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抹灰基层拍浆施工工法

合集下载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
拍浆工艺技术是一种对墙体基层进行抹灰处理的方法,它可以提高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和附着力,增加墙体的强度和耐久性。

以下是关于拍浆工艺技术的详细介绍。

拍浆工艺技术是指在墙体基层抹灰前,先在墙体表面进行浆料的拍打和充填处理。

拍浆工艺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墙体清理:首先需要将墙体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污物清理干净,确保墙体表面干净、平整。

2. 墙体湿润处理:在墙体干燥之前,需要对墙体进行湿润处理,以提高浆料的附着力。

湿润处理可以用水喷洒或者浸泡的方式进行,确保墙体表面湿润但不滴水。

3. 墙体基层处理:在墙体表面湿润后,需要进行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主要包括填补墙体表面的凹凸处和裂缝,以及修补墙角等。

填补材料可以使用水泥砂浆或其他墙体修补材料,填补后需要进行压实,确保填补材料与墙体基层牢固粘结。

4. 浆料拍打:当基层处理完成后,可以进行浆料拍打。

浆料拍打是将浆料均匀地拍打到墙体表面,填补墙体表面的空隙和凹凸处,使墙体表面变得平整。

拍打时可以使用专用的工具,如抹刀或者拍浆机,将浆料均匀地拍打到墙体表面。

5. 浆料养护:在浆料拍打完成后,需要对浆料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一般为24小时,养护期间需要避免墙体表面受到外界的冲击和振动,以确保浆料的牢固性。

拍浆工艺技术的优点包括:能够提高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和附着力;填补墙体表面的空隙和凹凸处,增加墙体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地改善墙体的整体质量和美观度。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墙体抹灰工艺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在墙体抹灰的施工中,“拍浆”工艺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墙体抹灰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重点介绍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包括其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工艺原理“拍浆”工艺是指在墙体抹灰的基层上进行一定厚度的粉刷,使其成为“未干透但不滴流”的浆体,然后利用毛刷或辊涂器将其均匀刷在墙面上,形成一定的厚度和质地。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墙体的平整度和附着力,使抹灰层更加坚实牢固,避免出现开裂和掉落等质量问题。

“拍浆”工艺的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提高墙面附着力:在墙体基层上进行“拍浆”可以增加墙体与抹灰层的附着力,使其更加牢固。

2. 加强基层密实度:通过“拍浆”可以填充基层表面的毛细孔,使其更加坚实紧密。

3. 提高抹灰层的平整度:通过“拍浆”可以使基层表面更加平整,为后续抹灰层的施工提供更好的基础。

4. 防止墙体开裂和掉落:通过“拍浆”可以有效地避免墙体抹灰层出现开裂和掉落等问题,提高抹灰层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操作步骤1. 基层处理:在进行“拍浆”工艺之前,首先需要对墙体的基层进行处理。

包括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和灰尘,修补基层的裂缝和破损,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干净、无裂缝。

2. 准备浆料:将水泥和砂浆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成为“拍浆”所需的浆料。

3. 涂刷浆料:将准备好的浆料均匀地涂刷在基层表面,使其成为“未干透但不滴流”的浆体。

可以使用毛刷或辊涂器进行涂刷,确保涂刷的厚度和质地均匀一致。

4. 等待干燥:在涂刷完浆料后,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让浆料适当干燥,形成一定的硬度。

一般来说,需要等待大约12-24小时左右。

5. 检查修整:在浆料干燥后,需要对基层进行检查修整,确保墙面表面平整、光滑,无明显的凹凸和裂缝。

6. 进行抹灰:经过“拍浆”工艺处理后的基层可以进行抹灰施工,提高抹灰层的质量和效果。

水泥砂浆抹灰基层拍浆施工工法

水泥砂浆抹灰基层拍浆施工工法

水泥砂浆抹灰基层拍浆施工工法1.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的装饰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传统抹灰施工中由于墙面抹灰层基层处理、拉毛质量不佳,抹灰层易与墙体分离;抹灰层经常由于养护不及时或缺少养护,而造成抹灰层的收缩、开裂,进而引起墙面的空鼓。

抹灰层的开裂不仅能够引起粉刷层的脱皮、开裂,影响墙体的观感效果,更甚者由于外墙的空鼓开裂造成墙面的渗水,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保持成活后墙面砂浆的水分充足,是控制和减少抹灰层裂缝和空鼓的重要手段。

