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小测验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验--第1章 声现象

湘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验--第1章   声现象

声现象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A.50dB B.70dB C.90dB D.110dB2.北岳恒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西浑源县境内。

小明暑期旅行到了这里,对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我来了”,不久山谷中传来了回声,关于小明的原声和回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声和回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原声和回声不需要介质也能传播C.原声和回声的振动频率不同D.原声和回声的传播速度相同3.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动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边飞过时,凭你的听觉()A.只能感觉到蝴蝶飞过B.只能感觉到蜜蜂飞过C.都能感觉到D.都不能感觉到4.下列实例不是应用超声波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听内脏的声音B.商店里用超声波焊接器对塑料袋进行封口C.医生用B超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D.外科医生不开刀就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5.下列关于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与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人们根据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声呐B.超声波能够成像,可以制成B型超声波诊断仪C.利用次声波可以预报地震、台风,或为监测核爆炸提供依据D.次声波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且传播不需要介质,几乎无孔不入6.春晚上,小沈阳模仿的刀郎的声音模仿得很像,他主要是模仿了刀郎的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7.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和图乙B.响度相同的有图甲、乙、丙C.图甲与图丁的声音可能是同一乐器发出的D.图甲与丙的音色相同8.学习了声音部分后老师指导同学们制作小乐器。

如图是小华制作的可以吹奏的水瓶琴。

以恰当的角度吹不同的瓶口会发出“do”“re”“mi”“fa”“so”的声音来。

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奏水瓶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瓶子里的水产生的B.发出的“do”“re”“mi”“fa”“so”…的声音是声音的响度不同C.水瓶琴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饶有兴趣演奏发出的声音对于上无声自习的同学不是噪声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波形有规律的声音都是乐音D.乐音是指40dB以下的声音,噪声是指40dB以上的声音10.对“0dB”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dB说明物体不振动B.0 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音C.0 dB说明频率低于20 Hz D.0 dB说明频率高于20 000 Hz11.把头埋在水缸中说话,听到声音是“嗡嗡”的这是因为()A.水缸振动发声B.耳朵振动发声C.听到了回声D.听清了回声12.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B.减弱回声C.增强回声D.为了装饰剧场1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大D .15Hz 的声音只要响度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14.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A .用声呐装置测潜水艇的位置B .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 .用探伤仪探测金属内部是否有缺陷D .监测地震、台风和核爆炸15.古代行军打仗,侦察兵经常将耳朵贴在地面上,通过声音可以判断视力不及的地方、敌军是步兵还是骑兵、军队规模等,以便提前做好防备。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单元测验卷:第14章内能的利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单元测验卷:第14章内能的利用

