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科学《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说课试讲)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五上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五上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五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测量呼吸和心跳》二、目标预设:(一)进程与方式:一、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二、能依照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定。

(二)科学知识:3、明白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运动能够使心跳加速,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4、了解自己正常情形下1分钟呼吸、心跳的次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运动对躯体的阻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彼此联系的。

2、了解自己正常情形下1分钟呼吸、心跳的次数。

教学进程:一、导入1、交流谈话:同窗们喜爱体育运动吗?说一说你平常常常做哪些体育运动。

那么咱们运动后和运动前相较,躯体会有哪些转变呢?当学生提到呼吸加速、心跳加速的时候,追问学生:你明白什么缘故运动后咱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速吗?2、看来人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运动前后的转变是最明显的。

那你有无亲自测量过你在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这节课就让咱们一路测量咱们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找出它们和运动的关系。

(板书课题)二、测量三种状态下每分钟呼吸和心跳次数1、交流谈话:既然说到测量,那么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

才能准确的测量出咱们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请大伙儿以小组为单位,用3分钟的时刻一路来研究研究。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2、有结果了吗?每组先选一点最想告知大伙儿的来汇报,其他组听有无不同意见。

(学生汇报,要求边讲解、边示范。

强调:一呼一吸是一次呼吸——最后统一测量心跳的方式:用手摸心跳或脉搏)3、有了测量的方式和标准了,接下来咱们就要实际测量了。

第一咱们来测心跳,你们能够采纳你们感觉最清楚的那种方式。

你先估量一下咱们一分钟的心跳会是多少下?(随机问一下即可)如此,为了测量结果加倍准确,我来计时,你自己数心跳的次数,听到停后,将你的心跳次数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1分钟实测)4、用一样的方式测呼吸。

(提示学生注意:不要刻意改变呼吸的频率)5、交流谈话:记录好了吗?和你开始预测的心跳、呼吸次数的数据一样吗?请大伙儿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测量的心跳、呼吸的次数与他人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发觉。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呼吸和心跳的基本知识。

2.掌握正确的呼吸和心跳的测量方法。

3.能够合理分析测量结果。

4.知道保护心脏和呼吸系统的一些常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正确的呼吸和心跳的测量方法。

2.能够合理分析测量结果。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分析测量结果。

2.如何保护心脏和呼吸系统。

三、教学过程1、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回忆起参加体检时医生检查呼吸和心跳的情景,让学生谈论如何做好呼吸和心跳的测量。

2、学习呼吸和心跳的基本知识讲解呼吸和心跳的基本知识,由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跟读。

3、呼吸和心跳的测量方法首先,在课堂上对这两个指标进行简单的走动测量,让学生感受身体的变化。

然后,详细讲解呼吸和心跳的测量方法,口鼻呼吸方法和手指探测法。

同时,要告诉学生测量时要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4、小组实验测量和分析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测量,并让学生填写实验表格。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结果分析,并向学生展示正常值的标准。

5、保护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常识讲解如何保护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常识,教师可以用课件PPT展示恶习对身体的危害和健康保健知识。

6、复习概括编写简单的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步骤,并请学生进行口头复述,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够应用。

四、课后练习1.小组实验报告。

2.呼吸和心跳的测量体验报告。

五、教学评估1.学生的小组实验报告质量。

2.学生掌握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方法和分析结果的能力。

3.学生学习保护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常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2.课件PPT。

3.实验器材:手表、计步器。

七、教学反思这堂课的学习重点是呼吸和心跳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分析,这让学生更加认识到这两个指标的重要性和测量的正确方法。

同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保护心脏和呼吸系统的相关常识,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还加入了一些生动的课堂活动,比如小组实验和课件PPT展示。

1小学科学五年级第9册第4单元《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实录+反思

1小学科学五年级第9册第4单元《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实录+反思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案教学过程:《测量呼吸和心跳》课堂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第9册第4单元《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的科学课老师首先请大家欣赏一张照片,猜猜他是谁?生:我们这儿的击剑冠军仲满。

