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可燃?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甲烷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哪种气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B. 蛇C. 鱼D. 猫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熔化D. 发酵5.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酸?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氯化钠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唯一行星。
()2.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4.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5. 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______。
2.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4. 下列物质中,______是可燃物。
5. 在电磁波谱中,______的波长最长。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 描述植物根部的功能。
3. 解释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 简述声音传播的条件。
5. 列举三种金属的特性。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个物体,质量为10g,体积为5cm³。
请问这个物体的密度是多少?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4.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有25名男生,求女生的人数。
5. 一辆自行车行驶了10公里,用时1小时,求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 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答案(含六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1.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鸟叫声、读书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 而产生的。
2. 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时, 在振动。
3. 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也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
4. 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如 、 、 等,声音通过 传播最快,通过 传播最慢。
5. 弦乐器的音调高低跟弦的 、 、 都有关系。
6. 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主要是指声音的 不一样,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主要是指声音的不一样。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1. 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 )2. 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 )3. 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 )4. 固体物质要比气体物质的传声本领强。
………………………( )5.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高,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 )6. 当物体振动慢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高,当物体振动快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低。
……( )7. 固体能发出声音,而液体和气体则不能。
………………………( ) 8. 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 ) 9. 当我们闭上眼睛时就不能辨别出发声物体的方向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三套附答案

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A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拉伸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说明橡皮筋( )。
A.没有变化B.没有振动C.变化不明显2.把一根钢尺的一半伸出桌外,先轻轻拨钢尺,再用力拨钢尺,听到的声音()。
A.高低不同B.强弱不同C.一样3.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则发出的声音越( )。
A.高B.强C.低4.停止撞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
这是因为( )。
A.回声B.人的错觉C.虽然撞击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5.橡皮筋拉得越紧,弹拨时发出的声音越( )。
A.高B.低C.不一定能听到6.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铁钉,大的铁钉发出的声音( )。
A.高B.低C.强7.发生地震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质管道。
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很好地( )。
A.通风B.传热C.传声8.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A.固体B.液体C.真空9.声音是以( ) 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B.波C.气流10.下列关于鼓膜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B.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C.将声波转化为振动11.把3枚硬币放人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 )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C.以上方法都可以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会影响听力,长期处于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B.为了让自己更投人地听音乐,我们应该尽量开大音量C.虽然环境很安静,但戴耳机听音乐时,音量还是要开到最大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音叉上的数字表示音调。
( )2.用不同的力敲击同-把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 )3.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定能听到声音。
( )4.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没有看到桌面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 )5.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 )6.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莉莉借助音叉和乒乓球研究声音产生的秘密(如图所示),当他撞击音叉并将悬吊的乒乓球紧贴着音叉,他会观察到()。
A.乒乓球位置不变B.乒乓球多次被弹开C.乒乓球接触音叉后,音叉立即停止发声2.用越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
A.强B.弱C.没有变化3.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量B.音调C.音色4.小红拿了六根相同的试管,在里面装上不同量的水,自制了一个小乐器(如图),她用嘴吹试管,主要是靠()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A.试管内的水B.试管内的空气C.整个试管5.敲锣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锣面B.槌C.手D.地面6.下列音阶中音最高的是()。
A.哆B.发C.索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1.()的弦,()的弦,振动频率(),音高()。
2.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能听到(),并能从它那里获得很多。
3.橡皮筋绷紧在纸盒上,绷得紧,振动发出的声音();绷得松,振动发出的声音()。
4.中耳部分包含有一个薄薄的半透明的膜叫作(),与它相连的、像骨头一样的东西叫()。
5.我们的发声器官是()。
6.我们知道了物体的()、粗细、()不同,发出的声音的()也就不同。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任何场所我们都要大声说话,防止别人听不清。
()2.我们听到蝉的叫声是它们的翅膀在迅速地振动产生的。
()3.我们拍桌面听到声音,但没有看到桌面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没有振动。
()4.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然后完全抽出罩内的空气,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
()5.世界上的声音只有一种。
()6.远近不同或高低不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是一样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请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解释用线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1.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
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为什么?2.同根弦发出的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是什么?3.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太阳能是指()
A. 太阳没有水
B. 太阳阴天没有月亮
C. 太阳光可以发出光和热
D. 太阳光太亮了
2. 下面哪个动物不属于冬眠动物?
