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汇总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一、基础公式1、每份数×分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子×因数=积;积÷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二、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长 b:宽周长=(长+宽)×2 C=(a+b)×2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 :半径周长=直径×∏=2×∏×半径C=∏×d=2×∏×r 面积=半径×半径×∏ S=r×r×∏9、圆柱体V:体积 h:高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面积+底面面积×2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 :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V=S×h×1/3。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汇总

四年级数学公式汇总一、植树问题公式间隔数=全长÷间距全长=间距×间隔数间距=全长÷间隔数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2、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3、只栽一端:棵数=间隔数(二)锯木问题(两段都不栽)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三)爬楼梯问题(两端都栽)楼数= 楼梯层数+1 楼梯层数= 楼数-1(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五)方阵问题(棋盘棋子数目)1、棋盘最外层棋子数:每边棋子数×4-4 或者(每边棋子数-1)×42、棋盘总棋子数:每行棋子数×每列棋子数3、方阵最外层人数:每边人数×4—4 或者(每边人数-1)×44、整个方阵的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5、多边形上摆花盆:每边摆的花盆数×边数-边数或者(每边摆的花盆数-1)×边数二、单位问题公式:质量: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长度: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质量单位:吨————千克————克单位面积表示:km2平方千米,cm2 平方厘米,m2 平方米长度单位字母表示:km千米、m米、dm分米、cm 厘米、mm 毫米。

四、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注: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单位换算:(1)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下面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常用的一些公式和定理的总结:
1. 四则运算公式:
- 加法:a + b = c
- 减法差:a - b = c
- 乘法:a × b = c
- 除法:a ÷ b = c
注意:乘法和除法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则,比如乘法的交换律和除法的除不尽的情况。

2. 数字的大小关系:
- 大于:a > b
- 小于:a < b
- 大于等于:a ≥ b
- 小于等于:a ≤ b
3. 小学四则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4. 分数相关公式:
- 分数的加法:a/b + c/d = (ad + bc)/bd
- 分数的减法:a/b - c/d = (ad - bc)/bd
- 分数的乘法:a/b × c/d = ac/bd
- 分数的除法:a/b ÷ c/d = ad/bc
5. 平均数公式:
平均数 = 总数之和÷总数个数
6. 度量单位换算公式:
- 分钟和小时:1小时 = 60分钟
- 公斤和克:1公斤 = 1000克
- 米和厘米:1米 = 100厘米
这些公式和定理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中常见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路程÷时间=速度9 4 单价×数量=总价被除数÷除数=商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价÷单价=数量被除数÷商=除数:a+b=b+a 加法交换律商×除数=被除数总价÷数量=单价:a+b+c=a+(b+c) 加法结合律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每份数×份数=总数1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正方形 1总数÷每份数=份数 a边长C周长 S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面积总数÷份数=每份数4 周长=边长×6 加数+加数=和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C=4a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 7 =边长×边长面积被减数-减数=差几倍数÷倍数=1倍数a ×S=a被减数-差=减数速度×时间=路程3 差+减数=被减数正方体2路程÷速度=时间棱长a: 体积V: 因数×因数=积8表面积=棱长×棱长×6 S=2(ab+ah+bh) 梯形7h a×6高b s面积a上底下底=(2)体积长×宽×高×S表=a2 下底V=abh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高÷面积=(上底+2 h÷s=(a+b)5 三角形×aV=a××a8 高圆形h s面积a底 3 长方形 C周长面积=底×高÷2 直径d=r=半径面积S面积 S a边长 C周长∏直径×∏=2×∏×半径÷×宽长周长=(+)2 s=ah2=(1)周长∏2 =三角形高面积×C=2(a+b) ÷底rd=2C=∏× =三角形底面积 =面积长×宽 (2)面积2÷高=半径×半径×∏ 6 9 圆柱体平行四边形S=ab底底a面积s c:底面半径 s;高长方体4 v:体积h: 底面积高 hr: h: 宽b: a: 面积s: 体积V:长底×高=面积高面周长底面周长×高=侧面积(1)s=ah2×)宽×高+长×高+长×宽(表面积(1).公式 S= a×h÷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4.单价、数量、总价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5.加减法关系: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6.乘法关系: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7.图形计算公式:正方形、长方形、正方体、长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圆柱体、圆锥体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8.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9.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的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2,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S=a×a计算,其中a为边长。

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S=a×b计算,其中a和b分别为长和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S=a×h计算,其中a为底,h为高。

梯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S=(a+b)h÷2计算,其中a和b为上下底,h为高。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公式V=abh计算,其中a、b、h分别为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公式V=aaa计算,其中a为棱长。

圆的周长可以用公式L=πd或L=2πr计算,其中d为直径,r为半径。

圆的面积可以用公式S=πr2计算,其中r为半径。

圆柱的表面积可以用公式S=ch或S=πdh或S=2πrh计算,其中c为底面周长,d为直径,h为高,r为半径。

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公式V=Sh计算,其中S为底面积,h为高。

圆锥的体积可以用公式V=1/3Sh计算,其中S为底面积,h为高。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子×因子=积积÷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V=S底面积×h×1/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倍数和因数0是自然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 b=b 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 +b+c=a +(b +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 +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 = 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 +b)×c=a×c +b×c (a-b)×c=a×c-b×c乘法分配律的应用:①类型一:(a + b)×c (a - b) ×c= a×c + b×c = a×c - b×c②类型二: a ×c + b ×c a ×c –b ×c=(a + b)×c =(a - b) ×c③类型三: a ×99 + a a ×b - a= a ×(99 + 1) = a ×(b - 1)④类型四:a ×99 a ×102= a ×(100 - 1)= a ×(100 + 2)= a ×100 –a ×1 = a ×100 +a ×2三、简便计算1.连加的简便计算: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2.连减的简便计算: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106-(26 +74)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 106-(26 +74)=106-26-74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例如:123 +38-23=123-23 +38 146-78 +54=146 +54-784.连乘的简便计算: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25与4; 125与8 ;125与80 等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5.连除的简便计算: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

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

(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例如:27×13÷9=27÷9×13四、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 = a÷(b ×c)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只有3条高。

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1、物理特性:稳定性。

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4、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

6、三角形的分类: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边长短来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

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

(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7、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9、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10、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

15、图形的拼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6、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8、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

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19、密铺:可以进行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边形等。

小数的加减法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

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简算)统计:1、条形统计图优点: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优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上升或者下降。

4、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5、优点: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预测今后的趋势,对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植树问题:1、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2、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间隔数=总长度÷间隔长度情况分类:1、两端都植:棵数=间隔数+12、一端植,一端不植:棵数=间隔数3、两端都不植:棵数=间隔数-14、封闭:棵数=间隔数(二)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三)方阵问题: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五)棋盘棋子数目:1.棋盘最外层棋子数:每边棋子数×边数-边数2.棋盘总的棋子数:每行棋子数×每列棋子数3.方阵最外层人数:每边人数×4-44.多边形上摆花盆:每边摆的花盆数×边数-边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