内能的利用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现察现象即可比较酒精和碎纸热值的大小,为完成实验,要求()A •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B •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C.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D .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2•如图是某地使用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B .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照明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 .蓄电池夜晚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3•—台单缸4冲程柴油机飞轮的转速是1800 r/min,则柴油机每秒()A .完成30个冲程,做功30次B. 完成60个冲程,做功60次C. 完成60个冲程,做功15次D. 完成120个冲程,做功30次4.学习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知识后,同学们提出了下面的一些关于利用和开发能源的建议,其中不可行的是()A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应研究并采用如何让燃料充分燃烧,以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B .电力部门应加快进行将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研究,以减少内能在多次转化过程中的损失C.我国应进一步开发利用江河水利资源D .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应研究出一种既可以不消耗或少消耗能量,又能不断对外多做功的机器5•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的共同特点错误的是()A .都有燃料进入汽缸B .将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传递给工作物质,使工作物质受热膨胀,对外作功C •都能把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D • 一个工作循环中有三个冲程都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6•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 7•目前,大连地区电能的主要来源是火力发电•关于火力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能T 内能T 动能T 电能B •化学能T 内能T 机械能T 电能C .内能T 机械能T 电能D •化学能T 内能T 电能8•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区别优劣煤最科学的办法是检测煤炭的 ( )A •比热容B •密度C •热值D •温度9•市场上有一种装有太阳能电风扇的帽子,如图所示,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扇叶快速转动,能 给人带来一丝凉意•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 •机械能T 太阳能T 电能B •太阳能T 机械能T 电能C •电能T 太阳能T 机械能D •太阳能T 电能T 机械能10.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我国近期在南海海底发现了 冰” •如图所示,燃烧1 m 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 164 m 3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由此可判断A •具有很高的热值B •具有较大的热量C •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D •未点燃时只具有化学能11.如图是美国 宾夕法尼亚”号核潜艇在水下 30 m 深处发射导弹的示意图•固定在缸上的火箭尾部燃料燃烧,喷出□6排P 曜|③压缩冲程①压缩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做功冲程 C . 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①压缩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做功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炎热的夏季可燃可燃冰”()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①做功冲程 补充正确的是( )高温燃气,水因过热而顿时转化为蒸汽,蒸汽推送导弹穿越海面,导弹在空气中点火升空•关于水下发射导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水变为水蒸气,是热传递的结果B •水变为水蒸气,使缸内内能增加C.水蒸气推送导弹后,缸内内能减小D .水蒸气推送导弹,导弹机械能不变12•图中是汽油机上作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二、填空题(共3小题)13. 食物也是一种燃料”它在体内释放的能量主要转化为了维持人体恒温的_______ 能和供人体运动的 _________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国西藏高原,有一个羊八井地热区,地热电厂担负着拉萨市一部分电力供应•工作流程如图所示,经过地下井T汽轮机T发电机,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能再转化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2)实验过程中,若浸在液15•常用的打火机从打火方式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一个粗糙的小轮摩擦 火石”打火;一种是能产生高电压的装置打火•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前者是把 ____________ 能转化为内能;后者是把 __________ 能转化为内能. 三、实验题(共3小题)16.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容已知.(注:燃料完全燃烧放热用Q 放=mq 计算,某燃料的热值用 q 表示;其质量用 m 表示)•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 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9燃料燃尽后的水温/£煤油 25 44 菜籽油25 ■ 5" ■■34(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 ________ 相同;另外,甲乙两烧杯内水的质量要 __________ (选填 相等”或 不相等”)(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3)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小明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 ________ •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 ___________ (偏大或偏小)•17•物理小组的同学们组装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在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在完全111 rTTf相同的燃料盒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燃料(1)若要比较液体的吸热本领,应________ 两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选(3)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 __________ 两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间相同,若浸存液体中的温度计小数升高多,说明这种燃料的热值___________ .18. 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酒精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燃料加热前的水温/弋燃料燃尽后水温/€煤油2544酒精34甲(1) 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还需控制______ 相同、 ________ 相同.(2) 分析表中数据,煤油和酒精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_ •(3) 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酒精的热值,是否可行: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3小题)19. 某学习小组想研究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他们用酒精灯给100 g初温为20 C的水加热,经过一段时间测得水温升高了60 C、消耗了 4.2 g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 >103J/(kg G),酒精的热值为3 X107J/kg.求:(1) 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2) 4.2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 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20. 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一•若某天太阳能热水器在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 kg初温为20 C的水温度升高到50 C .则:(1) 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4.2 >03J/(kg G))⑵若改用燃气锅炉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0.75 m3的燃气,请假该锅炉的效率(燃气热值q = 4.0 >07J/m3)21. 完全燃烧70 g的酒精可以释放出 2.1 >06J的热量,如果所放出的热量中有60%被质量为5 kg温度为20 C的水所吸收,试求:(1) 酒精的热值;(2) 水温可以升高多少?答案1. 【答案】A【解析】(1)该实验利用控制变量,应用天平分别测出等质量的酒精和碎纸屑,将其放入装置中的燃烧皿内;(2)因燃料的热值不能直接测量,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被水吸收,从而使相同质量的水温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燃料热值的大小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中要控制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故A正确.2. 【答案】B【解析】A项,这种新能源的路灯,肩扛”太阳能电池板也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说法错误;B项,头顶”的小风扇可以把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属于机械能的一种,故B说法正确;C项,照明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C说法错误;D项,蓄电池夜晚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不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说法错误.3. 【答案】C【解析】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飞轮)转动2周.