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饵料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ian后期幼体变态及成活率的影响

合集下载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在育苗池和土池的变态率差异比较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在育苗池和土池的变态率差异比较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在育苗池和土池的变态率差异比较
林琼武;王桂忠;李少菁
【期刊名称】《中国水产科学》
【年(卷),期】2000(007)003
【摘要】@@ 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养殖技术上的大眼幼体低存活率一直困扰着其人工育苗技术的普及,阻碍其养殖业的发展.有关影响蟹类大眼幼体存活与生长发育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1~10].本文在青蟹大眼幼体土池养成试验获得结果的基础上[11],又从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力图摸清不同培育环境对大眼幼体变态、存活的影响.
【总页数】2页(P113-114)
【作者】林琼武;王桂忠;李少菁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8.25
【相关文献】
1.不同饵料、密度和池底对锯缘青蟹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的影响 [J], 徐晓群;朱小明;费亮亮;王桂忠;李少菁
2.环境因子变化对锯缘青蟹后期幼体及仔蟹变态存活率的影响 [J], 乔振国;张虎;归从时
3.几种附着基在锯缘青蟹人工育苗中的应用比较 [J], 何嘉;杨笑波;方彰胜;郑剑辉
4.提高锯缘青蟹人工育苗成活率的方法及防病措施 [J], 何嘉;吴新强;陈小曲
5.光照度对锯缘青蟹幼体变态成活率的影响 [J], 文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料来源对养殖拟穴青蟹营养组成的影响分析

饲料来源对养殖拟穴青蟹营养组成的影响分析

饲料来源对养殖拟穴青蟹营养组成的影响分析黄爱霞;孙丽慧;郝贵杰;沈亚芳;崔雁娜;蒋荣响;林锋【期刊名称】《饲料工业》【年(卷),期】2024(45)2【摘要】为了评价不同饲料来源对拟穴青蟹营养品质的影响,取体重(8.52±0.34) g 的蟹,分成两组,分别饲喂配合饲料和冰鲜鱼,试验周期42 d试验结束后分别取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组)和冰鲜鱼(冰鲜鱼组)养殖的拟穴青蟹,分离其肌肉和性腺,测定了肌肉和性腺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氨基酸等的含量及脂肪酸的组成。

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拟穴青蟹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冰鲜鱼组(P<0.05),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冰鲜鱼组拟穴青蟹性腺水分含量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粗脂肪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

配合饲料组拟穴青蟹肌肉中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呈味氨基酸(FAA)总量均显著高于冰鲜组(P<0.05)。

配合饲料组肌肉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氨基酸评分(AAS)高于冰鲜鱼组,赖氨酸低于冰鲜鱼组;异亮氨酸化学评分(CS)高于冰鲜鱼组,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评分低于冰鲜鱼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高于冰鲜鱼组。

配合饲料组性腺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AAS评分低于冰鲜鱼组,赖氨酸、缬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高于冰鲜鱼组;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CS评分低于冰鲜鱼组,赖氨酸、缬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高于冰鲜鱼组;EAAI指数高于冰鲜鱼组。

配合饲料组拟穴青蟹肌肉DHA、EPA、n6-PUFA及n3-PUFA比例均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性腺中DHA显著高于冰鲜鱼组、EPA显著低于冰鲜鱼组(P<0.05)。

综上所述,配合饲料饲喂的拟穴青蟹肌肉和性腺的EAAI指数高,其蛋白质品质较高,说明饲料组成对拟穴青蟹的品质影响显著,可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提高拟穴青蟹的品质。

不同密度、饵料对缢蛭浮游幼体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密度、饵料对缢蛭浮游幼体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密度、饵料对缢蛭浮游幼体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作者:陈远,姜靖宇,李石磊,等来源:《河北渔业》 2012年第8期陈远1,姜靖宇2,李石磊1,刘忠颖1,宋永刚1(1.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应用海洋技术开放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3;2.东港市海洋渔业指挥部,辽宁丹东 118300)摘要:报导了不同密度、饵料对缢蛏浮游幼体阶段生长速度及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密度共设五组,每组设一个平行组,各组密度分别为3、6、9、12、15个/mL;不同饵料共设五组,每组设一个平行组,饵料各组分别为金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海水小球藻、混合藻。

