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品社六上《法律,生命的保护伞》ppt课件3

合集下载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法律,生命的保护伞教案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法律,生命的保护伞教案

法律,生命的保护伞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知道保护未成年人的根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能就法律条款中的有关规定对身边的现象发表评论。

3、在成长过程中,知道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身边的事情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就法律条款中的有关规定对身边的现象发表评论,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难点: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课文说明:学会健康地生活,仅仅远离恶习、毒品、邪教,还是不够的,生命之路是美好又曲折的,要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还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本课着重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让学生在评论中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条款,学会运用法律,为生命撑起保护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最近,有一位同学露露遇到了一件烦恼的事,你想听一听他的烦恼,帮助他解决烦恼吗?(愿意!)让我们来听一听他的心声吧!我无法原谅母亲偷看了我的信。

“妈,你过来,这是什么。

”我抓起一叠信狠狠地问,“妈,你真的太令我失望了。

”妈妈有点不知所措,“小枫,妈也是为了你好啊,你看你都上初中了,妈不想你分心啊,妈本来打算等你考完了再给你的。

”“为我好?为我好就不应该把信藏起来。

”这是的我已经完全丧失理智了,“你不但藏我的信还看我的信……”“妈没看啊。

”“没看?那这是什么。

”我举起手中的一封信,显然这已经被拆开过的。

“你以为你是我妈妈就可以管我的一切吗?我也是人,我也需要自由,你为什么私自拆看我的信件,你不知道私自拆人信件是犯法的吗?作为一个母亲,你就不能认识到这件事的错误性和严重性吗?!”同学们,你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吗?(侵犯了隐私权)回答问题:1、什么叫隐私?2、私拆别人的信件对吗?3、我们应该怎样自觉维护他人的隐私权?同学们,法律是保护个人隐私权的。

《4,法律,生命的保护伞》第一课时

《4,法律,生命的保护伞》第一课时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学科集体备课表备课时间9.22主备人王艳芬主备人所在单位东关复备时间9.24授课教师郑琳授课教师所在单位石河小学课题法律生命的保护伞课型课时分配2第 1 课时上课时间项目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通过学习,知道保护未成年人的根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过程方法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能就法律条款中的有关规定对身边的现象做出正确判断和评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3.在成长的过程中,知道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知道保护未成年人的根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教学难点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能就法律条款中的有关规定对身边的现象做出正确判断和评论。

教学、教具(课件)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2.学生打印并预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一、导入1.(教师播放“军军休学”)师:听了刚才的故事,你觉得军军妈妈的做法对吗?军军应该休学吗?全班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分成两队展开辩论:⑴认为军军是个懂事的孩子,休学是帮家里解决困难,这样做是对的。

⑵认为军军不能因此放弃学习的机会,这以情景剧导入,增加学生学习保护法的兴趣。

样做不对。

教学环节2.师:刚才大家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那我们该如何判断军军是否该休学,军军妈妈的做法对不对呢?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法律的依据吧。

(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受教育是每一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父母无权剥夺孩子的这一合法权益。

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根本法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当我们遇到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时,应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

二、学习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概况”,全班学生讨论。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4《法律,生命的保护伞1》说课稿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4《法律,生命的保护伞1》说课稿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4《法律,生命的保护伞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4《法律,生命的保护伞1》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保护生命、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够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来感受法律的重要性,进而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此外,学生在这一阶段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法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类型,认识法律对于保护生命、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类型。

2.教学难点:法律对于保护生命、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会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法律的作用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法律对于保护生命、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呈现一个涉及法律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知识讲解:教师针对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类型。

