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立”
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传之久远,此之谓不朽。
”大意是说,人在有生之年,首先要以高尚品德垂范后世,其次要以丰功伟业造福社会,再就是要以著书立说垂教后人。
一个人做到立德、立功、立言这“三立”,就可以称之为“三不朽”了。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雅士、社会精英、有志青年,将立德、立功、立言这“三立”,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完善人生的典范。
立德、立功、立言: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永彬在其堪称传世奇书、句句经典的《围炉夜话》中,有这样两句名言:“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讲的就是通过一个人的行动来审视其品德的道理。
立德、立功、立言:三国时曹丕在《与王郎书》中这样阐发:“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
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
”
立德、立功、立言:当年,鲁迅先生也在《说面子》中,讥讽一些人“要面子”“不要脸”。
光有脸面,是不会不朽的,再加上只要脸面而做坏事,那就很快会被人民所唾弃,速朽了。
1。
人生“三立”

⼈⽣“三⽴”春秋时期,鲁国⼤夫叔孙豹称⼈⽣ “三不朽”为⽴德、⽴功、⽴⾔,所谓“死⽽不朽”也。
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王阳明和曾国藩。
若持这种观点,普通⼈顿时泄了⽓:古往今来多少豪杰⼤儒,却只有这两个半⼈能做到不朽。
我们穷其⼀⽣,恐也⽆法望其项背,那这“三⽴”⼜与我何⼲?其实,即使是庶民百姓,普罗⼤众,都能践⾏并实现“三⽴”。
若将它当作⼈⽣⾃觉的价值追求,踏踏实实,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则受益⽆穷。
德有⾼低。
持⾼德者泽被天下,教化万民,是谓德;秉低德者独善其⾝,严于律⼰,在道德规范内运⾏,⾃然也是德。
“三⽴”之基础,在于“⽴德”,树⽴⾼尚的道德修养,以此来严格要求⾃⼰,影响他⼈。
为何要“⽴德”呢,这就必须处理好个体内部、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君⼦⽴德,⾸先需坚守正道,⾝正为范,这既是对“个体”的要求,⼜涉及了⼈该如何处理好⾃⼰与别⼈、⾃⼰与社会、⾃⼰与⾃然的关系。
社会是由众多之⼈共同构成,为了让每个⼈都能平等、安全、⾃由地⽣活,就需要⼤家建⽴并遵循良好的道德规范,让社会能健康⽽有序地运⾏。
由此,从内部的⾃我约束讲,我们需要⽴德,是为“修正本⼼”,从外部的社会准则讲,我们更需要⽴德,是为“共建和谐”。
⽴德是每个⼈都可以做、⽽且应该做之事,它诠释的是如何“做⼈”的道理。
孟⼦讲“⼈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说在追求道德的不朽⽅⾯,⼈⼈平等,皆有可能。
⼈活于世,⽆论长幼尊卑,贫富贵贱,只要我们尽到⾃⼰的本分了,便有德⾏的光辉呈现。
⽴德让我们具有更⾼的⼈格追求,这也是⼈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优势所在,它能将思考化作准则,在现实⽣活中催⼈不断进步,以求符合德⾏上的⾼标准。
因为对⾃⼰有所要求,⼈⽣才有了努⼒的⽅向,⽣活也不会变得黯淡⽆光,“⽴德”对于普通⼈⽽⾔,都具有“根基”之效。
功有⼤⼩。
建伟业丰功之⼈,为国家社稷,抛头颅洒热⾎,受万世景仰;践⼩事⽽躬亲之⼈,为家为⼰,勇于担负责任,堪称⾃⼰的英雄。
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古时有部经典名《左传》,提出了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即“立德立功立言”,并称“此之谓不朽”。
后来唐代的一位学者对这“三立”作了精僻的阐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于是,“三立”有了定论,在中国历史上成为许多人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即使是现在,人们还常常提起,不过多了一些批判,也多赋予了一些新意。
从传统的意义上讲“立德立功立言”的概念,主要是说人对社会的影响,并以此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
且不论其中蕴涵着的封建思想的糟粕,仅就字面的通俗含义来看---立德就是做圣人,做好事,做一个社会认可的“光辉榜样”,用现代语言就是做一个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雷锋”。
立功就是做英雄,做征战四方屡建奇功的大将军,或是安民有道明镜高悬的大清官,再或是拯民于水火的救世主,反正在当世要有功德无量的口碑,对后世要有功业千秋的记载。
