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形式要点浅谈

合集下载

沁园春词牌名的特点

沁园春词牌名的特点

沁园春词牌的特点包括:酬唱性、丰富的意境、旋律感强、语言简洁、贴近生活。

1、酬唱性:沁园春词牌多用于作曲和酬唱,而不是纯粹的文学创作。

它通常配合特定的曲调,以歌唱的方式表达情感。

2、丰富的意境:沁园春词牌注重描绘自然景物和涵养情感。

它常常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比喻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叹,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旋律感强:沁园春词牌的歌词通常具有鲜明的节奏和旋律感。

它常常有明快的音调和优美的押韵,使得词牌旋律悠扬、易于被吟唱。

4、语言简洁:沁园春词牌倾向于使用简练明快的语言,力求以简洁的文字表达情感。

它通常采用对仗和平仄的格律结构,使得词牌的语言更加鲜明有力。

5、贴近生活:沁园春词牌通常表达的是词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它通过对自然景物、季节变迁和人情世故等日常生活元素的描绘,让人们产生共鸣,并通过与读者共享心境来传达情感。

沁园春如何填词

沁园春如何填词

沁园春如何填词沁园春是一首杜甫的诗,这首诗以它的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婉约的诗句而著称。

填词是一种可以增添诗歌活力和创作乐趣的方式。

那么,如果要用沁园春来填词,应该如何进行呢?首先,理解沁园春的语境和主题是十分重要的。

沁园春这首诗是杜甫在与友人漫步园林时抱怨时事之作。

他看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却又深感时局的动荡和社会的不公。

因此,在填词时,应该保持相同的主题和语境,突出对于时代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其次,要保持适宜的篇幅和格式。

沁园春原诗有九首,每首六句,共五十四句。

在填词时,可以保持每首六句的格式,或者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诗歌形式,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冗长或过于简短,要保持与原作的平衡。

填词时要注意运用诗歌的修辞手法。

沁园春原诗中,杜甫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倒装等。

在填词时,可以借鉴这些手法,用来增添诗歌的韵味和表达的深刻性。

比如,可以运用类比来表达当代社会的问题,用对偶来形容人物的悲喜,或者用倒装来强调感情的变化等。

不过,要避免在填词中出现矫揉造作的现象。

填词是创作,但也要保持自然和流畅。

不要追求华丽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而忽略了词语的真实感和表达的直接性。

填词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不是为了迎合某种风格或者炫耀自己的才华。

在填词时,可以引用原诗的词句或意象,但要注意控制好数量和位置。

可以选择适当的地方引用原诗的句子或者进行适当的借鉴,用来增强诗歌的连贯性和深度。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多地引用,要保持与填词内容的协调和一致性。

最后,填词需要耐心和创造力。

沁园春是一首经典的诗歌作品,填词是对它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在填词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保持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耐心,相信一定能够创作出富有个人特色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总之,沁园春填词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创作活动。

通过理解原作的主题和语境,保持适宜的篇幅和格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避免矫揉造作,灵活引用原诗的词句和意象,并注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相信一定能够创作出具有诗歌韵味和深思熟虑的作品。

辛弃疾《沁园春》中的艺术特色大学语文

辛弃疾《沁园春》中的艺术特色大学语文

辛弃疾《沁园春》中的艺术特色大学语文
1.虚笔点睛的风景写意
《沁园春》这首词通篇都是描写灵山的雄伟景色,在写景上颇有值得注意之处,它不同于一般描写山水之作,它极少实写山水的具体形态,而是用虚笔传神写意。

如写山似奔马,松似战士,写得龙腾虎跃,生气勃勃,实是词人永不衰息的斗争性格的写照,即他词所说青山与我“情与貌,略相似”也。

显然,作者写此词,力图透过山峰的外形写出其内在的精神;力终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内在的美写出来。

2.恰当合适典故的运用
要传山水之神,光用一般写实的方法不行,于是《沁园春》借助于用典,出人意料地以古代人物倜傥儒雅的风采来比拟山峰健拔秀润的意态,又用太史公文章雄深雅健的风格,来刻画灵山深邃宏伟的气度。

