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4课件:《张衡传》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张衡传》【教学课件】 (共19张PPT)

写作特点
(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时间虽较长, 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 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 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 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 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研习第2~4段
1.《张衡传》全文的重点在哪里?作者这样安排合适吗? 明确:全文写了张衡的品格和文才,写了张衡的政治才干,写了张衡在 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第二部分记述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 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 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 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 本文记叙的重点。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 捉拿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尊”通“樽” 酒杯 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员”通“圆” 圆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傍”通“旁” 旁边 与武决去 “决”通“诀” 辞别
疏通全文字句
1、学生对照注释看 课文。 2、师生共同疏通, 明确重点词语。 3、落实文句翻译。
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 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才(文学的成就)。 第二部分(2 ~ 4): 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三部分(5 ~ 6): 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在政治上的成就)。
研习第1段
1.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其“从容淡静”又表现在哪里?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 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 (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 2.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何以见得“才高于世”? (1)“善属文”,作《二京赋》; (2)“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 (3)“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4) 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最新人教版必修四 张衡传 课件(21张)

(二)学习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 用。 3.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是主要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 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这部分是怎样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答: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阳嘉元年。 名称——候风地动仪。 材料——以精铜铸成。
这为下文作了铺垫。接着写他到任后所采取的措施:面对这样的局面,他毫不 畏缩,而是一到任,便“治威严,整法度”,深入调查,将奸党一网打尽。这 不仅表现了他政治家的气魄,也表现了他的才干和经验。虽然只任职三年,却 把河间治理得“上下肃然”。这段文字极为简练,而且句式整齐,富于气势。 作者虽然没有作具体的刻画,但一个干练的政治家的形象却鲜明地呈现在我们 面前。
探究4 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探究之旅: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 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 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 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 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 “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第三,综合运用 记叙语言与说明语言。从“阳嘉元年”到“未之有也”是说明性的语言。以说 明文笔法来说,这一节从说明语言到说明的顺序,既得章法又合于科学性,实 为难能可贵。从“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到“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这 一节,用的是叙述语言。
2.作者用“从容淡静”形容张衡性情高雅,如何理解“从容淡静”呢?文 中是怎样具体体现这一点的?
答:从容,原指举动舒缓不迫,这里指品行风度,不急于追名逐利,有自 己的生活目的,不受环境与他人的干扰。“淡”是“淡泊”,“静”是“宁 静”。“淡泊”指为人质朴、超逸,不慕名位功利;“宁静”指端庄持重,胸 有成竹,有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文章写张衡“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 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这些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张衡 “从容淡静”的品性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13《张衡传》课件

南都赋
• 生动地描画了当 时南阳郡的社会 面。 貌、人民生活 和民间风俗。并 衷心的深沉的寄 托了对故乡的真 情挚爱。
其他名赋
• •
《《 同思 声玄 赋赋
》》 、、 《《
归定 田情 赋赋
》》
其他著作
• 诗:《四愁诗》、 《怨篇》、《残句》 • 文:《应间》;铬:《绶笥铭》 • 诰:《东巡诰》 • 诔:《司徒吕公诔》 • 赞:《南阳文学儒林书赞》 • 书:《与崔瑗书》(残) • 上疏:《上顺帝封事》、《上陈事疏》
张衡的文 学成绩
政治方面
• “常问天下所疾恶者……” • 看出他聪明机智
• 《思玄赋》的由来 • 看出他心思细密
政治方面
• 出任河间相 • (1)“治威严,整法度” • 看出他执法严明 • (2)“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 说明他在任期间政事清明
数学方面
(1)著有《算罔论》 (2)计算出圆周率在3.1466-3.1622之间
这一成风仪 • 可以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 • 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
艺术方面
•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 • 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 • 赵歧、刘褒、张衡、蔡鱼、刘旦、杨鲁
二京赋
• 名著《东京赋》 和《西京赋》, 合称《二京赋》, 描写了东汉时期 长安和洛阳的繁 华景象,讽刺了 官僚贵族荒淫无 耻的寄生生活
人教版必修4《张衡传》ppt课件