立言就是做文章,著书立说,而且这个文章是传世之作。
从道理上说要接近绝对真理,从文采上看要万世流芳。
这“三立”的标准不能不说是极高的,但正因为其高,才使得历史上一代代士子们将此作为人生理想而奋斗终生。
“三立”的概念看起来是人对社会的影响,但在封建制度的社会框架中,人并没有真正的独立性,人们所有的思想行为都淹没在封建社会的依附关系上,所以无论是立德立功还是立言都在为当时的封建统治服务。
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就是极贴切的注释。
当然,在“立德立功立言”的理念下,确也培养出不少有德有才的人,成就了一些历史名人,对当时的社会安定和社会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封建统治者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所获得的好处却是太多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立德立功立言”作为现代人为人处世的基本理念还有没有意义呢?我想还是有的,不过其内涵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过去人的生命是为了某一帝王或某一朝代而存在,开口闭口为了“我大唐基业”“我大清江山”云云,将人们的社会活动牢牢地束缚在封建王朝的桎梏之中。
先立德,后立业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来自新蔡项目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叫做《先立德,后立业》作家杨佩昌曾著作一本书叫做《立业先立人,立人先立德》,书中这样讲到“人生有三立:立人以求敬、立业以求利、立德以求尊。
谁都想在这个社会上顽强的立起来,为自己立起堂堂正正的口碑,立起兴兴隆隆的事业,立起体体面面的人生。
而若想切实立起这一切,就必须首先在人生旅程中立起“立德”基石,而后才能“立人,立业”。
”多少人风光一时,却因为拿了不该拿的东西,做了不该做的事,结果落得个锒铛入狱。
所以,德为人之本,若人无德而立业,则业必危。
说完这些,或许大家或许会有疑问,当然,我自己也问了自己,立德、立人和我们今天的话题“反腐”有什么关系呢?近两年陆续有官员落马,其中大部分都是因涉嫌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参与赌博、生活糜烂等,他们都是不能以德自律,没有做到官员该有的完美品质,因此频频落马,并受到法律的制裁。
所以无论是新闻还是报纸上,提到反腐就是今天打了个老虎,明天拍掉只苍蝇,那么“反腐”和我们这些基层建设人员有关系吗?不,其实反腐离我们很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兴趣,就是这个“腐”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我就特意去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腐:一种是朽烂、变质的意思;一种是思想陈旧过时的意思。
这恰恰说明了,反腐不单单指的就是反贪污、反受贿等等。
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们,朽烂、变质说的不是的身体,而是他们的内心。
俗话说“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工程质量控制不好,出了问题,肯定要受到处罚,这个我们都知道。
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在工作上的得过且过、马马虎虎,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对自己工作尽职尽责,对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生活上的堕落主义。
其实,这个人的内心已经腐朽,已经变质了。
再者一个思想陈旧、坚持保守、不懂创新的人,也可以称之为“腐”。
时代是进步的,世界是要发展的,一个思想陈旧的人其实已经阻碍了他所在集体的发展。
坚持创新是我党的一贯作风,也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人生“三立”

⼈⽣“三⽴”⼈⽣⼀世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成功的⼈⽣?我们可以设想很多种答案,⽐如,有⼀个令⼈羡慕的职务和地位;有⼀份较丰厚的收⼊;有⼀个温馨的家庭等等。
但细细想来,这些都不⾜以证明⼈⽣的价值,⽽⽴德、⽴功、⽴⾔,应该是⼈⽣的最终⽬的,也是⼈⽣的最⾼境界。
⼈⽣“三⽴”出⾃《左传·襄公⼆⼗四年》。
晋国范宣⼦问鲁国⼤夫叔孙豹说:“古⼈有⾔⽈‘死⽽不朽’,何谓也?”叔孙豹说:“豹闻之,太上有⽴德,其次有⽴功,其次有⽴⾔;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三⽴”是儒家最⾼的⼈⽣理想。
理想,只有⽤追求去做伴,那它才会鲜活⽣动。
所以,⼈⽣的“三⽴”应该成为⼈们致⼒追求的⽬标。
