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合集下载

十首经典《沁园春》

十首经典《沁园春》

经典《沁园春》十首经典《沁园春》沁园春是常见词牌名,创始于晚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十首经典《沁园春》,欢迎大家阅读。

《沁园春·孤馆灯青》【宋代】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这首词脉络清晰,层次井然,回环往复,波澜起伏,上片的早行图与下片的议论浑然一体,贯穿一气,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全词集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融诗、文、经、史于一炉,体现了卓绝的才情。

《沁园春·情若连环》【宋代】苏轼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

悔上层楼。

谩惹起新愁压旧愁。

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

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须知道,囗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这首词以铺叙手法说相思,反反复复地说,虽只是“相思”二字,却并不单调乏味。

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除了真切体验之外,还在于善铺叙。

作者善铺叙,就是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叙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的妙境。

这种作法是从柳永词中学得来的。

因此,这首词,婉转言情,另有一副面目,非关西大汉所宜歌也。

这是苏轼学柳七作词的一个明证。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宋代】辛弃疾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沁园春·雪课文原文

沁园春·雪课文原文

《沁园春·雪》是近现代毛泽东的诗作。

全文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原文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原文

【导语】⽑泽东诗词是中国⾰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朵奇葩。

《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盛赞为千古绝唱。

下⾯是⽆忧考分享的⽑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原⽂。

欢迎阅读! 《沁园春·雪》原⽂ 近代:⽑泽东 北国风光,千⾥冰封,万⾥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河上下,顿失滔滔。

(余通:馀) ⼭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

(原驰原作:原驱) 须晴⽇,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红装⼀作:银装) 江⼭如此多娇,引⽆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射⼤雕。

俱往矣,数风流⼈物,还看今朝。

【译⽂】 北⽅的风光,千万⾥冰封冻,千万⾥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边⽆际⽩茫茫⼀⽚;宽⼴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势。

⼭岭好像银⽩⾊的蟒蛇在飞舞,⾼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试与⽼天爷⽐⽐⾼。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如此媚娇,引得⽆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治功劳。

称雄⼀世的⼈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射⼤雕。

这些⼈物全都过去了,数⼀数能建功⽴业的英雄⼈物,还要看今天的⼈们。

【注释】 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为北国,东晋称⼗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的各朝代称在北⽅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

⽑泽东诗中的“北国”使⼈在不觉中产⽣出⼀种我国疆⼟⼴⼤的民族⾃豪感。

雪:这⾸词作于红⼀⽅⾯军⼀九三六年⼆⽉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西省西部的时候。

作者在⼀九四五年⼗⽉七⽇给柳亚⼦信中说,这⾸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雪时”。

惟:只。

馀:剩下。

此字⼀作“余”,但⽬前刊出的书法作品中写作“馀”,以此为准。

莽莽:⽆边⽆际。

⼤河上下:⼤河,指黄河。

⼤河上下,犹⾔整条黄河。

顿失滔滔:(黄河)⽴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势。

《沁园春》注释及赏析

《沁园春》注释及赏析

《沁园春》注释及赏析《沁园春》注释及赏析《沁园春·恨》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作的一首诗词。

这首《沁园春》写得看似放荡不羁,其实遵守格律甚严。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沁园春》注释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沁园春·恨朝代:清代作者:郑板桥原文: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注释①夭桃:茂盛的桃树。

斫:砍。

煞:同“杀”,减损。

②椎:捶。

③郑板桥自称“荥阳郑”,以表对封建礼法的蔑视。

“荥阳郑”指郑元和的故事。

荥阳为郑氏郡望,相传郑元和即荥阳人,流落长安,唱莲花落乞食于市,妓李亚仙拯救他于困顿之中,后来郑元和做了大官,李亚仙亦封国夫人。

唐白行简《李娃传》即叙其事。

郑板桥对这个风流韵事,然而近于子虚乌有的元祖十分敬佩,在作品中曾三次提到他。

④骨相:指人的骨骼相貌。

旧谓骨相好坏,注定人一生的命运。

席帽青衫:明清科举时儒生或秀才的服装。

太瘦生:即太瘦。

生,语助词。

⑤蓬门、破巷:贫者所居。

⑥箝:钳制。

⑦乌丝:全称乌丝栏,一种专供书写用,带黑格的绢素或纸张。

鉴赏上片“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是说花也不知道人之恨事,月也不能助人解除心中郁闷,就连平时能消愁解恨的酒也不灵了。

