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口岸PPT课件

合集下载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历史与现状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历史与现状

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所谓城市化过程,实际上只是一个通商口岸化的过程。

通过对通商口岸和通商口岸化的考察,准确地把握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沉的程度,可以准确地把握中国畸形城市外壳内部潜生的现代化种粒如何冲破重压,逐步发育成长。

通商口岸,从字面上讲,是指国家或地区间为贸易往来而设立的港口。

但在近代中国,通商口岸是具有特定的内涵的。

一般地说,通商口岸就是条约口岸,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大都是通过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关条款的规定开辟的。

但到清末,租借地,自开口岸的出现使通商口岸和条约口岸的概念逐渐有了新的发展。

一般论者认为,条约口岸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在那里,有完全通商的权利,在那里,可以设立领事馆,在那里,有一个海关衙门”,这一类可以称作标准条约口岸。

第二类,“在那些城市里,一般是没有海关衙门的,没有领事馆,外国人是不应该在那里永久居住的。

”这一类虽说亦属标准条约口岸,但大多数不沿海、沿江、沿河。

第三类,“沿着长江和西江的某些地方,有所谓访问口岸,在这些商埠,外国公司的轮船可以为着装货和载客而在那里停泊,在另外一些这样的商埠,该轮船只能为载客而停泊”。

[①a]当然,另一些论著并不认为这些所谓“访问[②口岸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条约口岸性质,他们仅仅承认这些口岸具有变相条约口岸的性质,”a]而另外一些论著,则根本不承认其所具有的条约口岸性质,[③a]之所以造成以上认识差异,大概主要是各家对条约口岸的标准有不同的看法。

后两种观点将条约口岸的标准严格限制在条约明确规定的与南京条约诸条约所开列的通商口岸权利相等的口岸,而前一种观点则把条约规定的各类口岸都划入条约口岸之列。

尽管在认识上有差异,各家对各类口岸的基本特征还是不易发生争论的,因为这些口岸基本特征都早已为条约明确规定。

随着通商口岸的不断增辟,各口岸间的交通,通讯等联系逐步完善,处于腹地的广大地区开始为它们所左右,于是就形成了口岸体系。

通商口岸反映列强侵华的变化

通商口岸反映列强侵华的变化
1、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内容: 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为营口)、烟台、南京、镇江、汉口、九江、淡水 台湾 汕头 琼州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3、1860年 中英 中法《北京条约》 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准许华工出国 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增至800万两白银 4、1895年4月《马关条约》 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近Βιβλιοθήκη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 片战争后开 放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通商口岸与近代中国的形成

通商口岸与近代中国的形成

2019年第1期国际学术动态通商口岸与近代中国的形成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8年7月6~9日,由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共同主办,台湾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协办的“通商口岸与近代中国的形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历史学院楼顺利举行。

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分为知名学者报告和青年学者分组研讨两种形式交替展开。

知名学者报告环节,主要有18位知名学者作了主题讲演。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吕芳上围绕1930年代国家路向的选择展开,认为1930年代是中国“民族国家”与“现代国民”形塑的重要阶段。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教授讲授了“晚清商会与中国式市民社会雏形的形成”一题。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素芬描述了近代渤海湾与中韩贸易的概况。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江沛教授作了题为“新式交通体系的初兴与近代华北城市格局的变化”的报告,揭示新式交通与近代华北城市格局之间的关系。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黄自进研究员对孙文与蒋中正的“知”、“行”观进行比较,并诠释其政治涵义。

东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唐启华讲述了1927~1928年天津英租界归还谈判的详细情况。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光哲作了一场关于对现代中国知识人研究进行反思的报告。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王奇生教授为与会代表呈现了北伐“知青”的革命厄运。

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柯惠铃副教授谈论了“五四”及后“五四”时期的女性与公众议论,讨论了“情”的社会化与政治化问题。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张哲嘉以具体事例剖析了清末中外刑事纠纷与尸伤检验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郑成林讲演题目为“中国近代商会法律的表达与实践”。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黄克武解释了《天演论》的产生,并谈论了北洋水师学堂时期的严复。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利民研究员以华北区域为例分析了城市史与区域史的关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34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34张PPT)
2、直接原因(借口):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 中国市场
3、起止时间: 1856~1860年 4、开始标志:英军炮轰广州 5、结果:
攻占天津、北京,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6、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北京 天津
战争的进程:
1、第一阶段(1856年—
1858年) 1856年10月
学习目标
1.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 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 实。 2.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
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
材料展示: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 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 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 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赔偿英国400万两白银, 法国200万两 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 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 岸自由航行
英法各增至800万两 增开天津
其他权利
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并 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承认《天津条约》 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 有效 经商、自由传教
影响: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条约》
相同
扩大
加深
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诗歌朗读
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
---致额尔金勋爵

