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复习概要共90页文档
国际贸易复习提纲.docx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从本国口由贸易区或海关保税仓库再出口;二是 经过海关结关手续后的本国化商品再出口。
复进口(Reimport)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乂输入本国,则叫做复进口 或再进口。产生复进口的原因,或者是商品质量不合格,或者是商品销 佔:不对路,或者是国内木身就供不应求。从经济效益考虑,一国应该尽 量避免出现复进口的情况。国际贸易的基本类型
2、按贸易对彖的性质划分:
有形贸易(货物贸易)
无形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
冇形贸易
有形贸易(Tangible Goods Trade)是指买卖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 有物质形态的商品(如粮食、机器等)的交换活动。
无形贸易
无形贸易(Intangible Goods Trade)是指买卖一切不具备物质形态的商品的交换活动,例如运输.保险.金融.文化娱乐、国际旅游.技术 转让、咨询等方而的提供和接受。无形贸易可以分为服务贸易和技术贸 易。
或者说某种商品从甲国经市乙国输往肉国销售,对乙国來说,这 项买卖就是过境贸易。
在过境贸易中,又可分为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
过境贸易
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本国境内后不存放海关仓库而直 接运往B国;
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C国境内后存放仓库,然厉再运 往B国。
在过境贸易中,由于木国未通过买卖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因此,过 境商品一般不列入本国的进出口统计中。在总贸易体系中,间接过境贸 易计入该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屮。复出口复进口
复出口、复进口
出口贸易
出口贸易(ExportTrade)是抬将木国牛•产和加工的商品或劳务运往国 外市场进行销售,又称输出贸易。
国际贸易概论(DOC 73张)

1、充分利用国家政策: ①上海浦东即将建成自由贸易区,在其中可享受贸易、 加工优惠政策; ②义乌的国际金融改革试验区科享受贸易优惠政策; ③出口加工区可享受生产优惠政策。
《国际贸易》
2、一般地区享受对外加工贸易的四项优惠政策 ①加工贸易需要,可以免关税出口,原材料可减少10%的关 税; ②加工贸易中用于生产的设备,可以在限额内免除13%的设 备关税,但海关要监管5年; ③生产作业需要,可以购买国外生产车辆,可以免除车辆进 口的20%关税成本,同样监管5年; ④对出口产品,可以凭海关证明,到国税办理增值税退税( 平均优惠16%,国内增值税平均是17%,也就是说出口企业平均 只需要缴纳1%的增值税)。
《国际贸易》
4、内需由于通货膨胀局里,无法拉动。但我们也要清晰地 看到,近期内让中国经济大幅度走下坡路的因素也不存在,中 美关系在近期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尤其是经贸关系,美国(企 业)在外投资6000亿美元,其中4300亿在中国,而且都是跨国 大公司,而中国去年出口美国5700亿美元,并只有1.2万亿美国 国债,坚持10%就会导致美国失业率上升5%,双方利益交叉, 保证了我国对外贸易动荡剧烈、压力巨大,但不会有大的伤害 ,只要欧美经济复苏,国内经济就会复苏。
;
。
《国际贸易》
(四)租赁贸易方式(略)
(五)期货贸易(不等同买空卖空)(略)
《国际贸易》
五、当前对外贸易方面的最新情况
(一)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和外贸形势 外贸高速增长30年后,6月份开始第一次出现增速大幅度下降问 题,说明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不是很好,在过去十年中是经济形势 最严峻、压力最大的,主要原因有: 1、国内的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导致许多措施不能做,不敢做, M2(货币发行量)远大于商品价值。 2、世界金融海啸尚未缓解,还未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经济不景气 问题,导致外贸需求不旺盛,外销形势差。 3、今年以来,突发的国与国之间军事、外交等问题也困扰着中 国经济的发展(朝鲜核问题;南海、东海领土争端等)。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大纲核心知识点整理

国际贸易课程期末复习第一章导论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分类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现汇贸易与易货贸易;双边贸易与多边贸易(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直接贸易(Direct Trade)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买卖双方直接签订交易合同的贸易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方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买卖双方不直接签订交易合同的贸易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总贸易(General Trade System)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商品进出国境为准,总进口、总出口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System)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商品进出关境为准,专门进口、专门出口总贸易:从商品流通的角度统计贸易专门贸易:从商品生产的角度统计贸易第三节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概念对外贸易总值与世界贸易总值国际收支与贸易收支,净出口,净进口各种贸易指数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出)口贸易额指数,贸易量和贸易量指数拉氏指数= ∑P1Q0/ ∑P0Q0派氏指数= ∑P1Q1/ ∑P0Q1∑P1Q1/ ∑P0Q0进(出)口贸易量=进(出)口额/ 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出)口贸易量指数=报告期进(出)口量/ 基期进(出)口量国际贸易条件(T =PX / PM = 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对外贸易依存度Z =(X + M)/ GDP ×100%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初级产品(0-4);工业制成品(5-9)。
第四节国际贸易的发展、意义和作用贸易开放对一国的福利影响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初始形成发展深化水平分工、垂直分工、混合型、外包、网络分工等;影响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人口/劳动力规模与市场资本国际化国际生产关系经贸政策ES N ES E E P第二节重商主义货币,即金银贵金属(noble metal)就是财富;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创造与增殖金银财富的最有效途径;国家应当对货币流通和商品贸易采取严格的管制。
