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原文
沁园春雪的课文

沁园春雪的课文一、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创作背景。
1. 时代背景。
-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正在蓬勃兴起。
- 毛泽东面对雪后的壮丽山河,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满怀战胜敌人的信心,挥毫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2. 个人心境。
- 毛泽东当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说。
既体现了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者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能够主宰中国的命运,创造新的辉煌。
三、诗词解析。
1. 上阕。
- 写景。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开篇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极言范围之广,“冰封”“雪飘”一动一静,写出了冰雪覆盖下的北国大地的壮丽景象。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这几句是作者“望”见的景色。
“长城”“大河”是北国的典型事物,“惟余莽莽”写出了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一片的景象,“顿失滔滔”则写出黄河水结冰,失去了往日的奔腾气势。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几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群山比作银蛇舞动,高原比作白象奔跑,“欲与天公试比高”赋予了群山和高原以生命和活力,展现出一种奋发的态势。
-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想象雪后晴天,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色。
- 上阕通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铺垫。
沁园春雪原文

沁园春雪原文,全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原文翻译对照,译文注释译文一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词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北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
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丙辰】熙宁九年(1076)【达旦】早晨;白天【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沁园春雪》原文

·雪朝代:现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余通: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原驰原作:原驱)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红装一作:银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注释】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
毛泽东诗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
惟:只。
馀:剩下。
此字一作“余”,但目前刊出的书法作品中写作“馀”,以此为准。
莽莽:无边无际。
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
大河上下,犹言整条黄河。
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天公:指天,即命运。
须:等到;需要。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沁园春雪原文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扩展阅读: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丙子年)2月在山西省石楼县留村所创作的一首词。
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此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
抒发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沁园春·雪原文和翻译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余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原驰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红装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翻译: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
整条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
被白雪覆盖的群山好像银蛇在舞动,高原好像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着和老天爷比一下谁更高。
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格外娇艳美好。
江山是如此的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治功劳;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学才华。
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精选)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学习目标:1.品味词中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重点)2.理解词的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难点)3.感受词人的豪迈与大气,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由回顾写雪的诗句导入。
(由回顾旧日积累导入到对新诗文的阅读,便于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适时补充。
二、课文探究:(一)一读课文,感受气势1.指名朗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将需要着重指出的字写到黑板上)2.强调以下字音沁qìn 数风流人物shǔ折腰zhé思汗hán 今朝zhāo3.注意节奏和重音以前三句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师生共议停顿和重音,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集体朗读全词。
(二)二读课文,理解词意1、赏析上阕: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来进行:⑴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讨论并归纳: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⑵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讨论并归纳:“望”字。
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
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⑶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讨论并归纳: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⑷诗人采用了哪些修辞和写作手法把他所要描绘的雪景形象地呈现出来?(先小组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沁园春雪全诗注音版原文

沁园春雪全诗注音版原文原文:沁qìn园yuán春chūn·雪xuě毛泽东北běi国ɡuó风fēnɡ光ɡuānɡ,千qiān里lǐ冰bīnɡ封fēnɡ,万wàn里lǐ雪xuě飘piāo。
望wànɡ长chánɡ城chénɡ内nèi外wài,惟wéi余yú莽mǎnɡ莽mǎnɡ;大dà河hé上shànɡ下xià,顿dùn失shī滔tāo滔tāo。
山shān舞wǔ银yín蛇shé,原yuán驰chí蜡là象xiànɡ,欲yù与yǔ天tiān公ɡōnɡ试shì比bǐ高ɡāo。
须xū晴qínɡ日rì,看kàn红hónɡ妆zhuānɡ素sù裹ɡuǒ,分fèn外wài妖yāo娆ráo。
江jiānɡ山shān如rú此cǐ多duō娇jiāo,引yǐn无wú数shù英yīnɡ雄xiónɡ竞jìnɡ折zhé腰yāo。
惜xī秦qín皇huánɡ汉hàn武wǔ,略lüè输shū文wén采cǎi;唐tánɡ宗zōnɡ宋sònɡ祖zǔ,稍shāo逊xùn风fēnɡ骚sāo。
一yí代dài天tiān骄jiāo,成chénɡ吉jí思sī汗hán,只zhǐ识shí弯wān弓ɡōnɡ射shè大dà雕diāo。
俱jù往wǎnɡ矣yǐ,数shǔ风fēnɡ流liú人rén物wù。
沁园春雪原文注释

沁园春雪原文注释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释:1. 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
毛泽东诗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
2. 风光:风景;景物。
3. 冰封:被冰雪覆盖。
4. 雪飘:雪花飘落。
5. 望:眺望。
6. 长城内外:长城的里面和外面,泛指全中国。
7.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8. 大河上下:黄河的上游和下游。
大河,指黄河。
9. 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意思是黄河水结冰了。
顿,立刻。
滔滔,水流滚滚的样子。
10. 山舞银蛇: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11. 原驰蜡象: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作者自注指秦晋高原。
驰,奔跑。
蜡象,白色的象。
12. 欲与天公试比高:想要和老天比一比高低。
天公,指天。
13. 须晴日:等到晴天的时候。
须,等到。
14.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15. 分外妖娆:格外娇艳美好。
妖娆,娇艳美好。
16. 江山如此多娇:江山是如此的媚娇。
17.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得无数英雄为之倾倒。
竞,竞相,争着。
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18. 惜秦皇汉武:可惜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
惜,可惜,惋惜。
秦皇,秦始皇嬴政(前259 - 前210),秦朝的创业皇帝。
汉武,汉武帝刘彻(前156 - 前87),西汉皇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原文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扩展阅读: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丙子年)2月在山西省石楼县留村所创作的一首词。
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此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
抒发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