结果表明,在水温23~24 ℃,经5 d培养,不同密度组各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

壳高日生长密度为3个/mL组与其他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其他四个密度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不同饵料组壳高日生长中,角毛藻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

新月菱形藻、海水小球藻、混合藻组与金藻组差异极显著。

新月菱形藻、海水小球藻、混合藻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日生长最快为角毛藻组24.84 μm/d,最慢为金藻组16.14 μm/d。

不同饵料成活率金藻组最高为57.77%,最低为海水小球藻组31.1%。

关键词:缢蛏浮游幼体;密度;饵料;成活率密度、饵料不仅影响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zcta(Lamarck)]浮游幼体生长及变态成活率,也是影响育苗效果的的重要因子。

为此,笔者在辽宁省营口市辽滨水产有限公司育苗场进行了缢蛏浮游幼体不同密度、不同饵料对浮游幼体生长及态率成活率的影响试验,诣在从中找出浮游幼体培育的适宜密度、饵料,为今后辽宁及北方地区缢蛏育苗单位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1材料与方法试验采用容器500 mL烧杯进行。

不同密度试验组密度分别为:3、6、9、12、15个/mL,每组设一个平行组。

不同饵料试验组分别为:金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海水小球藻、金藻+新月+海水小球藻混合,每组设一个平行组。

不同时期拟穴青蟹苗淡化驯养试验

不同时期拟穴青蟹苗淡化驯养试验

2021.5拟穴青蟹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是高档海产经济品种之一。

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2010年-2019年,作为我国三大经济蟹之一的青蟹年产量仅增加了4.5万吨(由2010年的11.6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16.1万吨),远低于我国另外两大经济蟹(中华绒螯蟹和梭子蟹)的增长速度。

究其根源,苗种是制约青蟹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期,青蟹人工育苗技术尚未取得突破,养殖户放养的青蟹苗都是海中捕捞的野生苗,而野生苗存在数量少、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青蟹养殖产业的推广。

可喜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青蟹苗种人工繁育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

野生苗和人工苗都是在高盐度水体中获得,而接下来的养成过程则都是在河海交界的低盐水体中进行,如果蟹苗不经淡化培育直接放养入低盐度的水体中,其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因此,选取合适阶段的蟹苗进行低盐度驯养,以获得适应低盐水体的淡化苗,对于拓展青蟹养殖新领地,充分利用河口区众多低盐度水域,同样是推动青蟹产业迅速发展的有力举措。

基于此,本试验对青蟹仔蟹1期、仔蟹2期及仔蟹3期的苗种进行了初步的淡化驯养研究。

具体操作及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苗种来源2020年4-7月本课题组试验人员在福建霞浦忠盛水产场进行拟穴青蟹苗种人工培育工作,本次淡化驯养试验选取的是该阶段繁育的活力好、肢体健全的仔蟹1期、仔蟹2期及仔蟹3期苗(图1)。

2.水质检测及放苗前水处理经过沙滤的海水经次氯酸钠杀菌处理24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还原,使用前用余氯、pH、氨氮及亚硝酸盐检测试剂盒对水体进行水质检测。

水质检测合格的海水与充分曝气的自来水混匀,分别配制成盐度25、15、10、5、3、1的养殖用水。

3.放苗分别选取仔蟹1期、仔蟹2期及仔蟹3期的蟹苗各60只进行本次驯养试验,其中每个时期的蟹苗平均放入6个5升的塑料桶内进行养殖,在养殖桶内放入窗纱供其攀附、躲藏(图2),以防止蟹苗之间相互残杀。

不同生物饵料对中国鲎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

不同生物饵料对中国鲎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

不同生物饵料对中国鲎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第一篇范文不同生物饵料对中国鲎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鲎,作为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承载着生物进化史上的重要信息。

在中国,鲎不仅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承载着渔业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责任。