由题知,飞轮每秒转数为:n=:— = 30 r,所以每秒钟完成了30 >2= 60个冲程,对外做功15次.4. 【答案】D【解析】A项,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由于燃烧不够充分,导致散失的热量较多,故研究并采用如何让燃料充分燃烧,以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是必要的,此项说法正确;B项,现在我国的发电主要是火力发电,故研究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以减少内能在多次转化过程中的损失,也是非常必要的•此项说法正确;C项,根据我国地利特点,进一步的开发潮汐能,也是可行的•此项说法正确;D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产生,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此项说法错误.5. 【答案】C【解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1)相同点:四个冲相同,能的转化相同;⑵不同点:①吸入的物质不同;②结构不同;③压强不同,效率不同;④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汽油机气缸顶端有个火花塞,此时火花塞喷出电火花,点燃汽油.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空气,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咼达到柴油的着火点,汽油机气缸顶端有个喷油嘴,此时喷油嘴喷出雾状的柴油,柴油依靠压缩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柴油着火点而燃烧,点燃方式是压燃式.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柴油机的压缩比例更大,温度更高,做功越多,效率越高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题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共同特点是:都有燃料进入气缸;都有四个冲程;且将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传递给工作物质,使工作物质受热膨胀,对外做功. A项,都有燃料进入汽缸,不合题意;B项, 将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传递给工作物质,使工作物质受热膨胀,对外作功,不合题意;C项,都能把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符合题意;D项,一个工作循环中有三个冲程都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不合题意.6. 【答案】D【解析】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这四个冲程的顺序是固定的.根据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可知,第二个冲程是压缩冲程,在此过程中活塞压缩气缸内的气体,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第三个冲程是做功冲程,此时燃料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7. 【答案】B 【解析】火力发电是通过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水蒸气膨胀做功转化为汽轮机的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8. 【答案】C 【解析】衡量燃料优劣的方法是比较它们的热值,热值是指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质量之比,反映了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燃料时放出热量的多少,优质的煤炭热值较高.9. 【答案】D 【解析】帽子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小电扇工作.小电扇工作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扇叶的机械能.10. 【答案】A【解析】燃烧1 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 m3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由此可判断可燃冰”具有很高的热值.11. 【答案】D【解析】 A 项,固定在缸上的火箭尾部燃料燃烧,喷出高温燃气使得水变成水蒸气,故是热传递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B项,水变为水蒸气,其温度升高,同时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故使缸内内能增加,故不符合题意;C项, 水蒸气推动导弹做功,其本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缸内内能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D 项,导弹有静止变为运动时,其质量不变,速度变快,故动能变大,同时其高度增加,故其重力势能也变大,故其机械能增加,故该选项符合题意.12. 【答案】C 【解析】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进气阀和排气阀均关闭的只有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而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一个气阀打开,另一个气阀关闭的是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而在吸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 A 项,进气门开启,活塞下行,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B 项,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C 项,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火花塞喷出电火花,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 D 项,排气门开启,活塞上行,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13. 【答案】内机械【解析】食物所提供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人体需要的内能,维持身体能量平衡及人体运动的机械能.14. 【答案】机械电【解析】地热发电站发电时,先利用地下井获得地热,将水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膨胀推动活塞,使汽轮机转动工作,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整个过程能量的转化是:内能T机械能T电能.15. 【答案】机械电【解析】小轮摩擦“火石”的过程,消耗了机械能,产生高电压的电火花实际是消耗的是电能,它们都可以转化成内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摩擦点火,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高电压火花点火,是电能转化为内能.16. 【答案】(1)质量相等(2)煤油(3)天平偏小燃烧放出的热会散失到空气中,又或被烧杯等实验装置吸了热,使Q放大于Q 吸【解析】(1)因燃料放出的热量与质量有关,必须控制燃料的质量相等,由于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受水的质量的影响,所以在实验中应控制水的质量相等.(2) 由图表数据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杯中的水温度升高的快,所以煤油的热值较大.(3) 实验中,要控制质量相等,所以需要用天平来测量物质的质量;由于燃烧放出的热会散失到空气中,又或被烧杯等实验装置吸了热,使Q放大于Q吸,依此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比实际要偏小些.17•【答案】⑴甲、丙⑵小(3)甲乙大【解析】⑴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必须保证不同物质的质量相等,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选择甲丙;⑵实验过程中,若浸在液体中的温度计示数都升高了50 C,加热时间较短的液体比热容较小;(3)甲、乙两图, 被加热的物质相同,燃料的种类不同,通过温度计的变化可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间相同,若浸在液体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多,说明这种燃料的热值大.18. 【答案】(1)水的质量、燃料的质量(2)煤油⑶不可行【解析】(1)因燃料放出的热量与质量有关,必须控制燃料的质量相等;由于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受水的质量的影响,所以在实验中应控制水的质量相等.(2) 由图表数据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杯中的水温度升高的快,所以煤油的热值较大.(3) 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酒精的热值,是不可行的,要控制质量相等,需要用天平来测量煤油和酒精的质量.19. 【答案】解:(1)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A t = 4.2 >103J/(kg G) >0.1 kg 6区C= 2.52 X04J;(2) 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7 5Q放=mq= 0.0042 kg >X10 j/kg= 1.26 >0 J;(3) 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n= £X100% = :: ;>00% = 20%.答:⑴水吸收的热量是2.52 >04J;5(2) 4.2 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1.26 >0 J;(3) 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是20%.【解析】(1)根据题意,可以首先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⑵已知酒精的质量和热值,利用Q= mq可求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3)烧水时的热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20. 【答案】解:(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3 7Q 吸=cm(t—10)= 4.2 10 J/(kg G) >100 kg (50 G - 20 G ) = 1.26 10 J;(2)完全燃烧煤气放出的热量:3 7 3 7Q 放=V 煤气q= 0.75 m >4.0 >10 J/m = 3.0 >10 J,锅炉的效率:fit i2frxia ]n= I* >100% = , - >100% = 42%.答:⑴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1.26 >107J ; ⑵锅炉的效率为42%.【解析】 ⑴根据Q = cm(t —t o )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⑵根据Q = mq 求出完全燃烧煤气放出的热量;根据21. 【答案】解:(1) •/ Q 放=mq ,•••酒精的热值:(3)水吸收的热量:Q 吸=60% Q 放=60%2.1 XI06J = 1.26 K oJ,•' Q 吸=cm A t,•••水升高的温度:答:⑴酒精的热值为3X 107j/kg ; (2)水温可以升高60 C .【解析】(1)根据公式Q = mq 求出酒精的热值; ⑵根据Q 吸=60% Q 放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公式 Q 吸=cm A t 求出水升高的温度. 0.07 kg =3 xio 7j/kg.n=^; X 100%求出锅炉的效率. =60 C .。