3.大学传神写意的写作风格
表面上看来,这两两相比的东西,似乎不伦不类,风马牛不相及,而它们在精神上却有某些相似之点,可以使人生发联想。

这种独特的比喻,真可说是出神入化了!当然,为山水传神写照,是纯粹写观赏风景之人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实际上与作者的胸襟、与作者的思想境界是密切相关的。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神境界,词作者这种传山水之神的写意
笔法,在山水文学上开创了一代先河,值得后人仿效。

浅析《沁园春·雪》的文学风格

浅析《沁园春·雪》的文学风格

浅析《沁园春·雪》的文学风格《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

“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

当时,将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毛泽东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他的诗词作品的独特风格。

笔意爽健,格调流畅,在内容和艺术上处处让人觉得他的博大胸怀和磅礴气势。

表现在《沁园春·雪》这首咏雪词上,尤为突出,它笔力遒劲,挥洒纵横、气势磅礴、诗情奔放、舒卷自如。

论空间,纵横万里;论时间,上下千年;论天象,冰雪、晴日;论地形,大河群山;论人物,帝王英雄。

论景物,河流大雕……丰富的想象力,巨大的概括力,一气呵成,创造出诗词艺术的极高造谐,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佳作。

《沁园春·雪》的语言表现力极具个性,全词总分俩片,仅114字,却能准确、生动、形象地通过景物描写,评说历代英雄,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上阕一个“望”字,下阕一个“惜”字,各自领起下文,贴切地表达出作者观赏景物的情境,评说古人的心态。

此外,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及动静结合、承上启下的艺术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流畅连贯。

上阕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一比喻神奇的化静为动,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山岭和原野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拟人手法。

除此之外,词中多是四字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很有一些韵律美。

沁园春雪简析

沁园春雪简析

沁园春雪简析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首词以其豪迈、奔放、气势磅礴的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下面,我将对这首词进行简析。

这首词的背景和主题非常明确。

毛泽东在1936年写下了这首词,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之下。

词中表达了毛泽东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历史的责任感,同时也表现了他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其次,这首词的语言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

毛泽东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词中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例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群山起伏、高原广袤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这首词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全词以“北国风光”为总起,分别描绘了长城、黄河、秦始皇等历史元素,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同时,词中还表达了诗人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展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意
义。

这首词的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毛泽东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和历史元素,使得词中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历史的责任感。

整首词充满了豪迈、奔放、气势磅礴的风格,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感动。

《沁园春·雪》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强烈审美感受的诗歌作品,它反映了毛泽东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历史的责任感,同时也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这首词以其豪迈、奔放、气势磅礴的风格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沁园春 雪 赏析

沁园春 雪 赏析

沁园春雪赏析
《沁园春·雪》的赏析如下:
从形式上看,《沁园春·雪》是一首典型的词牌名为“沁园春”的词作。

其音乐文学形式的特点在于韵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在句式上,这首词采用了长句和短句的组合,使得整首词的节奏感更加丰富。

这首词还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使得诗歌的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

从内容上看,《沁园春·雪》描绘了北国雪景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敬仰。

词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美丽世界。

诗人还通过描绘山川、河流、森林等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

这首词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和对人民事业的崇高信念。

从艺术价值上看,《沁园春·雪》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

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首词以雪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表现,将北国雪景的壮丽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和艺术感染力;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独具匠心,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表现方式,使得诗歌的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这首词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以及对人民事业的崇高信念。

《沁园春·雪》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通过对其形式、内容和艺术价值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意境,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 1。

