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施工方案高层
超50米双排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超50米双排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脚手架是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它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工作平台。
在高度超过50米的建筑工地,双排落地式脚手架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如何安全、高效地施工超50米双排落地式脚手架进行探讨。
一、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脚手架所需的材料,包括主体立柱、横向连接件、纵向连接件、扶手、脚轮等。
这些材料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核对,确保齐全。
二、施工前准备1.在搭建脚手架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测,确保地基承载能力满足脚手架的要求。
2.制定详细的脚手架搭建方案,包括施工顺序、安全措施等,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三、脚手架搭建1.首先安装主体立柱,确保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标准要求。
2.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确保脚手架结构稳固。
3.安装扶手和脚轮,提高脚手架使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需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具,严禁高处作业时穿拖鞋等不合适的服装。
2.在高度超过50米时,需设置安全网,确保人员和物品的安全。
3.定期检查脚手架结构,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五、施工结束1.施工完成后,撤除脚手架时,要按照逆向的步骤进行拆卸,确保安全。
2.对脚手架进行清点登记,保证材料的完整性,以备下次使用。
3.清理施工现场,恢复环境,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超50米双排落地式脚手架的搭建和施工需要严格遵循规范和标准,保障施工人员和工地安全。
希望以上方案能够在实际施工中得到有效应用,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脚手架施工方案(通用3篇)

脚手架施工方案(通用3篇)脚手架施工方案篇一一、现场情况:本工程由于较造价低。
现时周转材料紧缺,租赁困难。
据上述情况结合周边兄弟单位同样高度结构使用单排落地式脚手架的施工情况,我项目部决定采用此种脚手架,但在确保施工安全的情况下使用,认真验标,弥补其薄弱环节,确保外单排脚手架的安全使用性。
二、材料材质和规格:1、钢管规格采用外径48mm,壁厚3mm,无缝钢管立杆及大横杆长度4~6m,小横杆长度2.5~3m,夹管1.5~3m。
2、扣件用可锻铸铁铸造的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和对接扣件。
3、架板采用标准立放竹片脚手板。
4、安全网选用平网壹五00×6000,立网1800×5500密目型尼龙安全网。
三、脚手架架立方案的选定:根据上述钢质和单排脚手架一般限高在35m左右的要求,必须采用其它措施来进行弥补,确保脚手架的安全使用性能。
1、立杆间距根据实际应用在1.8m ,大横杆上下间距在1.5m左右。
2、每隔一跨,设一组与柱拉结杆加固,每四跨双排小横杆带夹管加固一组,以增强钢架的整体刚度和稳度。
四、搭设程序:1、地基处理---摆放垫木--按立杆间距排放底垫---放置扫地杆---逐根竖立立杆---安装第一步与首层墙、柱拉筋横杆、夹管---安一步大横杆---设连墙杆--安一步小横杆加装临时斜撑---安三、四步大横杆---设连墙杆---接拉杆---加设剪力撑---拮安全网---铺脚手板---设栏杆、拮脚手板---随高度挂合格的安全网----加斜拉钢丝绳五、基础做法要求:距外墙皮2.1 m宽范围,素土分层夯实,距架体、外立杆0.8m处做阴沟排水。
垫木采用平行外墙体铺垫。
六、架体搭设要求:1、立杆间距1.8m,水平横向拉杆间距1.5,纵向横杆间距≤1.3m,外墙柱锚拉每隔一柱拉结一组,山墙遇柱时应全部拉接加固。
2、立杆的接头位置,相邻杆要错开,并布置在不同步距内,其接头距大横杆的距离≤1/3步距,采用对接,不得搭接。
外墙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18号工字钢、悬挑高度20m)

外墙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在外墙施工中,悬挑脚手架是一种非常常见且有效的施工工具,尤其适用于高层建筑外墙的施工。
本文将以使用18号工字钢和悬挑高度20米的情况为例,介绍外墙悬挑脚手架的施工方案。
一、材料准备
在设计外墙悬挑脚手架前,首先需要准备好18号工字钢材料,这种钢材质地坚固,能够支撑较大的荷载,适合用于悬挑脚手架的搭建。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连接件、固定件、支撑件等辅助材料。
二、施工方案
悬挑脚手架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设计方案
首先,根据外墙的高度和结构特点,设计出合适的悬挑脚手架方案。
在悬挑高度为20米的情况下,需要确保脚手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2. 搭建主体结构
根据设计方案,利用18号工字钢和连接件搭建起主体结构,确保脚手架能够稳固地悬挂在外墙上方。
3. 安装支撑件
在主体结构完成后,需要在下部安装支撑件,以确保整个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4. 安全检查
在搭建完成后,需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脚手架的每个连接点和结构部件均稳固可靠,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5. 使用和拆除
在脚手架搭建完成后,可以开始外墙的施工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需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使用。
施工完成后,需按照规范程序拆除悬挑脚手架。
三、总结
外墙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中,使用18号工字钢和悬挑高度20米的方案,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人员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
高层脚手架施工方案

高层脚手架施工方案一、引言高层脚手架是指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用于提供工人操作平台、材料架设和施工辅助设施的临时性支撑设备。