其实,⽴德、⽴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做⼈、做事、做学问。
⼀个⼈如果能够学会做⼈,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也就真正达到了⼈⽣的最⾼境界。
做⼈就要做⼀个好⼈,这是做⼈之根本。
做⼀个好⼈,是⽴德最起码的要求,也是⼀个⼈最基本的⼈⽣价值。
做好⼈就要从做好事做起。
古⼈说:“勿以善⼩⽽不为,勿以恶⼩⽽为之。
”只有⼀点⼀滴的好事做多了,才可成就为好⼈。
我们常说,⼈⽣是美丽的,然⽽,美丽缘于美德,美德决定⼈⽣。
⼀个⼈可以不去⽴功、⽴⾔,但决不可不去⽴德,不去做⼀个好⼈。
所以,加强品德修养,提升⼈格品位是⼈⽣最重要的。
做事就是要创⽴⾃⼰的事业和功绩。
每⼀个⼈都具有远⼤的⼈⽣理想和志向,都渴望成就⼀番⼤事业。
然⽽,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并⾮⼀马平川,只有扎扎实实地迈好每⼀步,做好每件事,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位领导在谈到做事时曾讲过“六事”,即肯⼲事、能⼲事、敢⼲事、善共事、⼲成事、不出事。
这“六事”真可谓⼀语中的,道出了做事的精髓。
实际上,做事要着眼于⼲成事、⼲好事,从⼩事做起,不要好⾼骛远,其实成功的⼈⽣就在于脚踏实地去⼲事。
做学问就是要有⾃⼰的⾔论和著作。
当然,就其“⽴⾔”来讲,并不是每⼀个⼈都能够做到著书⽴说的。
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到通过⾃⼰的不懈努⼒,来提⾼⾃⾝的理论和⽂化素养,尽可能的使⾃⼰的⾔⾏更加贴进时代。
三立三正心得体会范本

三立三正心得体会范本三立三正是一种个人修养的理念和境界,是一种追求内心平衡和和谐发展的方式。
它包括三立,即立身、立志和立德;三正,即正心、正志和正身。
通过实践并融入日常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和价值,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首先,对于三立,我认为立身是最基础且最重要的一点。
立身指的是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举止,做到言行一致。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忙于各种事务,容易迷失自己的初衷。
而立身则能帮助我时刻提醒自己,并保持定力。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会坚守原则,不向外界诱惑低头。
立身也要求我要学会自律,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身心健康。
通过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职业能力,我能够在社会中更好地融入,发挥自己的作用。
其次,立志是三立中的第二个重要环节。
立志是指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将内心的渴望和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我在立志方面尤其感到启迪和改变。
在此之前,虽然我有一些模糊的个人目标,但总是显得有些迷茫和动摇。
而现在,通过深入思考和内省,我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所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面对困难与阻碍时,我不再轻易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并为自己的梦想而坚定努力。
立志给了我前进的力量和动力。
最后,立德是三立中的最高境界。
立德是说要追求道德和伦理的高尚品质,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作为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我比较关注个人素质和外在形象。
而立德则教会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开始关注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加强调道义和义务。
通过宽容、善良、谦虚等品质的培育和强化,我愿意成为一个对人性充满信任,并乐于帮助他人的人。
立德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升华和脱胎换骨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但是我相信,只有在立德的道路上,我才能够真正超越自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三正是三立的延伸和升华,即正心、正志和正身。
