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业
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训练15 河流地貌的发育

(2)指出1998~2016年铁板洲、和悦洲面积变化状况的异同,并分 析原因。 【答案】 总体呈下降趋势,且铁板洲的下降速度更快。原因:长 江生态环境的治理及上游水库的修建,使泥沙含量减少,沉积量变 少,枯水期径流增加,河流沉积作用减缓,侵蚀增强,导致沙洲面积 减小;铁板洲位于和悦洲上游,受到的侵蚀更加明显,面积下降更 快。
【解析】 第(3)题,水流侵蚀的主要部位要结合图中沙洲形态与 流水侵蚀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1.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质一般较差
B.水较深
C.形成与河流下切侵蚀强有关
D.在山区较多
【答案】 A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 弯曲河道自然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湖泊水位浅, 是河流侧蚀形成的;水体自然更新慢,水质较差;多形成于平原地 区。故选A。
10.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
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答案】 C
【解析】 第10题,由图可知,渭河入黄河口位于黄河小北干流的 下游位置,渭河在主汛期时,流量和含沙量均大,使入黄河口处的 河床抬升、水位抬高,导致其上游的小北干流水位抬高,流速变慢, 泥沙淤积增强,C项正确;小北干流位于渭河入黄河口的上游,其水 量和泥沙量均主要来自上游地区,渭河的水量和泥沙量对其影响 小,A、B项错误;水位抬高,流速变慢,泥沙堆积作用明显,河床抬 高,D项错误。故选C。
【解析】 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内力作用来看, 瀑布常常形成在陡崖处,而形成地表起伏则需要内力作用实现。 从外力作用看,形成瀑布需要流水长时间的侵蚀作用。从岩性看, 形成瀑布需要河床底部岩石的软硬程度不一致,较软的岩石被冲 刷,较硬的岩石留下,形成地表起伏,由此便形成了“云台天瀑”。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4 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

考点规范练14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一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2021广东5月模拟)沙洲是江河中泥沙淤积形成的小岛,一般是洲头冲刷,洲尾沉积,使其位置往下游迁移。
右图中甲、乙沙洲为长江下游某河段两个位置相邻的子母洲。
观测发现,近年来两沙洲面积减小。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河段有利于沙洲形成的自然条件有()①下游河道窄②水位高、水量大③河道起伏小④泥沙含量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除洲头外,甲沙洲受流水侵蚀较强的主要部位及成因分别是()A.东南侧——河道较窄,流速较快B.洲尾处——水流汇集,水量较大C.西南侧——迎水位置,流速较快D.西北侧——水量较大,受地转偏向力作用3.近年来两沙洲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①流域降水量减少②上游水库拦水拦沙③流域水土流失治理④下游修建大型水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21河北唐山三模)河口湾是被海水侵淹的河口区。
下图示意不同时期长江口岸线及河口湾顶点的变迁。
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长江河口湾顶点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人为填海造陆B.地壳不断抬升C.泥沙大量沉积D.海面快速上升5.1959年以来,龟头山与徐六泾之间的长江河段()A.河道摆动频繁B.受海潮影响减弱C.凌汛现象加剧D.河道会加深加宽(2021河北石家庄二模)洪泽湖属浅水湖,位于淮河中游和下游的接合部,湖底高程一般在10~11米,承泄淮河上、中游来水来沙。
下图示意1983—2016年洪泽湖年际泥沙冲淤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1983—2016年洪泽湖泥沙冲淤年际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先淤积后冲刷B.泥沙冲刷为主C.先冲刷后淤积D.泥沙淤积为主7.洪泽湖泥沙冲淤变化特征产生的影响有()A.淮河水质持续改善B.洪泽湖调蓄洪水能力增强C.淮河洪水下泄不畅D.洪泽湖水域面积不断扩大8.(2021河北衡水中学第二次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三峡至葛洲坝两坝间河段长约38千米,是长江中上游的咽喉河段,受两岸高山峡谷制约,通航条件极其复杂,安全风险多。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河流地貌的发育(讲解版)

专题13 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03 河流地貌的发育下图为金沙江某河段某段地质时期内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段河谷的沉积物主要来自于()①河流上游①风力作用①河流两岸①冰川作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图示地质时期内,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A.下切—抬升—堆积—崩塌B.崩塌—沉积—抬升—下切C.下切—沉积—侧蚀—沉积D.下切—侧蚀—沉积—下切【答案】1.B 2.D【解析】1.从图例可知,该河段阶段3出现了堰塞湖相沉积,推测主要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致,故河谷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上游和河流两岸,①①项正确。
金沙江地处长江上游,风力作用弱,该段河谷的沉积物由风力作用搬运可能性小,①错误;冰川作用搬运的物质一般是颗粒大小杂乱无章的沉积,形成冰碛物,该段河谷的沉积来自冰川沉积缺乏信息支持,①错误。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由图可知,河流早期处于下切,后侧蚀加强,河床展宽;受堰塞影响,流速减慢,出现湖相沉积;后可能冲破堰塞体或达到相对均一后,地壳抬升,河流重新下切,形成V形谷,D选项符合。
故选D。
内蒙古赤峰市阿斯哈图石林属花岗岩石林,位于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上。
在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大兴安岭地区曾发生过多次厚达几千米的古冰川作用,致使花岗岩的垂直和水平节理发育。
图为花岗岩石林景观图,据此回答问题。
3.由花岗岩山体变为花岗岩石林的主要动力是()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冰川切割D.风蚀作用4.石林侧面横向层理发育,好似千层饼,形成这一现象的地质作用最早是()A.流水侵蚀B.风化作用C.冰川侵蚀D.风力侵蚀5.现如今对石林发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外力作用是()①风化①水蚀①风蚀①冰蚀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3.C 4.A 5.B【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在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大兴安岭地区曾发生过多次厚达几千米的古冰川作用,致使花岗岩的垂直和水平节理发育,因此由花岗岩山体变为花岗岩石林的主要动力是冰川切割,C正确;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蚀作用对于花岗岩石林的形成影响不大,A、B、D错误。
(完整版)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3.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
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上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解析:1.B 2.C 3.D第1题,砾石是岩石在搬运过程中常年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规律,砾石遇到河流凸岸时,就会堆积下来,慢慢形成了砾石滩。
第2题,石笋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于碳酸钙淀积形成的;冰斗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斗状洼地;风蚀蘑菇是岩石常年受到风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地貌,与流水对岩石侵蚀的效果类似;花岗岩风化球主要是风化作用形成的。