针对以上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抹灰工程基层拍浆毛化及覆膜养护施工工法,该工法成功应用,受到业主和监理公司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工法特点2.0.1使用自制钢丝网拍对抹灰基层进行拍浆,拍浆后具有毛刺突出、粘结牢固、分布均匀、不易脱落等特点;2.0.2抹灰工程基层拍浆毛化及覆膜养护施工工法有效的解决了抹灰施工中常见的抹灰层的收缩、开裂、空鼓等质量通病;2.0.3加盖塑料薄膜以后,还能对抹灰层表面进行保护,避免抹灰层表面的污染;2.0.4与传统抹灰施工方法相比,采用本工法取消抹灰层养护用水,节约大量水资源,有利于实现绿色施工。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所有墙体的抹灰工程。

4.工艺原理4.0.1将配置好的粘结剂用自制钢丝网拍拍打在墙面上,形成毛刺粘结牢固、分布均匀的抹灰基层,有效的解决了墙面开裂、空鼓等现象。

4.0.2抹灰层初凝以后将事前准备好的塑料薄膜覆盖在抹灰层上,并将塑料薄膜四边压紧,确保墙体表面严密不透气,因此抹灰层中含有的水分不能以水蒸气的形式挥发出去,只能在塑料薄膜表面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然后水滴再次渗入到墙面抹灰层中,周而复始,使墙面抹灰层一直处于一种湿润状态下进行养护。

减少了传统抹灰施工中的养护用水,节约水资源,有利于绿色施工。

5.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5.1工艺流程5.2操作要点5.2.1基层清理:清楚表面杂物、残留灰浆、灰尘等;5.2.2拍浆(1)自制钢丝网拍浆拍:将钢丝网裁剪成250mm×300mm×3000mm左右尺寸,然后折叠成250mm×300mm,最后固定手柄。

抹灰基层拍浆界面处理施工工法

抹灰基层拍浆界面处理施工工法

抹灰基层拍浆界面处理施工工法抹灰基层拍浆界面处理施工工法一、前言抹灰基层拍浆界面处理施工工法是用于建筑抹灰工程中的一种重要施工工法。

通过对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的详细介绍,本文旨在使读者对该工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二、工法特点抹灰基层拍浆界面处理施工工法的特点是使用拌合物将基层与抹灰层之间的界面处理,从而达到增加抹灰层与基层之间附着力的目的。

该工法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特点。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建筑抹灰工程中,特别适用于基层比较光滑、不易与抹灰层形成附着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四、工艺原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抹灰基层拍浆界面处理施工工法可以增加基层与抹灰层之间的附着力。

首先根据实际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拌合物,如水泥砂浆或石膏砂浆等,然后在基层表面涂覆一层拌合物,使其与基层形成一层均匀的薄层。

待拌合物干燥后,即可进行抹灰层施工。

五、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将基层进行清理、刷洗,并确保基层平整、无杂物。

2. 拌合物准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拌合物,并按照比例要求进行拌合。

3. 拌合物涂覆:将拌合物均匀涂覆到基层表面,在整个基层上形成一层厚度均匀的薄层。

可以使用滚涂或喷涂等方式进行涂覆。

4. 干燥:待拌合物干燥后,即可进行抹灰层施工。

六、劳动组织根据具体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合理组织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包括基层处理、拌合物准备、拌合物涂覆、干燥等各个环节的人员安排和协调。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清洁工具、水泥搅拌机、滚涂机或喷涂机等。

这些机具设备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八、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严格按照拌合物比例要求进行拌合、均匀涂覆拌合物、控制拌合物的干燥时间等。

九、安全措施在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确保施工现场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或接触拌合物;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面具等;避免在拌合物干燥过程中进行其他工作,以免影响干燥效果。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墙体抹灰是建筑施工的一项关键工艺,它不仅能美化墙面,还能保护墙体。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是墙体抹灰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拍浆是在墙体抹灰施工中先在墙面上抹上一层水泥糊(也叫腻子),再用砂浆拍上一层薄薄的水泥浆,使墙面看起来平整、光滑。

这种方法的作用是增强基层的附着力,防止墙面出现空鼓、开裂等问题。

拍浆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 基层处理:先将墙体基层处理干燥、平整、无油污、无浮尘,防止影响墙体抹灰质量。

2. 准备砂浆:根据工程需要,按一定比例将水泥和砂按细度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成砂浆。