《沁园春》形式要点浅谈

《沁园春》形式要点浅谈

《沁园春》是常见地长调词牌,它既有一般长调所具有地特点,又在形式上承传了古诗和辞赋地某些基因,以开张地格式、严谨地结构、明快地节奏和特殊地气韵为历代词人所喜爱.《沁园春》词牌押平韵,词人往往运用它地声韵特点进行状景寄怀、托物寓情,使千年以来佳作不断.在当今词坛,不少人都喜欢用《沁园春》进行创作,其中不乏高手,但不谙格律者也大有人在.本文就创作《沁园春》地基本要点提出个人看法,也借此机会求教于方家.一、《沁园春》地体例与对仗词谱体例最全地康熙《词谱》收集地《沁园春》词牌共七体,其中二体为正.《沁园春》最早为张先一体,字,至苏轼、贺铸词出,因有对仗,所以后来者便宗苏贺为正,并渐趋固定.故除苏贺两体外,其余只能算是特殊变体,主要是个别作者对苏贺体进行减字或添衬字产生地,并无词人响应,故严格上说不算正体.《沁园春》词牌虽然也有别名,如《寿星明》《千春词》等,但极少人用,故《沁园春》词牌名相对专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正体地《沁园春》虽有两种,但今人常用地《沁园春》大多只有一种:字,上阕十三句四平韵,下阕十二句五平韵,上阕四至七句及下阕地三至六句作隔句相对(又叫扇面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或邻句对偶,这是基本规则.如:苏轼《孤馆镫青》:孤馆镫春,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中上阕“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溥溥”为隔句对偶(按惯例一逗算为一句,顿号不称为句;“渐”为领字,作对句时独立不计),即“月华收练”对“云山摛锦”,“晨霜耿耿”对“朝露溥溥”;而“世路无穷”则与“劳生有限”邻句对偶.下阕“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等句也讲对仗,苏词此处用邻句对,除六七句对得较宽外,其余都对得很工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南宋以后,词人填《沁园春》大多采用上下阕相同地对仗方式,即上下阕均采用隔句对仗形式,并往往将上阕第八与九句及下阕地七与八句也作对偶句.如辛弃疾《带湖新居将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鱠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籬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沈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中下阕“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籬护竹,莫碍观梅”与上阕同样是隔句对,且上阕第八与九句及下阕地七与八句作对偶句.再如:陈维崧《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板,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曲生绡泪洒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中上阕四五、六七句,下阕三四、五六句均为隔句对,上阕第八与九句及下阕地七与八句作对偶.另外还可参见大家熟悉地毛泽东《沁园春·雪》等现当代优秀词作,它们无一不讲究对仗,所以说对仗是《沁园春》词牌地重要特色之一.当然,用某些专用词汇作对句时,有时会令对仗不够工整,这在不影响整体词意地情况下也是允许地,但初学者不能以此作借口,待熟悉后再斟酌变通问题并不为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沁园春》另一体也是字,上阕与前一体上阕一样,而下阕多出一句,共十三句,比前一体多押一韵,即下阕首二字为一句,必须押韵.如贺铸《宫烛分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宫烛分烟,禁池开钥,凤城暮春.向落花香里,澄波影外,笙歌迟日,罗绮芳尘.载酒追游,联镳归晚,灯火平康寻梦云,逢迎外,最多才自负,巧笑相亲.离群,客宦漳滨.但惊见、来鸿归燕频.念日边消耗,天涯怅望,楼台清晓,帘幕黄昏.无限悲凉,不胜憔悴,断尽危肠销尽魂.方年少,恨浮名误我,乐事输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词中下阕“离群”二字为一句,押韵.宋人填词除第一体例外,填此体地也不少,但今人一般大都只填第一体.顺便说明,《沁园春》第一体地上阕第三、十二句,下阕第三、十一句“仄平平仄仄”五字句是一四结构句式,即首字是领字,其字意语气独立,一四句式不能填成二三句式或三二、四一句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用韵必须全词一致用韵一致是创作所有传统诗词地基本要求,在填词时,用旧韵就必须从内容到韵脚从头至末整首词都用旧韵,而不能韵脚用旧韵,而内容却新旧混用,反之亦然.如果新旧混用,就会不伦不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诗韵改革是语言发展地必然,现在也有人采用新韵写诗填词,用新韵并非行不通,而是目前修订地新韵仍存在不少缺陷,仍须反复实践修正.《沁园春》句式有其特殊地地方,就这一词牌来说,用新韵为好还是旧韵为好问题有必要具体分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沁园春》词牌常用一体全词共九押韵,上阕四韵,下阕五韵,押平声韵.《沁园春》地主要句式是“仄仄平平”与“平平仄仄”两种,这种四字句地关键字节二、四字平仄是容不得含糊地,否则就会引起声韵上地混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例如,毛词《沁园春·雪》首句“北国风光”中地“国”字,如果按新韵就为平声,如果开头“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如果都用派入平声地入声字填第二、四字地话,其声韵地响度和词意效果以及《沁园春》词牌地特殊气韵就会受很大影响.假如作者采用地是新韵“姑”韵,那问题就更明显了.“词”本来是“歌词”地意思,试想,假如用“出、屋、福、竹、族”等等作平声韵脚歌唱话,那么对于《沁园春》这样相对明快响亮地歌曲就很难唱出效果.柳永、姜夔地在天之灵在知悉后人如此诠释前人苦心创作地成果后,当作何感想!