高层脚手架的施工方案是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层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内容包括施工前准备、脚手架搭设、脚手架安全措施等方面。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的安全会议在开始搭设高层脚手架之前,需要召开一次安全会议,明确施工团队的责任和安全要求。
会议内容包括脚手架设计方案、脚手架材料、搭设流程、施工计划等。
2. 脚手架设计方案脚手架的设计方案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设计方案应当明确脚手架的高度、负荷要求、支撑结构、材料选择等。
3. 脚手架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好合适的脚手架材料,包括钢管、螺母、螺栓、钢板等。
材料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验收合格。
三、脚手架搭设1. 地基处理在搭设脚手架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其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根据地基情况,采取加固、夯实或其他方法进行处理。
2. 基础支撑搭设根据设计方案,开始建立脚手架的基础支撑。
首先,确定基础支撑的位置和高度,然后埋设基础桩或搭建砼座,确保其稳固可靠。
3. 主体脚手架搭设根据设计方案,开始搭设主体脚手架结构。
首先,确定脚手架的高度和平台的位置,然后进行立杆、横杆的搭设。
搭设过程中,需要注意脚手架的垂直度和横向稳定性。
4. 搭设平台和连接件搭设完主体脚手架后,需要搭设脚手架的工作平台和连接件。
根据实际需要,搭设合适的平台,确保工人的操作空间和材料的存放空间。
连接件的选择和安装需要符合设计要求。
四、脚手架安全措施1. 安全标识在脚手架的合适位置设置安全标识,包括安全警示牌、标语标识等,并按规定时间更换标识,以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2. 安全防护网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需要安装安全防护网,以防止物体坠落和人员滑落。
安全防护网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验收合格。
3. 安全巡检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脚手架进行安全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0米层高大脚手架搭设方案

30米层高大脚手架搭设方案搭设高度为30米的大脚手架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进行这项任务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计划和策划,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下面是一个搭设30米高大脚手架的方案,包括材料选择、搭设步骤、安全措施等。
一、材料选择搭设30米高大脚手架需要选择具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材料。
主要的材料包括钢管、螺栓、钢板、扣件等。
钢管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钢管,螺栓要选用高强度螺栓,钢板要选用厚度适宜、质量可靠的钢板,扣件要选用规格齐全、质量可靠的扣件。
二、搭设步骤1.建立施工组织在搭设大脚手架之前,应成立专门的施工组织,并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大脚手架的搭设工作。
组织人员要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
2.搭设垂直支撑系统首先,要在地面搭设好垂直支撑系统。
选择足够强度的地脚座,将垂直杆安装在地脚座上,并加固紧固。
然后,根据需要的高度,逐层升高并连接垂直杆,确保垂直杆的稳定性和垂直度。
3.搭设水平支撑系统在垂直支撑系统搭设好之后,开始搭设水平支撑系统。
根据需要的宽度和平面尺寸,选择合适的水平梁和水平杆,使用扣件将其连接起来。
确保水平支撑系统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4.搭设脚手板在水平支撑系统搭设好之后,开始铺设脚手板。
脚手板选择质量可靠、承载能力强的钢板。
根据需要的宽度和长度,将钢板一块一块地铺设在水平支撑系统上,并用脚手板夹固定。
确保脚手板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5.安装安全设施在搭设脚手板之后,要安装各种安全设施,包括安全扶手、防护网、防滑垫等。
这些设施能够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防止工人从高处坠落或者材料从高处滑落。
三、安全措施在搭设大脚手架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全面计划和策划工程,确保合理的施工进程和安全操作。
2.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搭设,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指示施工区域和危险区域,引导工人遵守安全规则。
建筑外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建筑外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某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由五栋建筑组成,其中外墙脚手架的搭设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施工方案主要针对该工程的外墙脚手架搭设进行设计和规划。
二、脚手架类型选择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我们选择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外墙脚手架。
该脚手架具有以下优点:承载能力强,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
搭设灵活,可根据需要调整高度和位置。
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三、脚手架搭设方案基础处理:在搭设脚手架前,应对基础进行处理。
基础应平整、坚实,并做好排水措施。
垫板安装:在基础上铺设垫板,垫板应平整、稳固,确保脚手架平稳。
立杆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立杆。
立杆应垂直、稳定,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横杆安装:在立杆上安装横杆,横杆应水平、稳固,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栏杆安装:在脚手架外侧安装栏杆,栏杆高度应符合安全要求,确保工人安全作业。
网片安装:在脚手架内侧安装网片,网片应平整、牢固,防止物体掉落伤人。
四、脚手架加固措施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如增加立杆、横杆等。
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在脚手架上堆放物品时,应合理分配重量,避免局部过载导致脚手架损坏。