近年来,关于不同生物饵料对中国鲎繁殖性能及其后代质量的影响的研究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为鲎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鲎的繁殖特性鲎的繁殖过程较为特殊,雌鲎在繁殖季节将卵产在沙滩上,雄鲎则在卵块上排放精子,完成外部受精。

随后,卵块会被埋在沙中,依靠自然温度进行孵化。

因此,繁殖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饵料的质量和环境条件。

生物饵料的影响在不同生物饵料的选择上,研究人员发现,饵料的营养成分、口感、安全性和生态适应性等因素都会对中国鲎的繁殖性能及其后代质量产生影响。

营养成分饵料的营养成分是影响鲎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高质量的饵料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满足鲎在繁殖季节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高需求,从而提高繁殖成功率。

口感与适口性鲎的摄食行为受到饵料口感的影响。

饵料的适口性好,能够激发鲎的摄食欲望,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安全性饵料的安全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饵料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会通过食物链积累在鲎体内,影响其繁殖健康。

生态适应性不同地区的中国鲎可能对特定的生物饵料有更好的适应性。

因此,选择与鲎生活习性相匹配的饵料,可以提高鲎的繁殖性能和后代质量。

实践与展望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鲎繁殖饵料的研究与筛选,可以优化鲎的养殖技术,提高繁殖效率。

同时,对于野生鲎资源的保护,也需要关注其繁殖期间的饵料供应情况,以保障鲎种群的可持续。

第二篇范文探索不同生物饵料对中国鲎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影响的全新视角鲎,这种在地球上生存了数亿年的生物,被誉为“活化石”,它们的繁殖行为和后代的成长质量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

拟穴青蟹池塘育苗生物饵料的初步研究

拟穴青蟹池塘育苗生物饵料的初步研究

拟穴青蟹池塘育苗生物饵料的初步研究齐计兵;乔振国;顾孝连;马凌波;沈昂绿【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43)4【摘要】围绕以轮虫、桡足类为饵料系列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池塘育苗方式替代传统的以轮虫、卤虫无节幼体为饵料系列的工厂化育苗方式,以降低育苗成本这一主题,采用实验室研究与生产性试验相结合的形式,探讨了轮虫、桡足类作为不同发育阶段拟穴青蟹蟤状幼体饵料的效果及其转换时机、适宜密度等与拟穴青蟹池塘育苗相关的技术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在拟穴青蟹池塘育苗中,轮虫和桡足类可以成为拟穴青蟹蟤状幼体至大眼幼体阶段良好的食物源,2种饵料的理想转换期为蟤状幼体Ⅲ期(Z3)阶段;Z3-Z4阶段,3 ind/mL小规格桡足类密度组的幼体平均变态成活率优于其他规格桡足类密度组及卤虫对照组;Z4-M (大眼幼体)阶段,5 ind/mL大规格桡足类密度组的幼体平均变态成活率优于其他规格桡足类密度组及卤虫对照组;通过适当加大饵料密度的方式可以提高小规格桡足类对拟穴青蟹后期幼体(Z4-M)的变态成活率。

因此,Z3投喂小规格桡足类,Z4及以后投喂大规格的桡足类,采取人工补充投喂的方式将投喂后的桡足类密度控制在5000 ind/L左右,是拟穴青蟹池塘育苗获得成功的关键。