第3题,对比图中9 cm的砾石大小,可以断定图中粒径9 cm左右的砾石最多,粒径过大或过小的较少。
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该河谷地貌自然环境特征描述,可能正确的是()A.由于整体构造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宽广的谷底形成阶地B.每年3、4月是该河谷的洪水期C.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丙处为红壤,土壤贫瘠5.该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解析:4.A 5.D第4题,图甲、丁两处有大量的河流沉积物,说明最初为河流的谷底,现在甲、丁两处高于现代河谷100多米,说明该地经过了抬升作用;江南地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成雨;丙处有河流沉积物,土壤肥沃。
第5题,丁地地形平坦开阔,且地势较高,不会受到河流洪水的威胁,因而最适宜聚落布局。
阶地是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
2022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水体运动与河流地貌习题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一、选择题(2021·广东高考真题)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
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
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
左图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
右图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左图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2.根据右图,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A.河道来沙量减少B.河道的水位升高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2020·山东高考真题)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
奧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雨水B.河流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4.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温B.水深C.水量D.水质(2020·天津高考真题)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下图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描述中,与图1中的景观依次对应的是A.智慧城市、低碳环保、高新产业、生态宜居B.生态宜居、高新产业、低碳环保、智慧城市C.高新产业、智慧城市、生态宜居、低碳环保D.低碳环保、生态宜居、智慧城市、高新产业6.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A.调节地表径流量B.减少地下径流量C.减少水的下渗量D.减少地表水蒸发7.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林地大多分布在堆土形成的高地上,主要是因为高地A.受风沙影响小B.盐碱化程度低C.受干旱影响小D.热量条件较好(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耕地连片地区:聚落规模 相对较大
平原低地的聚落往往沿河 呈线状或团状分布
是不是所有的冲积平原地区都 是聚落的密集区?
不是。
三角洲
出现位置
出山口 地势平坦
中下游 凸岸堆积 河漫滩
入海口 坡度平缓
形成原因
流速减慢 泥沙堆积
流速减慢
泥沙堆积
河流改道
河漫滩连接
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①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②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耕地破碎地区:聚落规模 相对较小 山区河谷聚落一般分布在 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地带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地貌与聚落
溯源侵蚀
使河向源头方向变长
侧蚀
使河变宽
下蚀
使河变深
溯源侵蚀——加长 侧 蚀——加宽 下 蚀——加深
河流的侵蚀作用示意图
初期 河谷 中期 河谷 成熟 河谷
一、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的演变
1.初期:
沟谷Leabharlann 降水、冰雪 下蚀、溯源侵蚀 沟谷流水 融水补给 沟谷加深和延长 地下水补给 河谷
凸岸堆积、凹岸侵蚀 水下堆积体 河漫滩
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 河漫滩被废弃 多个河漫滩连接形成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携带的泥沙进入海 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 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 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 流速减慢便会堆积在河 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多个连接再一起就成了 三角洲平原。
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扇 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V 字 形 峡 谷
出 槽 侧蚀 现 为主 形 河 河 湾 谷
二、河流堆积地貌 由于侵蚀作用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深而窄
横剖面成“V” 型
下蚀
溯源侵蚀
河谷加深
河谷延长
A
B
河谷拓宽
A凹岸侵蚀 B凸岸堆积
侧蚀 河谷展宽
河谷宽而浅
横剖面成槽型
不断侧蚀 河谷更宽
虎跳峡
河流凹岸和凸岸
练习:右图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
(1)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 断面的是( D ) E F E E F E F E F F A B C D (2)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B ) A、 B、 C、 D、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E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F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二、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
C
A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形成于河口海滨地区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 城市 乡村
聚落选择的原则:趋利避害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的利与弊有那些? 利: 地平土肥水足 水路交通便利
弊: 水患灾害
P81 活动: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 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 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 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河流上游(山区)海拔高平地少,A近河, 地平土肥,取水方便; 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高地B可减小洪水的 威胁。
P81 活动: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B;B位于两河交汇处,人流、物流量大; 同时,B处地平土肥水足,便于农耕和基 建,
河流地貌的发育

聚落形状 多呈狭长 的带状
呈明显的 条带状
呈带状 、团状
35
中下游海拔 较低,聚落建在 地势较高的地方, 可避免洪水的威 胁。
上游海拔较 高,平坦地形少, 聚落靠近河流分 布,取用水比较 方便。
①两河交汇处,交通量大
②水源充足,便于发展
③地形平坦,便于农耕、基
.