物理与人类生活第五周测验题答案

物理与人类生活第五周测验题答案

以下1~13为单选题,正确选项均为A1. 关于金星凌日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发生金星凌日是因为金星和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在同一平面上.B. 发生金星凌日时,太阳、金星、地球刚好在一条直线上.C. 金星凌日现象是光线直线传播的结果.D. 金星凌日现象大约每个世纪发生2次.2下列现象中,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 针孔成像;B. 雨后彩虹;C. 潭清水浅;D. 海市蜃楼3制作潜望镜、万花筒的镜片材料应满足的条件是A. 对光的反射率很高B. 对光的透射率很高C. 能使不同波长的光折射到不同角度D. 能放大景物4. 关于自然界的虹和霓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虹和霓呈现的颜色顺序相反.B. 虹和霓呈现的颜色种类不同.‍C. 虹和霓只是明亮程度不同,无其它差别.D. 虹符合折射定律、霓不符合折射定律.5. 当空间某处的空气不均匀,以至其折射率从上到下连续地增加时A. 光线会边传播边向下弯曲.B. 光线不能透过.C. 光线会分裂成若干条.D. 眼睛观察到的景物在其实际位置的下方.6. 下面关于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近视镜是凹透镜、远视镜是凸透镜B. 近视镜和远视镜都是凸透镜C. 变色眼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而变色的.D. 每个镜片只能有一个焦点位置7. 当两束光同时照射在屏幕上同一位置时A. 屏幕上的光强度等于两束光干涉的结果B. 屏幕上的光强度等于两束光强度的和.C. 屏幕上的光强度等于两束光强度的差.D. 屏幕上的光强度的平方等于两束光强度的平方和.8. 在阳光下,柏油路面上的油膜呈现出彩色的花纹,是因为A. 油膜的上、下表面反射的阳光相互干涉的结果.B. 形成油膜的油是彩色的.C. 油膜对阳光折射的结果.D. 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发生了化学反应.9. 下面情形中,能发生光的干涉现象的是A. 一束很细的光线通过两个距离很近的小孔后照射到不远处的墙上.B. 教室里的两支日光灯管照射在同一张课桌上.C. 两盏高强度探照灯照射地面同一区域.D. 两支LED灯泡同时照射在纸面上很小的一个区域.10. 用光照射一根拉直的头发丝,并在其后方的白色屏幕上投下影子,则可观察到A. 略微展宽的影子,并且两侧边缘有明暗相间的条纹.B. 与头发丝同样宽度的的边界清晰的影子.C. 比头发丝宽得多的影子,但是边界清晰.D. 比头发丝还细窄的影子.11. 光的偏振特性是指A. 光的电场振动方向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有一个特殊的取向.B. 光的电场振动方向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是均匀的,没有特殊取向.C. 光在向前传播的时候会偏离原来的方向.D. 传播方向互相垂直的两束光会互相影响,甚至消失.12. 立体电影能使观看的人感受到逼真的立体感,拍摄和再现立体电影时利用了光的哪一方面的特性?A. 偏振;B. 干涉;C. 折射;D. 直线传播13. 下列关于半导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的量子特性,使硅材料中的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产生电位差B. 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照使硅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荷的移动和电位差C. 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照使硅材料燃烧发电D. 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会产生激光以下为多选题14. 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A. 折射;B. 反射;C. 透射;D. 衍射答案:A、B、C15. 下列哪些做法能使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图像更清晰A. 使用放大倍数不变、直径较大的透镜B. 改用波长更短的光源C. 改用波长更长的光源D. 使用放大倍数不变、更薄的透镜答案:A、B16. 下列关于瑞利散射的说法正确的有A. 瑞利散射是波长不变的散射B. 蓝光比红光的瑞利散射更强C. 光照射到比光波长还小的微粒上,更易发生瑞利散射D. 我们看到的白云是瑞利散射的结果答案:A、B、C。

