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NOX排放的燃烧技术

合集下载

采用燃烧技术降低电站锅炉NOx排放量

采用燃烧技术降低电站锅炉NOx排放量

用低 N 0燃烧 技术 , 既能降低 锅炉 N x 0的排 放量 ,又 能提 高 锅 炉运 行经 济 性和 安 全 性 。 因此 ,对 早 期投
产运 行锅 炉重 点进行 燃烧 器 改造 , 以降低 N x 放 , 0排
染物 控制 愈来 愈受 重视 ,根 据调 查结 果 ,18 95年在
中国各主要城市中测定 的大气污染物 ,烧煤产生的
致 力 于研 究 降低 N x 煤技 术 。 前苏 联 高浓 度 给粉 0燃 如
技 术 、 日本 三 菱重 工 的 P M型燃烧 器 、美 国 B &W公
司 的 P X燃烧 器和 D B X L双调 风旋 流燃烧 器 及德 A R—C
(1)大 多数 煤粉 火 焰温 度 不 太 高 ,尤其 是 固
且其 5  ̄转 为 N x 速型 N x 0/ / o O,快 O的生 成量仍 将 小于总
采 用燃 烧技 术 降低 电站 锅炉 N 0 排放 量 Nx 5 0 的 %,而通 常 的煤含 有 1 %~2 %的原始氮 。所
以快 速型 N x 不 多被燃 料 型 N x 遮掩 。 0差 O所
( h r a O)和 快速 型 N x( r m t N X T e m lN x O P o p O )3种 ,
己 引起 全 球 范 围 内普 遍 重视 ,绝 大 多 数 国家 和地 区
都 制定 了较 严格 的 限制 N 放 的法规 和标 准 ,中 国 0排 也 于 19 9 6年 8月开始 实施 6 0 m N 。 5 g/ m 的排放 指标
N 6 % ,而 发 电厂燃煤 又 占较大 的比例 , 18 O占 5 95
年 中 国发 电及 供热 煤 耗约 2 7亿 t,推 算排 入大气 . 的 N O 可达 10万 t;2 0 5 0 7年 煤耗 量 已达 2 6亿 t,

低NOx燃烧技术

低NOx燃烧技术

欧洲标准:200 mg/m3 ,挥发分较高、发热量高的商品煤。
美国标准: 180 mg/m3,全部挥发分较高的烟煤; 日本标准: 150 mg/m3,基本是燃烧原煤(包括洗块、洗中、洗末) 中国标准: 200 mg/m3,2003年以前投产的锅炉。 100 mg/m3,2003年以后投产的锅炉。 劣质煤(洗中煤、洗末煤)挥发分低、灰分高、发热量低、高水 分的煤种。
4.2 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当空气不分级燃烧时,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限制 反应区内氧浓度的目的,因而对热力型NOx和燃料型NOx的生成都有明显 的控制作用,采用这种方法可使NOx生成量降低15%~20%。但是CO浓度 会随之增加,燃烧效率下降。当采用空气分级时,可以有效NOx排放量, 随着一次风量减少,二次风量增加,N被氧化的速度降低,NOx排放量也 相应下降。
1.3 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
• 美国光化学烟雾对农业和林业的危害曾波及27个州。 • 1952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附近农作物一夜之间严重受害;6.5 万公顷的森林,29%严重受害,33%中等受害,其余38%也受轻度损害。
2
序号
“十二五”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GB13223-2011)
污染物项目 烟尘 全部 新建锅炉 二氧化硫 适用条件 限值 30 100 200(1) 200 400(1) 100 200(2) 0.03 30 100 200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挥发分N/燃料N,%
时间,ms
影响NOx生成的主要因素是: 一、炉膛温度水平,炉膛温度越高,NOx排放量越大; 二、高温燃烧区的含氧量,过量空气系数越高,NOx排放量越大。 因此在低NOx燃烧器设计时,在高温区低氧、在相对低温区过氧的燃烧方 式。