正心是指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善良;正志是说要坚定自己的志向和信念;正身是指保持心身健康,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满。
立秋时节:新时代青年当三立以立三业

立秋时节:新时代青年当三立以立三业立秋时节,一年的秋季开始了。
秋天是人间最美的时节,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新时代青年扬帆起航、奋发图强的时节。
在这个时节里,如果我们能够按照“三立以立三业”的思路来行动,我们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有出息的新时代青年。
三立的“立”字,分别是立志、立业和立身。
立志是新时代青年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只有有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才能够在人生路上不断奋斗,坚持走自己心路的道路。
我们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然后设定一个合理的计划,防止发生意外。
立志的过程中,散文《送君》中说过,“志在四方,心比天高”,说明创业时志高、志远,身居事高、事大的精神气质是非常重要的。
新时代青年必须树立逐梦向前、不畏艰难险阻的拼搏精神,要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永不屈从、永不放弃,迎接人生的挑战。
在立志的基础上,新时代青年还要通过立业,实现自我的追求。
立业,是表现我们个人才能、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
立业不仅仅是赚钱,更主要是为了自我超越和发展。
年轻人要树立事业心,用执着与付出去迎接机遇,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立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技能提升,进行经营管理、创新创业、品牌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的学习和提升。
要专业的做好一件事情,同时,可以利用足够的时间去发掘自我潜力,比如:学习编程语言、学习机器人、学习绘画、学习音乐等等方面,开辟新的职业领域。
重扶自我价值,进行自我超越,立足于世界市场。
立身,是新时代青年立足社会,贡献社会的过程。
所谓立身,是指做人为本,平凡中见伟大的生态。
是强化自己的文化自觉,牢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
在新时代挺起脊梁,倡导绿色环保、文明礼仪、勤劳节俭、感恩奋斗等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力量。
在立身的过程中,要善于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积极作用,多关注社会民生,多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做贡献,在传递正能量方面尽应有的责任和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保障,逐渐走向成熟。
人生半百悟语55

人生半百悟语55
人生的三立是:立身、立业、立家。
立身,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我认为它应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
自强是立身之本,别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资助上,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那都是软弱的表现。
立身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立业,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三十的人应该有比较固定的职业了。
从事每项事业都要有本领,按现代话讲就是有一技之长。
这是为生的必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每个人的各方面要求都会越来越高,中国劳动力过剩更加剧了这种过高的要求,这只是这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
立业不但是求生的手段,也是尽到社会责任所必备的。
立家,立家就是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但我还认为三十岁立家已经不早了。
至于是先立业后立家,还是先立家后立业,每个人情况不同,也不必要分哪个为先哪个在后。
年轻人必须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还是早些好。
一个人经历的越多,思考的就越多。
越是优秀的人工作越是努力。