A. 松鼠
B. 熊
C. 蝙蝠
D. 鸟
3. 动植物为了在寒冷的冬天生存,有的会()
A. 冬眠
B. 迁徙
C. 洞穴
D. 蓄水
4. 植物的第一级消费者是指()
A. 吸光合作用
B. 照植物的照片
C. 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D. 用植物制作食品
5. 下列哪种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
A. 香蕉皮
B. 废纸张
C. 塑料袋
D. 瓶子
二、填空题
1. 水的三种状态是 ______、______、______。
2. 春夏秋冬是地球因 ______ 下的 ______ 而来的。
3. 三个R分别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
4. 感冒就是人体被 ______ 病毒感染了。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太阳能的利用过程。
2. 请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在寒冷的冬天中如何适应。
四、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 冬天里,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快。
2. 食物链是描述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3. 电池是能够把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五、综合题
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植物或动物,用2-3句话描述它的特点,并简单解释它在生态环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1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32分)1. 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沿着某一路径做,这种运动被称为。
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 甲、乙两位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次敲击声。
3. 耳蜗将转化为听觉信号,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4. 在“do、re、mi”这三个音节中,的声音是最低的,用数字表示;的声音是最高的,用数字表示5.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6. 尺子振动的受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尺子伸出越长声音越,伸出越短声音越。
7. 各种物体,只要就必然发出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立即让物体停止。
二、火眼金睛判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6分)1.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声音,同一物体也能发出不同声音。
( )2. 人的听力是有限的,有些声音能听到,有些声音则听不到。
( )3. 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 )4. 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中,气球皮越厚,实验现象越明显。
( )5. 尺子越长,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 )6.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
( )7. 笛子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8. 同一根橡皮筋,松紧程度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1. 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 钢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 钢尺没有振动C. 用力程度还不够2. 拉小提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木头B. 空气C. 琴弦3. 鼓膜是耳朵的重要结构,它的作用是( )。
A. 传递振动信号B. 收集声音C. 将接收的声音转化为振动4.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鼓乐表演,鼓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鼓声变强时( )A. 鼓面振动幅度变小B. 鼓面振动幅度变大C. 鼓面振动幅度不变5. 编钟是我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乐师能用它敲出美妙的乐曲。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第一单元试卷第一部分知识检测(共30分)一、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1.以下实验仪器中,用来测量风速的是(。
)。
A.指南针 B.雨量器 C.风速仪2.天空中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
)。
A.积云 B.层云 C.卷云3.刮北风时,学校旗杆上的红旗被吹向(。
)。
A.北方 B.南方 C.东方4.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10时左右 B.14时左右 C.12时左右5.符号表示的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6.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时,此时吹的风是(。
)。
A.XXX B.北风 C.东风7.测量气温时,我们应该选择的是(。
)。
A.室内通风处 B.室外阴凉、通风处 C.室外向阳、通风处8.下列各种形状的中,可以作为雨量器的是(。
)。
9.在我们的天气观察中,以下内容不需要记录的是(。
)。
A.气温 B.体温 C.风向10.有一首歌中唱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XXX 跑”。
根据你所学到的气象常识,这样的天气不可能是(。
)。
A.阴天 B.晴天 C.多云11.当我们看到屋顶飞瓦片时可判定此时风级为(。
)。
A.七级 B.八级 C.九级12.下列不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蓝天白云,阳光灿烂 B.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C.四季如春,清新迷人 D.骄阳似火,又干又热二、我会填空(每小题1分,共6分)13.科学课上我们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气象日记。
14.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和卷云三类。
15.气象学家根据风的速度把风速记为几个等级。
16.通常把风吹来的方向称为风向,由西向东吹来的风称为西风。
17.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一天的降水量是指24小时降水的量。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共58分)三、我会探究(共58分)18.天气日历记录分析(1)(每小题2分,共10分)时间2016.5.1气温14℃—21℃降水量20毫米风速云量1)从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天的最高气温是2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试卷(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试卷(全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选择题1.地球是_____。
A.圆的B.方的C.长方体的2.雨水是从_____来的。
A.大海B.河流C.蒸发的水气3.水汽变成水珠的现象叫做_____。
A.沉淀B.蒸发C.凝结填空题1.人类居住的地方叫做_______。
2.空气中最重要的气体是_______。
3.水汽凝结成小水珠,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
第二单元大自然的盛宴选择题1.瓜果蔬菜是人们的______。
A.日用品B.药品C.食品2.草原有许多______类动物。
A.草食B.肉食C.全部是食肉3.“树木是绿色的家园”的内涵是指树木是______。
A.人的住所B.动物的住所C.昆虫的住所填空题1.人们平时吃的米、面属于_______类食品。
2.羊、牛、马是_______类动物。
3.动物主要通过_______来得到食物。