师:你一定知道要想有仲满那样健康的身体,就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你们都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生:嫌热、流汗。

生:呼吸和心跳都快乐,小腿还很累。

生:心跳加快,脸红……师:对,运动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变化,这节课我们就从呼吸和心跳这两方面来研究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板书:呼吸和心跳)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与运动前相比会发生什么变化,你能预测一下吗?生:呼吸剧烈,心跳明显加速。

师:这些只是我们的假设,它到底对不对呢?怎样才能知道?(板书:测量)二、搜集数据,验证假设。

师:今天我们要搜集数据,然后进行分析,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测量,以获得准确数据。

(出示P78表格)这是一张记录呼吸和心跳次数的记录表,(介绍表格填写方法。

)师:我们先预测一下自己每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分别是多少次?生:我预测自己每分钟的呼吸是60多次,心跳是100多次。

生:我想我每分钟心跳是200多吧,呼吸起码是80吧。

师:我们安静时,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究竟是多少呢?这需要我们实际测量。

我们先来测量在安静状态下(板书:安静状态下)1分钟内呼吸的次数。

师:怎样的呼吸才算一次?生:我想应该是吸一次,呼一次才算一次呼吸。

师:(指挥大家体验一次呼吸。

)师:测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生:不要紧张。

生:要保持均匀、平稳的呼吸。

生:还有不要故意深呼吸。

师:对,同学们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持自然的呼吸状态,不要刻意夸张的呼吸。

测量时可以闭起眼睛,集中注意力,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所以请同学们一定要坚持住,认真搜集数据。

还要注意一吸一呼算是一次呼吸。

我们可以将手放到鼻子下边,就会感觉到呼气时的热气,数热气,也可以帮助我们感觉呼吸的频率。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4.1 测量呼吸和心跳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4.1 测量呼吸和心跳 苏教版

《测量呼吸和心跳》说课稿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测量呼吸和心跳》。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呼吸和血液循环》单元的第一课,以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活动为主线来组织,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的变化。

三、学生分析:在知识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对心跳和呼吸有粗浅的认识,知道心跳和呼吸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也知道心跳和呼吸对人很重要,但对呼吸和心跳的变化规律还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惟有通过运动带来的深刻变化才能促使他们加深对心跳和呼吸的理解。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学期探究方法的重点是搜集数据,验证假设,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数据分析方法,会进行预测,能采集数据进行验证。

本课呼吸和心跳的规律正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

四、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以探究为核心,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以采集数据、验证假设、发现规律为探究方法以亲历科学来培养科学素养,增强对生命的感受五、目标预设:过程与方法: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科学知识: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分钟呼吸、心跳的次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分钟呼吸、心跳的次数。

六、实施设想:本课通过“提出问题,进行预设——收集数据,进行分析——验证预设,拓展应用”展开进行,具体实施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讨论运动时身体发生的变化,确定研究问题。

学生对运动后的生理反应是十分熟悉的,这里主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提出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会有什么变化的问题,并行预测。

第二环节:测量自己在静坐时、运动后、运动休息3分钟后在1分钟内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

首先要找到正确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方法,并且要组织学生进行三种情况的测量和记录,教师要组织学生对采集三种情况下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数据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发现呼吸和脉搏跳动的规律,进行验证假设。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第一篇: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科学知识: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运动可以使心跳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分钟的呼吸、心跳次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与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三、教具:课件、记录表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搜集数据,验证假设。

测量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测呼吸。

(1)了解怎样才算一次呼吸?(2)了解测量呼吸的方法。

(3)学生试测呼吸20秒钟。

(4)测量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次数。

(5)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上。

2.测心跳。

(1)了解什么才是一次心跳?(2)了解测量心跳的方法。

(3)学生试测心跳20秒钟。

(4)测量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心跳次数。

(5)将测得的结果记录到表上,并与预测的对比。

测量在运动结束时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分成两组,分测运动结束时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放音乐,做下蹲运动,结束后,计时开始测量,把结果记录下来。

