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练习精编(直接、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文言文(一)《陈涉世家》1、《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陈涉世家》中表现了陈涉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句子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想改变现状,改变贫困命运的句子是:苟富贵,无相忘。
4、重点句子:天下苦秦久矣。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二)《唐雎不辱使命》1、当秦王想要以换地设置骗局时,安陵君就用“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等话加以回绝。
2、《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的表现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3、《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勇敢机智地用“士之怒”来跟秦王的“天子之怒”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若士必怒,伏尸二人,天下缟素”。
4、文中有两处秦王神态的描写,其一处是“秦王怫然怒”,第二处是“秦王色挠”。
这充分说明唐雎斗争的结果。
(三)《隆中对》1、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3、《隆中对》,有一个比喻句恰当地写出了刘备得到诸葛亮相助的欣喜之情: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四)《出师表》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形势,指出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句子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指出有利的主观条件的句子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文中的两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致。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6、《出师表》中作者为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应该广开言路,其原句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精编本文档总结了高考必背的64篇古诗词及其理解性默写练题,并附有答案。
通过默写练,有助于学生记忆古诗词,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以下为本文档的目录:目录唐诗1. 《登高》王之涣2. 《将进酒》李白3. 《春夜喜雨》杜甫4. 《春夜喜雨》杜甫(古文)5. 《望岳》杜甫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7.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8. 《静夜思》李白9. 《悯农》李绅10.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1. 《江雪》柳宗元1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13. 《苏幕遮》唐·无名氏14. 《长恨歌》白居易15. 《池上》白居易16. 《秦时明月汉时关》张养浩17. 《滁州西涧》韦应物18. 《登高壮观》王之涣19. 《黄鹤楼》崔颢20.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陆游21. 《观书有感》韩愈22.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上元丹丘作》白居易23. 《春望》杜甫24. 《枫桥夜泊》张继25. 《江畔独步寻花》杨万里26.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27. 《游子吟》孟郊2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29. 《相思》王维30.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3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2.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33. 《拟行庭赋兼怀故人》欧阳修3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35. 《清明上河图》张懋修36.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3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煜39. 《临江仙·满庭芳》杨万里40.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1.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王季正42. 《圆舞曲·功名梦》陆游43. 《浪淘沙令·北戴河》曹禺44. 《夜雨寄北》杨万里4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王之涣46. 《金缕衣·元夕》唐寅47.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48.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古文)49.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0.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宋词5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52. 《减字木兰花·紫骝金鞍》刘克庄53.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54. 《卜算子·咏梅》55. 《八声甘州·寄张济之广州刘郎中》李清照5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古文)57. 《庐山谣》宋·杨万里58. 《满江红·登吴趋府寄宣州李使君》岳飞59. 《·赤壁怀古》苏轼60. 《长恨歌·自京城至吴门水陆》白居易61. 《·过洞庭》杨万里62. 《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杜牧63.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6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古文)练题每篇古诗词附有理解性默写练题,通过默写来检验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训练题

- 解析:诗人说自己想要为圣明的君主革除弊事,怎会因自己年老体衰而顾惜残年呢?体现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不顾个人安危的决心。
- 答案: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解析:这两句诗选取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意象,没有一个动词,却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早行图,给人以寒冷、孤寂的感觉。
- 答案: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解析:“巴山楚水”点明被贬之地的偏远荒凉,“二十三年”则强调了被贬谪时间之长,直接写出了诗人的遭遇。
- 答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解析:词人认识到人生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有悲欢离合,这是难以避免的,表达了对人生的一种豁达的理解,也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们能接受这种自然规律。
- 答案:露从今夜白,霜明故乡明。
- 解析:“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了时令是白露节的夜晚,为下文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 答案: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 解析:诗人在秋天的荒草中独自寻找贾谊曾经的住所,只看到寒林里夕阳西下,描绘出故宅的萧条冷落。
- 答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解析:“沉舟”“病树”是旧事物的代表,“千帆过”“万木春”则是新事物蓬勃发展的景象,此句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解析:“婵娟”指月亮,诗人希望亲人都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是对亲人深深的祝福。
- 答案: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解析:“戍鼓断人行”点明了战争时期的戒备森严,“边秋一雁声”则通过孤雁的叫声,烘托出边塞秋天的萧瑟、凄凉的氛围。
- 答案: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精编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精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带答案)课本目录: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课外古诗四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岑参 /辛弃疾 /文天祥 /张养浩 /文天祥/夏完淳/张养浩 /王磐《渔家傲·秋思》 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白发征夫泪。
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江城子·密州出猎》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方面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句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精编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精编《野望》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2、王绩在《野望》中动静结合描绘出静谧悠闲恬淡的田园风光的语句是:,。
3、《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
《黄鹤楼》1、《黄鹤楼》中既描绘了所见的黄鹤楼远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的句子是:,。
2、《黄鹤楼》中使用了叠词的修辞,描绘了江上美景,这繁荣之景也反衬出诗人内心清冷的思乡之情的句是:,。
3、《黄鹤楼》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心中深沉的思乡之感人诗句是:,。
《使至塞上》1、《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的千古名句是:,。
2、《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的语句是:,。
3、《使至塞上》中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的一句是:,。
4、《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
《渡荆门送别》1、《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2、《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
3、《渡荆门送别》用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钱塘湖春行》1、《钱塘湖春行》表现花草生机勃勃,暗示了姹紫嫣红的春天即将来临的句子是,。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
《庭中有奇树》1、《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
2、《庭中有奇树》中写出女主人公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但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的句子是:,。
3、《庭中有奇树》中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的句子是:?。
部编版古诗文默写(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古诗文默写(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一、填空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2.,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青青子衿,。
(《诗经·郑风·子衿》)6.,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式微》)7.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8.,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0.,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11.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2.,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3.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4.,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5.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6.,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7.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9.自经丧乱少睡眠,。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0.,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21.满面灰尘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22.是马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23.大道之行也,。
,。
(《礼记·大道之行也》)24.,,;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虽有嘉肴》)2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虽有嘉肴》)2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礼记·虽有嘉肴》)27.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北冥有鱼》)28.,。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29.蒹葭萋萋,。