低氮燃烧技术16747

低氮燃烧技术16747

低NOx燃烧技术简介一??概述:用改变燃烧条件的方法来降低NOx的排放,统称为低NOx!烧技术。

在各种降低NOx排放的技术中,低NOx燃烧技术采用最广、相对简单、经济并且有效。

二??低NOx燃烧技术方法:1、空气分级燃烧空气分级法是将燃烧用的空气分阶段送入,进行“缺氧燃烧”和“富氧燃尽”,使其避开温度过高和大过剩空气系数同时出现,降低NOx的生成。

在“缺氧燃烧”阶段,由于氧气浓度较低,燃料的燃烧速度和温度降低,抑制了热力型NOx生成;由于不能完全燃烧,部分中间产物如HCN和NH3会将部分已生成的NOx还原成N2,从而抑制了燃料NOx的排放;然后在将燃烧所需空气的剩下部分以二次风形式送入,即“富氧燃尽”阶段,虽然空气量多,但此阶段的温度已经降低,新生成的NOx量十分有限,因此总体上NOx的排放量明显减少。

2、燃料分级燃烧燃料分级法是把燃料分为两股或多股燃料流,这些燃料流经过三个燃烧区发生燃烧反应。

把80%-85%的燃料送入主燃烧区进行富氧燃烧,余下15%-20%经主燃烧器上部送入再燃烧区,在空气系数小于1的条件下进行缺氧燃烧,主燃烧区产生的NOx被还原,从而减少NOx的排放量;为减少不完全燃烧需加空气进行燃尽。

3、烟气再循环燃烧烟气再循环法是在锅炉的空气预热器前抽取一部分低温烟气直接送入炉膛,或渗入一次或二次风中,降低氧浓度、火焰温度,使NOx的生成受到抑制,降低NOx的排放。

将部分低温烟气直接送入炉内或与空气(一次风或与二次风)混合后送入炉内,因烟气的吸热和对氧浓度的稀释作用,会降低燃烧速度和炉内温度,因而减少了热力型NOx三??低NO/然烧器根据上述低NOx l烧技术,我公司引进开发出以下型号的低NOx燃烧器:1、HDRB型低NOx然烧器;2、HHT-NRH低NOx燃烧器;3、HXCL型低NOx燃烧器;4、HWS型低NOx燃烧器;5、HDS型低NOx燃烧器;6 HSM型低NOx燃烧器;7、??HPM型低NOx燃烧器。

低NOx燃烧技术原理及其技术性能分析

低NOx燃烧技术原理及其技术性能分析

低 NOx 燃烧技术原理及其技术性能分析摘要:简要介绍了燃煤电厂NOx产生机理以及目前主流的低NOx燃烧技术原理。

关键词:低NOx燃烧技术;燃烧调整;锅炉燃烧效率;1低NOx燃烧技术原理及技术性能分析1.1空气分级燃烧空气分级燃烧技术(Air Staging)最早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比较成熟的低NOx燃烧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燃烧所需空气分成两级送入,一级送入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对于燃煤锅炉一般为理论空气量的70%~75%。

其余空气经由布置在燃烧器上游的专门空气喷口OFA(Over Fire Air)送入炉膛继续完成燃烧。

人为地形成准双区燃烧,即主燃烧区和燃烧完全区[6]。

主燃烧区内由于缺氧使燃烧处于“富燃料燃烧(贫氧燃烧)”状态,燃烧速度和温度降低,抑制了热力型NOx的生成。

此外,燃烧过程中生成的CO、NO、以及燃料中氮分解产生的CO、NO、HCN和NH等化合物相互复合作用同样也抑制了3燃料型NOx的生成。

燃烧完全区内燃烧所需其余空气以二次空气输入,调整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使未燃尽燃料燃烧完全。