接下来“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

连夭桃这般艳丽的春花也要砍断,鹦哥这样可爱的灵鸟也要煮熟了下酒吃,砚书琴画文章都要统统毁掉,一切虚名也都不要了。

古人常以“焚琴煮鹤”来形容煞风景,这里更是大大逾越,几乎所有美好和值得怀念的东西,都成了发泄的对象,以解心中之痛。

艺术张力之强达到极至。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唐代传奇小说《李娃传》写荥阳郑生本宦家子,与妓李娃恋爱,金钱被老鸨设计掏空,靠帮人唱丧歌糊口。

辛弃疾《沁园春》原文赏析

辛弃疾《沁园春》原文赏析

《沁园春》原文赏析引导语:辛弃疾是南宋最大的词人,他的《沁园春》大家学习过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其中的10首原文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进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

算合作平居鸩毒猜。

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一首令人解颐的新奇滑稽之作,全词通过“我”与杯的问答,风趣而又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政权的失望与自己心中的苦闷。

此词作于庆元二年(1196)闲居瓢泉时。

...酒徒就该像刘伶那样只管有酒即醉,死后不妨埋掉了事,才算是古今达者。

...怨意不论大小,常由爱极而生;事物不论何等好,过了头就会成为灾害。

...作者委婉地述说了自己长期壮志不展,积愤难平,故常借酒发泄,以至于拖垮了身体,而自己戒酒,实出于不得已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

...词中大量采取散文句法以适应表现内容的需要,此即以文为词。

与原有调式不同,又大量熔铸经史子集的用语,从而丰富了词意的表现,在词的创作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曲糵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

(二词作于庆元二年(1196)家居上饶、铅山之际。

绍熙五年(1194),稼轩先以谏官黄艾论列,罢闽帅任,主武夷山冲佑观,旋又以御史中丞谢深甫论列,降充秘阁修撰。

庆元元年(1195)冬,以御史中丞何澹奏劾而落秘阁修撰职。

至本年九月,再以言官弹劾罢宫观之虚职。

沁园春词牌格律格式及范例

沁园春词牌格律格式及范例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等变体。

代表作有毛泽东《沁园春·雪》等。

以下是沁园春的格律格式及范例:格律: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变体一: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句六平韵。

变体二: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范例:(1)正体中中平平,中中中中,中中中平。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仄,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中平中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平。

(2)变体一中中平平,中中中中,中中中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3)变体二中中平平,中中中中,中中中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注:以上是《沁园春》词牌的正体和变体的格律格式及范例。

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表达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化。

十首最好的沁园春

十首最好的沁园春

十首最好的沁园春沁园春是毛泽东同志于1957年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深情和对人民的热爱。

下面将介绍十首最好的沁园春,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一、《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是毛泽东在长沙写的,他深情地描绘了长沙的美景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沁园春·雪》这首诗歌描述了大雪纷飞的冬日景象,展示了雪的美丽和纯洁,以及对冬天的向往之情。

三、《沁园春·春晓》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的清晨景象,用饱满的文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四、《沁园春·夜》这首诗歌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祥和,表达了对夜晚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五、《沁园春·夜雨》这首诗歌描绘了夜雨的情景,用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对雨的美丽和对自然的敬畏。

六、《沁园春·横塘》这首诗歌描述了横塘的美景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人民的热爱。

七、《沁园春·清明》这首诗歌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用凄美的文字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珍惜。

八、《沁园春·秋霜》这首诗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九、《沁园春·故乡》这首诗歌描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人民的眷恋。

十、《沁园春·临江仙》这首诗歌描绘了临江仙的美景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人民的热爱。

这十首沁园春诗歌中,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表达方式,但无一不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对人民的关怀和眷恋。

沁园春诗歌的美妙在于它的真挚和情感,通过字里行间传递给读者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的艺术品,更是对时代和人民的真实记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欣赏这十首最好的沁园春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沁园春》原文赏析

《沁园春》原文赏析

《沁园春》原文赏析《沁园春》原文赏析《沁园春》这首词表达了对亡妻的爱怜和深深的怀念。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沁园春》原文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作品介绍】《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这首词作于康熙十六年(1677)九月,是以记梦的形式所写的悼亡之作,历来为人称赏。

其徘侧缠绵、声声血泪,全可与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词相媲美。

【原文】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丁巳重阳前三日①,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②;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③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④。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⑤,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⑧。