上课法律_生命的保护伞

上课法律_生命的保护伞
下一页
这时的我已经完全丧失理智了,“你不 但藏我的信还看我的信……”“妈没看 啊。”“没看?那这是什么。”我举起 手中的一封信,显然这已经被拆开过的。 “你以为你是我妈妈就可以管我的一切 吗?我也是人,我也需要自由,你为什 么私自拆看我的信件,你不知道私自拆 人信件是犯法的吗?作为一个母亲,你 就不能认识到这件事的错误性和严重性 吗?!”
上述四个事例,提醒我们未成年人要学 会保护自己。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 成年人保护法》为武器,选择四个事例 中的两个,提出你的看法。
我想对 ———说 ——————— ————————————。 我想对 ——— 说 —————— — p25页 ————————————。
• 棍棒底下出孝子 • 当他的学生获得各种奖励与职称时,更深刻理解昔日老师严 格要求是非常必要的,是真正的关怀,真是严师出高徒。 • 不打不成器 • 教育能力的欠缺,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打出来的 尤其是 在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打成相反的结果。 • 鲁迅笔下的私塾先生,为了教育好孩子,经常用戒尺打学生 的手掌。要是类似这样的事发生在今天,你有何感想? •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遵从的“黄金棍下出好人”遗训的结果。 体罚始终不是一种教育的一种好方法,那是无能的一种表现, 孔子都讲过要“以理服人”,对孩子的教育更要注意用好的 方法。
4、未成年可以进游戏厅吗?
案例:育新小学附近有个游戏厅,尽管门前立着“未成年人禁 止入内的牌子”,却仍有很多同学放不后到游戏厅玩游戏, 游戏厅这种做法对吗?
分析:玩游戏机是些小朋友生活中非常喜欢的游戏。许多家庭都为小朋友 购置了游戏机。社会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游戏厅。这些地方对许多小朋 友都有吸引力。但是,小朋友应当认识到过多玩游戏机的害处:长时间玩 游戏机会影响身体健康;不加控制地玩游戏机会妨碍学业;经常玩一些暴 力的游戏可能会诱发犯罪。因此,对一些营业性游戏厅,法律作了特别的 规定。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游戏厅的入口处应当张挂“禁止中小学 生入内”的标牌,而且真正做到不允许未成所人入内。国家的法律明确要 求游戏厅禁止小朋友入内,这种规定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小朋友的健康成 长。

寻找生命的保护伞课件.

寻找生命的保护伞课件.

在这花样的年华里,我们的未成年人却受到 很多的伤害。这伤害犹如航船时的暗礁,可能产 生致命的打击,一切不及挽回。我们自己应该学 会自我保护,要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保护自 己。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你知道维护少年 权益该用什么法律武器吗?
你知道吗?
年满多少周岁可以独自骑车上街?
12周岁
你知道吗?
年满多少周岁可以做到汽车前排?
12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1年9月4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 过,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2006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自20007年6月1日起施行。
下一页
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侵犯了女儿 的什么权?
侵犯了隐私权
下一页
什么叫隐私?
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 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 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 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 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 领域。
第三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的 个人隐私。 第三十一条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 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 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 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 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学校发生突 发时间时, 应当优先救 护未成年人。
——源 自《未成年 人保护法》 第四十条
禁止对未 成年人实施家 庭暴力。 ——源 自《未成年人 保护法》第十 条
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 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此,社会有 责任保护他们。 ——马克思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4《法律,生命的保护伞1》教学设计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4《法律,生命的保护伞1》教学设计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4《法律,生命的保护伞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生命的保护伞1》是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生命的重要保护作用,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作用和与生活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一些法律现象,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法律的情感态度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明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生命的保护作用,学会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难点: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法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2.案例材料、讨论问题、情境模拟道具。

3.教学时间表、教学计划。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法律,会发生什么?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呈现(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如法律是什么、法律的来源等。

2.通过多媒体展示法律的作用,如保护生命、维护秩序等。

3.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如家庭、学校、社会等。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遵守法律?举例说明。