建
36
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 依次是( ) A.伸长、加深、展宽 B.展宽、加深、伸长 C.伸长、展宽、加深 D.展宽、伸长、加深
.
37
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 的高亢之地,是因为(双项选择)
A.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B.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C.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 D.便于搬迁和居住
.
38
冲积平原的组成和形成过程
洪积—冲积平原
多个洪积扇或 泥沙沉积,形成洪 冲积扇连接 积扇或冲积扇
季节性洪水或 河流在山区流 动
地势陡峭 携带大量砾 水流速度快 石和泥沙
水流流出谷口,地 势趋缓,水道开阔 流速放慢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被废弃 河流 并连接在一起 改道
洪水被淹没 继续沉积
中下游地区,侧蚀 凹岸侵蚀,凸岸堆 枯水期露出水面 加强,下蚀减弱 积,水下堆积体 形成河漫滩
三角洲平原
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
河流入海口
坡度平缓 水流减慢.
.
29
你认为虎跳峡河谷应该与下列哪幅河流的 横断面图相对应?
有人说数万年后虎跳峡可能不在当前位置,你 是否认同?为什么?
.
30
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A,乙—B,丙—C B.甲—B,乙—A,丙—C C.甲—C,乙—B,丙—A D.甲—C,乙—A,丙—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处地貌类型及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三角洲—流水侵蚀 B冲积扇—流水沉积C.三角洲—流水沉积 D冲积扇—流水侵蚀
2.乙处附近的聚落
A.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地区 B.主要沿河呈带状分布
C.比山区聚落服务范围小 D.夏季易受到洪涝影响
心滩坝是河流中下游河段常见的地貌,下图为某河流心滩坝地貌演化模式图,图中abc表
示不同发育阶段。据了解,该地貌与河流底部的河床形态有关。据悉,在a~c阶段中,河
流流量流速有所增长,且在c阶段前经历过一次洪水过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a阶段心滩坝的位置及其成因是
A.河床凹陷处,流速减慢,外力堆积 B.河床凹陷处,流速加快,外力侵蚀
C.河床凸起处,流速减慢,外力堆积 D.河床凸起处,流速加快,外力侵蚀
4.在a→b→c的发展过程中,图示区域的心滩坝
A.数量明显减少 B.位置没改变 C.出现新的水道 D.没有被侵蚀
下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河流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在( )
A.河流发源地 B.河流上游 C.山区 D.河流下游平原
6.图中河道断面a—b形态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是( )
A.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B.河道弯曲的影响C.地势高低的影响 D.人类活动的影响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
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
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对河谷处地质构造类型及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8.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比甲更可能出现聚落 B.丙比丁更可能出现溶洞
C.阶地T2的抬升晚于T1 D.甲地点以侵蚀作用为主
积扇是在一定气候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天山北麓冲积扇地貌广泛分布,
其中玛斯河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受山麓带的构造隆升影响,由南向
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和活动断层发
育。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地区的特点是( )。
①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②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
③耕地分布北少南多 ④扇体边缘可能有大量地下水溢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l至F4四期演变的地
质作用最可能是( )。
A.地壳间歇性抬升 B.地壳间歇性下降
C.风力搬运、沉积作用 D.冰川搬运、沉积作用
11.蘑菇湖水库的水源直接来自于( )。
A.高山冰雪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大气降水 D.地下水
二:综合题
1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
A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B___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C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
(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______________深,______________大,
多______________,水能资源______________;C处河段特征:______________,
泥沙______________,江面宽广,利于______________(交通)。
(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上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______)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