测量休息3分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播放音乐,让全班学生休息3分钟后。

(2)两组分测运动休息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3)准备开始,学生测量,记录。

(三)、分析、整理数据。

学生分析研究数据,看看有什么发现?(四)拓展延伸经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板书设计:测量呼吸和心跳安静状态下运动结束后休息后第二篇: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李研本课的教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谈自己运动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关注运动对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影响,了解学生对运动对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影响的原始认识。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3.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欣赏课件,并回忆平时运动后的身体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一)测一测:测量呼吸与心跳
自学指导:怎样才算呼吸一次?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静坐时,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是多少?
1.教师计时测量学生静坐时一分钟呼吸与心跳的次数。
方法:回忆、测量、对比
手段:多媒体
学习
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
板题示标
(3分钟)
二、自学指导
(5分钟)
三、先学
(23分钟)
四、后教
(3分钟)
五、小结
(1分钟)
(一)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保持安静,听听教室里有什么声音?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平时运动,交流身体所产生的变化。
2.初步学会测量心跳和呼吸的方法,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运动前后人的呼吸心跳变化规律。
难点: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使用教材构想
学习这课基本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进行,从学生加快自己参加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谈起,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接着组织学生收集三种状态(静坐、运动后、休息三分钟)下呼吸和心跳的的数据并进行记录。
教学准备
教师:秒表
学生:测量记录表
方法与手段
(二)简次呼吸呢?
拓展训练
人类生存需要不停地呼吸,你认为呼吸时,空气要进入我们
人体的哪些器官?
板书设计
测量呼吸和心跳
我们都有过运动的经历,运动结束后,我们常常会出(流汗)、(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现象。
教学反思
第1课:测量呼吸和心跳

《测量呼吸和心跳》一课教学设计.doc

《测量呼吸和心跳》一课教学设计.doc

《测量呼吸和心跳》一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第4单元第1课: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测量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懂得心跳和呼吸的初步知识,体会到呼吸和心跳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2、掌握测量心跳和呼吸的一些方法(可以用自制听诊器、测量脉搏等),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懂得人在运动时、休息3分钟后和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次数和心跳数;3、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珍惜自我,激活探究的欲望;4、渗透统计知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测量自己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次数。

教学难点:对不同状态下测得的心跳和呼吸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具准备:听诊器(每2人一个,具体情况视学校条件而定)、实验记录卡每人一份、计时器1个。

教学理念:《国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提供他们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本课教学依据教材特点,以及五年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经验和认知特点,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他们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和发展过程,自主建构知识,培养技能、激发情感。

具体体现下列几点理念。

1、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的角色由传统型转为现代型(即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3、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4、注意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5、改革评价方式的理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主导)学生活动(主体活动)设计说明仓寸设情境一、出示课件新华社消息:2005年10月17日下午7时,一代文坛巨匠巴金先生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101岁,举国悲哀、万人泣泪……问:看到这个消息,你知道了什么?(巴金逝世了)。

从哪些词语你知道巴金逝世了?心脏永远停止跳动就是生命的结束,可见心脏对生命是多么的重要。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够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教学重点:了解心跳、呼吸和运动之间的联系,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知道自己正常情况下1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

教学难点:如何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和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手表、记录表、多媒体设备和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老师问学生们每当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时,学生的心情会怎样?学生们回答说会感到高兴、兴奋、紧张等等。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心情从身体状况的哪方面表现出来,学生们回答说心跳加快,脸红等等。

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相对于体育课来说,现在学生们处于什么状态下,学生们回答说是安静状态。

老师请两位同学上来,让他们做原地高抬腿运动,让学生们观察他们的表情有没有变化,学生们回答说男生脸上有汗,脸变红了,气喘粗了。

老师问学生们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就会变粗呢?学生们回答说是因为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

老师告诉学生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测量呼吸和心跳。

二、新授一)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老师告诉学生们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老师问学生们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学生们讨论并汇报。

老师示范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的方法,让每个人都能看到,但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就是按照平常的呼吸情况进行。

