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能够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诗歌中词语的意思。

3、能够读诗歌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

4、能够独立完成一“儿童补蝶”的小练笔。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题1、今天我们学一首新诗,指名2--3人读课题:《宿新市徐公店》2、课前都让同学们预习了,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宿:住宿新市:地名二、读准读通诗师:诗读得怎么样呢?能否读得字正腔圆,句句通顺呢?再给你们读两遍的机会,待会请同学起来读。

指名2--3名同学读。

齐读一遍。

三、质疑师:课文都能够读通顺了,可是还没能够读出韵味,说明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不理解,同学们,你们有哪些不懂呢?提出你们的学生质疑: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四、解疑1、请同学们对照插图看一看,你能猜一猜篱落是什么意思吗?篱落就是图上的篱笆。

2、图上的篱笆是什么样的呢?很少,稀稀疏疏。

那疏疏就是稀疏的意思。

3、图上有一条长长的小路,就是一径深。

4、树头很明显就是树枝头;花落就是花落下了;未成阴就是树叶没有长成树荫。

5、明白了词语的意思,我们能不能连起来将这句诗的意思说一说呢?6、请同学起来说。

指名1--2名7、意思明白之后,老师要请同学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这首诗是写得哪里的景色呢?是繁华的都市还是静谧的乡村?学生自然说出是静谧的乡村。

第二,这首诗写得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请你找出诗句中的词语。

学生会说到春季或夏季。

教师相机指导是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快要到来的时节。

也就是暮春时节。

五、读诗句师:诗人多么巧妙啊,两句话十四个字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时间地点介绍的清清楚楚,你来读读;你再来读读;我们大家一起读下面两句同学们没什么疑问,谁来说说。

六、练习写“儿童戏蝶”说的简单,如果用冰心的眼睛去欣赏儿童戏蝶的活泼情景,那是一件既有趣的事。

孩子们会怎么说,怎么追,结果又怎么样呢?给学生时间写。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8篇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8篇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8篇《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语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春天的乡村是一幅什么景象?春光明媚、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欣欣向荣,真是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图画。

2、释题: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同学回答:住宿。

二、学习古诗1、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文学家,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歌大多描以写自然景物为主,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被称作“诚斋体”,他的作品也叫做《诚斋集》,并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是诗人途经新市,住宿在这里,见景生情,有感而发所写的一首诗。

那么同学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宿:是指住宿,留宿。

新市:是一个地名,就在现在的湖南攸县北。

徐公店指的就是徐家客店。

因此,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新市徐家客店。

2、理解诗意①读诗的前两句②想想画面,理解诗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从第一句开始,“篱落疏疏一径深”,在这句诗中描写的有“篱落”和“径”,你们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篱落,指的是篱笆,一般在农家小院的周边都有一圈用竹子等围成的围栏,叫作篱笆,那么杨万里见到的是什么样子的篱笆?诗人说了,是稀疏的篱笆,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对,疏疏一词。

课文中也有注释,疏疏的意思就是稀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径,径,我们可以给它组个词:路径。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路?“一径深”,说明这是一条很长,很深远的路。

整句诗的意思就是:稀疏的篱笆傍,有一条深远的小路。

宿新市徐公店_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_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_教案教案:宿新市徐公店一、基本信息1.教学目标:-了解宿新市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了解徐公店的历史和文化;-学习徐公店的特色建筑和特产;-培养学生对本地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2.主要内容:-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徐公店的历史和文化;-徐公店的特色建筑和特产;-本地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3.目标学生:-初中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地理课上学过的关于宿新市的知识,介绍宿新市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

2.正文(20分钟)-介绍徐公店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徐公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与徐公店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介绍徐公店的特色建筑,如古老的庙宇、古镇建筑等,并与学生分享一些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故事。

-介绍徐公店的特产,如传统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等,并与学生讨论这些特产背后的文化意义。

3.示范活动(15分钟)-以小组形式,让学生选取一个徐公店的特色建筑或特产,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

鼓励学生使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学生报告之后,进行互动问答环节,让其他学生提问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4.拓展活动(15分钟)-分发一份宿新市的本地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手册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本地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学生认为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遗产,并记录下来。

5.总结(5分钟)-进行教学总结,强调对宿新市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的重视,以及对徐公店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保护。

三、课堂评价1.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导入和正文环节的参与度和反应,并进行综合评价。