初中物理第四五章简单的热现象单元测验

初中物理第四五章简单的热现象单元测验

初中物理第四、五章“简单的热现象”单元测验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3分)1.温度是反映物体的物理量。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一般的液体温度计是由一根内径的玻璃管制成,在它的下端有一,内部装有适量的。

3.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摄氏温标,它规定的温度为100度;的温度为0度。

从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就是。

4.人体的正常温度是℃,读作;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大约在-8℃,读作或。

5.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的物体的温度,而测量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温度计的。

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最小刻度是。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后读数主要是因为。

7.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温度降低时体积,这种现象就叫热膨胀。

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液体、固体的热膨胀程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在这里相同的条件是指和是相同的。

8.固体的热膨胀程度虽然很小,但如果在膨胀时受到,则产生的却很大。

9.在车轮外套一个轮箍,那么轮箍的内径要比车轮的内径略微一些[选填“大”或“小”]。

安装时首先对轮箍,使其内径[选填“变大”或“变小”],把它安装在车轮上,当温度降低时,轮箍就紧箍在车轮上了。

10.用铝和铜制成的平直的双金属片,把它放在冰箱内冷冻,发现双金属片向铝片弯曲,这说明比的热膨胀程度大;若对该双金属片加热,它将向弯曲。

11.常见的物质存在着三种状态,分别是、和。

物质从变成的现象就叫作物态变化。

12.物质从变成叫汽化。

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叫沸腾;只发生在液体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它可在温度下发生。

13.物质从变成的现象叫液化,它是一个的过程。

[填“放热”、“吸热”]14.升华是物质从变成的现象,它是一个的过程[填“放热”、“吸热”];凝华是物质从变成的现象,它是一个的过程。

[填“放热”、“吸热”]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大学物理第五章静电场单元测验(带答案)

大学物理第五章静电场单元测验(带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电学单元测试――――――――――――――――――――――――――――――――――――――――――――――――― —、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A) 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试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方向 (B)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可由E =确定,试验电荷0q 可正可负,F 为试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C)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强度处处相同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如图所示,一个点电荷q 位于立方体一顶点A 上,则通过abcd 面上的电通量为A 06q εB 012q ε C 024q ε D 036q ε3、1056:点电荷Q 被曲面S 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q(A) 曲面S 的电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B) 曲面S (C) 曲面S 的电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 曲面S 4、如图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半径分别为R 1和R 2荷分别为1λ和2λ,则在外圆柱面外面、距离轴线为r 处的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 为:(A)r 0212ελλπ+ (B) ()()20210122R r R r -π+-πελελ (C)()20212R r-π+ελλ (D) 20210122R R ελελπ+π 5、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产生的电场的电势分布规律为(图中的U 0和b 皆为常量):6、如图所示,一半径为a 的“无限长”圆柱面上均匀带电,其电荷线密度为λ。