池塘育苗生产性试验共收获大眼幼体20万ind,Z1-M的成活率为13.3%。

【总页数】4页(P233-236)【作者】齐计兵;乔振国;顾孝连;马凌波;沈昂绿【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 上海科技馆,上海200127;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8.25+1【相关文献】1.刺参养殖池塘围隔环境特征及生态育苗的初步研究2.刺参养殖池塘围隔环境特征及生态育苗的初步研究3.河蟹育苗池塘水质管理技术的初步研究4.军曹鱼池塘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5.拟穴青蟹池塘生态育苗技术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料脂肪水平对拟穴青蟹仔蟹生长性能、体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脂肪水平对拟穴青蟹仔蟹生长性能、体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脂肪水平对拟穴青蟹仔蟹生长性能、体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许明珠;张琴;董兰芳;谢达;苏琼;聂振平;杨家林;童潼【摘要】本试验以初始体重为(0.042±0.002)g的拟穴青蟹仔蟹为研究对象,以鱼油和大豆油(1∶1)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1.93%、3.95%、6.35%、8.14%、10.54%、12.30%、14.22%(实测值)的7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养殖期为3周,用以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拟穴青蟹仔蟹生长性能、体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每100只拟穴青蟹仔蟹为1个重复,每3个重复饲喂1种试验饲料.结果表明:1)饲料脂肪水平对拟穴青蟹仔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14%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值.二次曲线回归分析确定当增重率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7.52%.拟穴青蟹仔蟹的成活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4.22%的组最低,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2)饲料脂肪水平对全蟹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有影响显著(P<0.05).全蟹粗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先升后降,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14%的组全蟹粗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全蟹粗脂肪含量则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持续上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4.22%的组全蟹粗脂肪含量达到最高.饲料脂肪水平对全蟹中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3)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拟穴青蟹仔蟹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3种酶活性的最大值均出现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14%的组.由此得出,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拟穴青蟹仔蟹饲料中最适脂肪水平为7.52%.%Juvenile Scylla paramamosain with the average body weight of (0.042±0.002) g were fed seven isonitrogenous and isoenergetic experimental diets with different lipid levels for 3 week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lipid level ongrowth performance,body composition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of juvenile Scylla ing fish oil and soybean oil (1:1) as the lipid source,the lipid level in the seven experimental diets was1.93%,3.95%,6.35%,8.14%,10.54%,12.30% and 14.22% (measured values),respectively.Each experimental diet had three replicates and each replicate had 100 juvenile Scylla paramamosain.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l) dietary lipid level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weight growth ratio (WGR) and specific growth ratio (SGR) of juvenile Scylla paramamosain (P <0.05).With the increase of dietary lipid level,the WGR and SGR of juvenile Scylla paramamosain were firstly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and when the dietary lipid level was 8.14%,both WGR and SGR produced the maximum value.The quadratic curvi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e best dietary lipid level was 7.52% which could acquire the best WGR.The survival rate (SR) in the group with 14.22% dietary lipid level was the lowest,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other groups (P<0.05).2) Dietary lipid level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body crude protein and ether extract contents in whole crab (P<0.05).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in whole crab was firstly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and when the dietary lipid level was 8.14%,it produced the maximum value.The ether extract contents in whole crab with the increase of dietary lipid level continued to increase,when dietary lipid level was 14.22%,it produced the maximum value.Dietary lipid level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ontents of moisture and ash in whole crab (P>0.05).3) With the increase of dietary lipid level,the activities of protease,lipase and amylase of juvenile Scyllaparamamosain were firstly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and all of them produced the maximum value when the juvenile Scylla paramamosain fed with diet contained 8.14% lipid.In conclusion,taking WGR as the evaluation index,the suitable dietary lipid level for juvenile Scylla paramamosain should be 7.52%.【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7(029)003【总页数】8页(P987-994)【关键词】拟穴青蟹仔蟹;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活性【作者】许明珠;张琴;董兰芳;谢达;苏琼;聂振平;杨家林;童潼【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广西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海536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广西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海536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广西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海536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广西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海536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广西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海536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广西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海536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广西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海536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广西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海5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属于肉食性甲壳动物,以小型鱼虾贝类为主食,是一种广盐性、广温性的海水蟹类。