范晔(公元398年 公元445年),字蔚宗 南朝宋顺阳( 河南淅川东 公元445 字蔚宗, 淅川东)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 398 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 432年),范晔因为 左迁宣城太守 元嘉九年( 范晔因为“ 太守, 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 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 开始撰写《后汉书》 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 二年(445年 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 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 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 刘昭从司马彪的 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 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士族家世 早年经历 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高祖范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 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高祖范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曾祖范 汪入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 汪入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祖父范宁先后出 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父范泰仕晋为中书侍郎,桓玄执政时被废黜,徙居丹徒。 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父范泰仕晋为中书侍郎,桓玄执政时被废黜,徙居丹徒。 刘裕于京口起兵灭桓玄,控制东晋政府实权后。范泰重新被启用,出任国子博士、 刘裕于京口起兵灭桓玄,控制东晋政府实权后。范泰重新被启用,出任国子博士、 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他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 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他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助刘裕打 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从此,范泰受到刘裕的信任,屡被升迁, 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从此,范泰受到刘裕的信任,屡被升迁,先后 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宋代晋后,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 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宋代晋后,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少帝 时加位特进。 范晔的家庭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范汪“博学多通,善谈名理” 时加位特进。 范晔的家庭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范汪“博学多通,善谈名理”, 撰有《尚书大事》二十卷, 范氏家传》一卷, 祭典》 撰有《尚书大事》二十卷,《范氏家传》一卷,《祭典》三卷以及属于医学棋艺 的著作《范东阳方》一百零五卷, 棋九品序录》一卷等。范宁尝作《 的著作《范东阳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录》一卷等。范宁尝作《古文尚书 舜典》一卷, 尚书注》十卷, 礼杂问》十卷, 文集》十六卷,尤以《 舜典》一卷,《尚书注》十卷,《礼杂问》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 榖梁传集解》十二卷“其义精审,为世所重” 范泰也有《古今善言》 榖梁传集解》十二卷“其义精审,为世所重”。范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 及文集等多种著述。受到家庭的影响,范晔从小好学,再加上天资聪慧, 及文集等多种著述。受到家庭的影响,范晔从小好学,再加上天资聪慧,因此尚 未成年,便以博涉经史,善写文章而负盛名。 未成年,便以博涉经史,善写文章而负盛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3课《张衡传》课件(28张)(共28张PPT)

接续
,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
没有谁
摹仿,
仿照
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过渡奢侈
才
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
用它来讽喻规劝。 因:用。以:来。
才,累召不应。
以为……罕见(形 容词意动用法)
指器械方面制
造的巧妙
用心思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
6 、低调是永恒的美德,缺心眼的话就要学会沉默。 2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潜能,做你真正喜欢的事业。 8 、路再长也是会有终点,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心宽了,烦恼自然就少了,日子自然就 顺了,人生也就圆融自在了。在意多了,乐趣就少了;看得淡了,一切皆释然。人要知足常乐,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负荷重了,就会 怨天忧人。
豪族大户。右 族:豪族
治:治理 官吏初到任
暗中
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
通“擒”。 捕捉、捉住
政治清明
指官员到 职工作
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
请求赐还自己的 身体,回家乡去
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
死
年卒。
征召授 予官职
少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连辟公府不就 累召不应
征召,召来授官。 召请来授官
拜为上卿
任命,授给官职。
再迁为太史令
调动官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
调动官职。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调动官职。
出为河间相
离京去外地为官。
衡下车视事三年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上书乞骸骨
指官吏初到任。指官员到职工作。 授官。除去旧职任新职 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13课张衡传精选教学PPT课件

8.填空。 (1)“ 遂 通 五 经 , 贯 六 艺 ” 中 “ 五 经 ” 是 指 _____诗____书____礼____易____春__秋_________________ ; “ 六 艺 ” 是 指 _______礼____乐____射____御____书____数_______。 (2《) 两都赋》的作者是__班__固____,《二京赋》的作者是__张__衡____。 二都与两京都指__长__安____和__洛__阳____。 (3) 指 调 动 官 职 的 文 言 词 语 有 : ______迁____转____徙____调____出____改__等________(至少写出三个) 。 (4)前四史指的是《__后__汉__书____》与《___史__记_____》《___汉__书_____》 《___三__国__志___》。
2.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 “员”通“圆”,圆周 )
(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皿
)
(3)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傍”通“旁”,外面 )
(4)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捉拿 )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常从.容.淡静。
【译文】同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会天天得到美好的教益;和 行为不轨的人鬼混,就会天天产生邪恶的思想。
【感悟】这几句说明了择友交友的重要性。古人说:“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环境的熏陶, 交往的感染会对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个中道理,值得深思。
9.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 【译文】失意时志向应更加坚定,年老了志气应更加豪壮。 【感悟】此二句点出人所应有的心理状态。失意时,常有壮志 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如若不是懦夫,一定会坚定志向, 为达到自己的目的锲而不舍。同样,年老体弱时,也应该是“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实用课件 (共65张PPT)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 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 • • • • • •
也:判断句。 属(zhǔ)文:写文章。属,连缀。 游于三辅:在三辅一带游学。状语后置句。 三辅: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京师:指洛阳。 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爱和庸俗的人们往来。永元 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 任职(他)也不去应召。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 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 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莫:没有谁。 逾侈:过度奢侈。 因(之)以讽谏:因:通过,借。以:连词,来 讽谏:讽喻规劝 奇:意动用法,以之为奇,认为…奇
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 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 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精心地构思写 作,(经过)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 特,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注意读音
范晔 ( yè ) 属(zhǔ)文 逾侈( chǐ ) 璇( xuán)机 中有都( dū )柱 蟾蜍( chán chú ) 乞骸( hái )骨 伺者 (s ì) 连辟 ( bì ) 邓骘( zhì) 算罔论(wǎng ) 傍(páng)行八道 帷幄( wéi wò ) 篆(zhuàn )文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在天文、 气象、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 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 特地征召(张衡),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 太史令。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课件.ppt