在它外面同轴地套一半径为b 的薄金属圆筒,圆筒原先不带电,但与地连接。

以大地的电势为零,则在内圆柱面里面、距离轴线为r 的P 点的场强大小和电势分别为:(A) E =0,U =r a ln 20ελπ (B) E =0,U =a bln20ελπ(C) E =r 02ελπ,U =r b ln 20ελπ (D) E =r 02ελπ,U =a b ln20ελπ7、如图所示,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R 1、带电荷Q 1,外球面半径为R 2、带电荷Q 2 .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两个球面之间、距离球心为r 处的P 点的电势U 为:(A)r Q Q 0214επ+ (B) 20210144R Q R Q εεπ+π (C) 2020144R Q r Q εεπ+π (D) r Q R Q 0210144εεπ+π 8、在电荷为-Q 的点电荷A 的静电场中,将另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B 从a 点移到b 点。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2012-2013物理单 元测验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2012-2013物理单 元测验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2012-2013物理单元测验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2012-2013物理单元测验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CD ..CD .3.(4分)如图所示,只使灯泡L 1亮的操作是().CD .5.(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说法正确的是( ).CD .7.(4分)在如图所示电路中,能用电流表测出L 1中的电流强度的图是( ).CD .8.(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元件都完好,但闭合S 1、S 2后,只有L 2发光,故障可能是(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5分) 9.(5分)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A 1的读数为0.3A ,电流表A 的读数为0.5 A ,则通过L 2的电流_________ A ,1 min 内通过L 1灯丝的电荷量为 _________ C .10.(5分)如图所示,电流表A 1、A 2和A 3的示数分别为1.2A ,0.8A 和0.3A ;那么通过L 1的电流强度为 _________ A ,L 2中的电流强度为 _________ A ,L 3中的电流强度为 _________ A .11.(5分)如图,若是让L 1、L 2串联,应闭合开关 _________ ,断开开关 _________ ;如果闭合开关S 1、S 3,断开S 2,则灯 _________ 亮,如果闭合S 1、S 2,则会 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 后,电流表和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1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用铅笔画线按图甲所示连接起来.如果电流表的示数为0.9A,电流表的示数为0.5A,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各是多大?14.用如图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自动报警电路.要求:晚间房门被打开,细导线AB被扯断电铃发声自动报警.第五章电流和电路2012-2013物理单元测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C D..C D.)3.(4分)如图所示,只使灯泡L1亮的操作是(.C D.5.(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说法正确的是()6.(4分)有三盏灯和三只开关,用导线接到电源上,要求每只开关控制一盏灯,下列电路图中正确的是().C D..C D.8.(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元件都完好,但闭合S1、S2后,只有L2发光,故障可能是()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5分)9.(5分)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A1的读数为0.3A,电流表A的读数为0.5 A,则通过L2的电流0.2A,1 min内通过L1灯丝的电荷量为18C.的电流和通电时间,利用电流定义式)∵,)和电流的定义式10.(5分)如图所示,电流表A1、A2和A3的示数分别为1.2A,0.8A和0.3A;那么通过L1的电流强度为0.4A,L2中的电流强度为0.5A,L3中的电流强度为0.3A.11.(5分)如图,若是让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S3;如果闭合开关S1、S3,断开S2,则灯L2亮,如果闭合S1、S2,则会短路.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和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1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用铅笔画线按图甲所示连接起来.如果电流表的示数为0.9A,电流表的示数为0.5A,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各是多大?14.用如图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自动报警电路.要求:晚间房门被打开,细导线AB被扯断电铃发声自动报警.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zhehe;山东张洪霞;fhp826;sdwdxz;dongfeng;刘伟;951574352(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3年3月1日。

[同步试卷]2020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单元测验测试题(创新练习)