整理《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

整理《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内容】第1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Δ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含义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这种交换活动因为发生在世界范围内,所以又称作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对外贸易:狭义:指各种具体商品的进出口,即指一切有形商品的交易广义:是指国家与地区间的所有经济活动,还包括一切与经济有关的对外活动。
它包括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两个方面。
要点:1、不同国家、地区之间 2、涉及外币 3、涉及贸易平衡二、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1、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2、国际贸易的发展3、国际贸易大发展的动因Δ第3节对外贸易的分类一、货物贸易分类1、按货物内容划分 (P5)2、按货物移动方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贸易复进口贸易净出口贸易净进口贸易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劳务)运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贸易活动;进口贸易:就是将外国商品(包括劳务)购买后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的贸易活动;过境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实物运输必须经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而言,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复出口贸:是指当外国商品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到国外的贸易活动;复进口贸易:是指本国商品出口后,在国外未经加工又重新输入本国国内的贸易活动。
3、按交易对象划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直接贸易:商品直接从生产国销往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而进行的贸易,即指进出口两国直接达成的交易;间接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的行为(前面提到的过境贸易就是间接贸易的一种方式);转口贸易:(中转贸易),是区别于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直接贸易行为而言。
二、服务贸易分类三、技术贸易分类Δ第4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是指进出口以国境为标准,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前者称为总进口,后者称为总出口,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对外贸易额,即:总贸易额=总进口额+总出口额大多数国家采用,我国也属于总贸易的统计方法专门贸易体系:指进出口以关境为标准,进入一国关境的货物是本国的进口,离开一国关境的货物就是本国的出口,前者称为专门进口,后者称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专门出口额=专门贸易额目前采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国家的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复习.doc

期末复习一、填空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与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把以国际货币表示的世界所有国家进口货物额或出口货物额相加,即得世界货物贸易额。
3、贸易量是用价格指数调整后的贸易额。
4、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岀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Z比, 乂叫对外贸易系数。
5、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吋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屮的构成。
二、选择1、在国际服务贸易构成中,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相对下降。
2、就一国而言,国际贸易地理结构是一国对外贸易总值、出口、进口的国别地区分布情况。
3、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
4、出口贸易是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因外销而运出国境的行为。
5、进口的外国商品未经加工乂输出到国外时,称为复出口三、名词解释1、过境贸易:从商品生产国购货Z后,需要通过第三国的国境才能进入木国市场,对丁•第三国来说,这就是过境贸易。
对第三国来说,虽然没冇直接参与此项交易,但商品要进出该国的国境或关境,并要经过海关统计,从而构成了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部分。
2、货物贸易:是指物质商品(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进出口。
又称有形贸易。
比如:汽车、家电产品、服装的进出口。
服务贸易:指劳务或英他非实物商品的进出口而发生的收入与支出。
又称无形贸易。
比如:广告服务、咨询与调查、教育服务等。
3、服务贸易的跨境交付与境外消费跨境交付(cross-borger supply):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
不构成人员、物资或资金的流动,而是通过电信、邮政或计算机网络实现服务,如国际长途电话服务、金融和信息服务等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在一国境内向来自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4、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际贸易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2.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指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3.专门贸易体系:是国际货物贸易的一种统计方法,指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即以货物通过海关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4.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称为对外贸易量.以固定年份的价格为基期价格计算进出口贸易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货物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单纯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量,所以称对外贸易量。