工作优秀的人总能看到比自己更好的优秀的人,而平庸的人只是总看到比自己更差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是 因为它本 不属 于 自然属性 、 天
兰说过 : “ 没有意义 的人生等 于提 前 傅介 子 、 张骞 立 功异域 , 以取封 侯 ,
死亡 。 ” 一个社会 , 芸 芸众生 , 人生观 安 能久事笔砚 间乎 ? ” “ 立功” 一词现
枝 谁与似 ?三 千毛瑟精 兵” 的丁
辈子能写 出一部好 书就足 以 自慰
于 国于 民 于家 于 己都 有 利 的 大好
责任 编辑 : 丁和平
也 能远则 口碑流传 , 影响他人 , 近则 玲 曾提 倡“ 一本 书主义” , 即一 个人 事 。口
一
了, 此 言确 实为精 到之论 而现 在
古人 虽然对 “ 三立” 的次序和地 位 已排 了, 但未论及难 易。 “ 立言” 的
条件 是 “ 才气” , 别的是 次要 的。君
不见 , 汪精卫满腹经纶 , 却是 卖国老
—0 ’
● ■● ●
手; 周作人著作等 身, 乃汉奸丈人 。
一
般 的人 , 想“ 立言” 是 困难 的 。 “ 立
的人 , 一 个脱 离 了低 级 趣 味 的人 , 一
“ 德 高” 之人 受人敬 重, 从者如 流, 永 般说 来, 则与“ 立功 ” 无缘 。
个有益 于人 民的人” 。 邓小平 同志
在 学雷锋 的题词 中说 : “ 谁愿 当一个 古代 只有 “ 鸿儒” 才有 这个能力。一 真 正 的共产 主义者 , 就应该 向雷锋
的立身处世 、 待人接 物的行 为准则 , 教 育 意义 的。被毛 泽 东赞为“ 纤笔 如果我们 人人 自觉“ 立德 ” , 此 乃是 即便 身居“ 陋室” , 只要 “ 惟吾德 馨” ,
树 立家风 , 教育子孙 。
“ 立功” , 古人 最早 的解释是“ 拯
5 8 2 0 1 4年 / 第4 期
“ 立德” 何 以为 人 生 的 最 高境
“ 激 昂青 云” 之地 , 生命 的意义就 大 但 只要有 白求 恩 同志 那种 “ 毫无 自
有 敬业 、 乐业 的精 神 , 更要有 力 气、 才气 的付 出。若 两者 都不具备 , 一
“ 立言” , 则 指 的是 著 书立说 。
界 ?正所谓 , “ 德者, 本 也” , 无本之 打折扣 了。 当然, 欲建立 功业, 既要 私 自利之 心 的精神 ” , “ 就是 一个 高 木难繁 荫, 无本之人 不成 器。 “ 德者 , 才之 帅也 ” 。 “ 一 德立 而百善从之 ” , 不孤独 , 人们争相仿 效学习。 当然, “ 立德” 在含 义上有层 次之分 。最高 尚的人 , 一 个纯粹 的人 , 一个有 道德
” 可见, 不 者 指创 立道德 学说 、 规 范、 楷 模 之 般 的解惑、 授 业者 , 考证 、 演绎者 , 都 同志 的品德 和风格 学 习 人, 古代如孔丘 、 孟轲 , 现代如 雷锋 、 谈不上“ 立言” 。孔 颖达 疏 日: “ 立 论 谁的能力大小、 职位 高低 、 智慧多
一
王
涛
人生在世 , 似晨露朝茵 , 如 匆匆
功” 也属 不 易。百姓 中立过功 的有 几人 ? 即使 当过兵 , “ 立功” 者 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少数 。那 么“ 立德” 呢 ?孔 夫 子 说 了
一
句大实话 : “ 吾未见好德如好 色者
厄 除难 , 功济 于时” 。 后 汉 书 ・ 班超 也 。 ” 这说 明素 来“ 好德” 者 少, 自觉 过客 。但人 又是唯一能追 问 自身存 传 记载 了班超“ 投笔从戎” 的故事 , “ 立德” 者稀 。为何“ 少” 和“ 稀” 呢? 在之意 义的动物 。法国作 家罗曼罗
瞬圜蕊
q u n z h o n g s h i p i n g
风行的 出书买个 书号 , 著丈找位“ 枪
手” , 制 造 出的是 一 大 堆 “ 语 言 垃
人生
匕 = = = = = = = 口
●■■●
●■-
圾” , 连“ 速朽” 也 谈 不上 , 当 然压 根
儿 说 不上 “ 立言” 了。
生需要 , 而是通过后天修养 , 追求崇
高。
各 不相 同, 因而对 人生 目的追求和 在 的通常含 义是“ 建立功绩” 。一般
但仔 细想想 , “ 立德” 又是在 “ 三
存在 意义的看 法也五花八 门。笔者 说来 , 没有 突出的功 劳和成绩 , 就谈 立 ” 中 最 容 易做 到 的 。 有 何 根 据 认为, 古人 所 言“ 太上有 立德 , 其次 不上 “ 立功 ” 。如 果 一 个 人 一 辈子 平 呢 ?刘 少奇 同志在 论 共产 党 员的 有 立功 , 其次有 立言” , 乃是人 生境 平 庸 庸 , 抱 定“ 不求有功 , 但 求 无 修 养》 中引用 了孟 子说 的“ 人 皆可 以 界和 意 义的最 简练概括 , 故 又称人 过” , 那 么, 人生肯 定缺 少波澜 、 气势 为尧舜” 这 句话 。毛泽 东在 纪念 白 生“ 三 不朽 ” 之事 。 和 力度 , 更 没有 “ 扬 眉 吐 气” 之时、 求 恩) ) 中写道 , 一个人 能 力有 大小 ,
焦裕禄等 。我们每 个普通人也都有 言 , 谓 言得其要 , 理足 可传 , 其 身既 少, 能不能“ 立德 ” , 问题 的关键 在于
一
个“ 立德 ” 的 问题 , 都应确 立 高尚
没, 其 言 尚存 。 ” 这段 话是 颇有现 实 你喜不喜好 、 愿 不愿 意 、 想不想做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