通常情况下,砂浆的配合比为1:3-1:5。

3. 糊墙:将调配好的砂浆均匀地抹在墙体上,厚度一般为3-5mm。

尽量保持砂浆的均匀性和整齐度。

4. 挂网格布:在糊墙面时,可以在砂浆未完全干燥前将玻璃纤维网格布平铺在砂浆上,并用抹刀轻轻压实,以增加抹灰层的牢固性。

5. 抹灰:在糊好墙后,等待砂浆表面变干燥后,可以用抹刀将砂浆表面慢慢刮平,并使其与基层齐平。

为了保持墙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可以采用多次抹刮,每次的砂浆量要适中。

6. 拍浆:在抹好灰后,用干净的抹刀轻轻拍打砂浆表面,以形成一层薄薄的水泥浆层。

这一步是整个拍浆工艺的重点,要注意抹刀的用力要适度,过重可能会破坏墙面。

7. 养护:拍取浆后,需对墙面进行养护,以防止砂浆过早干燥产生裂缝。

通常情况下,喷水养护一周左右,让砂浆充分固化。

以上就是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的具体步骤。

这种工艺可以增强抹灰层的附着力,提高墙体的整体质量。

也要注意材料的调配比例和施工过程中的细节,以确保施工质量。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一、概述墙体抹灰是建筑装饰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外观和质量。

在墙体抹灰的基层中,拍浆工艺技术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能够有效地改善基层的平整度和附着力,提高抹灰层的质量。

本文将主要介绍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包括工艺流程、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二、工艺流程1. 材料准备在进行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水泥、砂子、水和灰浆搅拌机。

2. 基层处理需要对墙体基层进行处理,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和附着力。

如果有明显的凹凸和裂缝,需要先进行修补,保证基层表面光滑平整。

3. 拍浆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泥、砂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放入灰浆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均匀成浆状。

然后,将浆料均匀地涂抹在基层表面,并利用专用的拍浆工具对浆料进行均匀的压实和振实,直至基层表面变得坚实平整,且有一定的粗糙度。

4. 养护拍浆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养护,保持基层的湿润环境,避免快速水分挥发引起的裂缝和起壳现象。

三、操作方法1. 控制浆料的质量在进行浆料的搅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水泥、砂子和水的比例,保证浆料的质量均匀,且不得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水分。

2. 均匀涂抹浆料在将浆料涂抹在基层表面时,需要注意保持浆料的均匀性,不得有积聚或者空鼓的现象。

3. 均匀压实和振实在进行浆料的拍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拍浆工具的均匀力度和振实频率,保证浆料在基层表面的覆盖和压实均匀。

四、注意事项2. 控制施工环境在进行拍浆工艺时,需要注意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因环境条件不合适而影响浆料的固化和附着力。

3. 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在进行拍浆工艺时,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尤其是在浆料搅拌、涂抹和拍浆的过程中,要保持规范的操作方法。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

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墙面抹灰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美观和使用寿命。

墙体抹灰时,为了提高基层与抹灰层的粘接强度,防止出现空鼓、开裂等问题,常常采用“拍浆”工艺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

“拍浆”是指在墙体表面抹灰前,先在基层上拍一层水泥砂浆,这层水泥砂浆的目的是增加墙面的抗渗性和粘接力。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 基层处理:在进行“拍浆”之前,首先要对墙体基层进行处理,包括清除墙体表面的灰尘、杂物等,确保墙体表面干净整洁。

对于基层上的空鼓、开裂等问题也需要进行修补处理,以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和牢固性。

2. 拌浆:将水泥、砂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制作成适宜的砂浆。

一般常用的比例为水泥:砂子=1:3,加水量适宜,太湿容易出现开裂,太干则影响施工质量。

在制作砂浆时,可以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如抗裂剂、增粘剂等,以提高砂浆的粘接强度和抗裂性能。

3. 拍浆:使用拍浆抹灰机、抹灰板等工具,将混合好的砂浆均匀地抹在墙体表面。

拍浆的厚度一般为3-5mm,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4. 平整处理:等待拍浆干燥后,使用抹刀或刮板对墙面进行打磨和修整,使其表面平整光滑,同时也增加了灰浆层的附着力。

5. 养护保养:在拍浆后进行适当的养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墙面上覆盖湿布或用喷水进行湿润保养,以防止过早干燥和裂缝的出现。