通商口岸

通商口岸

综上所述,近代通商口岸和租界与如今改革开放中的口岸 开放的本质区别:
(1)前提不同:近代通商口岸和租界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主权沦丧的情况 下提出的。改革开放中的口岸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 合作时代,中国政府作为主权国家在中外平等交往,坚持 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2)性质不同:近代通商口岸和租界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 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 进行殖民掠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潮流。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1858年,《天津条约》,开放营口、烟台、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1859年,《北京条约》,开放天津。
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商埠和租界
商埠就是一个国家指定的准允外国人前来通商的地方。
分为两类:约开商埠和自开商埠。 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 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 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土地国有 化)。 租界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从被动到主动
——如何认识近代通商口岸和租 界与如今改革开放中的口岸开放有着 根本区别
By 402
近代通商口岸和租界与现代口岸开放 的区别比较
一、时代背景 二、内涵属性 三、历史影响
近代
改革开放 国际:和平与发展 全球化 和国际化 新旧格局交替 国内: 政治:十一届三中全 会召开。党的马克思主 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 主义的政治路线 ,党的 组织路线。 经济:解放发展生产 力,国民经济逐步恢复。 文化:粉碎四人帮, 批判“两个凡是”,文 革结束。

中国近代通商口岸与改革开放特区的根本区别 2

中国近代通商口岸与改革开放特区的根本区别 2

中国近代通商口岸与改革开放特区的根本区别从1840年到1945年,近代中国经受着外国列强的不断压迫和掠夺,鸦片战争,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在列强的压迫下中国被迫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地为对外通商口岸,《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是,同样是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所不同,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与中国改革开放后所设立的经济特区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与利益却是大相径庭的。

那些因为不平等条约而被开放的口岸,最终成为了中国白银外流的出口列强的摇钱树,而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特区却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春天。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同是开放的口岸却带来了如此巨大的不同呢?其最根本的不同就是,近代中国在列强的压迫之下所开放的通商口岸是被迫的,而中国搞个开放后所设立的经济特区是自主决策的。

两者的决策人不同,所站在的立场自然也就不同,列强们希望通过开放口岸来使自己在中国了利益最大化,他们是抱着瓜分中国的目的来的,这样的决定给中国带来的必然是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而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人自己根据国情和中国的发展需要所决定的,他给中国带来的必然是有利与发展和有利于人民幸福的影响。

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永远不变的真理。

19世纪的中国,清政府江山风雨飘摇,长时间的闭关锁国使得中国早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这个曾经自诩是“天朝上国”的清政府的春秋大梦终于在1840年被英国人的一生炮响给炸醒了。

从那以后,正如开头所说,中国同列强们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开放了沿江沿海的数十个通商口岸,这些被迫开放的口岸虽然为中国带来的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但是它们却损害了中国主权,让中国白银外流,使广大农村破产,中国与西方经济发展的差距越益加大等等,而且它们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耻辱体现。

这种背景下的开放实际是对中国民力财力的掠夺,根本不能使中国得到发展。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上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精品PPT课件

偶尔来给自己一点喘息的余地和放松的空间吧,只为回归纯粹。 于是,我选择了一个周五的傍晚,住进了“花筑”民宿,来到了位于迪士尼周边2km的小镇。
算是给自己放一个小假,只为圆一场童话梦。 穿梭回到童年,就为简单、不知所谓的快乐一番。
我选择了一家名叫“花筑“的客栈,热情友善体贴的老板会在上海地铁11号线的终点站迪士尼和客栈之间,往返接送你的整个行程。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 千米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条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约 主 ②协定关税 要 ③五口通商 内 ④领事裁判权 容
①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沙 俄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 米的领土
②十一口通商 ③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影 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结 封建社会。 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请问,你怎么选择?真实情况是,好多人嘴上会说选A,但最终大都会选B。因为人们都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当然选B,只有傻子才会选A。
谁愿意等那么长的时间?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到头来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似乎快速获取、及时行乐是人们的天性,人们的很多心理状态是由几万年基因的进化决定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就等于理解,就是温情,就是关心。 带着对自己思考后肯定的回答,我安稳的睡去。
当心平和了,睡眠也就踏实了,也就能为第二天的童话镇“漫游”提供力量了。
第二天早八点,民宿老板娘准时敲门,在简单收拾过后,就出发前往迪士尼乐园了。
迪士尼乐园,在这片最神奇而真实的土地上,总有一些属于你自己的magic moment,我们虽然知道它不是生活的避难所,但总还是想让这份美好永驻。
材料二:
年代
1837——1839年
英输华货物总值 年均不到100万英磅

