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2018中考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和赏析

合集下载

部编版2018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2018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2018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行路难》(其一)34、《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5、《行路难》(其一)表现诗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的诗句是:7、《行路难》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的语句8、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怀旧空吟闻笛赋,。

,病树前头万木春。

3、今日听君歌一曲,。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诗句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

7、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水调歌头》1、我欲乘风归去,,。

2、,何似在人间?3、,,此事古难全。

4、但愿人长久,。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借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6、《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接寄语远方弟弟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是:,。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是:,,。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

《月夜忆舍弟》1、戍鼓断人行,。

2、,月是故乡明。

3、有弟皆分散,。

4、《月夜忆舍弟》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

5、《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6、《月夜忆舍弟》中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的诗是:,《长沙过贾谊宅》1、寒林空见日斜时。

3、怜君何事到天涯。

5、《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古诗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古诗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初中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及答案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辛弃疾《西江月》中,以动衬静,用对偶描绘乡村夏夜恬静之美的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8.《西江月》中,作者通过侧面烘托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9.《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0.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3.陆游在游山西村后与友人相约:“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异曲同工,孟浩然与故人“把酒话桑麻”后约定: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4.孟浩然《过故人庄》中表现恬静的农家生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5.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6.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中尽情歌唱。

2018年全国各省市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默写真题精选含解析

2018年全国各省市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默写真题精选含解析

2018年全国各省市中考初中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真题解析考点梳理一、考点定位。

中考诗文默写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代诗词作品与重点文言文作品为考试范围。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准确默写,同时还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二、常见考点。

1.直接性默写(根据前后句提示写出古诗文原句,即积累性默写)。

2.理解性默写(根据概括性内容提示写出古诗文原句)3.运用性默写(联系生活实际或根据特点情境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原句)4.归类性默写(根据要求写出带有“风”“花”“霜”“月”等字、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类的古诗文原句)三、常见考点答题方法。

1.直接性默写直接性默写即根据原文写出上句或下句。

针对该考点,熟记诗文原文是前提,理解句意是提升,只有熟记并理解原文,默写时才不会张冠李戴,才不会写错字。

2.理解性默写。

①看清题目的要求,确定是填写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中的句子。

②进一步缩小范围,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提示语,准确理解题干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感情,明确填写何种类型的句子。

义,我们可以通过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③确定所填句子的类型后,筛选最佳句子填空,注意检查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与句子是否照应。

3.运用性默写此类题型常先叙说社会上的某种现象或某件事情,这种现象或事情说明的某个道理或引发的某种思考,通常能与古诗文中的某句或某几句话中表达的意思联系起来,要求学生填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仔细阅读前面的题干和后面的提示,理解语境所要表达的意思,做到瞻前顾后,缜密思考,找出其“相通点”,然后筛选出相应的句子填写。

4. 归类性默写①首先注意平时的积累。

即将相关诗文名句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类整理,如“送别类”“思乡类”“爱国类”“边塞类”“描写类(花、鸟、树、木,山、水,雨、雪,春、夏、秋、冬等)”,可把它们做成卡片,便于比较记忆。

②优先选写记忆最准确的课内诗文名句,其次写课外所学的诗文名句。

题型一:直接性默写 默写填空。

最新人教版2018-2019年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2018-2019年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一、 12 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一诗中,描绘草木风景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绘,可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观沧海》中经过丰富奇异的想象创建雄伟境界,抒发了作者宽广胸襟和豪放气派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此中。

星汉绚烂,若出其里。

4.《观沧海》一诗中写海洋水颠簸乱,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中详尽写诗人见到的情景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中描绘诗人想象中的情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此中。

星汉绚烂,若出其里。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怀包含飘零之感、分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经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怀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次北固山下》中描述涨潮时水面广阔,风帆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0.《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故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哪处达?归雁洛阳边。

12.《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季乡村暮景,衬着悲凉氛围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3.《天净沙·秋思》中不单写景,并且写人,于暮色苍莽中,衬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流浪的人的句子是:斜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天净沙·秋思》中点名要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斜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6.《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人教版语文2018中学考试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和赏析