养护时间一般为1-2天,视具体材料和环境条件而定。

通过以上的步骤,墙体抹灰基层的“拍浆”工艺技术就可以完整地完成。

这一工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增加墙体与抹灰层之间的粘接强度和抗渗性,有效地减少了墙面空鼓和开裂的问题。

拍浆层还能起到一定的调节墙体湿度、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拍浆”工艺时,操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根据不同的墙体材料和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进行工艺的调整和改良,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抹灰基层拍浆工法模板

抹灰基层拍浆工法模板

抹灰基层拍浆工法抹灰基层拍浆工法为防止墙面粉刷层空鼓,抹灰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近几年来在工程中普遍采用了喷浆和甩浆的界面处理方法,可是,经过实践证明,甩浆(喷浆)拉毛质量差,毛刺凹平,间距过大,无法有效控制墙面粉刷层空鼓现象。

为此,我们在已建成的几个工程中,采用了拍浆的界面处理方法,与以往采用的普通界面处理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质量更容易控制,效果也比较好。

1、工艺特点1.1、因采用人工拍浆,需具备一定熟练度的操作工人。

1.2、拍浆施工效果好。

与喷浆和甩浆相比较,成型质量更容易控制。

1.3、材料的质量容易得到保障。

原先界面处理剂的品种多,且需使用各种材料,拍浆所用浆为现场调制,更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控制成型质量。

1.4、采用拍浆施工省去高压气泵和建筑涂料喷枪,根据现场工作面实际情况,制作拍浆专用拍,易于操作,较好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抹灰基层需处理的室内外墙面,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材料砌筑的墙体。

3、拍浆的工艺原理拍浆是用多次折叠钢丝网形成的拍子代替喷浆所需要的高压气泵、建筑涂料喷枪和甩浆所需要的小扫把工具,用拍子蘸取浆体,人力重拍快拉,形成底粗上尖的刺状毛面,使基层处理达到均匀牢固的目的,基本上避免了因基层处理原因而造成的粉刷层空鼓和开裂等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粉刷工程的质量。

4、施工工艺流程(1)对抹灰基层进行清理。

→(2)对基层进行湿润。

→(3)按一定比例配制浆料。

→(4)将配制好的浆料进行搅拌。

→(5)对基层进行拍浆。

→(6)进行养护。

5、施工工艺要点5.1、墙面抹灰基层一定要验收清理干净,对于砼表面必须冲洗干净,当墙体为加气混凝土轻质砌块时,需浆表面粉尘清理干净,否则浆无法吸附至表面。

5.2、拍浆前半小时需在墙面均匀喷水,使砌块含水深度在8~10mm,砼表面基本无明水,呈湿润状。

5.3、浆料配比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浆料充分搅拌至呈稠糊状,稠度7~8cm。

投料顺序是:胶水→水泥→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面抹灰基层拍浆施工工法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前言
1.1 、墙面抹灰的空鼓开裂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其中
墙面基层处理是抹灰工程的第一道工序,是后续工序顺利
展开的基础,为防止墙面粉刷层空鼓,抹灰前需要对基层
进行处理,近几年来在工程中普遍采用了喷浆和甩浆的界
面处理方法,但是,经过实践证明,甩浆(喷浆)拉毛质
量差,毛刺凹平,间距过大,无法有效控制墙面粉刷层空
鼓现象。

为此,我们在已建成的几个工程中,采用了拍浆
的界面处理方法,与以往采用的普通界面处理方法相比,这种
方法的质量更容易控制,效果也比较好。

1.2 、本工法分别在郑州恒大雅苑住宅工程和鹤壁银基雅园住宅
工程得到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业主及监理方的一
致好评。

二、工法特点
2.1 、因采用人工拍浆,需具备一定熟练度的操作工人。

2.2 、拍浆施工效果好。

与喷浆和甩浆相比较,成型质量更容易控制。

2.3 、材料的质量容易得到保障。

原先界面处理剂的品种多,且需使
用各种材料,拍浆所用浆为现场调制,更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控制成型质量。

2.4 、采用拍浆施工省去高压气泵和建筑涂料喷枪,根据现场工作面实际情况,制作拍浆专用拍,易于操作,较好控制。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抹灰基层需处理的室内外墙面,主要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材料砌筑的墙体。

四、工艺原理
拍浆是用多次折叠钢丝网形成的拍子代替喷浆所需要的高压气
泵、建筑涂料喷枪和甩浆所需要的小扫把工具,用拍子蘸取浆
体,人力重拍快拉,形成底粗上尖的刺状毛面,使基层处理达
到均匀牢固的目的,能够很好的避免因基层处理原因而造成的
粉刷层空鼓和开裂等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粉刷工程的质量。