关于通商口岸的研究综述

关于近代通商口岸研究的史学综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放了广东,厦门等通商口岸,由此产生了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制度,随着中国与西方交流的加深,通商口岸也由沿海到沿江并逐渐深入内地,那么近代到现代,越来越多的史家将研究对象放在通商口岸,这个近代中西交往的产物上,他们的观点,方向以及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一、通商口岸的涵义及分类研究通商口岸的涵义研究未形成专门性的著作,都是夹杂在其他研究通商口岸的著作中,且大多史家将通商口岸与条约口岸,贸易口岸,条约港口,条约商埠等相等同。

如吉普鲁著的《亚洲的地中海 13 21世纪中国、日本、东南亚商埠与贸易圈》 2014第十章《被迫开放与通商口岸》中,作者将开放港口称为停泊港,并把港口,加上开放城市、沿海和沿江港口、边境市镇及铁路枢纽成为商埠,即贸易口岸。

这些开放对外贸易的口岸可一本分为三类:“条约商港”、中国政府自愿开放的口岸、以及不允许外国人转运的居留口岸。

另外杜语<《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年第6期> 中认为:通商口岸,从字面上讲,是指国家或地区间为贸易往来而设立的港口,但到近代中国,通商口岸是有特定内涵的。

一般地说,通商口岸就是条约口岸,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大都是通过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关的规定开辟的,但到清末,租借地,自开口岸的通商口岸和条约口岸的概念逐渐有了新的发展。

一些论者认为,条约口岸还可进一步划分为几类,第一类:“在那里,有完全通商的权利,在那里,可以设立领事馆,在那里,有一个海关衙门”,这一类可以称作标准条约口岸。

第二类:“在那些城市里,一般是没有海关衙门的,没有领事馆,外国人是不应该在那里永久居住的。

”这一类虽说亦属标准口岸,但大多数不沿海、沿江、沿河。

第三类,“沿着长江和西江的某些地方,有所谓访问口岸,在这些商阜,在这些商阜,外国公司的轮船可以为着装货和载客而在那里停泊,在另外一些这样的商阜,该轮船只能为载客而停泊。

口岸管理概述我国口岸管理的历史沿革-PPT课件

26
(2)外籍船舶修理点:(19家) 定海区(8家):浙江省海运集团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
限公司、舟山市海晨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舟山市沥港船舶 修造有限公司、舟山市定海区册子船厂、舟山市宏洲船舶 修造有限公司、浙江弘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市金舟 船厂、舟山南洋船业有限公司。
普陀区(8家):舟山龙山船厂、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 司舟山分公司、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浙江东鹏 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 山市沈家门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兴业有限公司船厂、 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渔轮厂。
53
面对这种强大的外界压力,清政府采取了闭关自 守的消极防御政策。 在沿海,关闭大多数通商口岸,限定外国人只可到 广州一地进行贸易,并限制外国商人在广州的贸易 日期和居贸时间。 在陆地,于几万里的北部边境建立“卡伦”制度, 以防范沙皇俄国的军事侵扰和不平等贸易。在漫长 的中苏边境广布“卡伦”,担负防止侵扰、监管贸 易、监督游牧、捕逃捕盗、会哨巡逻等许多职责, 把整个边境全部管理起来。但是这一制度必须有强 大的国力作后盾方能发挥作用。
8.会同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并提出口岸查验制度和管 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9.建立健全口岸综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而制 定口岸综合管理法规。
10.组织口岸综合管理干部培训和口岸相关单位业务 人员的业务培训。
11.组织交流口岸管理经验。 12.组织开展共建文明活动等。
37
(二)口岸管理的特点
6
★从广义上讲口岸是指国家设定掌管对外经济贸易和 国际交往进出活动的场所。
★具体地说,口岸是指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 国(边)境的港口、机场、车站通道等,是国家对外 交往的门户。
7
对外开放的口岸是国家批准的中外籍人员、货物、 交通运输工具和国际邮包邮件出入国(边)境的水运 港口、国际航空机场、国(边)境铁(公)路车站、孔 道等。

清季中国通商口岸的布局与云南省城开埠研究

清季中国通商口岸的布局与云南省城开埠研究清季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割据局面,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开展贸易往来,清政府推行了开埠政策。

该政策允许外国贸易商在中国的特定口岸开展贸易活动,同时也允许中国的商品流向全球市场。

云南省在清季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

本文文章将重点探究清季中国通商口岸的布局和云南省城开埠的情况。

清朝开埠政策开始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之后陆续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固定的口岸进行贸易活动,这也被称作是“开放洋务”。