此时虽然送入空气量较多,同样会使一些中间产物被氧化成NO,但由于空气分级技术此时反应区已由温度高的主燃烧区转移到温度低的燃烧完全区,抑制了燃料型NOx的生成。

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后可使NOx排放量降低30%~60%。

尽管空气分级燃烧弥补了简单的降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所导致的燃料未完全燃烧损失和飞灰含碳量增加的缺点,但是,若主燃烧区,燃烧完全区两级空气比例分配不合理,或者燃烧混合条件不好,则会增加不完全燃烧带来的损失。

同时,主燃烧区的还原性气氛将导致灰熔点降低从而引起锅炉结渣和受热面腐蚀。

1.2燃料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通常采用的形式是燃料再燃烧技术,将燃烧过程设在三个区(主燃区、再燃区和燃尽区)进行,也称为三级燃烧技术,如图2-3所示。

其所依据原理为主燃区形成的NOx会在次燃烧区和烃根CHi、未完全燃烧产物(CO、C、。

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

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

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氮氧化物(NOx)是指由氮和氧构成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氮(NO)。

它们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活动的副产品,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氮氧化物是一种有害的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如呼吸道疾病、酸雨、臭氧层破坏等。

因此,减少和处理氮氧化物的排放成为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介绍几种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2.应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SCR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氮氧化物处理技术之一、它通过在烟气中注入尿素溶液或氨水,利用催化剂将氮氧化物和氨进行催化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SCR技术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可靠性好等优点,能够将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减少90%以上。

3.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SNCR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氮氧化物处理技术。

它不需要使用催化剂,通过向燃烧系统中喷射氨水或尿素溶液,利用高温下氨与氮氧化物之间的非催化反应来降解氮氧化物。

SNCR技术具有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的优势,但其氮氧化物降解效果相对较差,对温度和氨水喷射量的控制要求较高。

4.使用低氮燃料:燃料选择也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一种有效方式。

采用低氮燃料,如低硫燃料、天然气等,可以减少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

此外,可以通过煤粉配套等技术手段,控制燃烧设备的供氧量,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5.进行烟气脱硝:烟气脱硝是另一种常见的氮氧化物处理技术。

它通过在烟气中喷射氨水或尿素溶液,利用氨与氮氧化物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该技术适用于烟气中硫酸成分较少的场合,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

6.强化排放控制管理:除了技术手段外,强化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管理政策,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监管和检查,落实企业的环保责任,可以促进氮氧化物排放的监测和控制。

综上所述,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包括提高燃烧效率、应用SCR和SNCR技术、采用低氮燃料、进行烟气脱硝以及强化排放控制管理等。

sncr排放标准

sncr排放标准

sncr排放标准SNCR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的缩写,是一种常用于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技术。

它基于氨气与燃烧产生的NOx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还原为氮气和水蒸气,从而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SNCR技术的排放标准通常由各国政府或地方监管机构制定,旨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一些国际上常见的SNCR排放标准:1.欧洲标准:欧洲联盟制定了一套严格的SNCR排放标准。

根据欧盟指令2024/75/EU,大型燃煤电厂的SNCR系统应该在正常运行时能够将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减少至少50%。

2. 美国标准:美国环保署(EPA)规定了针对不同行业的SNCR排放标准。

例如,电力生产行业的燃煤电厂应该使用SNCR技术将NOx排放控制在615 mg/m3(6%氧含量)以下。

4. 日本标准:日本环境省通过制定“工业排放气体(NOx等)指定排放源浓度的控制”规定了SNCR排放标准。

例如,发电厂的SNCR系统应该将NOx排放减少至100~200 mg/m3要满足这些排放标准,SNCR系统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性能。

这些要求可能包括:1.高效的还原反应:SNCR系统应该能够在低温下(约850-1100℃)实现高效的还原反应,将NOx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2.稳定的操作:SNCR系统应该能够在不同负荷和燃烧条件下稳定运行,并保持一致的SNCR效果。

3.准确的氨气投加:SNCR系统应该能够根据燃烧条件和NOx浓度变化进行准确的氨气投加,以实现最佳的SNCR效果。

4.辅助控制技术:SNCR系统可能需要配备辅助控制技术,如烟气分布调节和气体混合装置,以确保排放的均匀性和效率。

总的来说,SNCR技术作为一种降低NOx排放的有效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应用。

