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春庄》

合集下载

10首写兰花的经典古诗词

10首写兰花的经典古诗词

10首写兰花的经典古诗词:
1.《家语》(春秋)孔子
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2.《饮酒·十七》(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3、《春庄》唐·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4、《兰花诗》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5、《兰》(宋)梅尧臣
楚泽多兰人未辨,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惟取芳馨袭衣美。

6、《种兰》宋代·苏辙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7、《三花斛三首右兰花》〔宋代〕杨万里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8、《兰花》宋代:易士达
春到兰芽分外长,不随红叶自低昂。

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

9、《兰花》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10、《高山幽兰》清代: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唐代诗人王勃的诗有哪些

唐代诗人王勃的诗有哪些

唐代诗人王勃的诗有哪些唐代诗人王勃的诗有哪些大家知道唐代诗人王勃的诗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八仙径》柰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

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

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3、《白下驿饯唐少府》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4、《别薛华》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5、《长柳》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

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6、《春日还郊》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7、《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

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

清尊湛不空,暂喜平生接。

8、《春游》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

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9、《春园》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10、《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11、《登城春望》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12、《冬郊行望》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13、《对酒春园作》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陕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14、《扶风昼届离京浸远》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15、《观佛迹寺》莲座神容俨,松崖圣趾馀。

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

颓华临曲磴,倾影赴前除。

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16、《观内怀仙》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

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溪。

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

《春庄》王勃.拼音版

《春庄》王勃.拼音版

春ch ūn 庄zhu ān ɡ
【唐t án ɡ】王w án ɡ勃b ó
山sh ān 中zh ōn ɡ兰l án 叶y è径j ìn ɡ,城ch én ɡ外w ài 李l ǐ桃t áo 园yu án。

岂q ǐ知zh ī人r én 事sh ì静j ìn ɡ,不b ù觉ju é鸟ni ǎo 声sh ēn ɡ喧xu ān。

【作者简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白话译文】 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花的小路,城外还有种满桃李的园子。

远离了凡尘俗世安静下来,连鸟叫声也丝毫不觉喧闹。

《春庄》原文和作者

《春庄》原文和作者

《春庄》原文和作者《春庄》原文和作者《春庄》是一首田园诗,借景抒情,也隐隐的表达了作者处世一种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不喜繁闹的城市而更喜欢幽静的山间林里(归隐山林)。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春庄》原文和作者,欢迎阅读与借鉴!。

《春庄》作品介绍《春庄》的作者是王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6卷。

《春庄》原文春庄作者:唐·王勃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春庄》注释①兰叶径:《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译文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有着种桃李的园子,可惜的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也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春庄》作者介绍王勃,(650~675)唐代诗人,字子安,著有《滕王阁序》。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

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

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

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

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

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6篇残缺之文。

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

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

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

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王勃最霸气十首诗

王勃最霸气十首诗

王勃最霸气十首诗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 《滕王阁》(节选自《滕王阁序》)诗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3. 《山中》诗句:“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4. 《蜀中九日》诗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 《别薛华》(节选)诗句:“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6. 《仲春郊外》(节选)诗句:“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7. 《白下驿饯唐少府》(节选)诗句:“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8. 《滕王阁序》节选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9. 《羁春》诗句:“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10. 《早春野望》诗句:“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11. 《春庄》诗句:“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12. 《落花落》(节选)诗句:“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13.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一诗句:“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14. 《采莲曲》(节选)诗句:“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15. 《秋日别王长史》(节选)诗句:“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16. 《寒夜思友三首》其一(节选)诗句:“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17. 《滕王阁序》其他名句诗句:“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18. 《送卢主簿》(节选)诗句:“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19. 《滕王阁序》中的壮志豪情诗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0. 其他未具体归属的诗作中的佳句诗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展望未来的诗句——《春庄》

展望未来的诗句——《春庄》

展望未来的诗句——《春庄》
《春庄》原文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春庄》译文山间的道路兰叶覆盖,城外的庄园桃李盛开。

不知不觉中把一切俗事抛开,而各种鸟的叫声也并不以为吵闹。

《春庄》作者简介王勃,650年-675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孙。

六岁善文辞,未冠,应举及第。

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斥之。

勃既废,客剑南。

久之,补虢州参军。

坐事,复除名。

勃父福畤,坐勃故,左迁交趾令。

勃往交趾省父。

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八。

勃好读书,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书之,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稿。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

勃有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卷。

唐诗25首

唐诗25首

2.《春庄》唐·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8.《放鱼》唐·李群玉
10.《马诗二十三首 (其四)》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11.《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12.《题西施石》唐·王轩
15.《过华清宫》唐·杜牧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22.《晚春》唐·韩愈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描写兰花最经典诗句

描写兰花最经典诗句

描写兰花最经典诗句兰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花繁而大,美观典雅,清香远溢,极具诗情画意,下面一起去欣赏一些描写兰花最经典诗句吧!描写兰花最经典诗句一、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春庄》唐·王勃二、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题画兰》清·郑燮三、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高山幽兰》清·郑板桥四、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兰花》明·刘伯温五、`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

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勤裼泄香。

《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宋·刘宰六、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七、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兰》宋·丁谓八、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九、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幽兰》宋·释文兆十、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题兰》清·郑燮十一、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石兰》宋·梅尧臣十二、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兰》宋·梅尧臣十三、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十四、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幽兰》唐·崔涂十五、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勃《春庄》
本文是关于王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春庄》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作者简介: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唐代诗人。

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从祖王绩,王绩的诗风直接影响了王勃的诗作。

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诗文为人称道。

王勃曾有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叹。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为“王杨卢骆”,世称“初唐四杰”。

他们四人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
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旧唐书》载:“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

”杨炯《王勃集序》上也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

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

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

”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曰:“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

刘祥道赞其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乾封元年(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

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亡,时年27岁,一说,26岁。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根据杨炯的《王勃集序》。

上面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二十八岁。

据此推断,王勃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另一种说法根据王勃自己写的《春思赋》:“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

”咸亨二年即671年。

据此,则当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0年)。

现在大多数学者多以后一种说法为准,认为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年),卒于上元三年(676年),时年27岁。

后世的人们只知《滕王阁序》文采的不朽,却不知当时王勃对旅途上萍水相逢的
知己的怀念。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

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

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

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

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

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6篇残缺之文。

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

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代表作《檄英王鸡》,《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