五、脚手架拆卸及注意事项在拆卸脚手架前,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拆卸过程中,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拆卸,并做好安全措施。
在拆卸完毕后,应对脚手架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便下次使用。
六、安全措施在搭设和使用脚手架过程中,应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
对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在脚手架上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对脚手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24米以上)

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24米以上)在建筑施工中,外墙脚手架的设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针对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高度在24米以上)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以确保外墙脚手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1.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设置外墙脚手架之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前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周边环境和气象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方案;•确保人员具备相关证书和技术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 搭建外墙脚手架步骤针对高度在24米以上的外墙脚手架搭建,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2.1. 查看设计图纸在搭建外墙脚手架之前,要认真查看设计图纸,了解外墙脚手架的具体需求和要求,确保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2.2. 地基处理对外墙脚手架的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地基平整、稳固,能够承受外墙脚手架的重量和施工负荷。
2.3. 安装立柱和水平杆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立柱和水平杆,搭建外墙脚手架的基本框架结构,确保立柱和水平杆的连接牢固、稳定。
2.4. 设置斜撑和系杆根据外墙脚手架的高度和结构要求,设置斜撑和系杆,增加外墙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确保施工安全。
2.5. 搭建工作平台和安全设施根据外墙脚手架使用要求,搭建工作平台和相应的安全设施,确保工人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施工作业。
3. 安全注意事项在搭建外墙脚手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确保施工人员佩戴好安全帽、安全绳和其他防护用具;•确保外墙脚手架搭建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定期检查外墙脚手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结语外墙脚手架的搭建是外墙施工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高度在24米以上的建筑工程中,更需要仔细谨慎地进行施工。
通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进行外墙脚手架搭建,可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希望本文提供的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对您有所帮助。
悬挑脚手架的施工方案

悬挑脚手架的施工方案《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悬挑脚手架是一种用于高空工程施工的临时性支撑结构,主要用于楼体外墙的高层施工,其施工方案需要科学合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一、前期准备1. 踏勘:在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踏勘,了解地形地貌、环境因素和周边建筑物等情况,为脚手架的搭设提供基础资料。
2. 综合设计:根据踏勘结果和项目具体情况,进行脚手架的综合设计,包括悬挑脚手架的布置、搭设方式、材料选用等。
3.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准备好悬挑脚手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二、搭设过程1. 基础处理:对悬挑脚手架的支撑点进行基础处理,确保支撑点的稳固和安全。
2. 支架搭设:在基础处理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搭设支撑框架,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固和牢固。
3. 脚手架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将悬挑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支撑结构、悬挑部分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搭设。
4. 钢丝绳固定:在悬挑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对整个脚手架进行钢丝绳固定,确保脚手架的稳固和安全。
三、施工安全1. 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悬挑脚手架的安全操作和使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悬挑脚手架操作的认识和技能。
2. 安全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悬挑脚手架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脚手架的稳固和安全。