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施工工艺流程
对抹灰基层进行清理→对基层进行湿润→按一定比例配制浆料→将配制好的浆料进行搅拌→对基层进行拍浆→进行养护。

5.2 、操作要点
5.2.1 、墙面抹灰基层一定要验收清理干净,对于砼表面必
须冲洗干净,当墙体为加气混凝土轻质砌块时,需浆表面粉尘清理
干净,否则浆无法吸附至表面。

5.2.2 、拍浆前半小时需在墙面均匀喷水,使砌块含水深度在8~10mm,砼表面基本无明水,呈湿润状。

5.2.3 、浆料配比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浆料充分搅拌至呈稠糊状,稠度7~8cm。

投料顺序是:胶水→水泥→ 砂。

首先,水+羟丙基甲基纤维丝+氯化钙配置成胶水浆料备用。

然后,水泥加胶水掺适量细砂经约15min 搅拌即成拍浆所用浆料(加适量氯化钙延长终凝时间,增加浆料成型强度)。

5.2.4 、工具:拍浆拍子制作
用15mm*15mm*1m的m钢丝网做成200mm*300m的m 网拍(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调整),钢丝网折叠6~8层,固定在PVC管上(或者其他轻质有一定柔性和强度的材料)。

5.2.5 、拍浆要达到的感观效果:将制作好浆料均匀抹在拍子反面,用拍子将浆均匀拍在墙面上,根据墙体打点厚度选择拍浆力度。

(抹灰打点较厚则需人力重拍慢拉,若打点厚度较薄,则需人力轻拍快拉)成型浆体为底粗上尖的刺状毛面。

注意:拍浆所用拍子拍
1~2 次即需重新清洗,否则极易造成浆过稠,无法拍出均匀效果。

5.2.6 、养护:一般在拍浆后第二天终凝后,开始养护,当天气干燥时宜在拍浆5 小时后养护。

养护不少于3 天,养护效果应达到手掰不动,手按在浆体上,有毛刺感。

5.2.7 、抹灰前,应对基层拍浆进行验收,个别遗漏点可以二
次补拍,在墙角及打点处容易造成漏拍。

六、材料与设备
6.1 、本工法主要采用的材料见下表
现场配置用胶水
设计比例
普通建筑用水一桶( h=0.9m*d=0.6m)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一斗(砂浆斗)
氯化钙半斗(砂浆斗)
氯化钙半斗(砂浆斗)
6.2 、本工法需要使用的机具设备如下:
浆拍子、搅拌器、桶、斗车、砂浆斗、所需电源等。

七、质量控制
7.1 、浆料的成型:浆料搅拌完成为稠糊状,稠度约7~8cm,按现场拍浆效果。

7.2 、拍浆效果:成型浆体拍在墙上为底粗上尖的刺状毛面,粘接拉线长度0.7~1cm 的均匀程度。

(具体参照现场抹灰厚度:抹灰打点较厚则需人力重拍慢拉,若打点厚度较薄,则需人力轻拍快拉。


7.3 、拍浆密度:以覆盖基层面为准
7.4 、拍浆完成经养护后,应达到手掰不动,手按在浆体上,有毛刺
感。

八、安全措施
8.1 、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2 、对参加施工的工人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增强工人的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

8.3 、工序操作时,操作者要有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九、环保措施
9.1 、拍浆所采用建筑材料都必须是环保型的,进货时必须有质保书和说明书,凡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甲醛等超标的一律禁止使用。

9.2 、浆料配制和搅拌全过程采用湿法作业,严禁产生扬尘污染大气。

十、效益分析
10.1 、易操作、易控制。

拍浆工艺使用工具较简单,仅需一个浆拍子即可操作,操作过程对现场几乎无其他污染,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调整浆料配比,容易做到过程控制。

10.2 、材料费用低,能极大的减少材料遗撒落地,避免浪费,显著降低成本。

相同面积的喷浆材料的费用,拍浆费用几可节省20%。

10.3 、成型效果显著,减少维修返工费用。

用此方法进行的抹灰,相较喷浆工艺,几乎很少出现空鼓现象。

减少了相应的空鼓维
修费用,极大提升一次成型率。

应用实例
本工法主要编制人员: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郑川、刘书权、娄文凯、王之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