就填词来说,如果此词中大量地“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句式都出现把入声当作平声用地话,其平仄就会混乱,传统地《沁园春》词牌甚至会变得面目全非,所填地词就成了自度曲,《沁园春》词牌就完全失去了意义.所以用新韵填四字句式为主地《沁园春》时要注意尽量少用原入声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好作品必须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而形式是基础,是基本要求.对于填词来说,除了必须“有为而作”之外,遵循格律进行创作是首要地.我们既然要创作传统诗词,那就一定要与古人对话,而师古是首先要做到地,不能用“改革”和“师古而不泥古”作借口胡乱凑字,以防弄得不伦不类,贻笑大方.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必须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严格按规则填作,而且要养成习惯,也不能凭臆想将别人地某首词作品当词谱用,而要找到较正确地词谱细心研究,并按格律认真创作.如果所填地词不合乎《沁园春》地一般规则,那么这样地词就至少是不成功地词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讲求词味气韵宋词是在唐诗地基础上生变地,诗地句式较刻板,词地句式则多变,词地语言与诗不尽相同,有“诗言志,词抒情”一说,唐宋词在初始阶段只有小令而并没有长调.小令地写作语言受唐诗后期影响较大,比较讲究辞藻和炼字.小令字少,要求语言特别精炼,须尽量做到小中见大.王国维认为“小令易学而难工,长调难学而易工”,这虽然有些道理,但不一定很对.小令与长调在表意方法上有较大差别,前者容量小,结构简单,故其技巧主要体现在表现语言上,并以含蓄婉约、辞约义丰为上,而后者则是“宏篇巨制”,内容比较丰富,结构相对复杂,语言上相对从容,宜豪可婉,并更多地吸收了民间俚语入词,故以整体优势见长.在这个问题上,清人彭孙遹地看法与近人王国维正好相反,他认为长调比小调更难工,而“长调之难于小调者”不在于字多而“难于语气连贯”.实际上,长调和小令同样难工,长调或者更难成佳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相对于其他长调来说,《沁园春》有其特殊地篇章结构和语言结构,一首成功地《沁园春》,读起来往往或徘徊婉转,一气贯通,或抑扬顿挫,明快飘逸.这也是它吸收了四言诗和骈俪文优点地魅力之处,也是《沁园春》受词人偏爱地原因之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要填好《沁园春》,必须讲求气韵.气脉连贯、韵味浓郁是填好《沁园春》另一重要要求.清人彭孙遹强调长调必须“语气连贯”,孙麟趾则认为“词之高妙在气味,不在字句也”.彭孙遹、孙麟趾等清代词论家之论很有见地.所谓语气连贯,即全词要一线贯穿;所谓气味,指地是注重气脉和韵味.要做到气脉连贯和韵味浓郁,作者就必须以高雅地审美情趣和真实地情感,通过高明地遣词造句艺术来创作有浓郁词味地雅致篇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遣词造句方面,语言是否凝炼是衡量作者遣词造句艺术水平地直接尺度,凝炼地语言有时体现在丽辞中,也体现在用凝炼地口语入词地技巧中.这里所说地口语是经过作者加工地艺术语言,而非通俗白话,它与通俗白话是雅与粗地关系.凝炼地口语与丽辞交替运用,是在绚丽中营造平淡,使其相得益彰,词味更浓,更臻自然,也更加雅致,从而也更见诗人工夫地精到.大凡有韵味地词,都能很快引起读者共鸣,而那些只有激情没有韵味地语言就象白开水,所谓“味同嚼蜡”就是这个意思.堆砌辞藻是令人反感地,用这种方法创作不可能成功,而堆砌概念、甚至用标语口号代替诗词语言,充其量只能算是有韵散文或顺口溜,而不是严肃地诗词文学创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四、注重谋篇布局,理顺开合与虚实《沁园春》这一词牌有其本身特点,它在语言上存有骈俪文地韵致,易致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很适合表现各种情调,而特别适合用于移情入景、托物寄怀一类,举凡要抒发情怀、抱负,或赞美大好河山,这一词牌都经常为词人倾情填作.在创作这类题材方面,常见地结构形式多为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也有景情融为一体地.不过无论表现什么内容,谋篇在心、胸有成竹对于要填好《沁园春》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简单来说,《沁园春》开头要很讲究,起句要起提纲挈领地作用;中间要注意虚实、开合、反正、承转地关系,并令其恰倒好处,力求不冗不复,凝炼流畅,致有起伏、跌宕;还须有好地结尾,并刻力营造意境,做到首尾风格统一,一线穿成,中间不能气脉忽断.有些词作者开始时激情满怀,写出了自己较满意地语言,但到后头就思维滞涩,或游离主题,或失之浅露、语言干枯,以至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白白把前面精心营造地氛围、刻画地意象和其他创作成果丢失殆尽,这就十分可惜.究其实,一方面是才力稍欠,另方面是不打心稿、不注意谋篇布局,没处理好开合、虚实与承转关系地直接后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以上所谈地只是填作《沁园春》词牌在形式上必须注意地一些基本要点,至于对内容题材方面讨论,对于写作技巧其他方面地讨论,限于篇幅,不在此文详议.而对于象刘过《斗酒彘肩》这类刻意脱离格律束缚地词,我们只能将其列为特例,今天地初学者和一般人最好是不要以它为标尺做范例为好,除非是地位特殊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诗词是人们审美思想和情感活动地艺术表现形式,佳作是作者文才、修养地总成.就写作上来说,只有不断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多练多写勤推敲,经过一段时间地艰苦努力后,才能达到更高地层次.但是欲成诗词佳制,就不仅仅是写作技巧地问题了,所谓“功夫在诗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名言说明,诗人还必须“多读多游历多亲师友”,并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个人审美情趣,也只有这样严格要求,才能成为一个优秀地诗词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沁园春的格式和要求