3. 安全防护:施工过程中,全面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带使用、安全网的设置等,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四、施工验收在悬挑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施工验收工作,包括结构稳定性、安全性能、支撑点稳固性等方面的验收,确保脚手架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科学严谨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施工管理,悬挑脚手架的搭设和施工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了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阴县老年公寓居家养老B楼建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山阴县老年公寓居家养老B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层高为3m,建筑高度为51m,框剪结构。
本工程由河南省广厦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山西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进行监理。
二、编制依据根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建法[2002]223号)、《山西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参照如下标准实施: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建筑施工高外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枝术规程》JGJ130-2001及现场察勘情况等。
三、外脚手架分段搭设情况及搭设部位:1、在建筑物四周首层、二层搭设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架体立杆纵距1a=1.5m,架体宽1b=1.05m,架体步距h=1.8m。
现场室外实际地坪标高为-0.4m,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总高度为7.4m(1.8×4+0.2),共计搭设四步架(详见附图)。
小横杆每立杆处均设,架体距结构面距离b=200mm。
扶手栏杆每步均设,在中部设置h a=1.2m,最上一步设1.2m高护栏。
安全网为密目安全网,脚手架为竹笆片。
2、从三层开始分段采用型钢底座悬桃式钢管脚手架,第一段为三层~九层,第二段为十层十六层,采用14#“工”字钢作为底座,预埋悬桃系统。
架体立杆纵距1a=1.5m,架体宽1b=1.05m,架体步距h=1.8m,在14#“工”字钢上离墙200mm设置内排立杆,距离内排立杆1050mm设置外排立杆。
本段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3.6m (1.8×13+0.2),搭设十三步架(详见附图)。
四、材料质量要求:1、钢管采用Φ48×3.5钢管,其外径与壁厚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中的规定:“外径为10~48的钢管,外径允许偏差为±0.5mm;外径为51的钢管,外径允许偏差为±1﹪;对于钢管壁厚为3与3.5mm时允许正偏差均为+1﹪,允许负偏差均为- 15﹪。
考虑到各种钢管的外径,壁厚的允许正偏差对受力性能有利,故仅限定允许负偏差”。
钢管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使用旧钢管时主要应检查有无严重鳞皮锈。
不得使用绣蚀严重(斑点、剥皮)、弯曲、开裂的钢管。
2、扣件采用可锻炼铸铁制造的标准机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扣件的附件(T形螺栓、螺母、垫圈)采用材料符合《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夹灰等铸造缺陷,钢管和扣件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单,扣件与钢管的吻合面要接触良好,螺栓不得滑丝、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大距离小于是6mm,必要时进行抗滑扭试验。
3、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底座型钢采用14#“工”字钢,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 级钢的规定。
4、脚手板选用竹笆片,规格为1200mm×1000mm,不得使用腐烂、散边或破损严重竹片。
5、安全网:栏杆围网选用合格的聚氯乙烯编织的1.8×6m 的密目式安全立网。
五、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施工顺序:1、落地式钢管脚步手架落地式钢管脚步手架搭设前,应将基础土分层夯实,并浇捣100厚强度不小于C20的混凝土垫层,宽度不小于1.2m。
砼面应有一定放水坡度,并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在垫层上放置垂直于墙面的垫木或枕木,立杆底部设置扫地杆,从垫板往上距离不大于200mm的部位设置。
按脚手架立杆纵向间距铺设垫木设置立杆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搭设大横杆搭设小横杆扶手水平杆搭设剪刀撑杆连墙杆拉设张挂密目安全网铺脚手板验收使用。
2、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在建筑物楼层内正对脚手架立杆设置两道预埋,一道设置在离外墙面0.5m处,另一道设置在离外墙面1.9m处,将14#“工”字钢穿入楼层U型环内锁紧 14#“工”字钢上设置立杆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搭设大横杆搭设小横杆扶手水平杆搭设剪刀撑杆连墙杆拉设张挂密目安全网铺脚手板验收使用。
六、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1、单位工程负责人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在架子搭设前,根据脚手架搭设方案及建筑物的结构型式、搭设高度及架子的使用要求,确定架子的搭设形式。
并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积水。
3、在脚手加基础验收合格后,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样定位。
并在脚手架的立杆底部横向铺设50mm×200mm×2000mm 木枋做为垫木,立杆底部纵横向设置扫地杆,从垫木上距离不大于200mm。
4、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
对于每排立杆先立两端头的立杆,两端挂线后,再立中间的每根立杆。
立杆要求垂直,立杆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规范规定值,且最后验收垂直度不得大于100mm,里、外两根立杆连线应与墙面垂直。
5、为保持架子的整体稳定,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上错开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因此,在竖第一根立杆时,应选长短不一的钢管做立杆,立杆的接长应先接外排立杆,后接里排立杆,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6、立杆竖好后,根据步高安装纵、横向水平杆,在施工层及其上、下一步架满铺好竹笆片。
7、纵向水平杆设置于横向水平杆之上,在立杆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相扣。