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通过制定相关的排放标准,推动企业采用SNCR技术,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保护人类健康。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发展,SNCR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为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比率

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比率

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比率一、低氮燃烧技术低氮燃烧技术是一种能够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技术。

在燃煤过程中,通过控制燃烧条件和反应温度等参数,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和排放。

低氮燃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空气分级燃烧技术:通过将燃料与空气的接触方式进行改变,降低燃烧区的氧含量,从而使燃烧温度降低,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和排放。

2.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将燃料分为多段进行燃烧,减少初始燃烧区的燃料含量,从而降低燃烧温度和氮氧化物的生成。

3.烟气再循环技术:将部分烟气回流到燃烧区域,降低氧含量和燃烧温度,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和排放。

二、烟气循环比率的计算烟气循环比率是烟气再循环技术中的重要参数,它表示回流的烟气量与总烟气量的比值。

烟气循环比率的计算公式为:循环比率 = (回流烟气量 / 总烟气量) × 100%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燃烧条件和设备参数来确定烟气循环比率的具体数值。

三、烟气循环对NOx排放的影响烟气循环对NOx排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燃烧温度:回流的烟气会降低燃烧区的温度,从而减少高温条件下NOx的生成和排放。

2.改变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方式:回流的烟气会改变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方式,从而影响NOx的生成和排放。

3.增加燃料在燃烧区的停留时间:回流的烟气会增加燃料在燃烧区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加燃料与空气的接触机会,减少NOx的生成和排放。

四、低氮燃烧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低氮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未来低氮燃烧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种低氮燃烧技术的联合应用:将不同的低氮燃烧技术进行组合应用,可以更好地降低NOx的排放。

2.增加烟气循环比率的控制精度:通过对烟气循环比率的精确控制,可以实现NOx排放的精确调控。

3.开发新型的低氮燃烧器:通过对燃烧器的优化设计,可以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

五、结论低氮燃烧技术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

超低氮燃烧器原理

超低氮燃烧器原理

超低氮燃烧器原理引言超低氮燃烧技术是一种有效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技术。

本文将详细探讨超低氮燃烧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燃烧器基本原理燃烧器是一种将燃料和氧气混合并点燃的设备,通过燃料的燃烧来产生热能。

燃烧器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燃料的供给:燃料通过管道输送到燃烧器中。

2.空气的供给:燃烧所需的氧气通过风机或压缩机输送到燃烧器中,与燃料混合。

3.混合及预混:燃料和空气在燃烧器中混合形成可燃气体,也称为燃气。

4.点火:用点火装置将混合气体点燃,形成火焰。

5.燃烧:在燃烧器内部,燃料与氧气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应,放出热能。

超低氮燃烧技术的发展背景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人们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氮氧化物是一类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其排放量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开发出低氮燃烧技术对于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超低氮燃烧器的工作原理超低氮燃烧器通过改变燃料和空气混合的方式,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排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超低氮燃烧器的工作原理:1. 燃烧器显微混合技术燃料和空气在燃烧器中进行显微混合,形成均匀的燃气。

这种混合方式使燃料更加充分燃烧,减少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排放。

2. 返料式燃烧技术将一部分燃烧产物重新引入燃烧器中供氧,与燃料进行再次混合,使燃料更加充分燃烧,减少NOx的生成。

3. 低温燃烧技术通过降低燃烧温度,使燃料的氮氧化物生成减少。

这种技术需要使用特殊的触媒来降低燃烧温度。

4. 分层燃烧技术将燃料和空气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燃烧,以减少燃烧过程中的NOx生成。

这种技术需要精确控制燃料和空气的分层比例和位置。

超低氮燃烧器的应用领域超低氮燃烧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锅炉工业锅炉是燃烧大量燃料的设备,排放的氮氧化物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大。

超低氮燃烧器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业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