它将中国划分为通商口岸与禁止通商口岸两类,其中,通商口岸包括沿海8个口岸和9个内河口岸。

这9个内河口岸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河两侧的黄河、长江、汉水、湘江等内流河流域,其中虎门口为图克辅助的内河口岸之一,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之一。

云南省作为中国多个交通要地之一,也成为了中国的通商口岸。

清朝在此地设立了昆明、曲靖、大理、芒市、保山、丽江等六个边境口岸,它连接了东南亚、中南半岛和中亚等多条贸易通道,使缅甸、老挝、越南等国通过云南省与中国其他地区开展贸易。

云南省城开埠的情况清朝初期,云南省的贸易主要集中在滇池和滇南的古滇市场,以及滇西的昔阳、巨平、剑川等地的集市。

这些市场主要是由土司或寺院控制的,交易主要是靠在拖河、漾濞、普者黑等地的木筏和船只运输。

清政府为了振兴国家经济和维护边疆稳定,开始在云南省建设开埠城市,引进外商,开放贸易。

首先在云南省开放的是曲靖和昆明,之后陆续还开放了大理、保山和丽江等城市。

曲靖是云南重要的军事和贸易重镇之一,曲靖开埠是清朝首批开埠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内河航运的中心港口之一。

曲靖市长期是滇中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拥有起步较早的绸缎业和盐业,经过开埠后,曲靖市的出口商品逐渐丰富,包括绸缎、盐、茶叶、烟草等。

同时,突尼斯、沙特、伊朗、约旦、利比亚、叙利亚、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地的贸易商开始纷纷来曲靖市盘货、订赔,从而使得曲靖市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交流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结果不同:近代通商口岸和租界的建立有 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中的 口岸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
14
从被动到主动
——如何认识近代通商口岸和租 界与如今改革开放中的口岸开放有着 根本区别
.
By 402 1
近代通商口岸和租界与现代口岸开放 的区别比较
一、时代背景
二、内涵属性
三、历史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2
时代背景
近代
国际:工业革命 资本主 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改革开放
国际:和平与发展 全球化 和国际化 新旧格局交替
国内:
命存
关运
化②传① 、促播中 科进及国 技西民民 的方族族 进思运主 入想动义 。、兴广
文起泛 。
.
本中新通 主心式商 义,生口 的诱产岸 发发事是 展了业中
中与国 国商近 资业代
近通 代商 新口 兴岸 社孕 会育 阶中 层国 。
11
历 史 ①试验场——撬起落后体制的巨石。 影 响 ②窗口——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
(2)性质不同:近代通商口岸和租界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 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 进行殖民掠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 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潮流。
.
13
(3)方向不同: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相一致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而不是搞全盘西化,把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 系。
政治:从18世纪下
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走向
衰败,清王朝政治黑暗,国
防薄弱,财政拮据,国势日
衰。
经济:自然经济占
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缓慢
文化:清王朝文化
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资
本主义文化传入。
.
国内: 政治:十一届
三中全会召开。党的马 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 党的组织路线。
经济:解放发
展生产力,国民经济逐
步恢复。
文化:粉碎四
人帮,批判“两个凡
3
内涵属性
——近代
近代通商口岸是西方列强通 过战争等方式,强迫清政府开放沿江 沿海等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打开中国 市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的工具。 通商口岸一句话概括就是条约口岸。
.
4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1858年,《天津条约》,开放营口、烟台、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1859年,《北京条约》,开放天津。 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中的口岸开放 是新中国采取对外开放政策而形 成的包括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 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 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形成对外开 放的新格局。
.
8
开放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 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 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 14个港口城市。
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 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开放区
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
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9
.
10
历 史
通商口岸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者独特 的角色,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之起 点和重心。
影 响
政治方面 文化方面
经济方面 社会方面
——
系②动①

密租的推

切界开动
。与展了
中。救
国亡
革图
——
③辐射器——带动其他省市的发展。

革 开
④对保持港澳地区繁荣稳定的促进

作用。
.
12
综上所述,近代通商口岸和租界与如今改革开放中的口岸开 放的本质区别:
(1)前提不同:近代通商口岸和租界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主权沦丧的情况下 提出的。改革开放中的口岸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合作 时代,中国政府作为主权国家在中外平等交往,坚持国家主 权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
5
.
6
商埠和租界
商埠就是一个国家指定的准允外国人前来通商的地方。 分为两类:约开商埠和自开商埠。
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 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 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土地国有 化)。
租界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
7
内涵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