8、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其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
接头不能在同跨内,相邻两个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应在500mm以上。
如采用旋转扣件搭接时,搭接长度应大于1m,等间距使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
纵向水平杆步高1.8m,设4道纵向水平杆。
架子的外侧应设1.2m高的防护栏杆。
9、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在立杆上;每一个横向水平杆处的纵向杆须使用直角扣件。
10、拧扣件螺栓要松紧适度,拧的不紧容易使杆件滑脱,拧的太紧会使扣件断裂,要求扣件扭力距控制在40~65N.m。
11、扣件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扣件是否松件,发现松动应及时紧固。
12、立杆纵向间距1.5m,横向间距1.05m,步距1.8m,连墙件按二步三跨、钢性连接设置。
连墙点的设置: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风荷载而产生的向内或向外倾翻事故,同时可以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少立杆的计算长度,提高承载能力,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A、连墙杆宜靠近主节点设置,连接点中心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B、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不得在作业中随意设置,且与建筑结构外梁上预埋的钢管拉接、拉接必须牢固;C、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与其他杆件同步搭设,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杆。
13、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14、竹笆板满铺,板与板连接处不准留有缝隙,铺设好后四角应用14#的铁丝扎牢。
15、脚手架在转角两侧及长度方向不大于15m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立杆5~7根之间。
与地面成45o~60o夹角。
所用扣件一律采用旋转扣件,并扣在立杆上。
16、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的间距为200mm。
立面围护采用密目安全网,并用网绳与大横杆绑扎牢固。
17、脚手架在搭设时,应高出施工层1.2m~1.8m。
18、其它按脚手架操作规程执行。
七、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1、架子搭设前,照常对安装和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型式、搭设高度及架子的使用要求,确定架子的搭设形式。
同时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
2、搭设钢管悬挑架(14#“工”字钢)底座:①在建筑物楼层正对脚手架立杆设置两道预埋件,一道设置在离外墙面0.5m处,另一道设置在离外墙面1.9m处,预埋件是由直径25mm钢筋制作成U型,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准确定位,并与梁或板钢筋焊接。
②14#“工”字钢伸入楼层2.1m,挑出楼层段为1.4m,伸入楼层段分别在离墙0.5m、1.9m处用与直径25mm钢筋制作的U型预埋件固定。
为安全起见,在14#“工”字钢外侧增加一根Φ12保险钢丝绳拉设至上一层外梁预埋环上,预埋环采用直径25钢筋制作。
3、在14#“工”字钢上距离墙面0.2m的位置先立里排立杆,在距离内立杆1.05m的位置再立外立杆。
在14#“工”字钢离墙0.2m、1.25m的位置焊接100mm长直径24~40钢筋或钢管,防止立杆滑移。
对于每排立杆先立两端头的立杆,两端挂线后再立中间的每根立杆。
立杆要求垂直,立杆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规范规定值,且最后验收垂直度不大于100mm,里、外两根立杆连线应与墙面垂直。
4、立杆底部设置纵横向扫地杆,从钢梁往上距离不大于200mm。
5、为保持架子的整体稳定,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上错开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因此,在竖第一根立杆时,应选长短不一的钢管做立杆,立杆的接长应先接外排立杆,后接里排立杆,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6、立杆竖好后,根据步高安装纵、横向水平杆,在施工层及其上、下一步架满铺竹笆片。
7、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柱的内侧,置于横向水平杆之上,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相扣。
8、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其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
接头不能在同跨内,相邻两个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500mm以上,如采用旋转扣件搭接时,应使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纵向水平杆步高1.8m。
架子的外侧应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并立立笆围护。
9、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在纵向水平杆上。
10、拧扣件螺栓要松紧适度,拧的不紧容易使杆件滑脱,拧的太紧会使扣件断裂,要求扣件扭力距控制在40~65N.m。
11、扣件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扣件是否松动,发现松动应及时紧固。
12、立杆纵向间距1.5m ,横向间距1.05m,步距1.8m,连墙件按二步三跨、钢性连接设置。
连墙点的设置: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风荷载而产生的向内或向外倾翻事故,同时可以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少立杆的计算长度,提高承载能力,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A、连墙杆宜靠近主节点设置,连接点中心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B、连墙杆按每一层每三跨设置,不得在作业中随意设置,且与建筑结构拉接牢固;C、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与其他杆件同步搭设,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