,。
(《诗经·秦风·蒹葭》)30.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精编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精编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第一部分古诗词《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写望海的初得景象,描写大海神奇壮观的语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豪迈的进取精神的句子或运用想象、夸张、虚写手法的句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4.《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5.《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7.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日星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8.《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9. 《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在视觉上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远观的景物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0. 统领全篇的句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王湾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托大雁传书,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阐述光明驱尽黑暗,暖春赶走严冬的人生哲理的名句是6.《次北固山下》与首联遥相呼应,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练习(古诗词诵读)(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古诗词诵读)《静女》1.《诗经·邶风·静女》语言浅显生动,情趣盎然。
“”暗写少女活泼娇憨之态,“”明塑男子心急如焚之状,描摹入神。
2.《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描写男子找不到女子时的焦急神态,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3.《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以男子之口,说有一位娴静美丽的姑娘,约他到城角楼上来见面。
4.《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是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表达对女子的喜爱,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5.《诗经·邶风·静女》中写静女赠送的彤管很漂亮,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美丽的句子是“,”。
6.《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写娴静美好的女子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
7.8.《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写男主人公见不到女子,以手指挠头,原地徘徊。
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
《涉江采芙蓉》1.《涉江采芙蓉》中“?”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2.《涉江采芙蓉》中“,”两句,用不写此处写彼处的“悬想”方法,写远方的丈夫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
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绵延无尽的路途。
3.《涉江采芙蓉》中“,”两句明白晓畅,表现出两个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
4.《涉江采芙蓉》中“,”两句,以花喻人,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营造了清新高洁的意境。
5.《涉江采芙蓉》中“,”两句,承“所思”、“远道”而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遥远的远方,读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伫立在路边,徒劳地向故乡方向张望。
6.《涉江采芙蓉》中“,”两句,写一对长久分别的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默写练习精编(直接、理解性默写)古诗文默写是检验我们对古诗词本身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其故事背景的掌握的考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精编(直接、理解性默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精编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一、直接默写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1.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2.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16.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1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19.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20.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秦观《行香子》)21.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行香子》)22.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2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欧阳修《醉翁亭记》)2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27.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张岱《湖心亭看雪》)28.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二、理解默写29.《行路难》(其一)中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30.《行路难》(其一)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3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抒发自己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4.李商隐的《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6.《岳阳楼记》中传诵千古,表达范仲淹宏伟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7.《醉翁亭记》中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拓展默写38.友情,它是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心之所系;是刘禹锡“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互励互勉。
39.“无私奉献精神”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是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更是奉献。
40.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借月流露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借“乡书”“大雁”传递着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
四、分别默写《行路难》1、欲渡黄河冰塞川,。
2、,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行路难》1、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李白《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3、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李白《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借用吕尚、伊尹的故事,暗示人生际遇变化无常、但过一段时间终会得到重用。
5、《行路难》中表明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行路难》表达作者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和勇气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行路难》诗中借用典故希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8、《行路难》诗中强烈的对比衬托诗人内心悲苦的诗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9、《行路难》诗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0、《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11、《行路难》可反映李白诗浪漫主义特点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句子,或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也是最能表现诗人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
也是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最强音。
12、《行路难》写洒宴时诗人内心苦闷抑郁、感情激荡变化的情绪的句子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3、《行路难》中写饯别的饭食价值不菲而作者心中烦闷难以下咽的句子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4、《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怀旧空吟闻笛赋,。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今日听君歌一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连宋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这可以用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来表现,他们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4摆脱现实处境。
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7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1、我欲乘风归去,,。
2、,何似在人间?3、,,此事古难全。
4、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写他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6.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开头两句抒写了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接着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两句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设想自己前生是月中人,想乘风飞向月宫,接着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两句写月宫高寒难耐,不可久居。
8.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两句写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这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9.苏轼在《水调歌头》下片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两句用对偶句式来宽慰,表现了他达观的处事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10.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福语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表现了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11.《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缺”;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夜忆舍弟》1、戍鼓断人行,。
2、,月是故乡明。
3、有弟皆分散,。
《月夜忆舍弟》1. 《月夜忆舍弟》中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2. 通过写景,点明时令,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的句子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 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的句子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4. 写弟兄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的句子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5. 写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的句子是“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6.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的句子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长沙过贾谊宅》1、三年谪宦此栖迟,2、寒林空见日斜时。
3、汉文有道恩犹薄,4、怜君何事到天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一封朝奏九重天,。
2、欲为圣明除弊事,,。
3、,雪拥蓝关马不前。
4、,好收吾骨瘴江边。
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