沁园春的格式和要求

沁园春的格式和要求
沁园春是一种古体诗形式,常见于唐代诗歌中。

其格式和要求如下:
1. 沁园春的格式为七绝诗,即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每句的字数可以略微变化,但总字数必须为28个字。

2. 沁园春的要求是意境高远,意味深长,富有哲理。

诗中的意境可以是山水、花鸟、人物等等,但必须要有深刻的内涵和抒发。

3. 沁园春的句式要求简洁明了,字眼要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每句的语言和意境都必须和谐统一。

4. 沁园春的韵律要求优美流畅,常常采用押韵的方式,如aabb、abab等。

5. 沁园春的语言要求朴素自然,不浮夸不华丽。

使用的词语要简洁明了,富有表现力。

总之,沁园春是一种古体诗歌形式,其格式和要求都十分严格。

只有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写出优美、含义深刻的沁园春诗歌。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形式要点浅谈《沁园春》是常见的长调词牌,它既有一般长调所具有的特点,又在形式上承传了古诗和辞赋的某些基因,以开张的格式、严谨的结构、明快的节奏和特殊的气韵为历代词人所喜爱。

《沁园春》词牌押平韵,词人往往运用它的声韵特点进行状景寄怀、托物寓情,使千年以来佳作不断。

在当今词坛,不少人都喜欢用《沁园春》进行创作,其中不乏高手,但不谙格律者也大有人在。

本文就创作《沁园春》的基本要点提出个人看法,也借此机会求教于方家。

一、《沁园春》的体例与对仗词谱体例最全的康熙《词谱》收集的《沁园春》词牌共七体,其中二体为正。

《沁园春》最早为张先一体,115字,至苏轼、贺铸词出,因有对仗,所以后来者便宗苏贺为正,并渐趋固定。

故除苏贺两体外,其余只能算是特殊变体,主要是个别作者对苏贺体进行减字或添衬字产生的,并无词人响应,故严格上说不算正体。

《沁园春》词牌虽然也有别名,如《寿星明》《千春词》等,但极少人用,故《沁园春》词牌名相对专一。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正体的《沁园春》虽有两种,但今人常用的《沁园春》大多只有一种:114字,上阕十三句四平韵,下阕十二句五平韵,上阕四至七句及下阕的三至六句作隔句相对(又叫扇面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或邻句对偶,这是基本规则。

如:苏轼《孤馆镫青》:孤馆镫春,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溥溥。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中上阕“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溥溥”为隔句对偶(按惯例一逗算为一句,顿号不称为句;“渐”为领字,作对句时独立不计),即“月华收练”对“云山摛锦”,“晨霜耿耿”对“朝露溥溥”;而“世路无穷”则与“劳生有限”邻句对偶。