5.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数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
7.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8.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经由第三国商人之手进行贸易的行为。
9.转口贸易: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或地区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从第三国或地区来看,即为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
10.传递:指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一个国家经济的盛衰通过对外贸易渠道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国经济发生影响。
11.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2.国际分工: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结果。
13.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矿业的分工。
14.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15.世界市场: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国际贸易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1、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法律和国际公约,本身不具有强制性或约束力;国际贸易惯例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产生法律约束力, 具有强制性;国际贸易惯例可以予以修改或变更。
(其中,国际贸易惯例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产生法律约束力, 具有强制性是指:1. 通过国内立法,将国际贸易惯例引入国内法中,或者在国内法明文规定适用国际惯例,2.通过国际立法,将国际贸易惯例引入公约或条约中,3.通过合同,在合同中直接引用某一国际贸易惯例4. 司法实践中引用国际贸易惯例,5. 默示适用国际贸易惯例)2、国际贸易惯例的作用:1、在国际贸易中适用惯例,不仅可以解决各国的法律分歧,而且还可以使一国的国际贸易业务在一定条件下不受外国法律管辖,从而可以避免被动局面,2、国际贸易惯例可以作为裁决或判决的依据。
通常买卖合同应尽可能将交易的主要事项加以约定,但因种种原因,合同不可能面面俱到。
如果贸易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某一些问题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约定,如交货时间、开立信用证的时间等,同时又未订明合同采用的惯例,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恰巧在这些方面出现了争议或纠纷,同时也无法从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中找到依据时,则有关仲裁或法院往往会引用具有一定影响性的国际贸易惯例作为裁决或判决的依据来解决贸易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或纠纷。
现在许多国家的仲裁或法院在可能的情况下,宁愿适用国际惯例,而尽可能不适用外国法。
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由国际商会制订,目前通用的是1990年的修订版,称为《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1990),于199O年7月1日正式生效。
这些术语现基本上分为4组:第一类为“E”组,只有一个术语:EXworks(卖方仓库交货);第二类为“F”组,要求卖方向买方指定的承运人交货,其中包括FCA(交至承运人),FAS(船边交货),FOB(船上交货);第三类为“C”组,由卖方负责签订承运合同,但对发生于装船和发运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或其他费用不负责任。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word版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第二章、国际贸易的概念一、什么是贸易?(含义)国际贸易是指一国(地区)同别国(或地区)之间进行的贸易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二、为什么要开展贸易活动?1、贸易的本质:通过交换获利。
为了满足双方的要求。
2、国家贸易的原因:·要素禀赋存在差异。
·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
·生产力水平存在差异。
广义的国际贸易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狭义的国际贸易之包含货物贸易。
三、名词 4---7页1、出口:是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商品、劳务或技术的贸易业务。
2、进口: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入商品、劳务或技术的贸易业务。
3、顺差:出口>进口4、逆差:出口<进口5、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有的比重。
6、进口替代:即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国内不能生产或质量不过关的产品的生产,实现国产化,以国产制成品替代进口制成品。
7、出口导向:是指通过技术引进,利用外资,发展本国工业,以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通过出口贸易的增长,带动经济发展。
8、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贸易指该与本国同期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四、国际贸易的分类 8页1、按货物移动方向,分为出口贸易: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以满足外国消费者的需求。
进口贸易:是指本国从他国输入商品到本国市场销售,以满足本国消费者的需求。
过境:指甲国经乙国向丙国运送商品,对乙国来讲是过境贸易。
转口贸易:在乙国发生贸易,则乙国变成输出国,丙仍是输入国。
2、征收标准关境:一国法律的海关法所适用的范围。
国境:国家的范围。
一国法律所适用的范围。
总贸易:以国境作为标准划分货物进出口的统计方法。
专业贸易:以关税作为标准划分货物进出口的统计方法。
3、商品形式:有形,无形。
4、运输方式:陆:公;铁;海;班轮;租船;空邮政运输:(1)公路网络(主体)进行国内,外运输,安全性,运费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