[同步试卷]2020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单元测验测试题(创新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试卷(二)班别:姓名:学号:评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1分)1.现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以54km/h 的速度行驶,乙车以14 m/s 的速度行驶,丙车2min通过1920m,则这三辆车中,速度最快的是A.B.C.( ) 甲车乙车丙车无法判断2.0.02s自动拍照一次,拍下了小球下落时的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运动状态,选项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3.如图所示是坐在同一部火车上的小明和小华的一段让人思考的对话,小明说火车是停在站台上,小华说火车动起来了;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是() A.小明和小华的说法都对,只不过是他们所选择参照物不同B.这现象说明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具有相对性C.小明和小华的说法只能其中一个是对的,因为同一个物体不可能既运动又静止D.按小明的说法,火车还停留在站台上,处于静止状态4.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司机看见乙车在向东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在向东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车都在向西运动B.可能两车都在向东运动C.若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应向东运动D.乙车一定在向西运动,甲车可能向东运动5.如图,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的飞机投弹,不计空气阻力,地面上人看到的情形是()6.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瓶时,手和瓶都在空中静止,且瓶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下列各对力可看作一对平衡力的是() A.手对瓶的压力与瓶对手的压力B.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瓶的压力C.瓶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瓶的摩擦力D.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瓶的摩擦力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试卷(二) 第1页 (共6页)7.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木块放置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若小车与木块之间是光滑的,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木块随小车一起停止A.木块受到小车向左的摩擦力B.木块受到小车向右的摩擦力C.木块不受小车的摩擦力分,共21分)二、填空题 (每空1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南京旅游,在南8.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 ”表示的意思是50,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h.9.运动;观察图乙可知,秒表的观察图甲可知,汽车做示数为s.10.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路程为,行驶的时间为.11.如图,向东运动的列车,车厢里的一乘客坐西向东,看到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小球,突然朝着自己滚过来,这是小球具有的缘故.这种现象也表明列车正在做运动. 若小球向右侧桌边滚动,表明列车正在做运动.第11题图第12题图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试卷(二) 第2页 (共6页)12.如图所示,中国的高铁建设被誉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频频刷新世界纪录.从苏州到上海,全程99km 22, 分钟就到了.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高铁高速运行时,以车上乘客为参照物,高铁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13.如图所示的是确定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木板受到的重力和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选填“是”或“不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就可以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AB、CD 的交点O 就是木板的.14.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5s时,物体处于(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状态;当t=3.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15.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信息一:他们(选填“同时”或“不同时”)开始运动;信息二:骑车者的速度是10 m/s,跑步者的速度是m/s;信息三:他们运动的路程都是200 m,跑步用了25s时间,骑车用了s.三、作图题 (共7分)16.(1)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题图(a)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Gt图像.(2)画出图(b)中物体在光滑斜面上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3)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小球突然向左偏转,如图(c)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 M,画出此时物体 M 的受力情况.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试卷(二) 第3页 (共6页)四、实验探究题 (每空1分,共20分)17.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cm=m s >=<(2)如果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C会偏(选填“大”或“小”);(3)实验中使斜面的坡度(选填“大”或“小”)点,可以减小(选填“路程”或“时间”)的测量误差.18.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小华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所示.(4)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五、计算题 (共13分)20.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m,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m.一列长300m 的火车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min,求: (1)这列火车的速度约为多少;(2)以这个速度匀速行驶,火车完全通过整个铁路桥的时间.(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写出一个影响因素).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2分)(3)如果将纸锥的静止下落点比原来提高6.80cm,则由静止开始下落到原图中的A 到B 所需要的时间为s.23.现代社会汽车已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追尾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 司机从看到情况到他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汽车需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1)将甲改为乙是为了减小对实验的影响.图丙实验设计(选填“可取”或“不可取”).(2)①最终小华按照丁进行实验,丁中是一个质量(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卡片.②小华将系于卡片的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在两线端挂上相同的钩码,如图丁,此时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③将卡片在竖直平面内转过一个角度,使得卡片的一边与桌面平行,松手后瞬间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这说明二力平衡条件的两力要.(3)若从卡片中间用剪刀剪开,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这一做法说明二力平衡条件的两力必需在.19.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由静止滑下,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底端时具有.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2.()由实验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方向上(选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21.小星利用十一节假日到合肥去看望奶奶,他来到宿州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63和快车K177的运行时宿州往合肥方向(里程: )车次到达时间(宿州) 开车时间(宿州) 终点站(合肥)T63: : :044905030741K177: : :100110051316T63比快车K177少运行多少时间?()特快T63km h()特快从宿州到合肥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六、综合能力题 (每小题6分,共18分)2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 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80cm,则从A到B的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下表是一位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相同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速度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距离/m干燥潮湿干燥潮湿干燥潮湿( / )4077810151750991315222460111119233034801515334348581001919526571841距离、()研究上表中的数据可知汽车速度越大,距离和停车距离就越大.()车制动距离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汽车行驶速度和3()据以上研究结果,对司机提出两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①; .②440km h s()汽车速度为/ 时,司机的反应时间约.24.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请观察图像回答问题:()物体A在时处于状态,物体A比B迟s才开始运动.(2)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m 处.3m s 3s开始,物体A的速度为()物体B的速度为/ ,从第sm s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试卷(二) 第4页 (共6页)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试卷(二)第5页(共6页)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试卷(二)第6页(共6页)。