不同饵料对中华虎头蟹幼体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

不同饵料对中华虎头蟹幼体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

不同饵料对中华虎头蟹幼体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蔡恒辉;曹琛;邢佐平;郝咏芳;姜超【摘要】为探讨中华虎头蟹苗种繁育过程中饵料及投喂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饵料对中华虎头蟹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中华虎头蟹各期幼体生长发育效果较好的饵料为动物性饵料,Z1期以卤虫无节幼体为开口饵料,只投喂扁藻后期幼体发育较差;Z2以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的搭配为好;Z3期则以轮虫为适宜饵料;M期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效果相对较好.【期刊名称】《水产养殖》【年(卷),期】2014(035)004【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饵料;中华虎头蟹;幼体;生长发育【作者】蔡恒辉;曹琛;邢佐平;郝咏芳;姜超【作者单位】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辽宁营口 115003;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辽宁营口 115003;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辽宁营口 115003;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辽宁营口 115003;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辽宁营口 115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16中华虎头蟹(Orithyia sinica),俗称老虎蟹、鬼头蟹,隶属甲壳纲,十足目,馒头蟹科,虎头蟹属[1,2],为近海温水性大型经济蟹类,栖息于浅海泥沙底或潮间带。

我国黄渤海及东南沿海均有分布,近些年来,资源量急剧下降,市场供不应求,商品价值越来越高。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中华虎头蟹多数为一些分布报道[4,5],关于饵料对其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未见报道。

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自2010年起对中华虎头蟹生活习性、繁殖习性及幼体形态和其人工育苗技术进行研究[6-8]。

2011年培育Ⅲ期仔蟹6.9万只,Ⅰ期仔蟹57.3万只,大眼幼体104.1万只。

2012年育出Ⅱ—Ⅴ期仔蟹约80万只。

开展了饵料种类对中华虎头蟹溞状幼体及大眼幼体发育及存活的影响,以期为中华虎头蟹人工育苗的饵料选择和科学投喂提供理论依据。

1.1 实验材料实验在营口市现代渔业科技产业园养殖车间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结果可为丰富青蟹苗种 培育 的生物饵料种类和开展土池育 苗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
陈 凯等 , 0 0 2 1 。不同饵料对 拟穴青蟹 Syl p rm m s n cl aa a o i 后期幼体变态及成 活率 的影 响 , 现代 渔业 信息 》 a a 《 杂
志 , 5 1 ) 52 。 2 ( 1 :2 — 7
为 进 一 步 开 展 青 蟹 土池 育 苗 研 究 提 供 借 鉴 参 考 。
1 材 料 和 方 法
11 实验 场 地 和 实 验材 料 . 111 实验 场地 ..
蟹、 河蟹等品种 , 苗难 度大 , 育 限制 了该品种苗种 的规模化
生产能力 。目前 , 人工生产青蟹苗种应 用于养殖生产 比例仅 为 1%左右 , 目前 我 国海水 养殖 中少 数几个 仍然依 赖海 5 是 区天然 苗种 的品种 之一 。 青蟹 蚤状 幼体 阶段 的饵料 系列及 其营养需求是 苗种培育是 否成功 的技术 关键之一 , 由藻类 、
接饵料 , 营养组成将 直接影响青蟹幼体 的培育成活率 。 其 云
微 藻来源 于东海水 产研 究所 藻类保种 室 , 在现 场二级培 养 后 扩种使 用 , 螺旋 藻来 源 于 台湾 丰源配 合饵料 中心 的螺 旋 藻生 产基地 ;丰年虫 卵为河北 省海兴县 金海湾牌 ;桡 足类
作者简介 :陈 凯 ( 9 1 ) 男 , 17 一 , 实验师 , 从事水产养殖研究 。
轮虫 、 虫组成的饵料生物链被认 为是海水鱼 、 蟹类苗种 卤 虾
本 实验在 位于福鼎市 店下镇元 当村 福鼎水产推 广站 的
苗种繁育基地 内进行 。
11 实验 材 料 .. 2
( ) 1 青蟹 幼 体来 源 :实 验 幼 体 的亲 体来 自福 州 福 鼎 海 区
培育 所不可欠 缺 的¨ 但是 , 关研 究表 明 ,由于 作为青 。。 有 蟹蚤状三期幼体至 大眼幼体 ( M) z~ 主要饵料的 卤虫无节 幼
通 讯 作 者 :乔 振 国 . — i h nu @13cl E mal e go q 6 . n :z o
【 要 】 实验条件下研究 了不 同生 物饵料种类对 拟穴青蟹后期 蚤状幼体生 长发育 的影 响。 提 结果表明 :z~ 4 z阶段分别投 喂
初孵 卤虫无节幼体 、 活体桡足类 以及冰冻桡足类 的 3 个实 验组 的培育成活率无显著差异 , 均在 9 %以上 , 0 但投喂 卤虫无节幼体 实 验组 的变态 时间间隔缩短 一天 ; Z~ , z~ z 和 ,M阶段 , 投喂活体桡 足类实验组 的培育成活率 分别为 9 . %和 8 . %, ,M累计 57 2 96 6 Z一 成活率达到 8 . %, 01 8 比投喂 卤虫无 节幼体实验组各发育 阶段 的培育成活率分别提高 1 7 、 . %和 71 %;比投喂冰冻桡足类 .% 69 0 o . l 实验组分别提 高 0 2 5 4 , %、 . %和 6 7 9 1 . %;3 2 个实验 组 z一 , M所需 天数 , 除投喂冰冻桡 足类 实验组为 1 外 , 0d 其余两组均 为9d 实 。
育苗成本大幅增加 。 应对这一情 况 , 文针对青蟹不 同幼体 本
发育 阶段 的生态 习性 , 进行 了 以活 体桡 足类和 冰冻桡 足类 作为青蟹 Z~ 大 眼幼体 ) M( 生物饵料 的投 喂试验 ,旨在丰 富 青 蟹蚤 状幼体 培育 阶段 的生物饵 料种 类 , 相关研 究结 果可
文 稿 收 到 日期 :2 1 — 0 1 0 0 1— 1 基 金 项 目 :上 海 市 科 委 成 果 转 化 项 目( 8 l9 1 0 0 3 N 4 0) 1
第2 5卷
第 1 期 1