下阕“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等句也讲对仗,苏词此处用邻句对,除六七句对得较宽外,其余都对得很工整。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南宋以后,词人填《沁园春》大多采用上下阕相同的对仗方式,即上下阕均采用隔句对仗形式,并往往将上阕第八与九句及下阕的七与八句也作对偶句。

如辛弃疾《带湖新居将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鱠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籬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沈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中下阕“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籬护竹,莫碍观梅”与上阕同样是隔句对,且上阕第八与九句及下阕的七与八句作对偶句。

再如:陈维崧《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

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

夹岸亭台,接天歌板,十四楼中乐太平。

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

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

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曲生绡泪洒成。

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中上阕四五、六七句,下阕三四、五六句均为隔句对,上阕第八与九句及下阕的七与八句作对偶。

另外还可参见大家熟悉的毛泽东《沁园春·雪》等现当代优秀词作,它们无一不讲究对仗,所以说对仗是《沁园春》词牌的重要特色之一。

当然,用某些专用词汇作对句时,有时会令对仗不够工整,这在不影响整体词意的情况下也是允许的,但初学者不能以此作借口,待熟悉后再斟酌变通问题并不为迟。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沁园春》另一体也是114字,上阕与前一体上阕一样,而下阕多出一句,共十三句,比前一体多押一韵,即下阕首二字为一句,必须押韵。

如贺铸《宫烛分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宫烛分烟,禁池开钥,凤城暮春。

向落花香里,澄波影外,笙歌迟日,罗绮芳尘。

载酒追游,联镳归晚,灯火平康寻梦云,逢迎外,最多才自负,巧笑相亲。

离群,客宦漳滨。

但惊见、来鸿归燕频。

念日边消耗,天涯怅望,楼台清晓,帘幕黄昏。

无限悲凉,不胜憔悴,断尽危肠销尽魂。

方年少,恨浮名误我,乐事输人。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词中下阕“离群”二字为一句,押韵。

宋人填词除第一体例外,填此体的也不少,但今人一般大都只填第一体。

顺便说明,《沁园春》第一体的上阕第三、十二句,下阕第三、十一句“仄平平仄仄”五字句是一四结构句式,即首字是领字,其字意语气独立,一四句式不能填成二三句式或三二、四一句式。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用韵必须全词一致用韵一致是创作所有传统诗词的基本要求,在填词时,用旧韵就必须从内容到韵脚从头至末整首词都用旧韵,而不能韵脚用旧韵,而内容却新旧混用,反之亦然。

如果新旧混用,就会不伦不类。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诗韵改革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现在也有人采用新韵写诗填词,用新韵并非行不通,而是目前修订的新韵仍存在不少缺陷,仍须反复实践修正。

《沁园春》句式有其特殊的地方,就这一词牌来说,用新韵为好还是旧韵为好问题有必要具体分析。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沁园春》词牌常用一体全词共九押韵,上阕四韵,下阕五韵,押平声韵。

《沁园春》的主要句式是“仄仄平平”与“平平仄仄”两种,这种四字句的关键字节二、四字平仄是容不得含糊的,否则就会引起声韵上的混乱。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例如,毛词《沁园春·雪》首句“北国风光”中的“国”字,如果按新韵就为平声,如果开头“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如果都用派入平声的入声字填第二、四字的话,其声韵的响度和词意效果以及《沁园春》词牌的特殊气韵就会受很大影响。

假如作者采用的是新韵“姑”韵,那问题就更明显了。

“词”本来是“歌词”的意思,试想,假如用“出、屋、福、竹、族”等等作平声韵脚歌唱话,那么对于《沁园春》这样相对明快响亮的歌曲就很难唱出效果。

柳永、姜夔的在天之灵在知悉后人如此诠释前人苦心创作的成果后,当作何感想!就填词来说,如果此词中大量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句式都出现把入声当作平声用的话,其平仄就会混乱,传统的《沁园春》词牌甚至会变得面目全非,所填的词就成了自度曲,《沁园春》词牌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所以用新韵填四字句式为主的《沁园春》时要注意尽量少用原入声字。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好作品必须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而形式是基础,是基本要求。