六年级、法律-生命的保护伞ppt课件

六年级、法律-生命的保护伞ppt课件

可编辑ppt
8
情境故事:
小强今年14岁,性格活泼开朗、乐于 交友,学习也不错。但是后来因父母 离异疏于管教,后来一些社会青年对 他很“好”,成了他的好朋友,旷课、
吸烟、打游戏机、泡网吧成了经常的 事情,以至于后来出现了盗窃等不良 行为……
可编辑ppt
9
1、好奇心强,但自制能力差。
2、生活经验不足,缺乏辨别 是非的能力。
是,违反了社会保护的有关规定,此行为
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使他们丧失了学习
的机会,容易造成思想品德的扭曲。
7)某电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
年人的面目、姓名年龄公诸于世,还将其犯罪
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人
的肖像、姓名、年龄公开,违背了司法保护。
可编辑ppt
47
学校保护我们的健 康成长,我们在学校 应该如何对待老师和 同学?如何对待学习?
身心健康、合法权益 四
全社会要创造一种有利 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 环境
道 防 线
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
门要依法对未成年人
实施专门保护
可编辑ppt
42
保护 类型
实施保护的主体
含义
违 法现 象
家庭 保护 学校 保护
父母或其 他监护人
学校等教 育机构
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 虐待子女、
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 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 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 护措施。
可编辑ppt
34
2003年2月12日,湖北随走曾都工商
分局对辖区内208所中小学校的周边环境进行 了专项整治。执法人员发现,许多学校附近的 商店及无照经营小摊点销售的“三无”食品和 羊肉串、鸡腿等烧烤食品及不符合卫生标准, “麻将牌软糖”、“情人梅”等食品还存在不 良文化现象,铅笔、钢笔等学习用品大都属于 假冒伪劣商品。该分局共取缔学校附近无照经 营摊点128家,收缴假冒伪劣食品2000余件, 盗版、色情光盘510盘,盗版、淫秽书籍740册, 并关闭距学校200米以内的电子游戏厅2家、网 吧6家。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法律,生命的保护伞》教案1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法律,生命的保护伞》教案1

法律,生活的保护伞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知道保护未成年人的根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能就法律条款中的有关规定对身边的现象发表评论。

3、在成长过程中,知道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身边的事情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就法律条款中的有关规定对身边的现象发表评论,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难点: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人生之路是漫长的,但是在这漫长的道路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坎坷,这时生命之舟就要经受各种风雨的考验和洗礼了。

而此时,我们该拿什么来保护自己呢?(板书:法律)是的,法律就是一把生命的保护伞。

(边说边板书:生命的保护伞)一起读题二、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1、同学们知道我国的法律有哪些吗?2、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3、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未满18周岁)4、同学们都是未成年人,如果大家的权益被侵犯了,就可以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护自己,但那又是一部怎么样的法律呢,书上有简单的概述,请看22面,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5、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部法律,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发了一份资料,里面的内容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现在请你认真地快速默读,你觉得重要的还可以动笔画一画,等一下来接受法律考试吧。

三、考考小小律师执照请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下如果能顺利通过考题,那么恭喜你具有律师从业资格了,开始。

——出示题目,交流:要求以最快速度找出来,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几条。

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2、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