人教版语文2018中学考试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和赏析

人教版2018中考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和赏析《观沧海》1、《观沧海》中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对景物作总写,渲染大海苍茫动荡气势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用欣欣向荣的景象点染大海的勃勃生机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自己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有句:“萧瑟秋风今又是。

”《观沧海》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饮酒》1、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诗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两句诗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诗中展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本诗中以物我两忘的超然神韵而千古流传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可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哲理?景色: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

哲理:归还自然(或返璞归真)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谈谈你的理解。

这联诗句向我们展示了诗人悠然采菊和迷醉田园风光的图景,悠闲淡泊宁静,体现了田园生活的优雅和平静。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破题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人教版初中中考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

人教版初中中考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

精品文档人教版初中阶段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七年级〔上〕理解性背诵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乱,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二〕?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四〕?西江月?〔辛弃疾〕1.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以动衬静,使用对偶手法,描绘乡村夏夜恬静之美的句子是:2.?西江月?中,作者通过侧面衬托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是:3.?西江月?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相同:〔五〕?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4.该曲的主旨句是:〔六〕?龟虽寿?〔曹操〕1.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

〞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2.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发奋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诗句是:〔七〕?过故人庄?〔孟浩然〕1.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3.陆游在游山西村后与友人相约:“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异曲同工,孟浩然与故人“把酒话桑麻〞后约定:4.孟浩然?过故人庄?中表现恬静的农家生活:。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2018年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理解性默写(老师版)《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欢乐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9、《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醉翁亭记》欧阳修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醉翁亭记》中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醉翁亭记》中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醉翁亭记》中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行路难》李白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2018年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一)《三峡》(郦道元)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8中考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和赏析《观沧海》1、《观沧海》中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对景物作总写,渲染大海苍茫动荡气势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用欣欣向荣的景象点染大海的勃勃生机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自己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有句:“萧瑟秋风今又是。

”《观沧海》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饮酒》1、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诗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两句诗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诗中展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本诗中以物我两忘的超然神韵而千古流传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可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哲理?景色: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

哲理:归还自然(或返璞归真)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谈谈你的理解。

这联诗句向我们展示了诗人悠然采菊和迷醉田园风光的图景,悠闲淡泊宁静,体现了田园生活的优雅和平静。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破题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鼓励友人,表现出自己乐观主义的诗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次北固山下》1、《次北固山下》表现诗人王湾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名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次北固山下》中暗示时光流逝的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风景虽美却暗含令人不尽愉悦之情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2、从修辞、炼字、内容等任一方面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①诗句含义: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②内容: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结构:对仗工整。

③表现手法:“日”“春”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现了作者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修辞方法:“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字“入”字赋予“海日”和“江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交替。

⑤修辞方法:这两句诗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海日”对“江春”“生”对“入”“残夜”对“旧年”,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句式工整,形象生动,琅琅上口,整齐美观,有音乐美。

《望岳》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赏析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两句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对仗工整。

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一个割字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理解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诗的意义是:我终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观看那群山的矮小。

化用《孟子·尽心上》中“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语义,既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又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同时也蕴含着“站得高、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写野外雪景,并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6、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赏析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运用了比喻,以南方得梨花盛开比喻北方雪压冬林,景象极为神似,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雪的美景,颇有浪漫色彩。

2、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一句中“愁”的作用?句中“愁”字既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又为下文写送别作铺垫。

3、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行人身影已经消失,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凝视雪地上的马蹄印,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无限惆怅之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描写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诗中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表达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积极乐观向上的句子: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观刈麦》1、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2、诗中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白居易《买花》中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诗句,在《观刈麦》中,同样道出人民苦难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5、《观刈麦》写出了农人虽辛勤劳作,却入不敷出,饥肠辘辘的生活状况。

请再写出农人生活贫困或劳作艰辛的古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诗中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6、诗中以自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讽刺和鞭挞的诗句是: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钱塘湖春行》1、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把初春时的小精灵描绘的机灵可爱。

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乱”字贬词褒用,写出了花开繁盛、色彩缤纷;“浅”字写春草低矮柔嫩,“渐欲”“才能”写出花草向荣的趋势,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不仅描绘了景物之美,而且还包含了游西湖者众之意。

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