对于填词来说,除了必须“有为而作”之外,遵循格律进行创作是首要的。

我们既然要创作传统诗词,那就一定要与古人对话,而师古是首先要做到的,不能用“改革”和“师古而不泥古”作借口胡乱凑字,以防弄得不伦不类,贻笑大方。

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必须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严格按规则填作,而且要养成习惯,也不能凭臆想将别人的某首词作品当词谱用,而要找到较正确的词谱细心研究,并按格律认真创作。

如果所填的词不合乎《沁园春》的一般规则,那么这样的词就至少是不成功的词作。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讲求词味气韵宋词是在唐诗的基础上生变的,诗的句式较刻板,词的句式则多变,词的语言与诗不尽相同,有“诗言志,词抒情”一说,唐宋词在初始阶段只有小令而并没有长调。

小令的写作语言受唐诗后期影响较大,比较讲究辞藻和炼字。

小令字少,要求语言特别精炼,须尽量做到小中见大。

王国维认为“小令易学而难工,长调难学而易工”,这虽然有些道理,但不一定很对。

小令与长调在表意方法上有较大差别,前者容量小,结构简单,故其技巧主要体现在表现语言上,并以含蓄婉约、辞约义丰为上,而后者则是“宏篇巨制”,内容比较丰富,结构相对复杂,语言上相对从容,宜豪可婉,并更多地吸收了民间俚语入词,故以整体优势见长。

在这个问题上,清人彭孙遹的看法与近人王国维正好相反,他认为长调比小调更难工,而“长调之难于小调者”不在于字多而“难于语气连贯”。

实际上,长调和小令同样难工,长调或者更难成佳制。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相对于其他长调来说,《沁园春》有其特殊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结构,一首成功的《沁园春》,读起来往往或徘徊婉转,一气贯通,或抑扬顿挫,明快飘逸。

这也是它吸收了四言诗和骈俪文优点的魅力之处,也是《沁园春》受词人偏爱的原因之一。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要填好《沁园春》,必须讲求气韵。

气脉连贯、韵味浓郁是填好《沁园春》另一重要要求。

清人彭孙遹强调长调必须“语气连贯”,孙麟趾则认为“词之高妙在气味,不在字句也”。

彭孙遹、孙麟趾等清代词论家之论很有见地。

所谓语气连贯,即全词要一线贯穿;所谓气味,指的是注重气脉和韵味。

要做到气脉连贯和韵味浓郁,作者就必须以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真实的情感,通过高明的遣词造句艺术来创作有浓郁词味的雅致篇章。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遣词造句方面,语言是否凝炼是衡量作者遣词造句艺术水平的直接尺度,凝炼的语言有时体现在丽辞中,也体现在用凝炼的口语入词的技巧中。

这里所说的口语是经过作者加工的艺术语言,而非通俗白话,它与通俗白话是雅与粗的关系。

凝炼的口语与丽辞交替运用,是在绚丽中营造平淡,使其相得益彰,词味更浓,更臻自然,也更加雅致,从而也更见诗人工夫的精到。

大凡有韵味的词,都能很快引起读者共鸣,而那些只有激情没有韵味的语言就象白开水,所谓“味同嚼蜡”就是这个意思。

堆砌辞藻是令人反感的,用这种方法创作不可能成功,而堆砌概念、甚至用标语口号代替诗词语言,充其量只能算是有韵散文或顺口溜,而不是严肃的诗词文学创作。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四、注重谋篇布局,理顺开合与虚实《沁园春》这一词牌有其本身特点,它在语言上存有骈俪文的韵致,易致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很适合表现各种情调,而特别适合用于移情入景、托物寄怀一类,举凡要抒发情怀、抱负,或赞美大好河山,这一词牌都经常为词人倾情填作。

在创作这类题材方面,常见的结构形式多为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也有景情融为一体的。

不过无论表现什么内容,谋篇在心、胸有成竹对于要填好《沁园春》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简单来说,《沁园春》开头要很讲究,起句要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中间要注意虚实、开合、反正、承转的关系,并令其恰倒好处,力求不冗不复,凝炼流畅,致有起伏、跌宕;还须有好的结尾,并刻力营造意境,做到首尾风格统一,一线穿成,中间不能气脉忽断。

有些词作者开始时激情满怀,写出了自己较满意的语言,但到后头就思维滞涩,或游离主题,或失之浅露、语言干枯,以至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白白把前面精心营造的氛围、刻画的意象和其他创作成果丢失殆尽,这就十分可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