真无奈,倩声声檐雨⑦,谱出回肠。

【注释】①丁巳重阳前三日:指康熙十六年(1677}农历九月初六日,即重阳节前三日。

此时亡妻已病逝三个多月。

②并吹红雨:唐虞世南《奉和咏风应魏王教》云:“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宋杨万里《九月四日生辰》有“重九吹花节,千龄梦日时”之句,故本谓风吹花动,而后演变为重阳节之意。

胡翼龙《满庭芳》:“吹花题叶事,如梦里,记得依然。

”是说重阳佳节曾有游赏吟咏之事。

纳兰此句是说曾与爱妻共度过美好时光,有所赏心乐事。

又,李贺《将进酒》有“桃花乱落如红雨”之句,故红雨指桃花,谓落花时节曾与爱妻共度。

③灵飙:灵风。

这里指梦中爱妻飘乎之身影。

④重寻句: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此谓梦醒之后,爱妻之音容俱逝,天地茫茫,无处可寻,不胜凄怆。

⑤绸缪:指夫妻之恩爱。

⑥减尽句:《太平御览》卷七○三引晋习凿齿《襄阳记》云:“刘季和曰:‘荀令君(荀彧)至人家,坐处三日香。

’"后以“荀衣”“荀香”“荀令衣香”等,或喻人之风流倜傥,或喻惆怅之情,或喻花卉异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
一.填空
(1)《沁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雪”是________。

(2)《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修辞,描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点明主旨,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本词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联结两片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二.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混淆恻隐山崩地裂孤漏寡闻
B: 销毁弥漫苦思瞑想味同嚼蜡
C: 呵责稀疏不容质疑百废待兴
D: 炫耀挑衅锋芒毕露建功立业
三.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 随着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放映,让我们了解了国家在各领域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删去“随着”或“让”)
B: 考试有三忌:一忌考前不能过度紧张;二忌考中不能心浮气躁;三忌考后不可置之不理。

(删去句中的“不能”“不可”)
C: 在语文综合实践中,“阳光阅读”的开展与策划,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将“策划”与“开展”对调)
D: 央视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仅能让观众深刻领悟到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而且能让观众在歌手的演绎中领略到诗词的音韵之美。

(把“领略”改为“感受”)四.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画面上的几个人:朱德、彭德怀、陈毅,都是开国元勋。

B: 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

”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C: 忽然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是对“坦然”做了最好的诠释吗?
D: 《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五.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B: 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C: 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D: 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六.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沁园春(qìn)莽莽(mǎng)奔驰顿失涛涛
B: 稍逊(xùn)今朝(zhāo)风骚江山多娇
C: 妖娆(ráo)折腰(shé)文采红装素裹
D: 分外(fēn)可汗(hán)腊象一代天骄
七.下列关于《沁园春·雪》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 词的上下两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 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字,下阕是“惜”字。

八.(新题型)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________。

儿童就猜测:________。

老师说:________。

儿童就猜测:________。

老师说:________。

儿童就猜测:________。

老师始终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

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


①是像冰淇淋一样②雪是像沙子一样③雪是像盐一样
④雪是纯白的东西⑤雪是冷冷的东西⑥雪是粗粗的东西
A: ④③⑤①⑥②B:③④①⑤②⑥C: ④③⑥①⑤②D: ③④①⑥②⑤
九.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承接上阕,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 总领以下各句,为下阕议论历史人物做铺垫。

C: 引起下阕,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 承上启下。

既承接上阕,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做铺垫。

十.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冰封多娇竟折腰一代天骄
B: 惟余秦皇射大雕顿时滔滔
C: 文采雪飘须晴日原驰蜡象
D: 弯弓风流试比高红妆素裹
1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个青年文采过人,是个可造之材。

B: 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 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 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12.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B: 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奋斗,争做风流人物。

C: 云雀通宵达旦地啼唱,却从来不知疲倦。

D: 张工程师对工作很认真,他设计图纸时经常吹毛求疵。

1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文采蜷曲中流砥柱养精蓄锐
B: 恻隐慰籍略胜一筹天仑之乐
C: 窒息哂笑进退为谷一杯黄土
D: 彷徨污秽锋芒必露书生意气
1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是诗的别体,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词到宋代进入全盛时期。

B: “沁园春”是词牌名,不同的词牌在字数、平仄、押韵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

C: 《沁园春·雪》表达了词人作为革命领袖对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D: 《沁园春·雪》的下阕具体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进而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帝王,抒发自己的抱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