每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一做。

心跳的次数可以用手摸、听、测脉搏等方法来测量。

老师告诉学生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

用右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找到脉搏,每个人试试,要准确地找到自己的脉搏。

老师向学生介绍了记录呼吸和心跳次数的表格,并让学生了解如何填写表格。

接下来,老师提醒学生在安静状态下先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并指导他们如何计算呼吸次数。

学生们各自测量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在运动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测量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测量呼吸和心跳》
二、目标预设:
过程与方法:
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科学知识:
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运动可以使心跳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 分钟呼吸、心跳的次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 分钟呼吸、心跳的次数。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与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上什么课?
生:科学课。

师:看老师这身穿着像上什么课?
生:体育。

师: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上完体育课后您有什么感觉?
生:……
师:相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下?
2、师:运动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变化,这节课我们就从呼吸和心跳这两方面来研究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板书:呼吸和心跳)
3、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与运动前相比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你能预测一下吗?
4、这些只是我们的假设,它到底对不对呢?怎样才能知道?
(板书:测量)
二、搜集数据,验证假设。

(一)测量安静状态下1 分钟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1、测呼吸。

(1)我们先来测量在安静状态下(贴板书),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
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示范)。

我们可以将手放到上腹部,觉得自己的肚子一起一伏,这是一次呼吸,也可以将手放到鼻子下面,、手感觉到一冷一热,这是一次呼吸。

试测10 秒钟,报数。

(3-5 下为准)
那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的呼吸每分钟会是多少呢?请大家把自己的估计数填在实验
记录单上。

(2)同学们会测量了吗?准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计时开始(播放课件—1 分钟定时器),学生测量。

(3)你的呼吸是多少次?请将你测量的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上。

并与估计的对比。

2、测心跳。

(1)先感受心脏的位置。

了解什么才是一次心跳?(请学生描述一下,然后播放课件—心脏跳动)
(2)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心跳?
摸脉搏,摸颈动脉,摸心跳(每说一种方法,就让学生感受)
(3)请同学们试测心跳10 秒钟。

(4)会测量了吗?我们现在就始正试测量,请同学们做好准备,集中注意力,计时开始(播放课件—1 分钟定时器)。

(5)你的心跳是多少次?请将你测得的结果记录活动记录到表上。

3、算平均值
分小组算出一分钟呼吸和心跳的平均值,全班交流。

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的呼吸和心跳的频率(课件--不同年龄段人的呼吸和心跳的频率)。

(二)测量在运动结束时1 分钟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刚才我们测量了在安静的状态下的呼吸与心跳。

1、我们要在运动结束后马上测出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我们自己同时可以既测量呼吸又测量心跳吗?不可以,你有什么办法吗?(我们可以两个学互相测量。


2、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135 组同学为一组,246 组同学为一组,135 组同学先运动,结束后自己测量呼吸,由同桌帮你测量脉搏(课件-分组测量的要求)。

3、分组做下蹲运动,有心脏或哮喘等疾病的同学不要做剧烈运动,可以测平时的心跳。

4、135 组同学准备,计时开始。

运动,放音乐。

结束后,请同学们集中注意
力,科学的研究容不得半点马虎,计时开始测量。

请同学们把结果记录下来。

5、246 组同学准备开始运动,放音乐,测量。

记录结果。

6、说一说运动后你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是多少?
7、全班休息2 分钟(课件—播放录像呼吸和心跳)。

(三)测量休息3 分钟后1 分钟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1、两组互相测量,先测量135 组,因为它们已经休息够3 分钟。

2、准备开始,学生测量,记录。

246 组测量,记录。

3、说一说你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是多少?
三、拓展活动。

(一)刚才我们已经成功搜集了3 组数据,请每位同学制成统计图。

研究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1、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2、你们有什么发现?
3、通过整理数据我们发现,运动后呼吸和心跳是最快的,休息一段时间后又会慢慢恢复到安静时的次数。

这也验证了我们的假设,其实科学家早就发现了
请看屏幕。

(课件—结论)并请学生把结论记录在书上。

四、课堂总结并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关于呼吸和心跳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3、课件出示3 个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查阅资料。

六、板书设计
测量呼吸和心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