第三单元大自然的伟大选择题1.飞翔的鸟用什么来飞行?A.翅膀B.前脚C.后脚2.人的生长发育离不开什么?A.工作B.食品C.运动3.什么动物有“哺乳”的特点?A.鱼B.鸟C.狗填空题1.雪地中常见鹤的食物——_______。
2.小兔子会在什么时候哺乳?小时候会在老母兔的_______上筑窝。
3.人的头部是用_______连接的。
第四单元大自然的奇迹选择题1.小草自幼就懂得什么?A.起床B.睡觉C.吃饭2.我们见到的不同颜色的彩虹,有几个彩环呢?A.1个B.2个C.3个3.恒河是哪个国家的河流?A.中国B.印度C.美国填空题1.小草用_______除掉身上的沙子和杂草,保持自己的干净。
2.用篝火烧香可使昆虫_______有方向地销声匿迹,保护自己。
3.维生素D是由_______合成的。
第五单元科学玩具选择题1.光的传播有什么形式?A.直线形B.波浪形C.圆环形2.做火柴人需要用到哪个科学原理?A.浮力原理B.热膨胀原理C.球形折射原理3.小水滴和大水滴的飞行速度分别有多快?A.一样快B.小水滴快C.大水滴快填空题1.玻璃球的折射原理是靠多次的_______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56分)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的表格,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和。
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很多,常
见的有、、等。
4、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在干燥的日子了,松果的鳞片会;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预示着即将。
在下雨前,燕子、蜻蜓会,蚂蚁也会搬家。
5、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
6、我们可以通过、、、
、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8、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才能读数。
9、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的地方。
每
天来测量。
气温是指距离
地面高的空气温度。
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
和来描述。
11、风向是指。
风向可以用
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
我们一般用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来计算的。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个等级。
14、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
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杯子来做雨量器。
15、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或组成的。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
和。
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方法: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进行区分。
17、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如果它变厚,将会出现、
或。
18、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通常和天气联系在一起。
也能发展成云,形成的天气。
19、纤细的羽状云是,是由微小的
组成。
20、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
们认识天气的,了解天气变化的。
21、水结冰时,温度应在℃及以下。
水烧开时的温度是℃。
22、一天中时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
二、判断题:(15分)
()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个月中的大气状况。
()2、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天气现象的。
()3、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4、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5、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6、天空中黑压压的乌云就是卷云。
()7、人类的帆船运动是利用风来进行的。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
()9、气象台在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表放在百叶箱内。
()10、今天云层很厚,会下雨,出门要带上雨伞。
()11、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一定是中午。
()12、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13、旗子微动时的风称为微风。
()14、雨量器的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是降水量。
()15、室外温度一定比室内温度高。
三、选择题:(15分)
1、在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1”表示()。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2、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时,风向是( )。
A、东风 B、北风 C、南风 3、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 )毫米之间。
A、50—100 B、10—25 C、25—50 4、“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这句谚语中的“城堡云”就是( )。
A、卷云 B、积云 C、层云 5、下面的天气符号中,( )表示阴天。
6、下列属于3级风的是( )
A 、扬起尘土和纸片,树枝摇动。
B 、小树轻摇。
C 、树叶、小树枝和旗子被吹动。
7、下列叙述,属于描述天气的有( )
(1)、广州昨日狂风暴雨,台风肆虐。
(2)、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
(3)、北京春节多风,秋季凉爽。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 、(1)和(2)
B 、(2)和 (3)
C 、(1)和(4)
8、“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歌词中的“白云”指的是( )
A 、层云
B 、积云
C 、卷云 9、三台气象台报告,该地昨天降雨量为23毫米,它表示的是( )
A 、每小时的降水体积
B 、一天内的降水体积
C 、一天内降水形成的地面积水深度 10、哪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
A 、室内温度
B 、室外温度 1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南风是由东南向东北吹来的。
B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12、大树摇摆,难以打伞,是( )风。
A 、5级
B 、6级
C 、7级
13、大雨24小时的降水量是( )
A 、10—25毫米
B 、25—30毫米
C 、50—100毫米。
14、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层云通常是黑色的。
B 、积云通常与雨天相联系。
C 、卷云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15、天气变化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不准确的预报( )。
A 、不可能发生
B 、是不可避免的
C 、经常发生
四、下图各表示什么天气符号,请在括号内写出它们表示的天气名称。
(4分)
五、连连看:(共4分)
降水量 温度计
风向 风速仪
风速 风向标 气温 雨量器 五、分析题(6分)
根据小明提供的一天的天气信息,认真分析,在表格中相应的栏目打上“√ ”
早上上学时,汽车亮着灯,缓慢的行驶;人们都穿着棉衣;许多人带着雨伞。
中午时,大树直摇晃;打开窗户,雨水打了进来。
傍晚放学时,天空布满了灰色的云层;炊烟向西南飘去。
天气情况: ( )晴天 ( )多云 ( )阴转雨 早上天气特点:( )有雾 ( )有霜冻 ( )有露 气温特点: ( )温暖 ( )凉爽 ( )寒冷 云的类型: ( )积云 ( )层云 ( )卷云 风 向: ( )东南风 ( )西北风 ( )东北风 风 速: ( )无风 ( )微风 ( )大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