归纳主旨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 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 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 等领域的诸多才能,重点介绍了他 在科学上的贡献,并贯穿了作者对 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
写作特色
一、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 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 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 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 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 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为政理”。
3.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 何体现?
明确: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 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 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 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 类的贡献。
传记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 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 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 的评价。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2012年6月来自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 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 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 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 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 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 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 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问题探究
1.张衡的高尚念币
张衡纪念封
地动仪纪念邮票
张衡博物馆
张衡墓
张衡墓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 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 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 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 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 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 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尚品德: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2)“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累召不应” (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 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
文学成就:
“善属文”,作《二京赋》
科学成就:
“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
(科学发明)
“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后 汉 书 张 衡 传
.
张衡的仕途情况:
太史令 河间相 张衡的科学成就:
浑天仪 地动仪 《灵宪》《算罔论》
文 1.举孝廉不行
化 常
识 之
一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 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2.连辟公府不就 ——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用一 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4.累召不应
了解作者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
宋顺阳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 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 后左迁宣城太守。代表作《后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今通行本共120卷
课文研讨
文中哪些地方 能体现出张衡的 高尚品德?他在 文学上、科学上 的成就是什么? 政治上的作为怎 么样?
文 1.游于三辅 化 ——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
常
识 之
2.视事三年 ——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 3.上书乞骸骨 ——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
二
4.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五部经书;六艺,“礼”、 “乐”、“射”、“御”、“书”、“数” 六种学问和技能。 5.时国王骄奢 ——受封的土地,此指汉代所封的 同姓王国。
A.⑴⑵⑶ C.⑵⑷⑺
B.⑷⑸⑺ D.⑶⑸⑹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 才 ”中“奇”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C A.而法其所以为法 B.险以远,则至者少 C.客之美我者 D.闻寡人之耳者 ( )
4.对这段文字叙述分析错误的一项是(贯,这是纪传体 史书的通例,接着介绍他的经历、广博的学识、非凡的 才学,这是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前提。 B.张衡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骄矜之情,这一点难 能可贵,也是他取得超凡学术成就的思想基础。 C.张衡淡泊名利,不好交接俗人,对他们敬而远之, 这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对他的仕途和学术研究都没 有影响的。 D.张衡作《二京赋》,从其目的而言可见他有忧国 忧民之心,从其写作所用时间而言可见他有严谨的创作 态度。
(科学著作)
政治成绩:
为河间相,“称为政理”。
研读课文第4段:科学成就
对照课文注释处理文言字词
梳理文段 潜心研究,出版科学著作
不慕名利 重大发明—地动仪
研读课文第5段:为官方面的特点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 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 _______ ______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____ _________ 果断正直 聪明机智 果敢决绝 政绩卓越
6.衡下车 ——官吏初到任。“下车伊始”。 7.又多豪右 ——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 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左边是贫 民居住,称“闾左”。
2、下列文字属于张衡“淡泊名利”的一组 是( C ) ⑴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⑵常从容淡静 ⑶举孝廉不行 ⑷连辟公府不就 ⑸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⑹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⑺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召见,召聘
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 6.再迁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 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 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 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 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7.再转复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 8.所居之官辄积年 不徙 ——指官职调动
了解传主: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 家。字平子。河南南阳 西鄂人。曾两度担任执 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 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 最早的利用水力转动的 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 动仪。文学作品《二京 赋》,《四愁诗》。
文学成就:
《二京赋》( 《东 京赋》、《西京赋 》)描写洛阳,长安 的繁华,讽刺贵族 官僚的荒淫无耻, 描述了一些民情风 俗,表现了作者对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的深刻忧虑。