固体物理一四章测验答案

固体物理一四章测验答案

第一、四章测验一、填空根据是否具有长程有序和周期性特征,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的结构特征是长程有序,非晶体的结构特征是长程无序;NaCl属于立方晶系的面心晶胞,NaCl的结晶学原胞包含8个Na离子和8个Cl离子,NaCl的固体物理学原胞包含1个Na离子和1个Cl离子;CsCl属于立方晶系的体心晶胞,CsCl的结晶学原胞包含2个Cs离子和2个Cl 离子,CsCl的固体物理学原胞包含1个Cs离子和1个Cl离子;金刚石属于立方晶系的面心晶胞,金刚石的结晶学原胞包含8个C原子,金刚石的固体物理学原胞包含2个C原子;硅属于立方晶系的面心晶胞,硅的结晶学原胞包含8个Si原子,硅的固体物理学原胞包含2个Si原子;立方ZnS晶体为闪锌矿结构,它属于六方晶系的六方密堆积晶胞,立方ZnS的结晶学原胞包含3个Zn原子和3个S原子,立方ZnS的固体物理学原胞包含1个Zn原子和1个S原子;GaAs属于立方晶系的面心晶胞,GaAs的结晶学原胞包含4个Ga原子和4个As原子,GaAs的固体物理学原胞包含1个Ga原子和1个As原子;钛酸钡属于立方晶系的简单晶胞,钛酸钡的结晶学原胞包含1个Ba原子、1个Ti原子和3个氧原子,钛酸钡的固体物理学原胞包含1个Ba原子、1个Ti原子和3个氧原子;晶体宏观对称操作中包含1、2、3、4、6、i、m、4共8种独立基本对称操作元素;若某晶体的某一个轴为四度旋转对称轴,则意味着晶体绕该轴转动90°能自身重合;若某晶体的某一个轴为三度旋转对称轴,则意味着晶体绕该轴转动120°能自身重合;若某晶体的某一个轴为六度旋转对称轴,则意味着晶体绕该轴转动60°能自身重合;若某晶面在三个基矢上的截距分别为3,2,-1,则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236),晶向32132a a a R+-=的晶向指数为(231);已知倒格子原胞基矢为1b ,2b ,3b,则()100晶面的法线方程为1h R b =,()110晶面的法线方程为12h R b b =+,()111晶面的法线方程为123h R b b b =++,()100晶面的面间距为12b π,()110晶面的面间距为122b b π+,()111晶面的面间距为1232b b b π++;刃型位错伯格斯矢量与位错线的几何关系为平行; 螺位错伯格斯矢量与位错线的几何关系为垂直;根据缺陷的尺度和几何构形特征,缺陷可分为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共四种类型;根据对称性由低到高的顺序,七大晶系为:三斜晶系、单斜晶系、正交晶系、三方(角)晶系、四方(角)晶系、六方(角)晶系、立方晶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小测验
1.如图1所示,一重量G=30N的货物悬挂在轻质杠杆一端的B点处,要在A点用最小的
力(A是OB的中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该力的方向应该是 ,大小应为
N。

2.如图2所示,某人用F=40 N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匀速将一个G=180 N的物体推
上高度h=1 m、长L=6 m的斜面,在上推过程中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N。
3.作出图3中力F1与F2的力臂,并标明L1和L2。

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弹弓研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关系。
(1)弹弓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比较的;
(2)通过实验,小明获得的观察记录是:在使用相同“子弹”时,
弹弓的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子弹”射得越远。分析得到的结论
是 ;
(3)他继续做了实验:当弹弓橡皮筋形变相同时,所用的“子弹”质量不同,射出去的
距离也不同。质量较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 (选填“远”或“近”),原因
是: 。
5.如图1所示,用下列简单机械,使物重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
(不计摩擦和机械重力)

6.一只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是V0,现它先沿河顺流而下至某码头,再逆水返回原地,往返
所用的时间分别是t1和t2,则河水的流速是 。
7.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他们的密度之比为
8.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
摩擦力是60N,忽略摩擦等因素,为使
物体匀速移动,在绳端大于加以____N
的拉力。

F
9.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盛有水,已知B端顶面离容器底6厘米,
A端内液面离容器底26厘米。求B端顶面所受压强

10. 底面积为80cm2的圆柱形容器(重力不计,壁厚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
装有重力为48N,深为60cm的水.将一个质量为800g,体积是200cm3的合金块全
部没入水中后,水未溢出.(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