2.考察成果:-评价学生在示范活动中的报告内容和表现,并给予评价。

3.讨论质量:-考察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小组讨论质量和结果,并给予评价。

四、板书设计-宿新市徐公店-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徐公店的历史和文化-徐公店的特色建筑和特产-本地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宿新市徐公店的作文,介绍徐公店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色建筑和特产,以及对本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学设计《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自学生字“篱、径”,理解“疏疏、一径深、急走”等词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诵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掌握一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情感,并有感情的诵读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古筝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介绍诗人1、导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都是那样生机勃勃,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小诗人,谁能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生自由背诵今天,我们就学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课题)。

2、解题:自己读一读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师帮助学生解题新市:湖南省攸县北。

宿:住宿。

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师指导读诗题:宿/新市/徐公店3、师:是谁住在了新市的徐公店里?(生:杨万里)师板书:[宋]杨万里(出示课件)介绍杨万里二、初读,感知古诗大意1、故事入诗: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诗句,注意把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要有停顿。

再指名读,齐读。

三、细读,理解诗意1、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再自由读一读诗,说一说你的眼前浮现了哪些景物?你是从哪知道的?生发言,师板书:篱落一径树头花落儿童黄蝶菜花“小径”一处,师引导学生联系“远上寒山石径斜”来理解。

2、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细读诗句,填空:(课件出示)()的篱落()的小径()的树头()的花()的儿童()的蝴蝶()的菜花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1)出示前两句中的景物生汇报,(师:从哪知道的?)师相机完善板书:疏疏深未成阴师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子尚未成荫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暮春时节的乡村画卷。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宿新市徐公店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

范读。

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

配乐范读、齐读4.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

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要求: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

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板书:树头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

《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

《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
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展现了多个镜头。你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师指生回答。
五、生字指导
1.课件出示:宿、徐、疏
2.师: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谁知道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名说。)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 学 过 程
差异教学策略运用
预 学 查 异
学习古诗,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而让学生把对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有利于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对诗题理解的难度。
课题
1.古诗词三首
教材
部编版四下语文
第2课时
月日




基础性
目标
1.会认“徐、疏”2 个生字,会写“宿、徐、疏”3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理解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挑战性
目标
学习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说故事。
预设:交流说说诗句的大意,不要求统一。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荫。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2.师: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你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
预设:(1)色彩明艳,景色美丽;
(2)儿童天真,蝴蝶活泼,生机盎然;
3.师: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第【1】篇〗《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课时)朱一花教学内容: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教学目标:1. 通过读、品等方法学习诗歌,理解诗意。

2. 会默写诗歌,拓展积累诗歌。

教学过程预设:板块一:走进乡村,了解诗歌写作背景1.了解田园诗的由来和发展:自魏晋代以来,山水田园诗兴起,一部分人寄寓于山林田园,或干脆隐身山林之间,借山水抒其超然世事的志向,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

这样的诗,我们称之为“田园诗”。

到了南宋,对山水田园诗的继承发展,当首推“中兴四大诗人”。

其中如杨万里,他从大自然中取材,摄取生活中随时都可看到的平凡事物,用清新活泼、雅俗共赏的语言,融入自己真实的感受,形成了意境新颖,生趣盎然的“诚斋体”。

他或写清幽的小池,或写夏日农村景象,善于扑捉形象,其诗充满了生活气息。

2.了解《宿新市徐公店》的写作背景:杨万里这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

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

《宿新市徐公店》写于1192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新市是地名,在现在的湖南攸县北。

3.解题,读题。

徐公店,是指徐姓的人家开的酒店。

读题停顿:宿/新市/徐公店板块二:走进诗歌,理解诗意1. 自由读诗歌,读准诗歌。

2. 指名读,评价3. 读出景物(1)读出景物。

你能够从诗句中,读到哪些景物?圈一圈。

(2)反馈:景物有:篱落、径、树木、儿童、黄蝶、菜花(形成板书)(3)这些非常寻常的景物,在作者的诗中构成了一幅清新的乡村画面。

在作者眼里,这些景物都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走进诗人笔下的乡村。

4. 读懂意思(1)齐读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2)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默写课文,注意“疏”的书写指导。

2. 借助诗句展开联想,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中表达的儿童情趣以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 拓展杨万里的儿童诗,进一步体会杨万里对儿童的欣赏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揭题1. 复习背诵《四时田园杂兴》(ppt)诗句意思过关挑战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日长的意思是:A.太阳的影子很长B.夏天白天很长C.太阳照得篱笆的影子很长。