Vo .5 No 1 12 . 1
21 0 0年 1 月 1
M oD ERN FI H ERI I FORM ATI S ES N ON
No .2 0 v. 01
S y l r ma c l pa a a mo i n sa
后 期 幼 体 变 态 及 成 活 率 的 影 响
体体 内通 常缺乏幼体 生长发育所必 须的 E A和 D A等 ∞ 3 P H 一 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 投喂时需进行营养强化 一 此外 , ; 随着 卤虫资源量 的减少 , 市售 卤虫 卯价格逐年递增 , 使青蟹
捕 获的野生性 成熟雌蟹 , 营养 强化 、 经 抱卵 、 化后获得 z 孵 幼体 , 在水 温 2 . 2 .℃、比重 1 1 条件下 , 85 95 ~ .8 0 经过 6d的前
关键 词 :拟穴青蟹 ;卤虫无 节幼体 ;桡足类 ;变态时间间隔 ;成活率
拟穴 青蟹 ( cl aa a oin Sylp rm m s ,以下 简称 青蟹 ) a a 是我 国南 方沿海 省市 主要 海水 养殖 蟹类 , 国养殖 面积 3 全 万余 h , 产量 1 余 万 t 长期 以来 ,由于青 蟹苗种 培育 阶段对 a年 1 。 温度 、 度 、 照等环 境条 件 的要 求及 营养 需求 高于 梭子 盐 光
陈 凯 乔 振 国
王 朝 新
( 国水产科 学 研究 院 东海水 产研 究所 ) 中
中 国上 海 市 军 工路 3 0 0号 邮 编 :2 0 9 000
( 鼎市 水产 推广 站 ) 福
中 国 福 建 省 福 鼎 市 太 姥 大 道 桐 亨 大 厦 5层 邮编 :3 5 0 520
期 培育 , z 幼体 发育成为 z 幼体 , 挑选 健康无病 、 活力好 的 z 幼体作 为实验材料 。 ( 生 物饵料 种类 及来 源 :实验 所用 植物性 饵料 为云 2) 微藻 和螺旋 藻粉 , 动物性饵料为轮虫 、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 类。 中, 其 云微藻在育苗水体 中兼 有对活体动物饵料营养强 化 和改善苗 池水质 的作用 ;动物性 饵料则 是蟹苗幼体 的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