3、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所学校要对教室进行装修。某装修队为了降 低成本,欲选择价格低廉的非环保油漆。学校领导发现问 题即时制止:“我们是为了改善孩子的学习条件才装修教 师的……” 你觉得领导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机未成年人人身 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 学活动。”
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知道的法律条款,每个大组派出一名代表。如果有同学 知道代表没写的答案可以上去添加。
但是游戏中要安静,不可以大声喧哗、打闹。
未成年人的父母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 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 ——来自《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二十条
还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同学们,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吗?
你们懂得保护自己吗?
你们认为,违反法律条款的人都是怎样的人?
请大家把书本翻到第22页,回答知识窗的问题。
问:我国未成年人的根本法律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问: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 答:18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2006 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自20007年6月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法》
《婚姻法》 《继承法》
保护儿童的被抚养权 保护儿童的继承权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 工作六条措施》通知
作业布置
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思考
未成年人的犯罪,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但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愈演愈烈,这不得不使我们反 思。在一些震惊全国的大案迷案背后,站着的竟然 是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子,这带给我们的惊讶一点 也不会小于他们所制造的案件,甚至超过案件。事 实摆在面前,我们不得不正视,更准确的说,我们 必须得正视,必须得反思:这些孩子是怎么了?
上述四个实例,提醒我们未成年人要学会保护 自己。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 法》为武器,选择四个事例中的两个,提出 你的看法。 我想对( )说: “( ) 。”
1.棍棒底下出孝子 当他的学生获得各种奖励与职称时,更深 刻理解昔日老师严格要求是非常必要的,是真 正的关怀,真是严师出高徒。 2.不打不成器 教育能力的欠缺,不是所有的孩子都 可以打出来的 尤其是在叛逆期的孩子往往 更容易打成相反的结果。 3.鲁迅笔下的私塾先生,为了教育好孩子,经常用戒尺打 学生的手掌。要是类似这样的事发生在今天,你有何感想?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遵从的“黄金棍下出好人”遗训的结果。体 罚始终不是一种教育的一种好方法,那是无能的一种表现,孔子都 讲过要“以理服人”,对孩子的教育更要注意用好的方法。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 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 放。 ——来自《未成年 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
某学校附近的居民房着火了,火势凶猛。六 (3)班有些同学着急着去救火,有些同学却说: “我们不具备成人的思维和体力,我们要确保自 身安全,不可盲目去救火。” 这个同学说的对吗?如果我们是这些同学, 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 定:“学校 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聚会、文化 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 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故事感想
读了这两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小孟打开水是班主任老师指派的,而不是学校规定的, 因此小孟被烫伤,班主任要负完全责任。当然,学校也要对 老师进行教育,不能让学生从事有一定危险性的劳动。
班主任的粗心导致小冬被锁在教室里,其责任在班主任, 如断的。
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 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来自《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十九条
军军的家境本来就很贫寒,更不幸的是,在军军读小学五年级 的时候,他的爸爸因为肝癌离开了人世,军军的母亲不久前又下了岗。 一天夜里,母亲含着泪对军军说:“孩子,咱们家已经没钱供你上学 了。明天开始,你就到姑姑办的小厂去打工吧!”军军是个听话的孩 子,听母亲这样说,便哭着答应了。 你觉得军军和军军的妈妈这样做应该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 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必需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任何组 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 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小故事
那天早自习前,初一学生小孟被班主任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让他 帮忙打两暖瓶开水。哪知道因为地刚擦过特别滑,小孟不慎倒。暖瓶摔 碎,小孟被开水烫伤。 小孟的伤势虽然不重,但医生为了防止伤口感 染让小孟休息了半个多月,小孟家长为孩子治伤花费了不少钱。 事后, 班主任老师承担了赔偿责任,可小孟家长认为学校也应该承担责任。 那天下午放学后,初二年级举办篮球比赛,小冬看完球赛准备回家 时,突然想起水杯还在教室里,就回教室取。说来也巧,小冬刚进教室 不久,老师就来锁门,因为小冬的座位在靠门一排的最后一个,粗心的 老师没有发现小冬还在教室里,就把门锁上了。要不是晚上10点钟学校 组织例行夜巡,小冬恐怕要在教室里过夜了。 事后,虽然老师向小冬 道了歉,小冬还是觉得别扭。
学校发生突发 时间时,应当 优先救护未成 年人。 ——源自 《未成年人保 护法》第四十 条 禁止对未成 年人实施家庭暴 力。 ——源自 《未成年人保护 法》第十条
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他们 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此,社会有责任保护 他们。 ——马克思
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当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 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 职责,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战略工 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写神利益的民 心工程。 ——胡锦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