟子规》 1 课时活认知复习《弟子规》中学过内容,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动目标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教育幼儿孝敬长辈。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教学备注开一、故事引题始听音乐跟读部课件播放音乐,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分二、复习学过的内容〈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基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本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部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分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结束部分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男女小朋友分组朗读。
3.幼儿完整地诵读四、朗读表演请朗读的好的幼儿上台表演。
活动效果活动内容《望庐山瀑布》 1 课时活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动目标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教学备注开一、复习导入始幼儿朗读李白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幼儿朗读。
部分二、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1 .教师示范朗读。
观看课件,欣赏朗读。
2.请幼儿轮来朗读读3.简单理解古诗含义。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基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学习朗读。
本到人间。
[部三、幼儿学习诵读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分 2 .男女小朋友分组朗读。
3.男女分组赛读。
结束四、巩固学习部分师幼一起朗读。
活动效果活动内容《夜宿山寺》 1 课时活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动目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标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教学备注一、导入激趣《夜宿山寺》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这开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始部分抒发和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生活的追求。
二、学习古诗《夜宿山寺》1.教师示范朗读。
幼儿观看课件。
2.请幼儿轮来朗读读基3.简单理解古诗含义。
本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在这里我部不敢大声说话,恐怕(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分三、幼儿学习诵读学习朗读。
1 .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 .男女小朋友分组朗读。
3 .男女分组赛读。
四、接龙游戏结束让幼儿自愿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部分准、接得牢。
活动效果活动内容活认知动目标情感活动准备《拔苗助长》 1 课时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感受成语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课件。
活动过程教学备注一、导入激趣开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始部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分二、揭示课题《拔苗助长》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他成长。
幼儿观看课件。
三、成语典故基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本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部“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
分学习朗读。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四、师幼讨论结束为什么这个人的禾苗全死了呢?这个故事告诉部分我们什么道理呢?活动效果活动内容《弟子规》 1 课时活认知学习《三字经》中“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两句,感受其语动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目标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教学备注开一、复习导入始部幼儿复习朗读已经学过的《弟子规》内容。
幼儿朗读。
分基二、学习“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1 .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观看课件,欣赏朗读。
2.幼儿欣赏。
3.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本小节内容。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
部三、幼儿学念“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学习朗读。
分立。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3.打节奏读。
4.男女分组赛读。
结束四、巩固学习部分师幼一起朗读学过的《弟子规》。
活动效果活动内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 课时活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动目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标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开一、复习导入始部幼儿朗读王维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分基二、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本1.教师示范朗读。
2.请幼儿轮来朗读读部3.简单理解古诗含义。
“我”独自一人在他乡游居漂泊,每每一到好节分日,我对家乡 ,对亲人,对老友那浓浓的思念之情更加深了。
遥想,兄弟们一定正在登高山吧!一定都插上了茱萸,唯一可惜的就是少了“我”一人。
三、幼儿学习诵读1 .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 .男女小朋友分组朗读。
3 .男女分组赛读。
结束四、巩固学习部分师幼一起朗读。
活动效果教学备注幼儿朗读。
观看课件,欣赏朗读。
学习朗读。
活动内容《弟子规》 1 课时活认知学习《三字经》中“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馀。
”两句,感受其语动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目标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教学备注开一、复习导入始部幼儿复习朗读已经学过的《弟子规》内容。
幼儿朗读。
分基二、学习“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馀。
”1 .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观看课件,欣赏朗读。
2.幼儿欣赏。
3.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本小节内容。
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本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部三、幼儿学念“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学习朗读。
分馀。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3.打节奏读。
4.男女分组赛读。
结束四、巩固学习部分师幼一起朗读学过的《弟子规》。
活动效果活动内容《独坐敬亭山》 1 课时活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 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动目标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教学备注一、导入激趣开介绍《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始部分的一首五言绝句。
二、幼儿学念古诗《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幼儿观看课件。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 .教师示范读。
2 .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基3 .简单理解古诗含义。
本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学习朗读。
部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分会觉得满足。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三、幼儿学习诵读1 .打节奏读。
2.分组赛读。
四、接龙游戏结束让幼儿自愿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部分准、接得牢。
活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