“惟有蜻蜓蛱蝶飞”,这句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下面哪个答案是错误的?A. 写出了村庄的安静B.写出了农民们的忙碌C.写出了蜻蜓蝴蝶的可爱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出示课题及古诗(PPT)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理解题意,作者,读熟全诗1.宿:住宿新市:湖南攸县北,新市濒临于攸水中游河畔,生意人多聚集于此,这里曾新建了一个市场和客店,故名“新市”。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年长的,有威望的,有地位的男子,可以尊称为公。

如三国演义中曹操就被称为曹公,袁绍,可以称他为袁公。

不过,现在这种称呼已经很少用了)这个题目的意思,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聊天版里打字回应)(住在新市一位姓徐人家的客店里)2. 介绍作者杨万里及写作背景字廷秀,号诚斋,出生于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公元1192年,杨万里因为得罪了宰相,被外放到赣州(江西)做官。

在通往赣州的过程,他旅经新市(今攸县东北),宿徐记客店。

看到春夏之交的村野乡趣,兴致所至,写下了《宿新市徐公店》两首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新市徐公店》
铁岭中心校李宗瑞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南宋着名诗人杨万里所作。

题目由一个动词“宿”与一个地点“新市徐公店”组成。

“宿”为住宿之意;“新市”是今湖南攸县;“徐公店”指姓徐的人开的店。

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在客店住宿时看到的景色。

古诗中用这种方式命题的有很多,如我们熟悉的李白的《夜宿山寺》,孟浩然的《宿建得江》,六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等,都是在写住宿某地的所见所闻。

教学理念:《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之作。

诗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诗人在店内所看到的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

在诗人的笔下,有动有静,人景交融,是着名的田园佳作。

本诗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要求:
1、学会两个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学生汇报,《咏柳》、《绝句》、《春晓》)
师:这些古诗都从很多方面写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个美丽。

今天,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课题,师读课题)
师:宿--住宿,新市:地名
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徐公,是姓徐的男人开的店
题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齐读课题
2、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是的,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别有风趣。

那么,杨万里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二、赏读古诗
1、学古诗之前,同学们能不能给自己提些要求,你觉得应该学些什么内容(学生汇报)师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弄清不懂的词语,能背诵古诗。

2、自主学习,课件显示《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内容
师: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古
诗读熟。

3、谁能叫出这些字宝宝、词宝宝的名字。

他叫对了,就请全班同学齐读。

(出示课件:“花、”为红色,指名领读,课件2:“篱落、疏疏、急走、黄蝶、菜花”,指名领读、齐读)
4、再读,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三、赏析古诗,有感情的朗读
1、课件第一、二句闪烁,谁愿意来读一读前两句,
师:谁能试着来说一说这两句话中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学生汇报)师补充: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未成阴--还没有成为树阴。

谁能来说说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的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数头的花已经落了,树叶不是很茂盛,所以还没有形成树阴)
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象课件显出春末初夏图,这给你怎样的感受课件显出“静”。

你觉得怎样读能显出它的幽静(学生回答,师范读),请你根据老师的停顿画出节奏,(出示课件节奏)请你们也试着读一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竞赛读,指名读,生评价)2、课件第三、四句闪烁,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学习后两句(出示幻灯片)这两句诗讲的是什么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又出现怎样的景象划分节奏
3、学生汇报学习方式和收获,不足之处教师补充(孩子们使劲的追赶黄色的蝴蝶,飞到菜花当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其他小组评价
4、提问:寻,寻找的意思,为什么说寻找还无处寻(黄色的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中,颜色差不多)
5、这两句写了儿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喜爱的心情。

汇报划分的节奏,再请这些同学读一读。

三、创新练习
(一)1、我说诗意,你对诗句(同桌练习)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欣赏古诗(出示课件,显示诗文和景色图,欣赏配乐朗读。

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色)学生汇报(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了菜花中,只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3、在打开课件中的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二)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意盎然,充满童趣。

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笆、小路、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绿、黄)
3、学生动手绘画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四、课外延伸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的描写,发挥想象。

题目为《捕蝶》。

今天这堂课(指板书)同学们学会了读诗读会了诗,还朗读好了诗,并且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给古诗配上美丽的图画,你们学得真好。

让我们一起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牢记在心吧。

配乐集体朗读古诗。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